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护板及应用该侧护板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行驶的动力之源,对其本身的设计及保护都是汽车生产制造中的关键,其中,很多汽车采用发动机下沉设计,以使机车发生碰撞时发动机下沉,从而避免出现发动机进入驾驶室,进而有效防止司机及乘坐人员受到更大的伤害,也使相关人员的生存空间得到更大的保留。发动机下沉式设计使得汽车底盘低,由此极易造成路面上的泥土和沙石进入发动机舱造成发动机散热不良及损坏,而坑洼不平的路面又极易造成对发动机的撞击,导致发动机损坏,从而影响汽车正常行驶,甚至抛锚。因此,为进一步保护发动机,在此类汽车生产制造中,通常在发动机舱的底部设置用于保护发动机底盘的底护板,在发动机舱的侧部通过车前轮内衬挡泥瓦进行防护,通过所述底护板与挡泥瓦相连接组成的防护结构进行发动机的保护,为保障发动机散热,通常挡泥瓦只能遮挡少部分发动机舱,汽车行进遇到不好的路况,前轮部分泥水、沙石等直接卷进发动机舱,进而造成发动机及相关零件提早老化、腐蚀生锈等。因此,现有的发动机防护仍使发动机存在被外部泥水和沙石溅入发生堵塞、撞击和破坏的可能,尤其是大批量生产的汽车分布在不同地区使用,各地区路况不同,发动机舱通常会受到泥水和沙石等路面堆积物不同程度的侵入,从而造成发动机不同程度的堵塞、撞击和损坏。
现有技术中,实用新型专利ZL201520650602.1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本体,所述防护板本体固定设置在汽车发动机底部并覆盖所述汽车发动机底部,所述防护板本体的两侧竖向固定设置有侧护板,所述侧护板的顶部与汽车车身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本体靠近所述汽车发动机散热端的一侧竖向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汽车发动机散热端尺寸相匹配的散热护板,所述散热护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该实用新型对于避免雨水、泥浆和尘土等杂质进入车身内侵蚀或撞击发动机有一定的效果,但其需改变汽车现有的生产制造体系,经济成本高,其一体成型的特点也使其维修拆卸不方便,一旦损坏,则整体损失大。
因此,亟需研究开发出能够根据汽车本身及使用地区路面情况进行机动匹配的防护结构,既不改变现有汽车设计和制造体系,又能够以低成本有效增强对发动机的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侧护板及应用该侧护板的防护结构,优化结构设计,适于长期使用,便于用户根据汽车本身及使用地区路面情况进行机动装配,有效防止汽车前轮泥水卷进发动机舱,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的保护,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便于生产制作及维修,也利于减少用户及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护板,包括设有连接部的本体,其中,所述本体为多边形平板,所述本体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和多个侧面,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相平行;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如下四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底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下底面上;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均垂直穿过所述本体设置,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垂直,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均分别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垂直;所述第四连接部朝向所述本体的一个侧面开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所述本体包括五个侧面,所述五个侧面为依次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所述第四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开口。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在所述本体周围的各角均为圆角;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90度,所述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的夹角≤90度,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的夹角≥90度。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的面积相等,所述五个侧面均分别与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相垂直,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cm~0.3cm,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3cm~36cm,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9cm~23cm,所述第一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9cm~23cm;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为30cm~30.8cm。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中上部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接部自所述本体的一个侧面垂直深入所述本体设置。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粘结材料层,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粘结材料层,所述第三连接部为螺丝孔,所述第四连接部为长条形插槽。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所述本体为复合碳纤维板、玻璃纤维板和环氧树脂板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为双面胶层,第二粘结材料层为免钉胶层。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侧护板中,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和所述第二粘结材料层的厚度均为2mm~3mm,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和所述第二粘结材料层的面积均为90cm2~120cm2;所述螺丝孔为椭圆形;所述长条形插槽的深度为3.5cm~4.5cm;所述长条形插槽的开口的直径为0.6cm~0.8cm,所述长条形插槽的长度为28cm~31cm。
