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91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靠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后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坐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

且长时间的开车,容易出现腰椎病等问题,而由于现有的坐垫结构较为单一,软硬度不适宜而感到浑身酸痛,且透气性较差,因此,有一套舒适的坐垫对驾驶员和乘坐者身体均极为重要,且可消除其紧张疲劳,达到保健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健康、透气、舒适且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坐垫、背靠垫和头靠垫,其特征是:所述背靠垫和头靠垫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网布层、竹炭棉层、第一弹性层和第一底布层,竹炭棉层内缝合有针织袋,针织袋内设有磁疗石,第一弹性层包括与竹炭棉层连接的上编织层、与第一底布层连接的下编织层、置于上编织层和下编织层之间的若干弹性支承条,弹性支承条呈波浪状,弹性支撑条包括波峰和波谷,波峰与上编织层连接,波谷与下编织层连接,两相邻弹性支承条之间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上均设有网孔,提高透气性,竹炭棉层采用竹炭纤维绒片,具有吸湿排汗、抑菌除臭的作用,磁疗石置于竹炭棉层内,可以避免磁疗石受挤压力而造成损坏,对磁疗石起到保护作用,磁疗石置于靠近人体颈部或腰部的位置,人们坐于靠垫上时,即可对人体的腰部和颈部进行磁疗,简单实用,上编织层与竹炭棉层缝合连接,便于竹炭棉层的定型,防止竹炭棉层散乱钻绒,下编织层与第一底布层缝合连接,增加第一底布层的结构强度,弹性支承条为弹性橡胶材质,弹性支承条为多根交错叠合形成片层状置于上编织层和下编织层之间,提高弹性支撑力,弹性支承条在背靠垫和头靠垫内形成弹性空腔,提高背靠垫和头靠垫的弹性,也能提高背靠垫和头靠垫的透气性,且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包括第二网布层、第二弹性层和第二底布层,第二弹性层包括海绵体,海绵体上均布有若干凹槽,凹槽内设有弹性立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体可以增加坐垫整体的弹性,从而提高舒适度,弹性立柱采用弹性橡胶柱,坐垫使用中,弹性橡胶柱受压时不会产生完全变形,弹性橡胶柱会对人体起到一定的抵触作用,从而也能起到按摩作用,提高坐垫本体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底布层和第二底布层均包括无纺布和置于无纺布上下两面上的加强基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防潮和透气作用,加强基布可以增加无纺布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编织层和下编织层均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依次交替平行排布,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依次交替平行排布,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相互十字交织排布,上编织层和下编织层均包括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均为折线形,第一加强线置于相邻两第一纬线之间并与之连接,第二加强线置于相邻两第二纬线之间并与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可以增加上、下编织层的经向拉伸强度,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可以增加上、下编织层的纬向拉伸强度,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相互十字交织,具有交织点,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具连接与交织点上,第一加强线和第二加强线使上、下编织层形成三角形网孔,三角形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使上、下编织层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即提高坐垫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背靠垫和头靠垫的边沿上均设有包边,包边上设有系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的设置对坐垫本体的边沿起到保护作用,系带用于固定靠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实施例背靠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实施例坐垫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实施例上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4对本实用新型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磁疗作用的靠垫,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坐垫1、背靠垫2和头靠垫3,其特征是:所述背靠垫2和头靠垫3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网布层4、竹炭棉层5、第一弹性层6和第一底布层7,竹炭棉层5内缝合有针织袋,针织袋内设有磁疗石8,第一弹性层6包括与竹炭棉层5连接的上编织层9、与第一底布层7连接的下编织层10、置于上编织层9和下编织层10之间的若干弹性支承条11,弹性支承条11呈波浪状,弹性支撑条包括波峰和波谷,波峰与上编织层9连接,波谷与下编织层10连接,两相邻弹性支承条11之间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布层4和第二网布层上均设有网孔,提高透气性,竹炭棉层5采用竹炭纤维绒片,具有吸湿排汗、抑菌除臭的作用,磁疗石8置于竹炭棉层5内,可以避免磁疗石8受挤压力而造成损坏,对磁疗石8起到保护作用,磁疗石8置于靠近人体颈部或腰部的位置,人们坐于靠垫上时,即可对人体的腰部和颈部进行磁疗,简单实用,上编织层9与竹炭棉层5缝合连接,便于竹炭棉层5的定型,防止竹炭棉层5散乱钻绒,下编织层10与第一底布层7缝合连接,增加第一底布层7的结构强度,弹性支承条11为弹性橡胶材质,弹性支承条11为多根交错叠合形成片层状置于上编织层9和下编织层10之间,提高弹性支撑力,弹性支承条11在背靠垫2和头靠垫3内形成弹性空腔,提高背靠垫2和头靠垫3的弹性,也能提高背靠垫2和头靠垫3的透气性,且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1包括第二网布层12、第二弹性层和第二底布层13,第二弹性层包括海绵体,海绵体上均布有若干凹槽,凹槽内设有弹性立柱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体可以增加坐垫1整体的弹性,从而提高舒适度,弹性立柱15采用弹性橡胶柱,坐垫1使用中,弹性橡胶柱受压时不会产生完全变形,弹性橡胶柱会对人体起到一定的抵触作用,从而也能起到按摩作用,提高坐垫1本体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底布层7和第二底布层13均包括无纺布16和置于无纺布16上下两面上的加强基布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16具有良好的防潮和透气作用,加强基布17可以增加无纺布16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编织层9和下编织层10均包括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一纬线23和第二纬线24,第一经线21和第二经线22依次交替平行排布,第一纬线23和第二纬线24依次交替平行排布,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一纬线23和第二纬线24相互十字交织排布,上编织层9和下编织层10均包括第一加强线25和第二加强线26,第一加强线25和第二加强线26均为折线形,第一加强线25置于相邻两第一纬线23之间并与之连接,第二加强线26置于相邻两第二纬线24之间并与之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可以增加上、下编织层10的经向拉伸强度,第一纬线23和第二纬线24可以增加上、下编织层10的纬向拉伸强度,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一纬线23和第二纬线24相互十字交织,具有交织点,第一加强线25和第二加强线26具连接与交织点上,第一加强线25和第二加强线26使上、下编织层10形成三角形网孔,三角形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使上、下编织层10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即提高坐垫1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坐垫1、背靠垫2和头靠垫3的边沿上均设有包边30,包边30上设有系带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包边30的设置对坐垫1本体的边沿起到保护作用,系带31用于固定靠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