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此尤指一种使用于抬头显示器的反射片装置,可以使反射片维持紧靠在汽车挡风玻璃上,以增加反射片的稳定度,让显示影像不会产生晃动,进而提升观看品质。
背景技术:
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的配备使用,最早起源于航空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方便飞行员获得所需的信息,以避免低头查看仪表板上的信息,直接将信息投射在座舱前端,让飞行员能够轻易的将外界的景象与抬头显示器显示的数据结合在一起。由于反射进眼睛中的影像与飞机之中轴平衡,所以飞行员的身高不会对俯仰角或目视瞄准造成偏差。为此抬头显示器的设计用意是让飞行员不需要低头查看仪表板显示数据,始终保持抬头的姿态,以降低低头与抬头之间,而忽略外界环境的快速变化,并能减少眼睛焦距需要不断调整,所产生的延迟与不适。
由于在开车时,驾驶者的视线一离开前方道路,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车祸,为了减少驾驶者的视线离开前方道路的次数与时间,因此有些车厂会在高级车上配备有抬头显示器,让驾驶者的视线在不用离开前挡风玻璃的情况下,也能得知一些诸如时速、引擎转速等信息,以维持行车的安全性。
在一般行车状况下,驾驶者的眼睛离开前方读取仪表板上的信息,最快也要0.5秒时间,这对高速公路时速100公里,每秒约行驶30公尺的距离来说,在车多的情况下,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为了安全起见,车厂在一些车款上配备了抬头显示器,以减少汽车驾驶者的注意力分散,并利用配备抬头显示器,作为营销手法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现今汽车上使用的抬头显示器技术,没有飞机上的抬头显示器复杂。它是一种光学系统,一般由投射器和迭像镜二个主要装置组成。投射器是由信号光源、投影镜,与其他光学组件所组成。投射器的信号光源,由LCD液晶显示器或CRT阴极射线管等装置构成,从信号光源发出光线,然后通过投影器投射到玻璃上的迭像镜(或特制的透明屏幕上),再由迭像镜显示出文字或图像。
近年来,市面上也出现许多可加装在车上的外接式抬头显示器。这些抬头显示器功能从最简单的显示时速、转速,到现在连水温、节气门位置、油量、超速警示、倒车影像、电瓶电压,甚至测速雷达都整合在一起。有些产品还强调快速安装,只要连上车用计算机,不需再另外配线。一些车厂的高级车款,更将导航系统与前后车距等资料,加入抬头显示器所显示的信息中,为驾驶者增加不少便利性。市售的外接式抬头显示器价格,从功能简单的数百元,到质量优良与功能多样的上万元都有。
如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TW M530409专利案(下称前案)实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反射片装置5由一基座51、一转轴组52及一反射片53所组成,利用该转轴组52的角度调整模块,可提供该反射片53易于作水平及翻转角度调整,以及稳固的将该反射片53顶端顶住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W1,以消除晃动的产生,让驾驶者获得一个最佳视觉角度,进而提升行车安全;引证案虽然已揭示有反射片53的顶靠结构,但其对该反射片53的旋转角度作动与调整,主要是利用一转轴机构,为了防止该反射片53的晃动,必须在该反射片53的顶端531设有一缓冲块532,另在前挡风玻璃W1上加装一挡片54,由于该前案的反射片53不能紧靠在该挡风玻璃W1上,所以很容易产生晃动,而影响到显示影像的观看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习式的缺失,本案发明人历经无数次研究改良后,终于完成本实用新型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即本案的发明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可降低反射片晃动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以提升显示影像的观看品质。
为达上述本案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包含:
一基座;
一反射架,包含一反射片及一组合部,该组合部与该反射片结合;
一连动座,包含一第一转轴组及一第二转轴组,该第一转轴组设有一第一钮簧,该第一转轴组与该组合部枢接,该第二转轴组设有一第二钮簧,该第一钮簧与该第二钮簧提供该连动座向上的弹力;
一电动模块,与该第二转轴组枢接,该电动模块于该基座前后移位带动该连动座移动,并同步连动该组合部的底部作前后移动,该第二转轴组与该电动模块枢接。
上述的电动模块,设有一电路板、一马达组及一齿轮组,该马达组与该电路板电性连结,该马达组连动该齿轮组,带动该反射架作启闭作动,并调整该反射片的旋转角度。
