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721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动力系统悬置软垫总成,尤其涉及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具体适用于在实现三维限位的基础上,缩小体积,减轻重量。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600979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5月21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栓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其包括上骨架、硫化橡胶和下骨架,所述上骨架通过硫化橡胶与下骨架硫化为一体;所述上骨架的两侧设置有下翻边,下骨架的两侧设置有上翻边,所述两上翻边设置于两下翻边的外侧,所述下翻边通过其外侧固定连接的限位螺栓与其相邻的上翻边限位配合。虽然该设计能够支承动力总成,并能发挥一定的隔离振动、吸振隔振效果,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首先,该设计只能实现左右、上下方向的限位,缺乏前后方向的限位,限位功能不完全,故,该设计不能三维限位;

其次,该设计中的限位螺栓为非标准结构,是一个异形螺栓,需要特制,且在使用时,异形螺栓的螺杆需要与上骨架的下翻边通过涂胶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螺头部分需要与下骨架的上翻边限位孔配合,步骤繁琐,故,该设计结构复杂、通用性较差;

再次,该设计中的下翻边需要设置在上翻边的内侧,同时还要保证下翻边与上翻边的工作间隙,这必然会增加该设计的体积与重量,故,该设计结构笨重、重量较大。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三维限位、通用性较差、结构笨重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三维限位、通用性较好、结构轻便的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骨架、中间橡胶体与下骨架,所述中间橡胶体位于上骨架、下骨架之间,且上骨架、中间橡胶体、下骨架硫化为一体结构;

所述上骨架包括上顶板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上前侧板、上后侧板,所述下骨架包括下底板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下前侧板、下后侧板;所述中间橡胶体为立方体结构,包括中顶面、中底面、中左侧面、中右侧面、中前侧面与中后侧面,且中顶面、中底面相互平行,中左侧面、中右侧面相互平行,中前侧面、中后侧面相互平行;所述上顶板的底面与中顶面相连接,下底板的顶面与中底面相连接,所述上前侧板、下前侧板均近中前侧面设置,上后侧板、下后侧板均近中后侧面设置;

所述上前侧板、上后侧板的结构一致,下前侧板、下后侧板的结构一致,所述上前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左脚、上凹槽与上右脚,所述下前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左台部、下凸块与下右台部,上凹槽与位于其内部的下凸块相互卡接,上凹槽、下凸块之间存在卡合间隙,且上左脚高于下左台部设置,上右脚高于下右台部设置。

所述上凹槽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通的上宽腔、中锥腔与下窄腔,所述中锥腔的直径由上至下呈渐窄变化,且上宽腔的直径大于下窄腔的直径;

所述下凸块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窄部、中锥部与上宽部,所述中锥部的直径由下至上呈渐宽变化,且下窄部的直径小于上宽部的直径;

所述上宽腔与位于其内部的上宽部之间存在上间隙,中锥腔与位于其内部的中锥部之间存在中间隙,下窄腔与位于其内部的下窄部之间存在下间隙,且上间隙、中间隙、下间隙相互联通以构成卡合间隙。

所述上宽腔、下窄腔、上宽部、下窄部的横剖面都为矩形,所述中锥腔、中锥部的横剖面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所述卡合间隙的大小范围为7―15毫米。

所述上顶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上左凸部、上右凸部,上左凸部、上右凸部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上左螺栓孔、上右螺栓孔,所述下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下左凸部、下右凸部,下左凸部、下右凸部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下左螺栓孔、下右螺栓孔。

所述上左螺栓孔、下左螺栓孔上下同轴设置,上右螺栓孔、下右螺栓孔上下同轴设置。

所述中左侧面、中右侧面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内凹的左螺栓槽与右螺栓槽,所述左螺栓槽与上左螺栓孔、下左螺栓孔上穿经的螺栓进行上下运动配合,所述右螺栓槽与上右螺栓孔、下右螺栓孔上穿经的螺栓进行上下运动配合。

所述上顶板的中部开设有上顶孔,所述中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中凸圆柱,该中凸圆柱位于上顶孔的内部。

所述中前侧面、中后侧面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上凸出边缘、下凸出边缘,所述上凸出边缘与中前侧面、中后侧面之间均形成有外凸的上拱起,所述下凸出边缘与中前侧面、中后侧面之间均形成有外凸的下拱起。

所述下凸出边缘、下拱起的中部共开设有同一个拱内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中,上骨架中上前侧板、上后侧板内设置的上凹槽与下骨架中上后侧板、下后侧板内设置的下凸块进行卡接配合,该种配合关系能够限制工作中的中间橡胶体在上下、左右方向的位移,同时,利用上骨架中上前侧板、上后侧板与上顶板之间形成的翻边结构,以及下骨架中下前侧板、下后侧板与下底板之间形成的翻边结构对工作中的中间橡胶体在前后方向的位移进行限制,可见,本设计仅仅通过上、下骨架的形状结构和尺寸,就能控制中间橡胶体在三维方向的位移,以避免中间橡胶体发生位移过大而导致的撕裂现象,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需要借助额外零部件,增强了本设计的通用性,也简化了本设计的结构,降低了整体重量。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三维限位,而且通用性较好、结构轻便。

