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央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4990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中央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中央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技术发展,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使用汽车的频率也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在车内的时间越来越长,在车内产生的垃圾也就越多,尤其在长途旅行时,高速公路上不方便丢弃垃圾,所以垃圾收纳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在车内行车过程中,经常会有用弃的纸巾、广告名片等废弃物产生。

传统的汽车车型并没有考虑垃圾的存放,一般情况下用户只能将垃圾临时存放在车门地图袋、中控台的储物槽、地毯或者座椅背带等处,下车时再将垃圾带走,这种存放垃圾的方式容易形成卫生死角,影响车内整洁度。

尽管市面上有售后零件可以提供垃圾收纳的功能,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与车内零件的集成度不好,不美观;2.需要找地方存放这个垃圾筒,挂在出风口、门板或者其他地方,这样会影响车内的功能性零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车载垃圾收纳装置安装不方便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中央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中央扶手,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垃圾收纳装置,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安装所述垃圾收纳装置的第一凹槽,所述垃圾收纳装置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凹槽的门板。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换档杆,所述垃圾收纳装置设置在所述换档杆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相对称的两侧面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两块所述门板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纳装置还包括转轴和弹性回位部件,所述弹性回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弹性回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门板的底部通过所述转轴和所述弹性回位部件与所述本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上设置有用于打开所述门板的门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纳装置还包括储物袋,所述储物袋固定在所述门板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储物袋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储物袋上沿垂直于所述门板的两条边设置有弹性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收纳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储物袋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储物袋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为X型支架,所述X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一连接横杆和第二连接横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交叉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和所述第四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铰接轴交叉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横杆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底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横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用于套接所述储物袋的第三连接横杆和第四连接横杆,所述第三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和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和所述第四支撑杆的顶部连接;

所述门板的内壁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板的内壁上,所述卡扣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横杆和/或所述第四连接横杆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汽车中央扶手的本体内设置垃圾收纳装置,并在本体的至少一侧面设置安装垃圾收纳装置的第一凹槽,垃圾收纳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凹槽的门板,驾驶员或者副驾驶乘员可以通过打开门板很方便地将垃圾存放在垃圾收纳装置内,这样既不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也不会因安装垃圾收纳装置而影响车内的功能性零件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中央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垃圾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本体; 11-换档杆; 2-垃圾收纳装置;

21-门板; 211-通孔; 212-卡扣;

22-转轴; 23-弹性回位部件; 24-储物袋;

241-弹性部件; 25-支撑装置; 2501-第一支撑杆;

2502-第二支撑杆; 2503-第三支撑杆; 2504-第四支撑杆;

2505-第一铰接轴; 2506-第二铰接轴; 2507-第一连接横杆;

2508-第二连接横杆; 2509-第三连接横杆; 2510-第四连接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中央扶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本体1,本体1内设置有垃圾收纳装置2,本体1的至少一侧面设置安装垃圾收纳装置2的第一凹槽,垃圾收纳装置2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凹槽的门板21。

具体的,在本体1的至少一侧面设置第一凹槽,使门板21与本体1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将垃圾收纳装置2固定在中空腔体内,从而将垃圾收纳装置2隐藏在中央扶手内,不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需要说明的是,门板21与本体1既可以是活动连接,也可以是门板21的一侧边与本体1固定连接,门板21相对称的另一侧边与本体1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中央扶手,通过在汽车中央扶手的本体内设置垃圾收纳装置,并在本体的至少一侧面设置安装垃圾收纳装置的第一凹槽,垃圾收纳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凹槽的门板,驾驶员或者副驾驶乘员可以通过打开门板很方便地将垃圾存放在垃圾收纳装置内,这样既不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也不会因安装垃圾收纳装置而影响车内的功能性零件的正常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体1上设置有换档杆11,垃圾收纳装置2设置在换档杆11下方。

具体的,随着电子排档机构的普及,换档杆11与换档拉锁机构分离,换档杆11下面的内部空间得到了释放,将垃圾收纳装置2设置在换档杆11下方,既方便乘员存放垃圾,又不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本体1相对称的两侧面均设置有第一凹槽,两块门板21分别与两侧面的第一凹槽相对应。

具体的,为了便于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员存放垃圾,在本体1相对称的两侧面设置第一凹槽,门板21为两个,与第一凹槽相对应,两个门板21与本体1形成密闭的中空腔体,在使用时,乘员只需要打开相应侧的门板21即可存放垃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垃圾收纳装置2还包括转轴22和弹性回位部件23,弹性回位部件23的一端与本体1连接,弹性回位部件23的另一端与转轴22连接,门板21的底部通过转轴22和弹性回位部件23与本体1活动连接。

