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70625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是进入汽车的第一道防盗配置,车主在停车后可以用钥匙锁止车门,防止别人进入汽车;但很多车主会经常忘记锁车门而离开车,在想起没锁车时还需要回到车旁边进行锁止,更有不少强迫症者经常会忘记自己是否锁止过车门,由此会造成车主在使用车时一些困扰。

现在的汽车的车门锁安全防盗系统,普遍实现了遥控功能,整车厂原厂的遥控功能基本仅在无线电近距离范围内工作,如10米级别范围内(取决于无线电频率、功率),难以实现远程(远距离)的车辆落锁、解锁控制。

整车厂之外的远程开关门锁方案,普遍需要改变车门锁控制电路,或者外接OBD接口读写相关指令实现开关门锁;然而,现在的汽车防盗技术经过数代的发展,门锁已经和发动机、油路等关键部件的安全防盗控制,连成了一个整体。单独改变车门锁控制电路,或者单独操作OBD接口来开关门锁,对于整个系统,是一种破坏。这样的解决方案,轻则造成保险费用上升,事故拒绝赔付,重则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其可以远程控制开车门和点火启动,而且控制开车门和点火启动分为两个步骤,使开车门和点火启动区别开来,开车门后进行第二步验证后再点火启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其中,包括用于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客户端、用于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远程通讯器、用于验证校验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的指令并发送开锁指令和点火指令的加密芯片、用于进行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器和用于接收加密芯片的指令进行执行打开车门、点火启动的车辆通讯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判断是否违规操作的入侵检测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发送报警信号的报警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使加密芯片进行自毁的自毁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安装远程通讯器、控制器、加密芯片、身份识别器、车辆通讯器、入侵检测器、报警器和自毁器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在汽车的后视镜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客户端与所述远程通讯器进行GPS无线通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违规操作包括一般违规操作和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所述一般违规操作包括敲打和非法开锁;所述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包括车辆遭遇非法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远程通讯器与所述控制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密芯片、身份识别器、入侵检测器、报警器、自毁器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加密芯片分别与所述车辆通讯器、身份识别器、自毁器进行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内,客户端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汽车上的远程通讯器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并通过控制器验证校验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通过验证请求,发送开锁指令至加密芯片,加密芯片通电并发送指令至车辆通讯器上,使之打开车门;使用车的人进入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控制器验证通过后,发送点火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加密芯片通电,并发送指令至车辆通讯器,使之点火启动。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关系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步骤流程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步骤S3内流程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步骤S4内流程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步骤S5内流程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步骤S6内流程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入侵检测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1-客户端,2-远程通讯器,3-控制器,4-加密芯片,5-报警器,6-入侵检测器,7-自毁器,8-身份识别器,9-车辆通讯器,S1-步骤S1,S2-步骤S2,S3-步骤S3,S31-步骤S31,S32-步骤S32,S33-步骤S33,S34-步骤S34,S4-步骤S4,S41-步骤S41,S42-步骤S42,S5-步骤S5,S51-步骤S51,S52-步骤S52,S6-步骤S6,S61-步骤S61,S62-步骤S62。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

步骤S2: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

步骤S3:验证校验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

步骤S4:验证通过,打开车门;

步骤S5: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S6:身份识别成功,点火启动汽车。

在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用车的人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然后,汽车内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并验证校验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验证通过,则打开车门,用车的人进入车内还须进行身份识别,进行第二次验证,身份识别成功,汽车自动点火启动汽车;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次验证,第一次验证为开门锁,第二次验证为身份识别进行点火启动。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在步骤S3内,还包括步骤S31:控制器3验证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验证通过,控制器3发送开门指令至加密芯片4。

更进一步,在步骤S3内,还包括步骤S32、步骤S33和步骤S34;

步骤S32:控制器3验证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验证不通过,获取违规操作信号;

步骤S33:判断是否违规操作;

步骤S34:如果判断为一般违规操作,控制器3发送报警信号;如果判断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控制器3发送自毁信号,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使汽车无法进行开门锁。

汽车内远程通讯器2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后发送该指令至控制器3,控制器3对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控制器3发送开门指令至加密芯片4,如果,验证不通过,获取违规操作信号,进行判断是否为违规操作,如果是违规操作,如果判断为一般违规操作,控制器3发送报警信号至车主或监控室内,进行警示;如果判断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控制器3发送自毁信号,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使汽车无法进行开门锁,从而无法点火启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判断标准,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处于5至10内,则可以判定为一般违规操作,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大于10,则可以判定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

