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汽车椅及其安全带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0539发布日期:2019-03-02 00:5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幼儿汽车椅及其安全带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幼儿汽车椅及其安全带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其丰富的物质消费品,而幼儿汽车椅就是诸多的物质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幼儿汽车椅是企业专门针对幼儿所开发的一种婴儿产品,通过幼儿汽车椅的使用,能有效地防止汽车因急刹或撞碰等原因而给幼儿造成伤害,从而确保幼儿的乘车安全,因而使得幼儿汽车椅非常地受到人们所喜爱,进而加大了幼儿汽车椅的普及力度。

目前,现有的幼儿汽车椅包括底座及选择性地组装于或移离底座的本体,本体包含基座及活动地设于基座上的背靠部和座部,座部与背靠部相互枢接。当将幼儿汽车椅安装于汽车座椅时,需要借助汽车座椅的安全带对底座进行束缚固定,以达到将幼儿汽车椅可靠地固定于汽车座椅上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不能脱离底座而单独地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只能通过与底座组装后才能稳固于汽车座椅上,这是由于现有的幼儿汽车椅是靠其底座被汽车座椅的安全带束缚而固定于汽车座椅上,而本体组装于底座上,且本体自身不能被安全带所束缚固定,因此,使得现有的幼儿汽车椅的使用模式十分单一。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模式多样的幼儿汽车椅及其安全带导向装置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模式多样的安全带导向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模式多样的幼儿汽车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安全带导向装置,设于幼儿汽车椅上。幼儿汽车椅至少包括本体,本体包含基座及活动地设于基座上的背靠部和座部,座部与背靠部相互枢接,座部与背靠部的相互枢转而使本体至少具有两种使用位置。而本发明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组装于基座上的安全带导向件及连动组件,连动组件的一端与背靠部或座部连动,连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安全带导向件连动;在本体于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切换过程中,由背靠部或座部通过连动组件选择性地带动安全带导向件弹出或回缩于基座,安全带选择性穿过弹出的安全带导向件而使单独的本体或与底座组装后的本体固定于汽车座椅上。

较佳地,安全带导向件在本体切换至最直立的使用位置时弹出基座,安全带导向件于本体切换至余下的使用位置时缩回基座。

较佳地,基座与座部之间和/或基座与背靠部之间设有用于对座部与背靠部之间相互枢转进行导引的导引结构,导引结构与连动组件连动。

较佳地,导引结构包含导引槽及导柱,导引槽位于基座的侧壁上,导柱位于座部的侧壁上,且座部的侧壁面对基座的侧壁,连动组件与导柱连动,导柱于座部与背靠部之间相互枢转过程中沿导引槽滑移。

较佳地,连动组件包含连动件及用于选择性地驱使安全带导向件弹出基座的驱动件,驱动件活动地设于基座上,连动件枢接于基座上,且连动件的一端与导柱连接,连动件的另一端与驱动件连动。

较佳地,驱动件滑设于基座,驱动件与连动件中一者具有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驱动件及连接件中另一者具有伸置于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内并于该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内滑移的连动凸部。

较佳地,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沿连动件的长度方向布置。

较佳地,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为腰形,连动凸部为柱形结构。

较佳地,驱动件具有用于与安全带导向件顶推配合的顶推部,顶推部在驱动件相对基座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顶推安全带导向件弹出基座,安全带导向件弹出的方向与驱动件的滑移方向相交错。

较佳地,安全带导向件的弹出方向沿基座的左右方向布置。

较佳地,顶推部具有顶推斜面,顶推斜面沿驱动件靠近安全带导向件的滑动方向向外倾斜。

较佳地,本发明的安全带导向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安全带导向件及基座之间的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恒具有驱使弹出的安全带导向件回缩于基座的趋势。

较佳地,安全带导向件包含内置于基座内的固定部分及与固定部分组接并位于基座外的外置部分,弹性复位件沿安全带导向件的弹出方向布置,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接于固定部分上,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抵触于基座位于固定部分与外置部分之间的部位上。

