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392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后桥总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



背景技术:

后桥是汽车底盘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零部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承受来自路面的冲击载荷与振动,因此,后桥的刚度、强度、疲劳寿命等对整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后桥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稳定杆上。现有技术中后桥稳定杆通过紧固件连接到后桥上,如图1和图2所示。稳定杆套筒与后桥紧固接触部位一般采用两种连接方式连接,一种连接方式为平面连接,如图3所示,此种结构一旦松动,过颠簸路或者快速转向,变线将产生异响,造成很大的售后抱怨,另一种为锯齿面连接,如图4所示,此种结构的锯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破坏后桥接触面而产生锈蚀,长期使用产生的锈蚀损耗将造成连接部位力矩下降,不仅会降低驾驶品质,还会引发松动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包括后桥稳定杆,所述后桥稳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稳定杆套筒,所述稳定杆套筒具有筒顶面和筒底面,所述筒顶面包括第一圆环平面和第二圆环平面,所述第二圆环平面与所述筒底面之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与所述筒底面之间的高度,所述第一圆环平面上设有防松齿,所述防松齿具有齿顶和齿根,所述齿顶与所述齿根之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与所述第二圆环平面之间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套筒沿轴向贯通有中心通孔,所述第一圆环平面围绕着所述中心通孔布置,所述第二圆环平面围绕着所述第一圆环平面布置。

优选的,所述防松齿的截面呈半圆形形状,所述防松齿的齿顶面与齿侧面相交处采用圆角过渡。

优选的,所述防松齿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所述防松齿的齿顶面与齿侧面相交处采用倒圆角过渡。

优选的,所述防松齿为直齿结构或者由所述第一圆环平面向所述第二圆环平面方向倾斜的斜齿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松齿采用真空渗碳处理或热处理工艺处理。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套筒焊接在所述后桥稳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后桥稳定杆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后桥上。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套筒采用冷镦工艺或者热镦工艺处理。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套筒采用低碳钢或者合金钢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镦压工艺将稳定杆套筒筒顶面加工成带有防松齿的第一圆环平面和第二圆环平面,结构简单;

(2)通过将防松齿嵌入到后桥横梁中,可以提高摩擦系数,消除力矩松动;

(3)稳定杆套筒与后桥接触面采用平面连接,可以消除接触部位的材料蠕变,保证紧固件轴力不衰退,消除力矩松动;

(4)由于轴力不衰退,力矩不松动,使得后桥带稳定杆总成扭转刚度维持不变,底盘操稳性能不会衰退,提高驾驶品质,避免车辆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产生松垮的现象;

(5)稳定杆套筒的材料来源广泛,低碳钢,合金钢均可使用,成本低。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后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后桥稳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稳定杆套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稳定杆套筒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稳定杆套筒的焊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稳定杆套筒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防松齿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防松齿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后桥,2-后桥稳定杆,3-紧固件,4-稳定杆套筒,5-焊接缝,6-筒顶面,61-第一圆环平面,62-第二圆环平面,7-筒底面,8-防松齿,81-齿顶,82-齿根,9-中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后桥稳定杆2一般通过紧固件3连接到后桥上。稳定杆套筒4与后桥1紧固接触部位通常采用两种连接方式连接,一种连接方式为平面连接,如图3所示,此种结构一旦松动,过颠簸路或者快速转向,变线将产生异响,造成很大的售后抱怨;另一种为锯齿面连接,如图4所示,此种结构的锯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破坏后桥1接触面而产生锈蚀,使用较长时间后,锈蚀部位的材料损耗将造成连接部位力矩下降,不仅会降低驾驶品质,还会引发松动异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包括后桥稳定杆2,所述后桥稳定杆2通过紧固件3固定在后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后桥稳定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稳定杆套筒4,所述稳定杆套筒4沿焊接缝5被焊接到所述后桥稳定杆2的面上,如图5所示。所述稳定杆套筒4的材料来源广泛,低碳钢,合金钢均可使用,成本低。

