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刮器的新型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3777发布日期:2018-07-11 00:0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刮器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雨刮器的新型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雨刮器(WINDSHIELD WIPER),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刷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扫除附着于挡风玻璃上妨碍视线的雨雪及尘土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掀背车及休旅车等车辆的后车窗也装有雨刷。除了汽车外,其他运输工具也设置了雨刷,像是火车、电车等,某部份工程用机具,如起重机等亦装有雨刷。雨刮器作为汽车损耗品,长期裸露车外暴晒以及干刮,雨刮器容易老化损坏,一般使用使用寿命在1-2年左右,如果是原车自带的雨刮器,使用1-2年,便需要考虑单独更换胶条,然而使用较久的雨刮器,因为固定卡扣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如果继续使用,容易出现连接松动,刮扫效果下降,甚至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雨刮器脱落的情况,影响正常使用,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适时对雨刮器进行整体更换,以保证雨刮器的使用效果。

一般情况下,雨刮器是通过雨刮臂(雨刮臂,也叫雨刷臂,车辆等前面支撑雨刮器的条状物)与车辆等实现连接的,然而,现有雨刮器之连接组件结构固定,与雨刮臂连接后,雨刮器卡接雨刮臂的限位部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稳定雨刮臂,但却为两者间的拆卸增加了困难,增大了雨刮器的更换难度,拆卸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雨刮器的新型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使得雨刮器与雨刮臂之间装卸方便,省时省力,为操作者安装/更换雨刮器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安装/更换雨刮器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刮器的新型连接组件,包括一底座,该底座用以连接雨刮器,所述底座上内设一第一摆动件,该第一摆动件其中一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卡块,各该卡块用以对雨刮臂进行限位,该底座外侧套设一第二摆动件,该第二摆动件顶面其中一端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用以对雨刮臂进行限位,该第二摆动件顶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起,该第二凸起亦用以对雨刮臂进行限位,于该第二摆动件两侧分别凸设有至少一连接块,各该连接块用以辅助连接雨刮臂。

所述底座的底部两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该滑槽用以连接雨刮器,该底座顶面两边垂直设有一肋板,该二肋板之间设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第一摆动件相连接,各肋板的相对外侧对应连接部的高度分别设有凸卡,各凸卡之端面的上半部呈斜面设置,各凸卡中部之间通过一通孔经连接部相互贯通。

所述第一摆动件另一端朝下设有一第一卡位,该第一卡位与底座之连接部相连接,且该第一摆动件设于底座之二肋板之间。

所述第二摆动件呈U字形,该第二摆动件两侧开制有连接孔,各连接孔分别与底座上对应一侧的凸卡相连接。

所述第二摆动件同一侧的连接孔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连接块,各连接块的高度相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于底座配合相互铰接的第二摆动件,将第一摆动件活动连接在底座之二肋板之间的连接部上,使卡块与安装雨刮臂的第二摆动件相分离,藉由上述结构,仅需将雨刮臂倾斜套设在第二摆动件,随后,将雨刮臂随第二摆动件复位,使雨刮臂后端卡接在卡块处,便可完成雨刮器与雨刮臂的连接,此结构装卸方便,省时省力,为操作者安装/更换雨刮器提供了方便,大大提高了安装/更换雨刮器的效率;另外,其通过第二摆动件与连接雨刮器的底座相连接,构成可拆卸结构,以便底座与其他结构组件的连接,以扩大连接有底座之雨刮器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摆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摆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之使用状态的爆炸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之雨刮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底座;11-滑槽;12-肋板;13-连接部;14-凸卡;15-通孔;2-第一摆动件;21-卡块;22-第一卡位;3-第二摆动件;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33-连接块;34-连接孔;4-连接片;5-雨刮器组件;6-雨刮臂;61-杆体;611-前限位部;612-前切口;613-杆侧壁;614-连接切口;615-第一卡孔;616-第二卡孔;62-套体;621-卡接部;622-卡臂;623-卡口;624-套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雨刮器的新型连接组件,包括一底座1,该底座1用以连接雨刮器,底座1上内设一第一摆动件2,该第一摆动件2其中一端的两侧分别凸设有卡块21,各该卡块21用以对雨刮臂6进行限位,该底座1外侧套设一第二摆动件3,该第二摆动件3顶面其中一端设有第一凸起31,该第一凸起31用以对雨刮臂6进行限位,该第二摆动件3顶面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凸起32,该第二凸起32亦用以对雨刮臂6进行限位,于该第二摆动件3两侧分别凸设有至少一连接块33,各该连接块33用以辅助连接雨刮臂6。