具体的,弹性回位部件23为弹簧,为了使门板21与本体1更加贴合,至少在转轴22的两端设置弹性回位部件23,在不使用垃圾收纳装置2时,通过弹性回位部件23使门板21自动与本体1贴合,处于关闭状态,不会随着汽车在行驶过程当中抖动或者发生异响。在使用垃圾收纳装置2时,只需要对门板21施加外向的拉力,通过转轴22的转动即可打开门板21,将垃圾存放进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门板21上设置有用于打开门板21的门把手。

具体的,为了便于打开门板21,在门板21上设置门把手,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当中,门把手可以为在门板21上开一个通孔211,如图2所示,在使用时,只需将手放入通孔211内,稍加用力即可打开门板21。门把手也可以为在门板21上设置一个突出的把柄,在使用时,用力拉把柄即可打开门板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垃圾收纳装置2还包括储物袋24,储物袋24固定在门板21的内壁上。

具体的,为了不破坏中央扶手内的环境卫生,将储物袋24设置在门板21的内壁上,在具体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储物袋24的开口一端固定在一侧的门板2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另一侧的门板21的内壁上,当储物袋24装满垃圾时即可更换或者清洗储物袋24。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只是在本体1上的一侧设置门板21,储物袋24的开口一端固定在门板2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凹槽的另一侧面的内壁上,从而保证储物袋24的开口能随着门板21的打开而打开,便于存放垃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储物袋24的横截面为四边形,储物袋24上沿垂直于门板21的两条边设置有弹性部件241。

具体的,储物袋24为四边形针织材料制成,为了防止在关闭门板21时,储物袋24内的垃圾溢出,在储物袋24垂直于本体1的两条边上设置弹性部件241,具体的弹性部件241为松紧带,当打开门板21时,通过弹性部件241的弹力作用将储物袋24的开口放大,便于乘员存放垃圾,当关闭门板21时,通过弹性部件241的弹力作用将储物袋24的开口缩小,防止储物袋24内的垃圾因关闭门板21时受到挤压溢出,破坏本体1内的环境卫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垃圾收纳装置2还包括用于支撑储物袋24的支撑装置25,支撑装置25固定在储物袋24下方。通过支撑装置可以支撑储物袋,防止储物袋破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25为X型支架,X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2501、第二支撑杆2502、第三支撑杆2503、第四支撑杆2504、第一铰接轴2505、第二铰接轴2506、第一连接横杆2507、和第二连接横杆2508,第一支撑杆2501和第二支撑杆2502通过第一铰接轴2505交叉连接,第三支撑杆2503和第四支撑杆2504通过第二铰接轴2506交叉连接,第一支撑杆2501的底部和第三支撑杆2503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横杆2507连接,第二支撑杆2502的底部和第四支撑杆2504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横杆2508连接。

具体的,支撑装置25为X型支架,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为了使X型支架与门板21连接更加稳固,当本体1的两个侧面设置门板21时,门板21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一支撑杆2501、第二支撑杆2502、第三支撑杆2503和第四支撑杆2504的顶部的凹槽,第一支撑杆2501、第二支撑杆2502、第三支撑杆2503和第四支撑杆2504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横杆2507和第二连接横杆2508在本体1的第一凹槽内活动,使X型支架随着门板21的打开或关闭进行伸展或收缩,通过X型支架可以更好地支撑储物袋24,防止储物袋24破裂。需要说明的是,当本体1的一侧设置门板21时,门板21的内壁上设置有固定第二支撑杆2502和第四支撑杆2504顶部的凹槽,第一支撑杆2501和第三支撑杆2503的顶部固定在本体1的第一凹槽另一侧面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25还包括用于套接储物袋24的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第四连接横杆2510,第三连接横杆25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501的顶部和第三支撑杆2503的顶部连接,第四连接横杆25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杆2502的顶部和第四支撑杆2504的顶部连接;

门板21的内壁设置有卡扣212,卡扣212的一端固定在门板21的内壁上,卡扣21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或第四连接横杆2510连接。

具体的,当本体1的两个侧面都设置门板21时,每个门板21的内壁都设置卡扣212,通过卡扣212便于安装和更换储物袋24,当安装储物袋24时,先将储物袋24套接在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第四连接横杆2510上,然后通过卡扣212将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第四连接横杆2510与门板21固定,使X型支架固定。当需要更换储物袋24时,先松开卡扣212,使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第四连接横杆2510与门板21脱离,然后将已经套接储物袋24的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第四连接横杆2510一起取出,最后将储物袋24从第三连接横杆2509和第四连接横杆2510上取下即可更换储物袋24。需要说明的是,当本体1的一侧设置门板21时,门板21的内壁和本体1的另一侧面的内壁上设置卡扣2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中央扶手,通过在汽车中央扶手的本体内设置垃圾收纳装置,并在本体的至少一侧面设置安装垃圾收纳装置的第一凹槽,垃圾收纳装置包括用于封闭第一凹槽的门板,驾驶员或者副驾驶乘员可以通过打开门板很方便地将垃圾存放在垃圾收纳装置内,这样既不影响车内的整体美观,也不会因安装垃圾收纳装置而影响车内的功能性零件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