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065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舱,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强的充电舱。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和国民对绿色、环保、节能的意识不断增强,国家的政策力度日益强化,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跟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电瓶的充电时间和续航能力的问题,成为了新能源电瓶汽车的一个发展瓶颈。电瓶在充电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当大的安全问题:各种电瓶在充电过程中产生过流、过热、变形、开裂、爆燃等安全事故,并且由于电瓶爆燃和连续燃烧的固有特性而产生重大损失。

另外,现有的室外充电桩在雨雪天气不适宜充电,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舱,提高电瓶汽车充电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和连接两个所述侧壁后端的后壁,所述后壁和侧壁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棚,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通过线缆连接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前端连接有充电插头和温度感应器,所述线缆包含充电线和信号连接线,所述充电桩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信号连接线连接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顶棚倾斜设置,所述顶棚连接后壁的一端低于所述顶棚远离后壁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棚的下端面设置有火焰探测器和阻燃气体喷嘴,所述充电桩设置有阻燃气体储罐,所述火焰探测器通过信号传输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阻燃气体喷嘴通过气管与所述阻燃气体储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阻燃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壁的前端和所述顶棚的前端共同围成供电瓶汽车进出的开口,所述侧壁前端的内侧和所述顶棚前端的下端面均设置有电控卷帘,所述电控卷帘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卷帘的端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卷帘的帘布由防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舱,具有消防安全功能,提高电瓶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同时适应雨雪天气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相对的两个侧壁1和连接两个侧壁1后端的后壁2,后壁2和侧壁1的上端共同连接有顶棚3,舱体内部设置有充电桩4,充电桩4通过线缆5连接有充电枪6,充电枪6前端连接有充电插头7和温度感应器8,线缆5包含充电线和信号连接线,充电桩4设置有控制器9,温度感应器8通过信号连接线连接控制器9。顶棚3的下端面设置有火焰探测器10和阻燃气体喷嘴11,充电桩4设置有阻燃气体储罐12,火焰探测器10通过信号传输线(未画出)与控制器9连接,阻燃气体喷嘴11通过气管(未画出)与阻燃气体储罐12连接。两个侧壁1的前端和顶棚3的前端共同围成供电瓶汽车进出的开口,侧壁1前端的内侧和顶棚3前端的下端面均设置有电控卷帘13,电控卷帘13与控制器9连接。

工作原理:

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温度过高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切断充电,当火焰探测器探测到起火时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控卷帘打开,使舱体成为近乎密闭的空间,同时阻燃气体喷嘴喷出阻燃气体,防止事故发生。

顶棚3倾斜设置,顶棚3连接后壁2的一端低于顶棚3远离后壁2的一端,便于雨水或雪化水流下,避免沉积。

阻燃气体为氮气或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够快速下沉占满空间。

电控卷帘13的端部设置有距离感应器(未画出),在与车体接触前停止打开,防止损伤汽车。

电控卷帘13的帘布由防火材料制成,将险情控制在舱体内。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舱,具有消防安全功能,提高电瓶汽车充电的安全性,同时适应雨雪天气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