如图1、2、5所示,底座1的底部两端的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1,该滑槽11用以连接雨刮器,该底座1顶面两边垂直设有一肋板12,该二肋板12之间设一连接部13,该连接部13与第一摆动件2相连接,各肋板12的相对外侧对应连接部13的高度分别设有凸卡14,各凸卡14之端面的上半部呈斜面设置,各凸卡14中部之间通过一通孔15经连接部13相互贯通,其中,该底座1通过底部各滑槽11穿设一连接片4,该连接片4伸出底座1两端,形成延伸端,通过该二延伸端分别与雨刮器组件5相连接。

如图1-3、5所示,第一摆动件2另一端朝下设有一第一卡位22,该第一卡位22与底座1之连接部13相连接,且该第一摆动件2设于底座1之二肋板12之间。

如图1、2、4、5所示,第二摆动件3呈U字形,该第二摆动件3两侧开制有连接孔34,各连接孔34分别与底座1上对应一侧的凸卡14相连接,其中,第二摆动件3同一侧的连接孔34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连接块33,各连接块33的高度相一致。

如图5-6所示,雨刮臂6由杆体61以及套设于杆体61其中一端的套体62组成,该杆体61前端垂直设有一前限位部611,该前限位部611上开制有前切口612,该前切口612的形状与雨刮器上表面的形状相配合,于该杆体61两侧分别垂直设有杆侧壁613,各杆侧壁613上分别开制有至少一连接切口614,各连接切口614与第二摆动件3之连接块33相连接,该杆体61顶面对应第一凸起31和第二凸起32分别设有第一卡孔615和第二卡孔616,该套体62两侧底部至少有一处向中间延伸形成卡接部621,各卡接部621与同一侧对应的连接切口614错位设置,该套体62两侧的后端向内形成一卡臂622,该二卡臂622均呈L型且对称设置,各该卡臂622用以卡接于对应一侧的卡块21上,该套体62的顶面对应第一卡孔615位置开制有卡口623,该套体62前端对应前切口612开制有套切口624,该套切口624的形状亦与雨刮器上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装配时,先将第一摆动件2之第一卡位22对应底座1之连接部13扣入,使第一摆动件2活动连接在底座1之二肋板12之间,随后,将第二摆动件3套设于底座1之二肋板12相对外侧,使第二摆动件3的各连接孔34卡接在底座1对应一侧的凸卡14上,构成铰接结构,且将第一摆动件2限位于底座1上,至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装配简单便捷。

更换雨刮器时,先将雨刮臂6上待更换的雨刮器卸下,接着,使第二摆动件3其中一端向上倾斜,离开第一摆动件2之卡块21,再将上述雨刮臂6倾斜接入第二摆动件3,使各连接切口614与同一侧对应的连接块33相连接,通过各卡接部621对对应的连接块33进行限位,然后,使雨刮器随第二摆动件3一起复位,将雨刮臂6之各卡臂622卡设在第一摆动件2之对应卡块21上,各卡块21配合杆体61之前限位部611对雨刮臂6进一步限位,使雨刮臂6与本实用新型稳定连接,最后将雨刮器设置于车窗上的初始位置,至此完成对雨刮器的更换;拆卸时,仅需通过抬起雨刮臂6,使第二摆动件3其中一端翘起,离开第一摆动件2之卡块21,此时,雨刮臂6之各卡臂622脱离各卡块21的限位,再使雨刮臂6倾斜地从第二摆动件3上脱离,便可从雨刮臂6上轻松卸下雨刮器。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