2、本发明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中,上骨架内的上凹槽与下骨架内的下凸块进行卡接配合,同时,上左脚高于下左台部设置,上右脚高于下右台部设置,可见,上前侧板、下前侧板在同一平面上,上后侧板、下后侧板在同一平面上,上骨架、下骨架的外形尺寸大小基本一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上骨架下翻边设置在下骨架上翻边内侧的情况,减小了上、下骨架外形尺寸,降低了本设计的整体体积,减轻了重量。因此,本发明不仅体积较小,而且重量较低。

3、本发明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中,在上骨架、下骨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部位以开设上、下螺栓孔,该设计增强了螺栓装配拆卸的便利性,不再需要将螺栓预埋在中间橡胶体中,同时,即使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螺栓损坏的情况,也利于维修或更换,维修保养成本较低。因此,本发明利于螺栓的装卸,使用与维修成本较低。

4、本发明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中,在中间橡胶体上的中左侧面、中右侧面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内凹的左螺栓槽、右螺栓槽,该左、右螺栓槽分别与上、下骨架上开设的左、右螺栓孔上穿经的螺栓进行上下运动配合,该设计既降低了螺栓的装卸难度,又缩小了上、下骨架的外形尺寸,降低了本设计的整体体积,减轻了重量。因此,本发明不仅利于螺栓的装卸,而且体积小、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上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中间橡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下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与螺栓一并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与悬置支架、悬置托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螺栓1、上骨架2、上顶板21、上顶孔211、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上左脚24、上凹槽25、上宽腔251、中锥腔252、下窄腔253、上右脚26、上左凸部27、上左螺栓孔271、上右凸部28、上右螺栓孔281、中间橡胶体3、中顶面31、中凸圆柱311、中底面32、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左螺栓槽37、右螺栓槽38、下骨架4、下底板41、下前侧板42、下后侧板43、下左台部44、下凸块45、下窄部451、中锥部452、上宽部453、下右台部46、下左凸部47、下左螺栓孔471、下右凸部48、下右螺栓孔481、卡合间隙5、上间隙51、中间隙52、下间隙53、上凸出边缘6、上拱起61、下凸出边缘7、下拱起71、拱内槽8、悬置支架9、悬置托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6,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骨架2、中间橡胶体3与下骨架4,所述中间橡胶体3位于上骨架2、下骨架4之间,且上骨架2、中间橡胶体3、下骨架4硫化为一体结构;

所述上骨架2包括上顶板21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所述下骨架4包括下底板41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下前侧板42、下后侧板43;所述中间橡胶体3为立方体结构,包括中顶面31、中底面32、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中前侧面35与中后侧面36,且中顶面31、中底面32相互平行,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相互平行,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相互平行;所述上顶板21的底面与中顶面31相连接,下底板41的顶面与中底面32相连接,所述上前侧板22、下前侧板42均近中前侧面35设置,上后侧板23、下后侧板43均近中后侧面36设置;

所述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的结构一致,下前侧板42、下后侧板43的结构一致,所述上前侧板2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左脚24、上凹槽25与上右脚26,所述下前侧板42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左台部44、下凸块45与下右台部46,上凹槽25与位于其内部的下凸块45相互卡接,上凹槽25、下凸块45之间存在卡合间隙5,且上左脚24高于下左台部44设置,上右脚26高于下右台部46设置。

所述上凹槽2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通的上宽腔251、中锥腔252与下窄腔253,所述中锥腔252的直径由上至下呈渐窄变化,且上宽腔251的直径大于下窄腔253的直径;

所述下凸块45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窄部451、中锥部452与上宽部453,所述中锥部452的直径由下至上呈渐宽变化,且下窄部451的直径小于上宽部453的直径;

所述上宽腔251与位于其内部的上宽部453之间存在上间隙51,中锥腔252与位于其内部的中锥部452之间存在中间隙52,下窄腔253与位于其内部的下窄部451之间存在下间隙53,且上间隙51、中间隙52、下间隙53相互联通以构成卡合间隙5。

所述上宽腔251、下窄腔253、上宽部453、下窄部451的横剖面都为矩形,所述中锥腔252、中锥部452的横剖面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所述卡合间隙5的大小范围为7―15毫米。

所述上顶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上左凸部27、上右凸部28,上左凸部27、上右凸部28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上左螺栓孔271、上右螺栓孔281,所述下底板4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下左凸部47、下右凸部48,下左凸部47、下右凸部48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下左螺栓孔471、下右螺栓孔481。

