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的汽车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284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的汽车头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头枕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的汽车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611192888.9名称为《一种后排翻转头枕》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后排翻转头枕,所述的头枕支杆安装在头枕后盖和头枕前盖之间的下部内,所述的头枕支杆上端中间安装有锁紧片,锁紧片上方左右移动安装有安装在头枕后盖上并与锁紧片相配的头枕主骨架内锁栓,所述的头枕支杆上端中部安装有一端与锁紧片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头枕主骨架内锁栓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的锁紧片上端呈并排布置的两个弧形凸起结构,所述的头枕主骨架内锁栓下侧开有与弧形凸起结构相配的缺口,所述的弧形凸起结构的上端后部布置有与头枕主骨架内锁栓下侧相配的阶梯缺口。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运用范围广等特点。然而,该头枕转动机构不够灵敏,使用效果不理想,因此该装置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的汽车头枕结构,本汽车头枕结构设计巧妙,转动灵活,能用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的汽车头枕结构,包括能脱卸式固定于座椅顶部的枕杆、能相对枕杆转动的头枕固定架,所述头枕固定架设置在枕杆顶部的顶部横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固定架的内腔中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顶部横杆相固定,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能与头枕固定架卡扣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顶部横杆上套置有保持头枕固定架向前转动的回复扭簧,所述回复扭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回复扭簧的另一端顶触在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头枕固定架的内腔上部设置有能与限位块相卡扣的第二限位部,在头枕固定架的侧部上设置有能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相脱离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为拉绳或/和按钮,当控制部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相脱离时,头枕固定架相对顶部横杆向前转动,使第一限位部与头枕固定架相卡扣。

作为改进,所述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可优选设置有能伸入控制部的通孔,当通孔为一个时,所述通孔为能伸入拉绳的拉绳通孔或能伸入按钮的按钮通孔,当通孔为两个时,两个通孔对称设置在头枕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为能伸入拉绳的拉绳通孔和能伸入按钮的按钮通孔,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相连接,当拉绳拉动第二限位部时,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相脱离,架体相对顶部横杆向前转动,所述按钮的端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顶触,当按压按钮挤压第二限位部时,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相脱离,架体相对顶部横杆向前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头枕固定架可优选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的长度为6~10mm,所述矩形框体的宽度为2~6mm,所述矩形框体的高度为9~13mm。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限位部可优选为设置在限位块下部的限位凸起,所述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与限位凸起顶触的限位缺口。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块的下部可优选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回复扭簧的一端卡扣在第一凹部上。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转动卡杆,能拉动转动卡杆的一端而使转动卡杆转动的拉杆与能使转动卡杆和拉杆复位的复位装置,所述按钮的一端顶触在拉杆下部的顶板上,所述拉绳的端部与拉杆下部的顶板相连接,与拉杆相连接的转动卡杆一端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转动卡杆的另一端能转动地设置在头枕固定架内,所述限位块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凹部,当头枕固定架向后转动时,转动卡杆的限位凸部卡扣在第二凹部中。

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的上部可优选通过活动插销与连接杆的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轴销与转动卡杆活动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装置可优选为第一复位扭簧和第二复位扭簧,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一端与顶板相顶触,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头枕固定架的侧壁相顶触,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一端与转动卡杆的杆体相卡扣,所述第二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与头枕固定架的侧壁相顶触。

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的杆体上可优选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能转动地套置在连接插销上,所述连接插销固定在头枕固定架侧壁的第二连接通孔上,所述第一复位扭簧的套置在连接插销上。

进一步改进,所述头枕固定架的中部可优选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由第一圆柱段与第二圆柱段组成,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转动卡杆与第二复位扭簧能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圆柱段上,所述转动卡杆的侧壁与第一圆柱段的侧壁相顶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头枕固定架的内腔中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顶部横杆相固定,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能与头枕固定架卡扣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顶部横杆上套置有保持头枕固定架向前转动的回复扭簧,所述回复扭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所述回复扭簧的另一端顶触在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头枕固定架的内腔上部设置有能与限位块相卡扣的第二限位部,在头枕固定架的侧部上设置有能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相脱离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为拉绳或/和按钮,当控制部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相脱离时,头枕固定架相对顶部横杆向前转动,使第一限位部与头枕固定架相卡扣。这种结构的的优点在于:回复扭簧能保持头枕固定架处于向前转动的状态,只要拉动拉绳,或按压按钮,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分离,回复扭簧就能使架体向前转动,反应灵敏,操作简单,十分省力,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确保第二限位部能与限位块分离,即使拉绳损坏或按钮损坏仍能正常使用,而且可以将按钮与拉绳设置在架体的两边,这样使用者在头枕的左侧和右侧都能方便的控制头枕,当然也可只安装按钮或拉绳,这样仍可以达到头枕转动的使用效果;本汽车头枕结构超轻超薄,矩形框体体积小,能嵌入小体积的头枕中,应用效果好;由于枕杆插入座椅后无需转动,因此本汽车头枕结构能应用在不同种类的汽车座椅上,应用范围广;拉杆与转动卡杆通过连接杆连接,相互之间位置关系保持好,不易松脱,确保头枕固定架在拉绳拉动或按钮按压时转动。综上所述,本汽车头枕设计巧妙,重量轻,转动省力方便,反应灵敏,占用空间小,值得应用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2中添加有按钮和拉绳后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是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8是图7中去除已经分解结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图8中将已经分解的部分进一步分解的结构分解图;

