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5686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



背景技术:

轮胎是汽车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解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轮胎在汽车上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汽车轮胎大都是处于普通轮胎单腔结构的状态中,特别是针对小型高速汽车在行驶中始终存在着易扎胎易爆胎和没有防爆功能的安全隐患这一重大问题,历经多年仍难以解决。爆胎是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爆胎,会导致车辆失去控制、侧翻以及因此引发的交通事故。现在大部分汽车装备了“子午线原子胎”,俗名“真空胎”,具有轮胎被扎后漏气缓慢的特性,可以确保汽车继续行驶一段距离,以方便用户就近寻找轮胎修理场修补轮胎,但是此真空胎发生爆胎后,轮胎内的空气仍会迅速泄露而导致轮胎快速软化并瘪下去,使汽车轮圈接触路面,从而导致高速行驶状态下的车辆失控,诱发危险和交通事故。据相关数据统计,国内外高速公路70%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爆胎引起的,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发生爆胎死亡率接近100%,因此,因爆胎而造成的事故危害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为此,人们研发了在爆胎后汽车能继续低速行驶的轮胎。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此类轮胎,例如:

1、中国专利:多内胎结构的轮胎,申请号:201610769449.3,申请日:2016.08.29,申请人:谭从军,地址:425000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七里桥镇鹅颈石村5组,发明人:谭从军,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内胎结构的轮胎,包括:轮毂、钢圈、外胎和多个内胎,钢圈套设于轮毂的外圆周上,外胎套设于钢圈上,外胎内设有多个内隔,多个内隔沿外胎的轴线等距设置且将外胎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设有一内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轮胎内部设置多个内胎,在其中一个内胎发生爆胎时可以通过其余的内胎对车体进行支撑,且通过改变汽车轮胎的部分结构,使得在更换或维修时便于轮胎的拆卸和安装,从而节省时间。

2.中国专利:一种多内胎轮胎,申请号:201510399844.2,申请日:2015.07.09,申请人:青岛大学,地址:266071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发明人:马永志、闫波、张鸣、闫继龙、时涛、逄海、史晋、程联军、张洪信、张铁柱、尹怀仙、华青松,摘要:本发明属于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叠式结构、数字化智能梯级充气压的多内胎轮胎,外层、中间层和内层采用复叠式结构由外到内依次布置构成复合式多内胎组合结构,连接口、外层测点、中间层测点和内层测点采用一体式结构,共同组成多点式压力传感器,多点式压力传感器与气门嘴由外层的外部依次穿过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并相对于内层的中轴线对称布置,独立于多内胎轮胎的控制器和显示调节器采用便携式一体化设计并与多点式压力传感器电信息通信连接,控制器和显示调节器通过空气压缩机与气门嘴电气信息通信相连;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自行车、汽车、工程机械车辆等需要内胎轮胎的交通工具中。

3.中国专利:一种多内胎轮胎,申请号:200910182831.4,申请日:2009.09.08,申请人:朱建生,地址:226262江苏省启东市大兴镇果园村四组429号,发明人:朱建生,摘要:一种多内胎轮胎,是对现有实心轮胎的改进,它包括胎面胶1、基部胶4、多内胎2、过渡层3,多内胎2包容于胎面胶1之中,过渡层3位于胎面胶1与基部胶4之间。本产品提高了轮胎的弹性效果和抗超载能力,克服了现有实心轮胎易变形的不足,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4.中国专利:一种具有双层充气结构的防爆轮胎,申请号:201620709560.9,申请日:2016.07.07,专利权人:冯小海,地址:454000河南省焦作市人民路西段时代雅居4号楼2207室,发明人:冯小海,摘要:本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充气结构的防爆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轮胎包括内轮胎和外轮胎,内轮胎设置在外轮胎内,所述轮毂上设有内轮胎充气嘴和外轮胎充气嘴;内轮胎与外轮胎接触的内轮胎壁设有夹层空腔,夹层空腔填充有发泡材料;内轮胎与轮毂接触的内轮胎壁沿圆周均布有若干横向的弧形内凹槽;轮毂外端面对称设有设有至少两个与弧形内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轮胎与外轮胎接触面设有发泡材料夹层,有效防止尖锐物刺穿外轮胎后继续刺穿内轮胎;内轮胎与轮毂接触面均布有横向的弧形内凹槽,有利于增大内轮胎的弹性,容易安装;轮毂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与内轮胎上的弧形内凹槽对应的凸起,能有效对内轮胎限位。