所述上左螺栓孔271、下左螺栓孔471上下同轴设置,上右螺栓孔281、下右螺栓孔481上下同轴设置。

所述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内凹的左螺栓槽37与右螺栓槽38,所述左螺栓槽37与上左螺栓孔271、下左螺栓孔471上穿经的螺栓1进行上下运动配合,所述右螺栓槽38与上右螺栓孔281、下右螺栓孔481上穿经的螺栓1进行上下运动配合。

所述上顶板21的中部开设有上顶孔211,所述中顶面31的中部开设有中凸圆柱311,该中凸圆柱311位于上顶孔211的内部。

所述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上凸出边缘6、下凸出边缘7,所述上凸出边缘6与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之间均形成有外凸的上拱起61,所述下凸出边缘7与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之间均形成有外凸的下拱起71。

所述下凸出边缘7、下拱起71的中部共开设有同一个拱内槽8。

本发明的原理说明如下:

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骨架2、中间橡胶体3和下骨架4,三部分通过硫化工艺为一体。上骨架2由钣金件折弯冲压而成,两侧有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上开设有上凹槽25,顶部两端开设有上左螺栓孔271、上右螺栓孔281,中间有上顶孔211。中间橡胶体3为近似长方体结构,顶面有中凸圆柱311,两侧有用于螺栓1安装的左螺栓槽37、右螺栓槽38。下骨架4由钣金件折弯冲压而成,两侧为设置有下凸块45的下前侧板42、下后侧板43,底部两端开设有下左螺栓孔471、下右螺栓孔481。上骨架2、中间橡胶体3、下骨架4硫化为一体后,下凸块45插入上凹槽25中(下凸块45、上凹槽25的形状可为图中所示之外的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替代,根据实际使用工况改变)。本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中的上骨架2与悬置支架9相连,下骨架4与悬置托架10相连。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一种限位式悬置软垫总成,包括上骨架2、中间橡胶体3与下骨架4,所述中间橡胶体3位于上骨架2、下骨架4之间,且上骨架2、中间橡胶体3、下骨架4硫化为一体结构;所述上骨架2包括上顶板21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所述下骨架4包括下底板41及与其两侧相连接的下前侧板42、下后侧板43;所述中间橡胶体3为立方体结构,包括中顶面31、中底面32、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中前侧面35与中后侧面36,且中顶面31、中底面32相互平行,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相互平行,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相互平行;所述上顶板21的底面与中顶面31相连接,下底板41的顶面与中底面32相连接,所述上前侧板22、下前侧板42均近中前侧面35设置,上后侧板23、下后侧板43均近中后侧面36设置;所述上前侧板22、上后侧板23的结构一致,下前侧板42、下后侧板43的结构一致,所述上前侧板22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左脚24、上凹槽25与上右脚26,所述下前侧板42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左台部44、下凸块45与下右台部46,上凹槽25与位于其内部的下凸块45相互卡接,上凹槽25、下凸块45之间存在卡合间隙5(卡合间隙5的大小范围为7―15毫米,具体间隙大小可根据软垫总成的实际使用工况改变),且上左脚24高于下左台部44设置,上右脚26高于下右台部46设置。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上凹槽25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通的上宽腔251、中锥腔252与下窄腔253,所述中锥腔252的直径由上至下呈渐窄变化,且上宽腔251的直径大于下窄腔253的直径;所述下凸块45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下窄部451、中锥部452与上宽部453,所述中锥部452的直径由下至上呈渐宽变化,且下窄部451的直径小于上宽部453的直径;所述上宽腔251与位于其内部的上宽部453之间存在上间隙51,中锥腔252与位于其内部的中锥部452之间存在中间隙52,下窄腔253与位于其内部的下窄部451之间存在下间隙53,且上间隙51、中间隙52、下间隙53相互联通以构成卡合间隙5。优选上宽腔251、下窄腔253、上宽部453、下窄部451的横剖面都为矩形,所述中锥腔252、中锥部452的横剖面均为上宽下窄的梯形。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上顶板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上左凸部27、上右凸部28,上左凸部27、上右凸部28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上左螺栓孔271、上右螺栓孔281,所述下底板4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外凸的下左凸部47、下右凸部48,下左凸部47、下右凸部48上分别对应开设有下左螺栓孔471、下右螺栓孔481。所述中左侧面33、中右侧面34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内凹的左螺栓槽37与右螺栓槽38,所述左螺栓槽37与上左螺栓孔271、下左螺栓孔471上穿经的螺栓1进行上下运动配合,所述右螺栓槽38与上右螺栓孔281、下右螺栓孔481上穿经的螺栓1进行上下运动配合。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上顶板21的中部开设有上顶孔211,所述中顶面31的中部开设有中凸圆柱311,该中凸圆柱311位于上顶孔211的内部。所述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上凸出边缘6、下凸出边缘7,所述上凸出边缘6与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之间均形成有外凸的上拱起61,所述下凸出边缘7与中前侧面35、中后侧面36之间均形成有外凸的下拱起71。所述下凸出边缘7、下拱起71的中部共开设有同一个拱内槽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