如图5所示,所述稳定杆套筒4具有筒顶面6和筒底面7,所述筒顶面6为所述稳定杆套筒4与所述后桥1接触面。所述筒顶面6采用冷镦工艺加工成带有防松齿8的第一圆环平面61和第二圆环平面62,结构简单,成型精度高。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与所述筒底面7之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与所述筒底面7之间的高度。当所述后桥稳定杆2通过所述紧固件3紧固后,所述防松齿8嵌入到所述后桥1接触面中,可以提高摩擦系数,保证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即使所述后桥1运动变形,所述后桥稳定杆2与所述后桥1也不会发生错位,能够有效防止松动。由于所述防松齿8嵌入到所述后桥1中,如果没有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结构,所述后桥1与所述防松齿8接触部位使用一段时间后,该接触部位的材料将发生蠕变,而采用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结构可以消除该接触部位的材料蠕变,保证所述紧固件3轴力不衰退,消除力矩松动,进而使得所述后桥1带所述后桥稳定杆2扭转刚度维持不变,底盘操稳性能不会衰退,有利于提高驾驶品质,避免车辆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产生松垮的现象。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稳定杆套筒4沿轴向贯通有中心通孔9,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围绕着所述中心通孔9布置,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围绕着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布置。由于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位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外部,在所述紧固件3的紧固作用下,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与所述后桥1紧密贴合,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渗透至所述防松齿8接触面而引发生锈,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稳定杆套筒4的外观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生锈造成接触部位材料损耗,进而造成相关配合部位力矩松动及异响。

如图7所示,所述防松齿8具有齿顶81和齿根82,所述齿顶81与所述齿根82之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与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之间的高度。

如图8所示,所述防松齿8的截面呈半圆形形状,所述防松齿8的齿顶面与齿侧面相交处采用圆角过渡。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防松齿8的硬度,所述防松齿8采用真空渗碳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后桥稳定杆防松动防异响结构,包括后桥稳定杆2,所述后桥稳定杆2通过紧固件3固定在后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后桥稳定杆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稳定杆套筒4,所述稳定杆套筒4沿焊接缝5被焊接到所述后桥稳定杆2的面上,如图5所示。所述稳定杆套筒4的材料来源广泛,低碳钢,合金钢均可使用,成本低。

如图5所示,所述稳定杆套筒4具有筒顶面6和筒底面7,所述筒顶面6为所述稳定杆套筒4与所述后桥1接触面。所述筒顶面6采用冷镦工艺加工成带有防松齿8的第一圆环平面61和第二圆环平面62,结构简单,成型精度高。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与所述筒底面7之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与所述筒底面7之间的高度。当所述后桥稳定杆2通过所述紧固件3紧固后,所述防松齿8嵌入到所述后桥1接触面中,可以提高摩擦系数,保证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即使所述后桥1运动变形,所述后桥稳定杆2与所述后桥1也不会发生错位,能够有效防止松动。由于所述防松齿8嵌入到所述后桥1中,如果没有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结构,所述后桥1与所述防松齿8接触部位使用一段时间后,该接触部位的材料将发生蠕变,而采用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结构可以消除该接触部位的材料蠕变,保证所述紧固件3轴力不衰退,消除力矩松动,进而使得所述后桥1带所述后桥稳定杆2扭转刚度维持不变,底盘操稳性能不会衰退,有利于提高驾驶品质,避免车辆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产生松垮的现象。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稳定杆套筒4沿轴向贯通有中心通孔9,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围绕着所述中心通孔9布置,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围绕着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布置。由于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位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外部,在所述紧固件3的紧固作用下,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与所述后桥1紧密贴合,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渗透至所述防松齿8接触面而引发生锈,一方面可以提高所述稳定杆套筒4的外观品质,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生锈造成接触部位材料损耗,进而造成相关配合部位力矩松动及异响。

如图7所示,所述防松齿8具有齿顶81和齿根82,所述齿顶81与所述齿根82之间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圆环平面61与所述第二圆环平面62之间的高度。

如图9所示,所述防松齿8的截面呈三角形形状,所述防松齿8的齿顶面与齿侧面相交处采用倒圆角过渡。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防松齿8的硬度,所述防松齿8采用普通热处理工艺处理。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强,可以解决相关部位力矩松动,消除相关部位底盘异响问题,能够提高驾驶品质与外观品质。

本发明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类似结构也可以用于底盘衬套类使用,同样可以起到相关部位紧固件防松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