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自动太阳能遮阳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806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的全自动太阳能遮阳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罩,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罩。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且实用的出行用品,现有汽车的研究不光是内部结构、性能等,还有外部结构及外观设计等。由于环境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汽车容易受到阳光照射导致舒适度降低,而汽车壳体、轮胎等长期受日晒作用性能会大大降低,影响汽车的整体寿命。现有对用于汽车的遮阳装置很多,但一般均需要手动操作,在炎热的夏季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罩,能够实现自动展开太阳能遮阳罩,不仅可提高效率,还提高能源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罩,包括安装在汽车顶部的框架,框架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有多个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之间通过联动机构连接;联动机构上端铰接有张开支杆,张开支杆两侧设有遮阳布;框架前后及顶端分别设有旋转太阳板、固定太阳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气缸,气缸内设有穿孔活塞杆,活塞杆中心穿过固定杆上下伸缩;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相互铰接的交叉杆,交叉杆两端的上下分别与固定杆、穿孔活塞杆铰接。

所述张开支杆包括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分别与固定杆顶端铰接,前支撑杆端头与后支撑杆中部铰接构成Y型结构。

所述框架前后设有挂环,挂环上相对升降机构一端铰接有复位弧形杆,复位弧形杆与挂环构成封闭的圆环;对应的联动机构两端设有挂钩,在联动机构伸展开时,挂钩卡入圆环内。

所述旋转太阳板背面设有遮光涂层,旋转太阳板通过电机带动旋转。

所述框架中部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上安装多个缓冲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罩,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可电控的升降机构,并由升降机构带动联动机构、张开支杆展开,将遮阳布打开,而前后的太阳能电池板则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展开。这样可通过控制器实现操作控制,无需人为操作,节省体力,提高舒适度。

2)、通过在框架顶部及前后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不仅可通过发电完成电源自供,且太阳能电池板也可起到遮阳功能,在太阳能电池板收拢后内部空间还可作为储物间,在旅行过程中进行物品的放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机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挂环的示意图。

图中:框架1,滑槽2,升降机构3,联动机构4,张开支杆5,前支撑杆5-1,后支撑杆5-2,旋转太阳板6,气缸7,穿孔活塞杆8,固定杆9,交叉杆10,挂环11,复位弧形杆12,挂钩13,加强杆14,缓冲件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罩,包括安装在汽车顶部的框架1,框架1由钢型材构成长方向中空结构,框架1内下方设有纵梁,纵梁上开有滑槽2,升降机构3通过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2内,可沿滑槽2左右滑动。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气缸7,气缸7内设有穿孔活塞杆8,活塞杆8中心穿过固定杆9上下伸缩。而相互铰接的交叉杆10两端的上下分别与固定杆9、穿孔活塞杆8铰接。这样当活塞杆8上升时,相邻的升降机构3之间的间隔变大,由交叉杆10构成的联动机构4也拉长。而联动机构4上端铰接有张开支杆5,张开支杆5两侧设有遮阳布,这样遮阳布也被彻底展开,从而对汽车两侧进行遮挡。

所述张开支杆5包括前支撑杆5-1和后支撑杆5-2,前支撑杆5-1和后支撑杆5-2分别与固定杆9顶端铰接,前支撑杆5-1端头与后支撑杆5-2中部铰接构成Y型结构。这样不仅起到支撑遮阳布的作用,而且由于前支撑杆5-1和后支撑杆5-2相互铰接,使力可均匀传递,减少单支撑杆受力集中影响张开支杆5的寿命。

而框架1顶部设有固定太阳板,固定太阳板通过顶部的框架进行安装,框架中部设有加强杆14,加强杆14上安装多个缓冲件15。缓冲件由上层弹性件和下层硬质件构成,弹性件为橡胶或弹性塑料,硬质件采用硬质树脂,针对大型化电池板特别是透明基板的耐载荷性能会明显降低,为了避免因环境因素积雪而增大太阳能电池板的负载,现有技术中采用加强框架并设置缓冲件。

而在框架1前后设有旋转太阳板6,旋转太阳板6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电机在图中未画出。为了确保防晒,可在旋转太阳板6背面设遮光涂层。

由于汽车在户外运行时,阳光比较充裕。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故设置固定太阳板、旋转太阳板6,通过固定太阳板、旋转太阳板6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发电并经过相关的太阳能转换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通过电源电路为气缸的马达及电机提供电源。这样无需另外提供电源,简单方便。

为了保证在汽车行走过程中各个机构的稳定性,可在框架1前后设有挂环11,挂环11上相对升降机构3一端铰接有复位弧形杆12,复位弧形杆12与挂环11构成封闭的圆环;对应的联动机构4两端设有挂钩13,在联动机构伸展开时,挂钩13向前施力,并卡入圆环内。由于复位弧形杆12与挂环11之间是通过带复位弹簧的销进行铰接的,因此卡入后可实现自动封闭,当升降机构3的活塞杆8下降时则实现自动脱离。

上述气缸7升降及电机转动角度等的控制均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启动开关按钮即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