本实用新型所述侧护板能够用于多种机动车中,尤其适于应用在底盘低的汽车中,为方便应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护结构,包括车架、挡泥瓦和底护板,所述车架与所述挡泥瓦相连接,所述挡泥瓦与所述底护板相连接,还包括所述侧护板,其中,所述侧护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挡泥瓦相连接;所述侧护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车架相连接;所述侧护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部分别与所述挡泥瓦和所述车架相连接;所述侧护板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底护板和所述挡泥瓦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部和内六花自攻螺丝组合连接所述侧护板、所述挡泥瓦和所述车架,其中,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长度为22.6mm以上,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螺杆直径为5.1mm以上,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螺帽直径为14.2mm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优化合理,能够有效解决现有发动机防护存在的问题,在保障发动机散热的同时,充分增强发动机的侧面防护,有效保护发动机舱内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防止泥水及沙石等侵入造成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受到撞击和腐蚀等破坏,为发动机运行及效率发挥提供保障,相应地,利于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可靠性好,适于长期使用,而且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便于用户根据汽车本身及使用地区路面情况进行机动装配,提高用户体验的同时,便于生产制作及维修,无需改变现有汽车设计和制造体系,即能以低成本实现对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的增强防护;适于规模化生产,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护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护板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左侧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右侧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护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第四连接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本体;2-第一连接部;3-第二连接部;4-第三连接部;5-第四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侧护板,包括设有连接部的本体1,其中,所述本体1为多边形平板,所述本体1包括上底面、下底面和多个侧面,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相平行;所述连接部至少包括如下四组: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第三连接部4和第四连接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2设置在所述上底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设置在所述下底面上;所述第三连接部4和第四连接部5均垂直穿过本体1设置,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均分别与第三连接部4相垂直,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均分别与第四连接部5相垂直;所述第四连接部5朝向本体1的一个侧面开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设置在本体1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相对两面上,使侧护板装配后,能够从两面同时固定,增强安装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相垂直设置,从而形成三角形的固定连接,进一步增强侧护板装配结构的稳定可靠性。为保障装配时具有一定的韧性,并利于长期使用,所述本体1优选由具有耐腐蚀且韧性好的材料构成,较佳地,所述本体1为复合碳纤维板、玻璃纤维板或环氧树脂板,质轻且性能稳定。
上述本实用新型侧护板能够用于多种机动车中,尤其适于应用在底盘低的汽车中,具体应用时,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侧护板有两种,分别为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所述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两者呈镜像对称,基本结构设置和使用方法相同,在图3和图4中,为明确说明两者的镜像对称结构,将所述第二连接部3均以虚线标出,所述第二连接部3和第一连接部2不在本体1的同一面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和第一连接部2设置在本体1相对的两面上,以在本体1上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面为上底面,则所述第二连接部3设置在本体1的下底面上;所述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分装在发动机舱的两