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拖式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0944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后拖式自行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后拖式自行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率也大大增加。许多家庭在外出旅游或运动时,往往会在汽车上安装行李架,用来携带一些行李、运动设备等;或在车上安装自行车架,用于携带自行车。车载自行车架一般包括后拖式自行车架和车顶式自行车架;现有的后拖式自行车架其结构一般包括连接汽车尾部的连接部件、安装在连接部件上的架子主体以及用于固定自行车的托架。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授权公告号为 CN204452244U、名称为一种牵引型车载自行车架的专利申请,其结构包括:与汽车挂载尾部连接的连接管、铰接在连接管上的支撑管、安装在支撑管的托架,所述托架为U字形且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自行车的弹性拉扣,所述托架的中部铰接在支撑管上部,所述托架的中部设有用于定位的旋转卡片,旋转卡片上设有凹入的卡位,卡位内连接有旋转卡位轴,所述旋转卡位轴安装在一可上下滑动的升降块上,所述升降块通过一拉线与位于支撑管顶部的按钮连接,所述按钮上连接有复位扭簧;所述的连接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支撑管的下部焊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铰接在安装块上,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在连接件上的轴套、安装在轴套里面的拉轴、套在拉轴上的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与拉轴对应的插孔。该结构的自行车架的支撑管与连接管之间可转动连接,且通过定位机构使支撑管与连接管之间定位,也即定位机构的拉轴下端插入安装块上的插孔,则支撑管与连接管之间不可转动,当拉轴下端脱离安装块上的插孔,则支撑管与连接管之间可转动;因此支撑管和连接管在定位和转动时均需手动拉起拉轴,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立柱的转动操作简单、方便的后拖式自行车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后拖式自行车架:它包括车架本体,所述的车架本体包括与汽车挂载尾部连接的连接杆,立柱和连接在立柱顶部用于固定自行车的托架,所述立柱的下端与连接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立柱的下部与连接杆之间设有转动锁止机构,所述的转动锁止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立柱下部的锁块,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立柱转动方向分布并供锁块卡入的卡位,且卡位之间的侧壁呈圆弧状过渡;所述的锁块上连接一使锁块复位的弹性件;所述的车架本体上设有一解锁器,所述的解锁器通过连接件与锁块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后拖式自行车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后拖式自行车架的立柱的下端与连接件之间设有转动锁止机构,且转动锁止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立柱下部的锁块,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立柱转动方向分布并供锁块卡入的卡位,且卡位之间的侧壁呈圆弧状过渡;因此在立柱向外转动时解锁器克服弹性件的弹力通过连接件带动锁块脱离连接杆上的卡位,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贴紧卡位之间的侧壁,直至立柱转动至下一个卡位时,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插入卡位内,此时可便于在托架上固定自行车,当自行车固定完毕后,用手向上推动立柱,当立柱处于竖直位置时,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插入上一卡位中。该后拖式自行车架在放置或取下自行车时,立柱的角度调节通过解锁器、锁块和弹性件的配合,操作简单、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连接一支架,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支架的两侧壁铰接,所述支架的两侧壁顶部设置成与立柱转动方向一致的圆弧状,所述的卡位分布在支架的圆弧状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位包括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方向竖直朝上,所述的第二卡槽设置在第一卡槽外侧,所述的第二卡槽呈V字形,且第二卡槽远离第一卡槽的内侧壁设置为供立柱侧壁贴合的斜面,第二卡槽靠近第一卡槽的内侧壁与支架圆弧状侧壁光滑连接。当立柱转动至竖直位置时,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与第一卡槽卡接,此时立柱处于竖直承载状态,当使用解锁器使锁块脱离第一卡槽,同时立柱转动至第二卡槽处时,立柱顶部的托架距离地面较低,此时可取下或装载自行车,当自行车装载完毕后,由于第二卡槽靠近第一卡槽的内侧壁与支架圆弧状侧壁光滑连接,因此无需使用解锁器就可将立柱转动至竖直位置,且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卡入第一卡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位包括第三卡槽,所述的第三卡槽设置在第一卡槽靠近汽车挂载尾部的支架侧壁上,且第三卡槽的开口方向与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平行。该第三卡槽在立柱上的锁块卡入时,此时立柱与连接杆处于折叠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的下部设有一沿立柱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且滑槽贯穿立柱的两侧壁;所述的锁块间隙配合在滑槽内,且锁块的两端或一端伸出并设置在滑槽外侧,锁块的伸出端与卡位活动卡接;所述锁块的顶部连接一导杆,所述的弹性件套设在导杆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锁块的顶部相抵,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立柱的内壁相抵,所述的连接件与导杆的自由端连接。在解锁器解锁时,解锁器带动闸线使导杆上升,同时弹性件收到挤压,导杆带动锁块在滑槽内滑动,使锁块从卡位内升起并脱离卡位,此时立柱处于解锁状态,可转动立柱,当立柱转动一定角度倾斜后可供自行车装载或取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解锁器为扳手,所述的扳手与立柱的侧壁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为拉锁,且拉锁的一端与解锁器连接,拉锁的另一端与导杆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拖式自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拖式自行车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连接杆,2、立柱,3、托架,4、弹性拉扣,5、锁块,6、卡位,7、导杆,8、弹性件,9、支架,10、铰销,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第三卡槽,14、解锁器,15、滑槽,1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后拖式自行车架,它包括车架本体,所述的车架本体包括与汽车挂载尾部连接的连接杆1,立柱2和连接在立柱2顶部用于固定自行车的托架3,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连接杆1可转动连接,所述立柱2的下部与连接杆1之间设有转动锁止机构,所述的转动锁止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立柱2下部的锁块5,所述的连接杆1 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立柱2转动方向分布并供锁块5卡入的卡位6,且卡位6之间的侧壁呈圆弧状过渡;所述的锁块5上连接一使锁块5复位的弹性件8;所述的车架本体上设有一解锁器14,所述的解锁器14通过连接件16与锁块5连接。所述的托架3上设有固定自行车的弹性拉扣或绳索。

