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6021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雨刮器为汽车标准配件,一般有间歇档、慢速档和快速档三种档位,下雨时,需驾驶员拨动雨刮器控制杆调节雨刮器运行档位,影响驾驶员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下雨天,驾驶员手动操纵雨刮器控制杆带来的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雨刮器,该自动雨刮器可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节雨刮器工作频率,避免驾驶员手动调节雨刮器,确保驾驶员能专心驾驶,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雨刮器包括储水托盘(1)、第一储水箱(2)和第二储水箱(3),所述储水托盘(1)内设有第一水浸传感器(4),储水托盘(1)与第一导流管(7)相连,所述第一储水箱(2)通过第二导流管(8)与储水托盘(1)相连,第一储水箱(2)内设有第二水浸传感器(5),第一储水箱(2)与第四导流管(10)相连,所述第二储水箱(3)通过第三导流管(9)与储水托盘(1)相连,第二储水箱(3)内设有第三水浸传感器(6),第二储水箱(3)与第五导流管(11)相连,所述第一水浸传感器(4)、第二水浸传感器(5)、第三水浸传感器(6)与控制器(12)相连,所述控制器(12)与电机及减速机构(13)连接,所述电机及减速机构(13)通过连动机构(14)与雨刮臂(15)相连,所述雨刮臂(15)与雨刮片(16)相连。

雨量很小时,储水托盘(1)内有少量积水,储水托盘(1)中设置的第一水浸传感器(4)检测到有水存在,第一水浸传感器(4)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电机及减速机构(13)间歇运行,储水托盘(1)内的水通过第一导流管(7)流到地面。雨量较大时,储水托盘(1)内水量较多,无法通过第一导流管(7)及时排出,储水托盘(1)内水面位置超过储水托盘(1)中第二导流管(8)的最低点,储水托盘(1)中的水通过第二导流管(8)流入第一储水箱(2),第一储水箱(2)中设置的第二水浸传感器(5)检测到有水存在,第二水浸传感器(5)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电机及减速机构(13)慢速运行,第一储水箱(2)内的水通过第四导流管(10)流到地面。雨量很大时,储水托盘(1)内水量很多,无法通过第一导流管(7)、第二导流管(8)及时排出,储水托盘(1)内水面位置超过储水托盘(1)中第三导流管(9)的最低点,储水托盘(1)中的水通过第三导流管(9)流入第二储水箱(3),第二储水箱(3)中设置的第三水浸传感器(6)检测到有水存在,第三水浸传感器(6)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2),控制器(12)控制电机及减速机构(13)快速运行,第二储水箱(3)内的水通过第五导流管(11)流到地面。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下雨时,可根据雨量大小,自动调节雨刮器工作频率,避免驾驶员手动操纵雨刮器带来的安全隐患。自动雨刮器在雨量很小时,第一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水浸信号,通过控制器、电机及减速装置控制雨刮器间歇运行,雨量较大时,第二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水浸信号,通过控制器、电机及减速装置控制雨刮器慢速运行,雨量很大时,第三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水浸信号,通过控制器、电机及减速装置控制雨刮器快速运行。

2、本实用新型无需更改汽车原有雨刮系统,只需在原有系统上增加储水托盘、第一储水箱、第二储水箱、第一水浸传感器、第二水浸传感器、第三水浸传感器、第一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第三导流管、第四导流管、第五导流管、控制器,降低了复杂度,节约了改造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

1-储水托盘; 2-第一储水箱; 3-第二储水箱;

4-第一水浸传感器; 5-第二水浸传感器; 6-第三水浸传感器

7-第一导流管; 8-第二导流管; 9-第三导流管;

10-第四导流管; 11-第五导流管; 12-控制器

13-电机及减速机构; 14-连动机构; 15-雨刮臂

16-雨刮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1、在图1一种自动雨刮器中,下雨时,因为重力作用从汽车前挡风玻璃向下流的水以及雨刮片(16)刮下来的水都流入储水托盘(1)中,雨量较小时,储水托盘(1)中的水可通过第一导流管(7)流向地面,雨量较大时,储水托盘(1)中的水无法通过第一导流管(7)及时排出,需通过第二导流管(8)流入第一储水箱(2),再经第四导流管(10)流向地面,雨量很大时,储水托盘(1)中的水无法通过第一导流管(7)、第二导流管(8)及时排出,需通过第三导流管(9)流入第二储水箱(3),再经第五导流管(11)流向地面。

2、第一导流管(7)管径较小,第二导流管(8)管径较大,第三导流管(9)管径最大。

3、第二导流管(8)管径与第四导流管(10)管径相同,第三导流管(9)管径与第五导流管(11)管径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