较佳地,驱动件具有与本体的使用位置一一对应的档位调节标识,基座具有与档位调节标识中一者相正对的视窗。

较佳地,本发明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分别安装在基座的左右两侧壁上。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至少包括前述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及本体。本体包含基座及可活动地设于基座上的背靠部和座部,座部与背靠部相互枢接,座部与背靠部的相互枢转而使本体至少具有两种使用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安全带导向装置包括组装于基座上的安全带导向件及连动组件,连动组件的一端与背靠部或座部连动,连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安全带导向件连动,故在本体于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切换过程中,由背靠部或座部通过连动组件选择性地带动安全带导向件弹出或回缩于基座,此时的汽车的安全带选择性穿过弹出的安全带导向件,从而使单独的本体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或者与底座组装后的本体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所以,在本体上的安全带导向件被背靠部或座部通过连动组件带动弹出基座时,此时的本体可以通过汽车的安全带穿过本体上的安全带导向件而脱离底座并单独地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或者,与底座组装后再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故使得幼儿汽车椅具有使用模式多样性及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在搭配底座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在单独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本体的又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本体中用于调整背靠部角度的背靠调整操作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在单独使用时且处于最平躺位置时的右视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在单独使用时且处于中间时的右视平面图。

图8是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在单独使用时且处于最直立位置时的右视平面图。

图9是图6所示状态的本体在隐藏基座的部分右侧壁时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所示状态的本体在隐藏基座的部分右侧壁时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状态的本体在隐藏基座的部分右侧壁时的平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6所示状态的本体在隐藏基座的部分右侧壁时的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图7所示状态的本体在隐藏基座的部分右侧壁时的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16是图8所示状态的本体在隐藏基座的部分右侧壁时的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18是图8所示状态的本体在安全带导向件弹出基座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6所示状态的本体在右侧的安全带导向装置与基座相分解时的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6所示状态的本体在右侧的安全带导向装置与基座相分解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的基座在安全带导向件被剖切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100包括底座10及选择性地组装于或移离底座10的本体20及安全带导向装置30(见图19),使得本体20根据使用需要而组装于底座10上,与底座10搭配使用,或者从底座10上移离而单独使用。本体20包含基座20a及可活动地设于基座20a上的背靠部20b和座部20c,为使得本体20更能适应于幼儿,如图3所示,背靠部20b上还设置段位可调的头靠20e及设于头靠20e上用于调节头靠20e的头靠调节操作件20f。座部20c与背靠部20b相互枢接,座部20c与背靠部20b的相互枢转而使本体20具有三种使用位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座部20c与背靠部20b的相互枢转还可使本体20具有两种、四种或五种使用位置,故不以此为限。为描述方便,本体20具有的三种使用位置分别称为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及最直立位置,分别对应图6至图8或图9至图11所示状态。为使得背靠部20b与座部20c之间切换至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或最直立位置时的状态能被保持,如图4及图9至图11所示,背靠部20b的左右两侧壁26各滑设有卡销20i,基座20a的左右两侧壁21各对应地设有三个间隔开的卡合孔211,在卡销20i选择与不同的卡合孔211卡合时,使得本体20处于对应的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或最直立位置;为能对卡销20i进行释锁操作,如图3所示,背靠部20b的后方处还设有背靠调整操作件20g,其立体结构示意图请见图5。背靠调整操作件20g的触脚27与卡销20i连接,借助使用者藉由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的操作,由背靠调整操作件20g带动卡销20i脱离卡合孔211的卡合,实现对处于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或最直立位置的本体20的释锁操作,从而允许本体20于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及最直立位置三者之间切换;为使得座部20c与背靠部20b的枢转操作更平稳可靠,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4及图16所示,基座20a与座部20c之间和基座20a与背靠部20b之间设有用于对座部20c与背靠部20b之间相互枢转进行导引的导引结构20d,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导引结构20d包含导引槽25及导柱24,导引槽25分别位于基座20a的侧壁21的前端及后端上,导柱24分别位于座部20c的侧壁22及背靠部20b的侧壁26上,且座部20c的侧壁22面对基座20a的侧壁21。值得注意者,导引结构20d不需同时设于基座20a与座部20c之间和基座20a与背靠部20b之间,两处择一即可。对于导引结构20d、基座20a及座部20c三者的具体结构和关系,背靠调整操作件20g、卡销20i及卡合孔211三者的具体结构和关系,以及座部20c和背靠部20b二者的具体结构和关系,均可参阅中国专利号为201510757603.0的专利申请,故在此不再详述。

