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卸功能的粮食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193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自卸功能的粮食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粮食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卸功能的粮食运输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粮食及食品的消费大国,每年需要将上亿吨的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现有的粮食运输都是以包装的方式为主,由于大部分包装物均采用质地差的塑料编织袋,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破包、散粮、抛撒情况较为突出,既加大人工装卸的工作量和机械作业的难度,又导致装卸费用不断攀升,致使粮食物流成本不断增大。

目前,我国虽然已在东北地区及一些港口和新建的粮食物流中心开展了散粮运输,采用的运输车辆一般为带有自卸功能的汽车或封闭带卸料槽的厢式车。上述车辆均为专用的车辆,没有实现一车多用,造成车辆闲置,出车率低,物流成本高,资源存在一定的浪费。

带自卸功能的厢式车一般都是侧翻方式,在货厢的侧面开有多个车门,导致传送带装置和运输车辆需要不断的变换相对位置,导致效率下降,而且不适应狭小的装卸场地空间。为了提高运输效率,现在多采用较长尺寸的厢式车,卸粮时从前部进行液压缸顶升,不仅需要较大的液压顶力,还需要液压缸较长的伸出尺寸,极易导致失稳,如果液压缸伸出尺寸较小,又卸不干净。而且这种顶起式卸粮,还容易导致塌方式粮食流出,不易控制流量。

封闭带卸料槽的厢式车由于卸料槽的存在,导致车厢底部有导流斜板和卸料口,不方便用于其他货物运输,导致车辆运输效率降低,无法实现一车多用。

因此,改变现有粮食物流的状况,探索加快发展散粮运输的新装备,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尤其实现一车多用,而且能够实现轻量化,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粮食运输车,具有结构简单,可以实现一车多用,提高运输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带有自卸功能的粮食运输车,包括牵引车、货厢、底盘、控制单元;所述的货厢包括框架边梁、左侧厢板、右侧厢板、上厢板、底板、前厢板、后门组件;所述的框架边梁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厢板、右侧厢板,所述的框架边梁上下安装有上厢板、底板,所述的框架边梁前方安装有前厢板,所述的框架边梁后方安装有后门组件;

所述的上厢板上安装有N(N大于等于2)个装粮口组件,打开封盖即可用于装粮,装粮完毕封盖关闭;

所述的框架边梁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前后各安装有两套左螺母支座组件、右螺母支座组件;前后两套左螺母支座组件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左丝杠;前后两套右螺母支座组件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右丝杠;推板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螺母,左右两侧的螺母分别与左丝杠、右丝杠螺纹连接;左丝杠、右丝杠的前端分别与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厢板上;

所述的后门组件为对开门;

所述的后门组件下部安装有卸粮口;

所述的推板的四周安装有橡胶刮板;

所述的控制单元与左液压马达、右液压马达电连接;

所述的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前厢板为双面板,外侧为波浪形板,用于增强强度,内侧为平面板,便于粮食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带有自卸功能的粮食运输车,采用顶部多孔式装粮,能够快速将车辆装满,且不留空闲空间,提高装载量;卸粮食时,采用推板将粮食从车厢中推出,能够控制卸粮速度和流量,满足卸粮节奏;空载时,推板回位到车厢前方,便于运输其他货物,具有结构简单,运输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货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货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货厢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车,2-货厢,3-底盘,201-装粮口组件,202-右螺母支座组件,203-右丝杠,204-左螺母支座组件,205-左丝杠,206-右液压马达,207-左液压马达,208-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带有自卸功能的粮食运输车,包括牵引车1、货厢2、底盘3、控制单元;所述的货厢2包括框架边梁、左侧厢板、右侧厢板、上厢板、底板、前厢板、后门组件;所述的框架边梁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左侧厢板、右侧厢板,所述的框架边梁上下安装有上厢板、底板,所述的框架边梁前方安装有前厢板,所述的框架边梁后方安装有后门组件;

所述的上厢板上安装有N(N大于等于2)个装粮口组件,打开封盖即可用于装粮,装粮完毕封盖关闭;

所述的框架边梁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前后各安装有两套左螺母支座组件204、右螺母支座组件202;前后两套左螺母支座组件204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左丝杠205;前后两套右螺母支座组件202之间通过螺纹安装有右丝杠203;推板208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螺母,左右两侧的螺母分别与左丝杠205、右丝杠203螺纹连接;左丝杠205、右丝杠203的前端分别与左液压马达207、右液压马达206的输出轴通过法兰连接;左液压马达207、右液压马达206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厢板上;

所述的后门组件为对开门;

所述的后门组件下部安装有卸粮口;

所述的推板208的四周安装有橡胶刮板;

所述的控制单元与左液压马达207、右液压马达206电连接;

所述的左侧厢板、右侧厢板、前厢板为双面板,外侧为波浪形板,用于增强强度,内侧为平面板,便于粮食清理。

装粮时,控制单元控制左液压马达207、右液压马达206转动,进而分别带动左丝杠205、右丝杠203转动,左丝杠205、右丝杠203进而带动推板208前移,推板208到达前厢板时停止转动;打开装粮口组件进行装粮;

卸粮时,打开后门组件上的卸粮口,粮食开始流出,控制单元控制左液压马达207、右液压马达206反向转动,进而分别带动左丝杠205、右丝杠203反向转动,左丝杠205、右丝杠203进而带动推板208后移,推板208将粮食由货厢前端逐渐推到后端,推板208的橡胶刮板将粮食刮净;卸粮结束后,推板208回位到车厢前端,可以用于装卸和运输其它货物,起到一车多用目的。

尽管上面接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