侧,与车辆原有的底护板和挡泥瓦形成新的增强型防护结构,保护发动机舱内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以现有上汽大众朗逸、朗行系列小型客车等普通汽车为例,应用本实用新型侧护板时,基于汽车上已有的车架、挡泥瓦和底护板进行装配,其中,所述车架为发动机舱车架,所述挡泥瓦为车前轮内衬挡泥瓦,所述底护板为发动机底盘的护板,安装时无需拆卸汽车前轮,只需将用于固定连接所述车架和挡泥瓦的螺丝等连接件卸下,所述连接件为远离前轮的位于挡泥瓦最外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通常为一个螺丝或者螺栓,具体所拆卸的连接件以不影响第一连接部2与所述挡泥瓦连接为标准;然后,通过第一连接部2实现所述侧护板与所述挡泥瓦相连接;通过第二连接部3实现所述侧护板与所述车架相连接;通过第三连接部4实现所述侧护板分别与所述挡泥瓦和所述车架相连接,具体地,通过第三连接部4与螺丝结合实现所述挡泥瓦、所述侧护板和所述车架三者固定连接,优选地,为保障固定效果,且能有效防震,不再使用原车所卸下的螺丝,通过第三连接部4和内六花自攻螺丝组合连接所述侧护板、所述挡泥瓦和所述车架,较佳地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长度为22.6mm以上,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螺杆直径为5.1mm以上,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螺帽直径为14.2mm以上,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的规格具体根据不同车型设置,所述内六花自攻螺丝优选为长22.6mm、螺杆直径达5.1mm及螺帽直径达14.2mm的螺丝;通过第四连接部5实现所述侧护板分别与所述底护板和所述挡泥瓦相连接,具体地,通过第四连接部5使所述侧护板与所述底护板和所述挡泥瓦的连接处相连接;即完成本实用新型侧护板的安装,非常简便,无汽车修理和护板安装经验的人员一般也能够在十分钟内轻松装好。上述安装完成后,使本实用新型侧护板与所述车架、挡泥瓦和底护板形成新的防护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对发动机的增强防护,更有效地保护发动机舱内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更有效地防止泥水及沙石等侵入造成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受到撞击和提早老化、腐蚀、生锈等损坏,相应地,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而且,对于本实用新型侧护板的使用,用户能够根据汽车本身及使用地区路面情况进行机动装配,利于提高用户体验;同时,本实用新型侧护板结构设计简单优化,无需改变现有汽车设计和制造体系,便于生产制作及维修,对于用户和汽车制造企业都是低成本投入,高效益产出。将上述本实用新型侧护板投入实践应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完全消除了未加装所述侧护板前发动机舱经常被轮胎甩进泥水的情况,通过6个月时间的行驶观察,发动机舱明显比未加装侧护板干净,尘土大幅减少;而且,经过汽车6个月5000公里行驶中的颠簸震动、高压水枪压力15MPa-25MPa的不定期冲洗和高温100℃和低温零下25℃的测试,行驶中发动机温度正常、油耗正常,且未听到有任何噪音,本实用新型侧护板未出现松动、脱落或变形,稳定性良好;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侧护板适于长期使用,能够以低成本实现对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的增强防护,适于规模化生产,在汽车等相关机动车领域推广应用。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护板,其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具体地,为在增强发动机防护的同时,保障发动机散热,所述本体1的侧面数量设置为五个,所述五个侧面为依次相连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五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靠近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3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所述第四连接部5朝向所述第一侧面开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保障外部流体对侧护板的作用柔和,如图5所示,在本体1周围的各角均设为圆角,同时,也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进行侧护板安装操作时划伤;为保障防护效果与散热效果兼顾,且保障安装后侧护板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安装的简便性,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夹角为90度,所述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夹角大于90度,所述第四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的夹角≤90度,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的夹角≥90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进一步保障在安装侧护板的同时,不影响发动机散热,对本体1的具体规格能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设置,其中,优选地,在本体1上,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的面积相等,所述五个侧面均分别与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相垂直,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1cm~0.3cm,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3cm~36cm,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cm~23cm,所述第一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6cm~23cm,所述第四连接部5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为28cm~31cm;较佳地,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五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3cm,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3cm,所述第一侧面与第四侧面之间的最短垂直距离为19cm,所述第四连接部5与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为30cm,沿与上底面相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的长度之和为35cm;所述本体1为复合碳纤维板、玻璃纤维板或环氧树脂板,所述本体1的质量为0.04kg~0.07kg,则应用时采用的左侧护板和右侧护板的总质量为0.1kg左右,从而对车辆本身无明显影响,不影响车辆的车载等其他性能。