结合图9至图13,安全带导向装置30设于幼儿汽车椅100上,安全带导向装置30包括组装于基座20a上的安全带导向件31及连动组件32,较优的是各安装在基座20a的左右两侧壁2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动组件32的一端与座部20c连动,连动组件32的另一端与安全带导向件31连动,故在本体20于最平躺位置或中间位置切换至最直立位置时,由座部20c通过连动组件32带动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基座20a,状态见图18所示,此时的汽车的安全带选择性穿过弹出的安全带导向件31,而使本体20可以单独或搭配底座10使用。举例而言,如图11、图16及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全带导向件31在本体20切换至最直位位置时弹出基座20a,状态见图18;如图9、图10、图12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安全带导向件31于本体20切换至最平躺位置或中间位置时缩回基座20a;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要,安全带导向件31还可在本体20切换至最平躺位置或中间位置时弹出基座20a,故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将背靠部20b与连动组件32设计成连动关系,一样能在本体20于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及最直位位置三者之间切换过程中通过连动组件32选择性地带动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基座20a,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9、图10、图11、图12、图14及图16所示,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100设有导引结构20d,此时的导引结构20d与连动组件32连动,由座部20c通过导引结构20d带动连动组件32连动;具体地,连动组件32是与导引结构20d中的导柱24连动,较优是座部20c处的导柱24连动,但不以此为限;导柱24于座部20c与背靠部20b之间相互枢转过程中沿导引槽25滑移,较优的是,如图9至图11所示,在座部20c与背靠部20b之间相互枢转而使本体20由最平躺位置切换至最直立位置过程中,使得导柱24由导引槽25的右端滑移至左端,由滑动的导柱24带动连动组件32连动,确保导柱24带动连动组件32的可靠性。举例而言,如图9至图17,以及图19至图20所示,连动组件32包含连动件321及用于选择性地驱使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基座20a的驱动件322;驱动件322活动地设于基座20a上,较优的是,驱动件322滑设于基座20a上,具体是滑设于基座20a的侧壁21,由侧壁21为驱动件322提供空间;连动件321枢接于基座20a上,较优的是,连动件321的中部通过枢轴34枢接于基座20a的侧壁21,使得连动件321的枢接点位于连动件321的两端之间,连动件321的一端与导柱24连接,连动件321的另一端与驱动件322连动,故在导柱24沿导引槽25滑移过程中,带动连动件321绕枢轴34摆动,从而由摆动的连动件321带动驱动件322于基座20a上滑动,从而由滑动的驱动件322选择性地带动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基座20a。

