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471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摄像头。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已经成为当今人们的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随着用户对车辆功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和人性化,车载摄像头在车辆的安装普及率越来越高,车载摄像头能够方便人们驾驶,如方便驾驶员倒车,还能够对车辆的行驶进行记录,便于查看和举证,但是,现有的车载摄像头在安装时通常使用垫片在对车载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或者成像角度进行调整,众所周知,拍摄角度或成像角度对拍摄效果的影响尤为显著,而现有技术中采用垫片对车载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或者成像角度进行调整,由于长期的抖动容易松脱导致拍摄角度变化,影响拍摄效果,且由于采用垫片进行调整,调整范围有限且不精确,不能满足用户较高精度的调整要求。

专利一种车载摄像头(公开号为204669480U)为安装于前玻璃的车载摄像头,具有:外罩壳体,其包括板状的顶板部;基底壳体,其在所述外罩壳体的下方与所述外罩壳体对置,并与所述外罩壳体接合;摄像头主体部,其固定于所述外罩壳体;以及,基板,其与所述摄像头主体部连接,所述顶板部以沿前玻璃的姿势安装于所述前玻璃,所述外罩壳体包括朝向前方开口的孔、即镜头窗部开口部,所述摄像头主体部包括通过所述镜头窗部开口部拍摄车外的光景的镜头部,所述外罩壳体的所述顶板部包括向下方延伸的台座,所述摄像头主体部在表面包括作为平坦的面的摄像头平坦面,所述台座包括切削所述台座的末端而成的切削面,所述切削面包括作为平坦的面的台座平坦面,在所述摄像头主体部被固定于所述外罩壳体的状态下,所述台座平坦面与所述摄像头平坦面接触,但是上述上述结构及安装方案依赖于汽车挡风玻璃的倾斜度以及形状,因此仅完全配合适用于特定角度的挡风玻璃,不然会影响拍摄的效果。

因此急需一种安装方便,可代替垫片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且拍摄角度不易变化,且调整精度更高的车载摄像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摄像头,使得安装方便,可代替垫片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且拍摄角度不易变化,且调整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摄像头,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内的安装架以及与安装架相连的摄像头主体部,摄像头主体部包括摄像头本体、位于摄像头本体底部的基板以及位于摄像头本体顶部的外罩,且外罩上设有与摄像头本体相匹配的摄像窗,基板用于摄像头本体的摄像以及将拍摄的影像存储或是传输到其他装置,且基板上设有电源电路元件、电容器、微型计算机以及集成电路作为车载摄像头所需的部件;安装架包括位于基板底部的底板、位于底板底部且一端与底板相抵接的升降杆;底板的一端固定有旋转轴,升降杆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轴,旋转轴及固定轴的两端均套接在壳体的两侧,且固定轴与壳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旋转轴可带着底板在壳体内旋转。

优选的,壳体的侧壁上设有补光灯,补光灯位于摄像头本体部的后侧面,且壳体为上方开口的凹槽,使得可以加强拍摄的效果。

优选的,底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且壳体内设有固定在底板下方的散热扇,使得可以实现对于摄像头本体的散热。

优选的,升降杆与底板之间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包括橡胶垫以及位于橡胶垫与升降杆之间的减震板,橡胶垫内部设有若干通孔,通孔内部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板以及减震板相连,使得可以抵消一部分汽车运动产生的震动,从而有效的降低摄像头被颠坏的风险。

优选的,升降杆包括若干相互套接的杆单元,使得可以实现通过手动伸缩升降杆,从而实现了摄像头的摄像角度的调整。

优选的,旋转轴的端部设有卡爪结构,卡爪结构包括与旋转轴一端相配合的齿轮以及与齿轮相卡合的卡条,卡条上设有伸缩轴,且伸缩轴的一端与壳体固定相连,使得实现了对于摄像头进行角度调整后的加固,避免摄像头由于震动引起的角度变化。

优选的,升降杆包括固定在壳体内部的液压缸以及与液压缸的活塞杆相连的连接杆, 实现了升降杆在液压缸作用下的自动伸缩,使得操作更加简便。

优选的,壳体的底部设有隔震垫,隔震垫的底部涂覆有粘胶剂,使得壳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优选的,壳体的底部与汽车之间为螺纹连接,实现了壳体与汽车之间的可拆卸相连,外罩、基板及底板之间通过螺栓相连,使得连接更加方便。

优选的,升降杆与固定轴之间为焊接,使得固定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摄像头本体固定于外罩、基板以及底板之间,可以有效的对摄像头本体进行密封,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固定轴、旋转轴以及升降杆,可以通过以旋转轴为圆心且在壳体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摄像头本体进行角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中的沿线A-A方向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中的标记:1为减震装置,2为橡胶垫,3为减震板,4为通孔,5为弹簧,6为齿轮,7为卡条,8为伸缩轴,9为螺栓,10为壳体,11为补光灯,12为散热扇,13 为隔震垫,14为粘胶剂,20为安装架,21为底板,22为升降杆,23为旋转轴,231为卡爪结构,24为固定轴,30为摄像头主体部,31为摄像头本体,32为基板,33为外罩, 331为摄像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车载摄像头,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壳体10、固定在壳体 10内的安装架20以及与安装架20相连的摄像头主体部30,摄像头主体部30包括摄像头本体31、位于摄像头本体31底部的基板32以及位于摄像头本体31顶部的外罩33,且外罩33上设有与摄像头本体31相匹配的摄像窗331,基板32用于摄像头本体31的摄像以及将拍摄的影像存储或是传输到其他装置,且基板32上设有电源电路元件、电容器、微型计算机以及集成电路作为车载摄像头所需的部件;安装架20包括位于基板 32底部的底板21、位于底板21底部且一端与底板21相抵接的升降杆22;外罩33、基板32及底板21之间通过螺栓9相连,使得连接更加方便,底板21的一端固定有旋转轴23,升降杆22的另一端设有固定轴24,且升降杆22与固定轴24之间为焊接固定,旋转轴23及固定轴24的两端均套接在壳体10的两侧,且固定轴24与壳体10之间为固定连接,旋转轴23可带着底板21在壳体10内旋转;壳体10的侧壁上设有补光灯11,补光灯11位于摄像头本体31部的后侧面,且壳体10为上方开口的凹槽;底板21上设有若干散热孔211,且壳体10内设有固定在底板21下方的散热扇12;壳体10的底部设有隔震垫13,隔震垫13的底部涂覆有粘胶剂14,使得壳体10的安装更加方便。

如图2所示,一种车载摄像头的结构剖视图,升降杆22与底板21之间设有减震装置1,减震装置1包括橡胶垫2以及位于橡胶垫2与升降杆22之间的减震板3,橡胶垫 2内部设有若干通孔4,通孔4内部设有弹簧5,且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底板21以及减震板3相连,使得可以抵消一部分汽车运动产生的震动,从而有效的降低摄像头被颠坏的风险;升降杆22包括若干相互套接的杆单元221,使得可以实现通过手动伸缩升降杆 221,从而实现了摄像头的摄像角度的调整。

结合图1和图3所示的一种车载摄像头,旋转轴23的端部设有卡爪结构231,卡爪结构231包括与旋转轴23一端相配合的齿轮6以及与齿轮6相卡合的卡条7,卡条7 上设有伸缩轴8,且伸缩轴8的一端与壳体10固定相连,使得实现了对于摄像头进行角度调整后的加固,避免摄像头由于震动引起的角度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