5.中国专利:双腔纵膈无胆厚底式防扎防爆轮胎,申请号:201420769073.2,申请日:2014.12.10,专利权人:郭凯,地址:150600黑龙江省尚志市腾飞大街306号水利局家属楼12单元102室,发明人:郭凯、郭振江,摘要:双腔纵膈无胆厚底式防扎防爆轮胎。在汽车普通轮胎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易扎胎,易爆胎没有防爆功能。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轮胎主腔(两个)1、轮胎中心纵向隔层4、轮胎底层加厚层5、6、7、轮胎附腔8、轮胎主腔进气管(两个)9、轮胎附腔进气管(嘴)10、轮胎钢盆11。所述的轮胎主腔1,所述的轮胎中心纵向隔层4,所述的轮胎底层加厚层5、6、7和所述的轮胎附腔8配合,把该轮胎分为两个主腔和一个附腔的结构方式,提高防扎防爆安全系数,达到不易扎胎不易爆胎的目的;即使该轮胎的两个主腔都爆胎,仍可以发挥支撑防扎防爆的作用,从而实现该轮胎具有多重防扎防爆作用。本产品作为一种汽车轮胎。

6.中国专利,双内胎轮胎,申请号:200910172478.1,申请日:2009.10.16,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地址:473000河南省南阳市人民北路268号,发明人:徐峥璞、张玉生,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内胎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所述轮毂的外圆周的中部设置周向凸起,所述轮胎包括一个外胎和两个内胎,所述两个内胎设置在外胎、轮毂双外沿及周向凸起形成的两个空间内。本发明在普通轮胎的基础上,将一个内胎改为两个内胎,轮毂的外圆周的中部设置周向凸起有足够的强度,将内胎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这样,即使在其中一个内胎爆裂时,另外一个内胎仍能支撑车辆,不致因突然失去平衡造成事故,而是能够安全行驶至就近的维修点,将胎修好。这就大大提高了高速行驶时汽车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本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在汽车爆胎后能继续低速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所述轮胎设置在轮毂上,所述轮胎包括外轮胎和真空气泡内轮胎,外轮胎为传统使用的真空外轮胎,真空气泡内轮胎设置在外轮胎内,所述轮毂上设有能为真空外轮胎充气的充气嘴。所述的真空气泡内轮胎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内设置有多个真空气泡。真空气泡内轮胎的横截面积略小于外轮胎的横截面积,方便真空气泡内轮胎的安装使用;真空气泡内轮胎安装在外轮胎内后,通过充气嘴给真空外轮胎充气。

第二种: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包括轮毂和轮胎,所述轮胎设置在轮毂上,所述轮胎包括外轮胎和真空气泡内轮胎,真空气泡内轮胎填充在外轮胎内。所述的真空气泡内轮胎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内设置有多个真空气泡。

本实用新型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结构设置巧妙,轮胎设置在轮毂上,轮胎包括外轮胎和真空气泡内轮胎,真空气泡内轮胎设置在外轮胎内,真空气泡内轮胎填充在外轮胎内,真空气泡内轮胎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内设置有多个真空气泡,真空气泡内轮胎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发生爆胎导致车体突然失去平衡造成事故。大大提高了高速行驶汽车的安全系数。外轮胎还可以采用传统使用的真空外轮胎,真空气泡内轮胎设置在外轮胎内,轮毂上设有能为真空外轮胎充气的充气嘴;真空气泡内轮胎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内设置有多个真空气泡;真空气泡内轮胎的横截面积略小于外轮胎的横截面积,方便真空气泡内轮胎的安装使用;真空气泡内轮胎安装在外轮胎内后,通过充气嘴给真空外轮胎充气,提高车体的行驶舒适性,当真空外轮胎爆胎时,真空气泡内轮胎起到支撑作用,不会发生爆胎导致车体突然失去平衡造成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的名称为:

1、外轮胎,2、充气嘴,3、轮毂,4、真空气泡内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

实施例1

一种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包括轮毂3和轮胎,所述轮胎设置在轮毂3上,所述轮胎包括外轮胎1和真空气泡内轮胎4,外轮胎1为真空外轮胎,真空气泡内轮胎4的横截面积小于外轮胎1的横截面积,真空气泡内轮胎4设置在外轮胎1内,所述轮毂3上设有能为真空外轮胎充气的充气嘴2。所述的真空气泡内轮胎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内设置有多个真空气泡。

实施例2

一种真空气泡缓冲型轮胎,包括轮毂3和轮胎,所述轮胎设置在轮毂3上,所述轮胎包括外轮胎1和真空气泡内轮胎4,真空气泡内轮胎4填充在外轮胎1内。所述的真空气泡内轮胎4采用弹性橡胶制成,弹性橡胶内设置有多个真空气泡。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