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实现驱动件322与连动件321之间连动方式是,连动件321具有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3211,驱动件322具有伸置于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3211内并于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3211内滑移的连动凸部3221,较优的是,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3211沿连动件321的长度方向布置,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3211为腰形,连动凸部3221为柱形结构,以使得驱动件322与连动件321之间的连动更可靠;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动长槽或连动长孔3211可形成于驱动件322处,对应地,连动凸部3221形成于连动件321处,一样能实现驱动件322与连动件321二者连动的目的,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16、图17及图19所示,驱动件322具有用于与安全带导向件31顶推配合的顶推部322a,顶推部322a在驱动件322相对基座20a滑动过程中选择性地顶推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基座20a;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的方向(即图17中安全带导向件31旁边的单箭头所指)与驱动件322的滑移方向(即图17中双箭头所指)相交错,以使得安全带导向件31沿基座20a的左右方向弹出基座20a。举例而言,顶推部322a具有顶推斜面3222,顶推斜面3222沿驱动件322靠近安全带导向件31的滑动方向向外倾斜,使得驱动件32滑移至顶推斜面3222接触安全带导向件31时,将安全带导向件31向外顶出。为使得安全带导向件31在驱动件322脱离对其顶推时能自动复位,安全带导向装置30还包括连接于安全带导向件31及基座20a之间的弹性复位件33,弹性复位件33恒具有驱使弹出的安全带导向件31回缩于基座20a的趋势,而安全带导向件31回缩于基座20a处的状态见图1或图2所示;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33选择为弹簧,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弹性结构,故不以此为限;同时,结合图21,安全带导向件31包含内置于基座20a内的固定部分31a及与固定部分31a组接并位于基座20a外的外置部分31b,弹性复位件33沿安全带导向件31的弹出方向布置,弹性复位件33的一端抵接于固定部分31a上,弹性复位件33的另一端抵触于基座20a位于固定部分31a与外置部分31b之间的部位上,使得弹性复位件33在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基座20a外时处于受压缩状态,从而为安全带导向件31的复位提供弹性力,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6至图17所示,驱动件322具有与本体20的使用位置一一对应的档位调节标识3223,基座20a具有与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一者相正对的视窗23,以藉由视窗23去观看本体20目前所处的使用位置;如图6所示,本体20处于最平躺位置时,此时的视窗23与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的一档位正对;如图7所示,本体20处于中间位置时,此时的视窗23与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的二档位正对;如图8所示,本体20处于最直立位置时,此时的视窗23与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的三档位正对。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幼儿汽车椅中的本体于最平躺位置、中间位置及最直立位置之间切换进行说明:当要将图6、图9或图12所示状态的处于最平躺位置时的本体20往图7、图10或图14所示的处于中间位置时的本体20切换时,此时使用者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进行操作,藉由背靠调整操作件20g带动卡销20i脱离与基座20a最右的卡合孔211卡合,从而允许背靠部20b与基座20a之间相互枢转;当背靠部20b与基座20a枢转至使本体20处于图7、图10或图14所示的中间位置时,此时使用者松开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操作,故在使用者松开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操作时,此时的卡销20i再与基座20a中间的卡合孔211卡合,状态见图10或图14所示;当本体20继续向图8、图11或图16所示的状态切换时,此时,使用者再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进行操作,藉由背靠调整操作件20g带动卡销20i脱离与基座20a中间的卡合孔211卡合,从而允许背靠部20b与基座20a之间相互枢转;当背靠部20b与基座20a枢转至使本体20处于图8、图11或图16所示的最直立位置时,此时使用者松开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操作,故在使用者松开对背靠调整操作件20g操作时,此时的卡销20i再与基座20a最左的卡合孔211卡合,状态见图11或图16所示。其中,在本体20由最平躺位置切换至最直立位置过程中,当本体20处于最平躺位置时,此时的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的一档与视窗23正对,状态见图6所示;当本体20处于中间位置时,此时的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的二档与视窗23正对,状态见图7所示;当本体20处于最直立位置时,此时的档位调节标识3223中的三档与视窗23正对,状态见图8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安全带导向装置30包括组装于基座20a上的安全带导向件31及连动组件32,连动组件32的一端与背靠部20b或座部20c连动,连动组件32的另一端与安全带导向件31连动,故在本体20于不同的使用位置之间切换过程中,由背靠部20b或座部20c通过连动组件32选择性地带动安全带导向件31弹出或回缩于基座20a,此时的汽车的安全带选择性穿过弹出的安全带导向件31,从而使单独的本体20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或者与底座10组装后的本体20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所以,在本体20上的安全带导向件31被背靠部20b或座部20c通过连动组件32带动弹出基座20a时,此时的本体20可以通过汽车的安全带穿过本体20上的安全带导向件31而脱离底座10并单独地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或者,与底座10组装后再固定于汽车座椅上,故使得幼儿汽车椅100具有使用模式多样性及灵活性。

值得注意者,在其它实施例中,幼儿汽车椅100只包含本体10及前述安全带导向装置30即可,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

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