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口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06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风口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出风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出风口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空调是汽车上主要的电子设备,使用率极高。空调出风口总成的设计结构是否合理影响到车内空调的使用效果。目前空调出风口结构大多采用两种结构,一种为叶片叶片旋转来实现对风向的控制,另一种为设置球形连接,来实现球形格栅的万向旋转出风,但是球形连接的设置存在结构和零配件复杂,安装繁琐,且球形连接件位于出风口的中心,影响出风的风量和风速,本实用新型利用软质材料为支撑,实现格栅的万向旋转,取消了球形连接的设计,简化了结构,安装简化,且不影响出风口的出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设计合理、格栅万向旋转且安装拆卸简便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出风口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前端设置有前挡圈,所述壳体和前挡圈之间卡接或螺纹连接,所述前挡圈的中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支撑座一;

格栅,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格栅与出风口对应,所述格栅上设置有支撑座二,所述支撑座二的数量和所述支撑座一的数量一致,且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一端和所述支撑座一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支撑座二连接,所述支撑体具有可塑性和韧性,用于受力变形后支撑格栅;

转杆,所述转杆和格栅之间设置有连杆架,所述转杆的前端位于壳体外;

波纹管二,所述波纹管二为送风管,且与所述格栅的尾端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格栅的前端套设有波纹管一,所述波纹管一的一端设置有卡箍一,用于和格栅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一的另一端卡接在壳体和前挡圈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和前挡圈的连接处的后侧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和壳体为一体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一位于壳体的后壁上,所述支撑体和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之间卡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后侧设置有通孔,用于波纹管二或格栅的尾端通过,所述通孔上设置有缓冲层。

作为优选:所述格栅的前端设置有卡箍槽一,用于波纹管一通过卡箍一卡接在格栅上,所述格栅的尾端设置有卡箍槽二,用于波纹管二通过卡箍二卡接在格栅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支撑体来实现对格栅的支撑作用,当转杆上下自由移动,使得格栅受到某个方向的外力,使得支撑体扭转,使得格栅相对于出风口的角度改变,实现格栅的万向旋转,万向送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出风口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支撑座一;12、挡环;2、前挡圈;21、出风口;3、格栅;31、支撑座二;32、卡箍槽一;33、卡箍槽二;4、转杆;41、连杆架;5、支撑体;6、波纹管一;61、卡箍一;7、波纹管二;71、卡箍二;8、缓冲圈。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到图2示:

一种出风口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前端设置有前挡圈2,所述壳体1和前挡圈2之间卡接或螺纹连接,所述前挡圈2的中部设置有出风口2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支撑座一11;格栅3,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格栅3与出风口21对应,所述格栅3上设置有支撑座二31,所述支撑座二31的数量和所述支撑座一11的数量一致,且支撑座一11和支撑座二31之间的位置一一对应;支撑体5,所述支撑体5的一端和所述支撑座一11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支撑座二31连接,所述支撑体5具有可塑性和韧性,用于受力变形后支撑格栅3;转杆4,所述转杆4和格栅3之间设置有连杆架41,所述转杆4的前端位于壳体1外;波纹管二7,所述波纹管二7为送风管,且与所述格栅3的尾端连接固定。

所述格栅3的前端套设有波纹管一6,所述波纹管一6的一端设置有卡箍一61,用于和格栅3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一6的另一端卡接在壳体1和前挡圈2之间。

所述壳体1和前挡圈2的连接处的后侧设置有挡环12,所述挡环12和壳体1为一体设计。

所述支撑座一11位于壳体1的后壁上,所述支撑体5和支撑座一11和支撑座二31之间卡接连接。

所述壳体1的后侧设置有通孔,用于波纹管二7或格栅3的尾端通过,所述通孔上设置有缓冲层8。

所述格栅3的前端设置有卡箍槽一31,用于波纹管一6通过卡箍一61卡接在格栅3上,所述格栅3的尾端设置有卡箍槽二33,用于波纹管二7通过卡箍二71卡接在格栅3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