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后排安全带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674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后排安全带固定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速箱拉索背盒。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在后排安全带安装时,安全带卷收器在与车身后排安全带下加强板的限位支耳接触时,存在一个夹角,使限位支耳受力能力较弱,易造成安全带限位失效,安装角度超差,在安全带使用时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能限定安装位置又能防止固定装配时发生转动的车用后排安全带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后排安全带固定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向上竖直伸出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伸出端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连接段,在两个所述连接段伸出端的端面上设有一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卡接在车架上,给螺接固定安全带卷收盒起到限位防转的作用;该板体在非延伸端的边沿均设有翻折边;所述板体的中部设有固定孔。

采用以上结构,板体上的延伸段向外伸出,伸出端弯折形成连接段,连接段的弯折伸出方向朝向车架后排的对应位置,且连接段伸出端端面上的凹槽卡接在车架对应安全带卷收盒的安装位置处,能给安全带卷收盒的安装起到预定位作用,避免了手动放置产生的误差;同时,翻折边能对放入的安全带卷收盒起到限位作用,固定孔处能穿设螺栓,把安全带卷收盒和板体连接为一体结构,结合凹槽与车架之间的卡接作用,在铆紧螺栓固定安装的过程中,螺栓的旋转力不会使板体随之转动而产生装配误差,起到限位防转的作用,避免了安全带卷收盒与其他部件发生装配干涉,结构简单紧凑,装配准确率高,降低了成本,适用范围广。

为了便于装配,防止装配干涉,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段(12)伸出方向与翻折边的伸出方向相反。

为了便于装配预定位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在所述板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导向凸台,两个所述导向凸台对称设置在固定孔的左、右两端。

为了保证接口的清洁度,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段上套接有橡胶套。

为了更好地防止安全带卷收盒发生偏移,保证安装定位和固定的稳定性,作为优选,在所述板体上嵌设有防滑片,所述防滑片位于两个导向凸台之间。

为了不产生装配间隙,避免装配误差引起的干涉现象,作为优选,在所述防滑片上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端面与板体对应端表面所在的平面齐平。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连接段,且都卡接固定在车架安装安全带卷收盒的位置上,安全带卷收盒放置在边沿有翻边段的板体上,在凸台导轨、防滑片和固定孔的共同作用下,对安全带卷收盒既起到预定位作用,又起到限位防转的作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装配准确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板体1等组成,所述板体1的中部设有固定孔14,在所述板体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两个导向凸台15,两个所述导向凸台15对称设置在固定孔14的左、右两端。

所述板体1的一端对称设有两个向上竖直伸出的延伸段11,所述延伸段11的伸出端设有水平向外伸出的连接段12,在两个所述连接段12伸出端的端面上设有一个凹槽121,两个所述凹槽121卡接在车架上,给螺接固定安全带卷收盒起到限位防转的作用;在所述连接段12上套接有橡胶套2。

该板体1在非延伸端的边沿均设有翻折边13所述连接段12伸出方向与翻折边13的伸出方向相反。

在所述板体1上嵌设有防滑片16,所述防滑片16位于两个导向凸台15之间,在所述防滑片16上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的端面与板体1对应端表面所在的平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由图1到图3所示,先把安全带卷收盒(未标示)平置在板体1的翻折边13一侧,翻折边13能对放入的安全带卷收盒起到限位作用,安全带卷收盒顺着凸台导轨15放置在板体1与翻折边13所围成的槽体内,防滑片16上的防滑纹也能限制安全带卷收盒的移动,防止滑落,防滑纹的端面与板体1对应端表面所在的平面齐平,避免了装配间隙带了的配合误差以及装配干涉等问题,安全带卷收盒与板体1之间相互贴合,装配平稳;然后由螺栓(未标示)穿设过固定孔14并与安全带卷收盒上的对应位置螺接连接,使得板体1与安全带卷收盒连接成一体结构。

接着,连接段12伸出端端面上的凹槽121卡接在车架对应安全带卷收盒的安装位置处,能给安全带卷收盒的安装起到预定位作用,避免了手动放置产生的误差。

同时,结合凹槽121与车架之间的卡接作用,在铆紧螺栓固定安装的过程中,螺栓的旋转力不会使板体1随之转动而产生装配误差,起到限位防转的作用,避免了安全带卷收盒与其他部件发生装配干涉,最后,把板体1焊接在车架的对应位置处即可,结构简单紧凑,装配准确率高,降低了成本,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