所述连接杆1上连接一支架9,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支架9的两侧壁铰接,所述支架9的两侧壁顶部设置成与立柱2转动方向一致的圆弧状,所述的卡位6分布在支架9 的圆弧状侧壁上。立柱的下端通过铰销10与支架9的两侧壁铰接。

所述的卡位6包括第一卡槽11和第二卡槽12,所述第一卡槽11的开口方向竖直朝上,所述的第二卡槽12设置在第一卡槽11外侧,所述的第二卡槽12呈V字形,且第二卡槽 12远离第一卡槽11的内侧壁设置为供立柱侧壁贴合的斜面,第二卡槽12靠近第一卡槽11 的内侧壁与支架9圆弧状侧壁光滑连接。当立柱转动至竖直位置时,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与第一卡槽卡接,此时立柱处于竖直承载状态,当使用解锁器使锁块脱离第一卡槽,同时立柱转动至第二卡槽处时,立柱顶部的托架距离地面较低,此时可取下或装载自行车,当自行车装载完毕后,由于第二卡槽靠近第一卡槽的内侧壁与支架圆弧状侧壁光滑连接,因此无需使用解锁器就可将立柱转动至竖直位置,且锁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卡入第一卡槽内。

所述的卡位包括第三卡槽13,所述的第三卡槽13设置在第一卡槽11靠近汽车挂载尾部的支架9侧壁上,且第三卡槽13的开口方向与连接杆1的长度方向平行。该第三卡槽在立柱上的锁块卡入时,此时立柱与连接杆处于折叠状态。

所述立柱2的下部设有一沿立柱2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15,且滑槽15贯穿立柱2 的两侧壁;所述的锁块5间隙配合在滑槽15内,且锁块5的两端或一端伸出并设置在滑槽15外侧,锁块5的伸出端与卡位6活动卡接;所述锁块5的顶部连接一导杆7,所述的弹性件8套设在导杆7上,所述弹性件8的一端与锁块5的顶部相抵,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立柱2的内壁相抵,所述的连接件16与导杆7的自由端连接。

所述的解锁器14为扳手,所述的扳手与立柱2的侧壁铰接。

所述的连接件16为拉锁,且拉锁的一端与解锁器14连接,拉锁的另一端与导杆7 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