如图3所示,更进一步,在步骤S4内,还包括步骤S41:加密芯片4通电,进入开锁准备,并发送开锁指令进行开锁,打开车门。

在步骤S4内,还包括处于步骤S41之后的步骤S42:加密芯片4断电,车门锁处于不可开锁的状态。

加密芯片4接收到控制器3的开门指令,加密芯片4通电,进入开锁准备,并发送开锁指令进行开锁,打开车门,之后,加密芯片4进入断电状态,车门锁处于不可开锁的状态,打开车门后,车门锁则处于不可开锁的状态,说明车门已开解锁了,无需再开门,如果使用车的人,在车内,需要再开车门下车,再进行步骤S1,再进行验证,开车门,结束行程(计算行程时间和费用等),同时也使后续的点火启动的流程不受干扰,在点火启动流程,加密芯片4不会自动进入开锁流程中。

如图4所示,更进一步,在步骤S5内,还包括步骤S51: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进行比对验证,验证通过,控制器3发送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

更进一步,在步骤S5内,还包括处于步骤S51之后的步骤S52: 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进行比对验证,验证不通过,控制器3发送不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加密芯片4不通电。

使用车的人开车门后,须要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也就是第二次验证,才能点火启动;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该身份识别验证可以为指纹验证(录入指纹)也可以是刷脸(人脸扫描)验证,通过控制器3的验证后,控制器3发送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如果验证不通过,控制器3发送不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加密芯片4不通电,则无法点火启动汽车,得需要重新进行身份识别验证,值到通过控制器3的身份识别验证为止,也可以设定,如果身份识别验证5次以上不成功,则需要使对该远程客户端进行3小时后才验证。

如图5所示,更进一步,在步骤S6内,还包括步骤S61和步骤S62;步骤S61:身份识别验证成功通过,加密芯片4通电,进入点火准备,并发送点火指令进行启动;步骤S62:加密芯片4断电,汽车处于不可点火的状态。

加密芯片4接受到控制器3的启动指令后,则通电,进入点火准备,并发送点火指令进行启动,之后,加密芯片4再断电,使汽车处于不可点火的状态,使汽车不用再通过验证来进行自动点火,车熄火后,可以进行手动点火。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包括用于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客户端1、用于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远程通讯器2、用于验证校验该开门锁和点火启动的请求指令的控制器3、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3的指令并发送开锁指令和点火指令的加密芯片4、用于进行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器8和用于接收加密芯片4的指令进行执行打开车门、点火启动的车辆通讯器9。

在该装置内,客户端1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汽车上的远程通讯器2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并通过控制器3验证校验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通过验证请求,发送开锁指令至加密芯片4,加密芯片4通电并发送指令至车辆通讯器9上,使之打开车门;使用车的人进入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控制器3验证通过后,发送点火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加密芯片4通电,并发送指令至车辆通讯器9,使之点火启动。

车辆通讯器9是与原汽车内的整个控制系统是相连的,是不破坏原汽车内的整个控制系统,达到无损安装连接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判断是否违规操作的入侵检测器6,该入侵检测器6内还安装有用于进行振动强度检测的振动检测器,通过入侵检测器6来检测判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处于5至10内,则可以判定为一般违规操作,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大于10,则可以判定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

振动强度K又称机械指数,是振动加速度幅值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当振动次数和振幅选定后,实际所用振动强度K可由式K=ω2*λ/g计算得出,单位一般采用um或mil。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报警信号的报警器5,当判断是违规操作后,报警器5发送报警信号至车主或监控室内。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的自毁器7,当判断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时,自毁器7使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使加密芯片4无法获取开门锁的请求。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远程通讯器2、控制器3、加密芯片4、身份识别器8、车辆通讯器9、入侵检测器6、报警器5和自毁器7的控制板,控制板安装在汽车的后视镜内,便于安装和通讯也便于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地定位通讯连接,客户端1与远程通讯器2进行GPS无线通讯连接,客户端1还可以定位汽车的位置,监控室也可以定位至客户端1和远程通讯器2的位置。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违规操作包括一般违规操作和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一般违规操作包括敲打和非法开锁,一般违规操作通过振动检测来判断,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处于5至10内,则可以判定为一般违规操作;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包括车辆遭遇非法拆卸,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大于10,则可以判定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方式,方便连接通讯,远程通讯器2与控制器3进行电性连接,控制器3分别与加密芯片4、身份识别器8、入侵检测器6、报警器5、自毁器7进行电性连接,加密芯片4分别与车辆通讯器9、身份识别器8、自毁器7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方法,其应用一种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来实现,该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装置包括用于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客户端1、用于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的远程通讯器2、用于验证校验该开门锁和点火启动的请求指令的控制器3、用于发送开锁指令和点火指令的加密芯片4、用于进行身份识别的身份识别器8、用于接收加密芯片4的指令进行执行打开车门和点火启动的车辆通讯器9、用于判断是否违规操作的入侵检测器6、用于发送报警信号的报警器5和用于使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的自毁器7;该汽车远程控制车门锁和启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客户端1发送开门锁的请求指令;