上述的基座,两侧各设置一滑轨,该滑轨设有一弧形曲线段,该电动模块两侧各设有一导移元件,该导移元件卡合于该滑轨。
上述的基座,两侧各设一第一侧板与一第二侧板,该第一侧板与该第二侧板前侧设一斜壁。
上述的连动座,还包含一座体,该第一转轴组设置于该座体前侧,该第二转轴组设置于该座体后侧,该座体一侧设一挡止部,该座体底侧设一导臂。
上述的基座,一侧设置一齿排,该齿排设有一弧形曲线段,该电动模块包含一齿轮组,该齿轮组啮合于该齿排与该组合部间。
上述的组合部,包含一弧形槽,该电动模块包含一齿轮组,该齿轮组包含一第一齿轮、一第二齿轮、一第三齿轮、一第四齿轮及一导柱,该导柱设置于该第一齿轮一侧,该导柱插入该弧形槽,该基座的第一侧板设有一齿排,该第二齿轮与该第四齿轮同轴设置,并受该马达组驱动旋转,该第二齿轮啮合于该齿排,该第一齿轮啮合于该第三齿轮,该第四齿轮啮合于该第三齿轮,该导柱与该第一齿轮连动,该导柱沿着该弧形槽移位,以限制该第一钮簧的弹力作动。
上述的电动模块,还包含一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设置于该基座,该微动开关与该电动模块之间作电性连接。
上述的电动模块,还包含一按钮组,该按钮组与该电动模块之间作电性连接。
上述的反射片,顶端设置一减震块,以减少该反射片的晃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通过该连动座向上弹力来缓冲在仪表台上的上下震动,使反射片能够维持紧靠在挡风玻璃上,以增加该反射片的稳定度,让显示影像不会产生晃动,同时可方便于显示角度的调整,以提升显示影像的观看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板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盖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开启作动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开启作动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开启作动示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调整角度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顶靠挡风玻璃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部分〕5-反射片装置;51-基座;52-转轴组;53-反射片;531-顶端;532-缓冲块;54-挡片;W1-前挡风玻璃;〔本实用新型部分〕1-基座;10A-第一侧板;10B-第二侧板;11-齿排;121、122…滑轨;131、132…斜壁;2-反射架;21-反射片;211-减震块;22-组合部;221-弧形槽;222-底部;3-连动座;30-座体;31-第一转轴组;32-第二转轴组;311-第一钮簧;321-第二钮簧;33-导臂;34-挡止部;4-电动模块;41-电路板;42-马达组;43-齿轮组;431-第一齿轮;432-第二齿轮;433-第三齿轮;434-第四齿轮;435-导柱;44-微动开关;45-按钮组;A-第一角度;B-第二角度;C1、C2、C3弧形曲线段;D-导移元件;L-仪表台;W-挡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的实施例,其包含:
一基座1,其两侧各设有一第一侧板10A及一第二侧板10B;
一反射架2,包含一反射片21及一组合部22,该组合部22与该反射片21结合;
一连动座3,包含一座体30、一第一转轴组31及一第二转轴组32,该第一转轴组31设有一第一钮簧311,该第一转轴组31设置于该座体30前侧与该组合部22枢接,该第二转轴组32设有一第二钮簧321,该第二转轴组32设置于该座体30后侧,该第一钮簧311与该第二钮簧321提供该连动座3向上的弹力;
一电动模块4,两侧卡合该第一侧板10A与该第二侧板10B,该第二转轴组32与该电动模块4枢接,该电动模块4于该基座1前后移位带动该连动座3移动,并同步连动该组合部22的底部222作前后移动。
上述的电动模块4,设有一电路板41、一马达组42及一齿轮组43,该马达组42与该电路板41电性连结,该马达组42连动该齿轮组43,带动该反射架2作启闭作动,并调整该反射片21的旋转角度。
如图2、图5所示,上述的组合部22包含一弧形槽221,上述的齿轮组43包含一第一齿轮431、一第二齿轮432、一第三齿轮433、一第四齿轮434及一导柱435,该导柱435设置于该第一齿轮431一侧,该导柱435插入该弧形槽221,该基座1的第一侧板10A设有一齿排11(请参阅图3所示),该第二齿轮432与该第四齿轮434同轴设置,并受该马达组42驱动旋转,该第二齿轮432啮合于该齿排11,该第一齿轮431啮合于该第三齿轮433,该第四齿轮434啮合于该第三齿轮433,该导柱435与该第一齿轮431连动,该导柱435沿着该弧形槽221移位,以限制该第一钮簧311的弹力作动。