图10是图9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图11是图7中矩形框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拉绳或按钮控制转动的汽车头枕结构,包括能脱卸式固定于座椅顶部的枕杆1、能相对枕杆1转动的头枕固定架,所述头枕固定架设置在枕杆1顶部的顶部横杆11上,所述头枕固定架的内腔中设置有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与顶部横杆11相固定,所述限位块2上设置有能与头枕固定架卡扣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顶部横杆11上套置有保持头枕固定架向前转动的回复扭簧15,所述回复扭簧15的一端与限位块2相连接,所述回复扭簧15的另一端顶触在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头枕固定架的内腔上部设置有能与限位块2相卡扣的第二限位部,在头枕固定架的侧部上设置有能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2相脱离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为拉绳或/和按钮,当控制部使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2相脱离时,头枕固定架相对顶部横杆11向前转动,使第一限位部与头枕固定架相卡扣。所述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伸入控制部的通孔,当通孔为一个时,所述通孔为能伸入拉绳3的拉绳通孔31或能伸入按钮9的按钮通孔91,当通孔为两个时,两个通孔对称设置在头枕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为能伸入拉绳3的拉绳通孔31和能伸入按钮9的按钮通孔91,所述拉绳3的一端与第二限位部相连接,当拉绳3拉动第二限位部时,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2相脱离,架体相对顶部横杆11向前转动,所述按钮9的端部与第二限位部相顶触,当按压按钮9挤压第二限位部时,第二限位部与限位块2相脱离,架体相对顶部横杆11向前转动。头枕固定架为金属制成的矩形框体12,所述矩形框体12的宽度为6~10mm,所述矩形框体12的厚度为2~6mm,所述矩形框体12的高度为9~13mm。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限位块2下部的限位凸起21,所述头枕固定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能与限位凸起21顶触的限位缺口13,限位块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凹部,所述回复扭簧15的一端卡扣在第一凹部上。

第二限位部包括转动卡杆4,能拉动转动卡杆4的一端而使转动卡杆4转动的拉杆5与能使转动卡杆4和拉杆5复位的复位装置,所述按钮9的一端顶触在拉杆5下部的顶板51上,所述拉绳3的端部与拉杆5下部的顶板51相连接,与拉杆5相连接的转动卡杆4一端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凸部41,所述转动卡杆4的另一端能转动地设置在头枕固定架内,所述限位块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凹部22,当头枕固定架向后转动时,转动卡杆4的限位凸部41卡扣在第二凹部22中。拉杆5的上部通过活动插销与连接杆55的一端活动相连接,所述连接杆55的另一端通过活动轴销与转动卡杆4活动相连接。复位装置为第一复位扭簧6和第二复位扭簧7,所述第一复位扭簧6的一端与顶板51相顶触,所述第一复位扭簧6的另一端与头枕固定架的侧壁相顶触,所述第二复位扭簧7的一端与转动卡杆4的杆体相卡扣,所述第二复位扭簧7的另一端与头枕固定架的侧壁相顶触。拉杆5的杆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52,所述第一连接通孔52能转动地套置在连接插销53上,所述连接插销53固定在头枕固定架侧壁的第二连接通孔54上,所述第一复位扭簧6的套置在连接插销53上。所述头枕固定架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14,所述转动轴14由第一圆柱段与第二圆柱段组成,所述第一圆柱段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段的直径,所述转动卡杆4与第二复位扭簧7能转动地设置在第二圆柱段上,所述转动卡杆4的侧壁与第一圆柱段的侧壁相顶触。

工作原理:头枕固定架向后转动时,转动卡杆与限位块的第二凹部相卡扣,阻止头枕固定架向前转动,从而实现头枕固定架的固定操作;不再使用头枕时,通过按压按钮,按钮的端部顶触在拉杆上,拉杆拉动转动卡杆,转动卡杆与限位块的第三凹部相脱离,或拉动拉绳,拉绳端部拉动拉杆,拉杆拉动转动卡杆,转动卡杆与限位块的第三凹部相脱离,回复扭簧推动头枕固定架相对转动块向前转动,自动实现头枕的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