实施例3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护板,其基本结构设置及应用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具体地,为保障侧护板安装的稳定牢固,所述第三连接部4位于第一连接部2的中上部的下方;所述第四连接部5自本体1的一个侧面垂直深入本体1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增强稳定性,优选地,沿与所述上底面和下底面均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三连接部4和第四连接部5的高度均与所述上底面和所述下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第四连接部5自本体1的靠近第一连接部2的一个侧面垂直深入本体1设置;较佳地,所述第四连接部5自本体1的所述第一侧面垂直深入本体1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增强本实用新型侧护板安装后与车辆原有结构的组合稳定可靠性,在第一连接部2上设有第一粘结材料层,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上设有第二粘结材料层,所述第四连接部5为长条形插槽,所述第三连接部4为螺丝孔;为保障本实用新型侧护板便于批量生产及存放,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优选为双面胶层,为增强安装后的结构稳定性,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尤其优选为丙烯酸双面胶层,较佳地,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为强化型丙烯酸双面胶层,强化型丙烯酸双面胶本身具有良好性能,如易加厚、强贴肤性、强初粘性和持粘性、以及较好的抗溶性和抗紫外线性,短期耐温达150℃,长期耐温达90℃;所述丙烯酸双面胶层的厚度优选设为2mm~3mm,以便增强防震缓冲性能及隔音效果,避免车辆行驶时因产生共振而发出噪音。优选地,为增强安装的便捷性及结构稳定性,第二粘结材料层为免钉胶层,较佳地,所述免钉胶层为合成橡胶氯丁橡胶,其耐温范围为-20℃~100℃,切变强度为70g/cm2,终粘结力为3Mpa以上,且具有耐腐蚀性等良好性能。为增强所述粘结材料层粘结的牢固性,在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上,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和所述第二粘结材料层的厚度均优选设为2mm~3mm,所述粘结材料层的面积均优选设为90cm2~120cm2,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部2的长宽比为7:1,所述第二连接部3的长宽比为17:6,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和所述第二粘结材料层的面积均为112cm2。优选地,所述螺丝孔为椭圆形,为安装时上下留有余量,以便安装于不同车辆;为保障通过第四连接部5对侧护板整体从底部进行有效支撑,沿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垂直的方向,所述长条形插槽的深度为3.5cm~4.5cm,优选为4.4cm;沿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平行的方向,所述长条形插槽的开口的直径为0.6cm~0.8cm,优选为0.8cm;所述第四连接部与所述侧护板最上部(即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为30cm~30.8cm。同时,为安装时方便插接,并防止汽车行驶发生振动时侧护板从所述长条形插槽最里端断裂,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第四连接部5的所述长条形插槽的插口两边均采用圆角处理,所述长条形插槽内部最里端设为半圆形。
在上述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基本操作方法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在车辆发动机舱左右两侧侧护板的安装方法相同,具体地,将位于所述挡泥瓦最外侧的用于连接车架的螺丝拆下,并把所述挡泥瓦和车架上将与所述粘结材料层粘结的部分清洗擦干擦净,然后,将本实用新型侧护板插入所述档泥瓦的内侧和车架的外侧之间的缝隙中,将第四连接部5长条形插槽插入所述底护板和档泥瓦的连接处,将第三连接部4螺丝孔对准原挡泥瓦与车架的螺丝孔,将原车螺丝换为长22.6mm及螺杆直径达5.1mm和螺帽直径达14.2mm的内六花自攻螺丝并拧入三至四圈,然后,将第一连接部2上的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与档泥瓦的内侧粘结,将第二连接部3上的所述第二粘结材料层与车架的外侧粘结,接着,将已拧入三至四圈的内六花自攻螺丝拧紧即可;在上述安装过程中,通过第四连接部5长条形插槽插入所述底护板和挡泥瓦连接处,使侧护板从底部得到支撑,再加上通过第三连接部4从侧护板上部进行的螺丝紧固、以及通过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3分别从侧护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两面进行粘接,充分保证了本实用新型侧护板安装的牢固可靠性。总体上,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现了以低成本对发动机及其相关零部件的增强防护,利于节约维修等经济成本,且能充分提高用户对车辆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对上述实施方式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或变更,都不会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