如图2、图3、图5、图6所示,该基座1的第一侧板10A及第二侧板10B相互对应,且各设置一滑轨121、122,该电动模块4两侧各设有一导移元件D,该导移元件D卡合于该滑轨121、122,该齿轮组43啮合于于该齿排11与该组合部22间,当该电动模块4往后走时,该齿轮组43带动该反射片21翻起,该齿轮组43通过该齿排11的啮合,以及该滑轨121、122的导引,使该连动座3往后滑动。
如图2、图3、图6、图7所示,该基座1的第一侧板10A及第二侧板10B前侧相互对应各设一斜壁131、132,当该电动模块4往后走时,该第二钮簧321提供弹力让该连动座3翻起,该座体30底部两侧各向外凸伸设有一导臂33,该导臂33沿着该斜壁131、132导引该连动座3翻起(如图8所示)。
如图2、图8所示,该座体30一侧设一挡止部34,当该组合部22碰到该座体30的挡止部34,就会被限位停止而不会往后翻动。
如图2、图3所示,该第一侧板10A的齿排11与该滑轨121的移动路径中各设有一弧形曲线段C1、C2,同样的与该第一侧板10A对应的该第二侧板10B滑轨122中,也设有一弧形曲线段C3,这个弧形曲线段C1、C2、C3设置的功能,系在提供该反射片21顶住一挡风玻璃W时(如第八、九、十图所示),能以该挡风玻璃W当支点继续做旋转滑动,即当该齿轮组43继续转动时,该导柱435已移位至脱离压住该反射片21的位置,此时该连动座3可不受限位,而继续往后转动导引至该弧形曲线段C1、C2、C3的位置,使该反射片21能够维持紧靠在该挡风玻璃W,以增加该反射片21的稳定度,让显示影像不会产生晃动。
如图5所示,该电动模块4还包含一微动开关44,该微动开关44设置于该基座1,且位于该反射架2盖合时能碰触到的位置,该微动开关44与该电动模块4的电路板42间作电性连接,当该微动开关44侦测到该反射架2盖下,即停止该马达组42的运作。
上述的电动模块4,还包含一按钮组45,该按钮组45与该电动模块4的电路板41间作电性连接,该按钮组为控制该电动模块4的开启ON或关闭OFF的作动,以及调整该马达组42往前或往后的滑动,并带动该连动座3来调整该反射片21的旋转角度,即操作该按钮组关闭OFF时,该反射架2会收合,而操作该按钮组开启ON时,该反射架2会展开至前次的翻转角度。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反射片21顶端,更设置一减震块211,利用该减震块211能减少该反射片21的晃动。
请参阅图2、图3及图6至图10所示,凭借上述元件的组成,本实用新型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安装在一仪表台L上,当操作该按钮组开启ON时,该电动模块4的马达组42会驱动该齿轮组43带动该反射架2作开启作动,该电动模块4往后走时,该齿轮组43带动该反射片21翻起,该齿轮组43通过该齿排11的啮合,以及该滑轨121、122的导引,使该连动座3往后滑动,该第二钮簧321提供弹力让该连动座3翻起,同时该连动座3两侧的导臂33也沿着该斜壁131、132导引该连动座3翻起,该第一侧板10A的齿排11与该滑轨121的弧形曲线段C1、C2,以及该第二侧板10B滑轨122中的弧形曲线段C3,提供该反射片21顶住一挡风玻璃W时,能以该挡风玻璃W当支点继续做旋转滑动,即当该齿轮组43继续转动时,该导柱435已移位至脱离压住该反射片21的位置,此时该连动座3可不受限位,而继续往后转动导引至该弧形曲线段C1、C2、C3的位置,使该反射片21能够维持紧靠在该挡风玻璃W,同时该第一钮簧311与该第二钮簧321也提供该反射架2向上的弹力,以减少对该挡风玻璃W的顶靠角度(如图9所示),使从原本只有该反射片21所顶靠的一第一角度A,随着该连动座3向前移位变成一角度较小的第二角度B,因角度越小顶靠的稳定度相对越高,所以不需要在该挡风玻璃W上加装任何挡片,通过该连动座3向上的弹力,来缓冲在该仪表台L上的上下震动,使该反射片21能够维持紧靠该挡风玻璃W,以产生稳定不晃动的显示影像;此外,该电动模块4位于该基座1上方前后移位,会带动该连动座3移动,以使该组合部22的底部222对应作前后移动,让该反射片21顶靠该挡风玻璃W不位移产生摩擦力的情况下,调整该反射片21的显示角度。
如图2、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要盖合该反射片21时,只须操作该按钮组45作关闭OFF的作动,该电动模块4的马达组42会反向驱动该齿轮组43带动该反射架2盖合,当该反射片21碰触到该微动开关44,即停止该马达组42的运作,即可完成该反射片21的盖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顶靠式电动反射片装置,通过该连动座向上弹力来缓冲在仪表台上的上下震动,使反射片能够维持紧靠在挡风玻璃上,以增加该反射片的稳定度,让显示影像不会产生晃动,同时可方便于显示角度的调整,以提升显示影像的观看品质,有效解决习式所存的缺失,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又为先前所无,故而特具发明专利的新颖性及创造性要件者。
在本实用新型内容中所提出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狭义地限制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种种变化实施,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