步骤S2:远程通讯器2获取开门锁的请求指令;

步骤S3:控制器3验证校验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

步骤S4:验证通过,打开车门;

步骤S5: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

步骤S6:身份识别成功,点火启动汽车。

其中,在步骤S3内包括步骤S31、步骤S32、步骤S33和步骤S34,

步骤S31:控制器3验证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验证通过,控制器3发送开门指令至加密芯片4;

步骤S32:控制器3验证该开门锁的请求指令,验证不通过,入侵检测器6获取违规操作信号;

步骤S33:判断是否违规操作,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处于5至10内,则可以判定为一般违规操作;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包括车辆遭遇非法拆卸,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大于10,则可以判定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

步骤S34:如果判断为一般违规操作,控制器3向车主或监控室发送报警信号;如果判断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控制器3发送自毁信号,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使汽车无法进行开门锁;

在步骤S4内包括步骤S41和步骤S42,

步骤S41:加密芯片4通电,进入开锁准备,并发送开锁指令进行开锁,打开车门;

步骤S42:加密芯片4断电,车门锁处于不可开锁的状态;

在步骤S5内包括步骤S51和步骤S52,

步骤S51: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进行比对验证,验证通过,控制器3发送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

步骤S52: 在车内进行身份识别验证,进行比对验证,验证不通过,控制器3发送不启动指令至加密芯片4,加密芯片4不通电;

在步骤S6内包括步骤S61和步骤S62,

步骤S61:身份识别验证成功通过,加密芯片4通电,进入点火准备,并发送点火指令进行启动;

步骤S62:加密芯片4断电,汽车处于不可点火的状态。

如图7所示,在步骤S3内,如果有违规操作,入侵检测器6获取违规操作信号,并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处于5至10内,则可以判定为一般违规操作;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包括车辆遭遇非法拆卸,当检测到振动强度K大于10,则可以判定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如果判断为一般违规操作,控制器3向车主或监控室发送报警信号,汽车无法开锁和点火,如果判断为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控制器3发送自毁信号,加密芯片4进行自毁,使汽车无法进行开门锁(无法获取开门锁的请求)。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加密芯片4的通断电进行远程控制车辆门锁、车辆点火启动等操作,特别地,本实用新型将车辆开锁与车辆点火区分开来,通过控制器3验证将车门打开后,驾驶员并不能立即启动车辆,而是在通过身份识别验证后(如通过驾驶员的活体身份信息如指纹、人脸),加密芯片4再次工作,发送点火指令,此时车辆才能点火启动,驾驶员才能进行正常的驾驶操作。

如图7所示,若未按正常操作流程操作,入侵检测器6启动并获取违规操作信号,入侵检测器6通过振动模式判断该违规操作是一般违规操作或是重大危及车机安全的操作。若为一般违规操作如敲打、非法开锁等,激活报警器5,进一步通过远程通讯器2进行远程报警,在车主或监控室内的远程终端提示非法入侵;若判断违规操作是重大危及汽车安全操作,如车辆遭遇非法拆卸等,将发送指令到自毁器7,自毁器7激活后,加密芯片4将自动销毁,此时车辆将无法进行开锁、点火启动等操作;本实用新型将入侵检测与车辆防盗,加密芯片4自毁结合起来,对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做出不同程度的紧急保护措施,除了振动、防盗报警外,若有人企图通过毁坏装置来达到违规打开车门、启动车辆的目的,自毁器7将使车辆无法启动,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车机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