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0340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摆臂,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摆臂小轴套是连接汽车摆臂和安装支架的零件,如附图8所示,小轴套1其包括外管12和内管11,外管12为橡胶体,通过随摆臂3的摆动产生扭转变形,为摆臂3提供一定的扭转刚度。如附图9所示,安装支架21包括两安装臂211,且在两安装臂211上设有两同轴的穿孔212。内管11夹在两安装臂211之间,通过贯穿穿孔212和内管11内通孔的螺栓22和螺母23固定小轴套1的位置,且在内管11的端面设置有围绕内管11轴向设置的锯齿4,锯齿4在螺栓22的预紧力作用下压入安装支架21的钣金内,防止该轴套内管11相对于安装支架21转动的作用。

其不足之处在于通过锯齿4压入安装支架21固定内管11的周向转动,在使用过程中锯齿4和安装支架21之间磨损较大,容易打滑转动,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其周向转动固定且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包括内管、套接在内管外的外管和安装件,所述内管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安装件上,所述内管的一端上设有若干插块,所述插块的端面上贴有垫块,所述安装件包括两安装臂,两所述安装臂夹紧内管的两端,其一安装臂和内管的贴合处设有和插块配合的插槽,所述螺栓一端同时贯穿内管和两安装臂并与螺母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小轴套和安装支架安装时,内管的两端和安装件抵接,插块通过转动插入插槽内,垫块夹在插块和插槽之间,避免插块和插槽槽底之间抵触,防止插块窜动磨损而减少小轴管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地,所述插块倾斜内管轴向设置,且插块围绕内管的轴心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块和插槽的贴合面为斜面,当内管产生周向转动的趋势时必将产生轴向移动的趋势,使得内管抵压安装臂,安装臂变形阻碍内管转动。

作为优选地,另一所述安装臂和内管另一端部之间夹设一碟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轴管安装后,碟簧受压和垫块夹紧内管,减小内管轴向窜动。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管外周面设有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增大内管和外管的贴合面积,加强内管和外管的固定。

作为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两端卡有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片嵌在外管内,当外管相对内管轴向移动时发生形变,减缓轴向移动,增强外管抗拉能力,防止外管受损。

作为优选地,所述环片朝向内管端部的外径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片和凸起部抵触且夹角呈钝角或直角,加强环片抗变形能力。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外周面上设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内管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倾斜内管轴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孔内周面在外管的外周面转动时,会对外管施加相同周向的转动力,使得外管相对内管存在周向的脱离趋势。而加强筋嵌入外管内,加强外管和内管的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内管的外周面上设有网状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嵌在内管外周面上的网状纹路替代加强筋,通过滚丝机滚压网状纹路替代锻压成型的加强筋,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小轴套安装时,内管的两端夹在安装臂之间,插块插入插槽内,防止内管周向转动,垫块夹在插块和插槽之间,避免插块窜动磨损,延长小轴管使用寿命;

2.安装臂和内管端部夹压碟簧,进一步固定内管防止其相对限位槽窜动;

3.在外管内嵌设与内管外周面套合的环片,加强增强外管抗拉能力,防止外管轴向拉伸受损;

4.在内管外周面上加设倾斜设置加强筋或嵌入其外周面的网状纹路,增强内管和外管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小轴管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小轴管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的小轴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现有的小轴管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小轴套;11、内管;111、插块;112、垫块;113、凸起部;114、环片;115、加强筋;116、网状纹路;12、外管;121、抵环一;122、抵环二;2、安装件;21、安装支架;211、安装臂;212、穿孔;2121、限位槽;2122、插槽;22、螺栓;23、螺母;24、碟簧;3、摆臂;31、转孔;4、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附图1所示,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包括小轴套1和安装件2。其中小轴套1包括内管11和套接在其外周面上的外管12。内管11一端的环面上设有若干插块111,插块111倾斜内管11的轴向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沿同一周向。插块111数量可根据小轴套1端部的直径而定,本实施例一中插块111数量为五。同时在插块111的底面贴有垫块112。内管1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的凸起部113,凸起部113设在内管11的中间高度,且凸起部113和外管12相贴合,增强内管11和外管12的连接。而外管12的两端均设有抵环一121,并且其外周面在抵环一121之间还设有抵环二122,抵环一121的直径大于抵环二122。

如附图2所示,小轴套1和一汽车的摆臂3穿接,摆臂3的一端上设有转孔31,转孔31可套接在抵环二122外。当小轴套1安装在转孔31内时,小轴套1可在转孔31内转动,而抵环一121抵压转孔31的两端,防止小轴套1相对转孔31轴向移动。同时小轴套1安装于安装件2上,安装件2包括安装支架21、螺栓22和螺母23。

如附图3所示,而安装支架21的形状可根据实际车型零件而定,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21为U形钢。安装支架21包括两安装臂211,两安装臂211上设有两个同轴的穿孔212,且两穿孔212相向的孔口外沿设有限位槽2121,两限位槽2121可容内管11的两端插入,固定内管11的两端,防止内管11倾斜。同时在一限位槽2121的底面上设有若干插槽2122,插块111可插接与插槽2122内,固定内管11的周向转动。

如附图4所示,而在另一限位槽2121内设有碟簧24,碟簧24朝向限位槽2121的槽口直径变小。

本实施一的工作原理:当穿设在转孔31内小轴套1和安装支架21安装时,内管11的两端插入限位槽2121,插块111通过转动插入插槽2122内,同时垫块112夹在插块111和插槽2122之间,避免插块111和插槽2122槽底之间抵触,防止插块111窜动磨损而减少小轴管使用寿命,将一螺栓22的一端从安装支架21的一端穿过穿孔212和内管11,并在安装支架21的另一端和螺母23拧紧固定,两安装臂211夹紧使得碟簧24受到抵压,进一步固定内管11防止其相对限位槽2121窜动。

实施例二,

如附图5所示,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管11外周面上套设有两个环片114。环片114套设在凸起部113的两端,且同时嵌在外管12内。环片114其朝内管11两端的直径变大。

外管12抗压性能较好,但抗拉性能相比较差,当摆臂3以小轴套1为轴的转动存在轴向移动时,环片114发生形变,减缓外管12轴向移动,防止外管12受损。

实施例三,

如附图6所示,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管11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加强筋115。加强筋115包括两组,其都在内管11外周面上倾斜设置。而两组加强筋115的倾斜的周向不同,但其倾斜的角度相同,使得在内管11的外周面上形成网状的加强筋115分布,且其网眼为菱形。

当转孔31内周面在外管12的外周面转动时,会对外管12施加相同周向的转动力,使得外管12相对内管11存在周向的脱离趋势。而加强筋115嵌入外管12内,加强外管12和内管11的连接。

实施例四,

如附图7所示,一种汽车摆臂小轴套的旋转结构,基于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用嵌在内管11外周面上的网状纹路116替代加强筋115,通过滚丝机滚压网状纹路116替代锻压成型的加强筋115,降低生产成本。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