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9070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车辆及其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用户在新买的车辆内会放置装有固态或液态香水的散香产品以善车辆内部的空气质量。

一般的,市场上常见的散香产品分为挂件和摆件两种,其中,挂件通常吊挂在车内反光镜上,而摆件则通常放在前挡风玻璃下方的仪表板台面上。

然而,挂件的散香产品会遮挡驾乘人员视野,驾驶员不能够容易地观察车辆后视镜以了解附近车辆的情况,容易造成安全隐患。而摆件的散香产品由于其放置的位置,会受到阳光的照射,尤其是在夏季,如果摆件中装有液体香水,则很容易因照射而温度升高从而发生爆裂,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另外,无论是摆件还是挂件,通常都位于前排,味道不能均匀地散发到整个车厢内,因此无法达到理想的除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以提供均匀的散香效果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乘用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和多个第一叶片,所述壳体设置有固定连接结构,用于与车辆的内饰板连接,并且限定供气流流动的风道和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气流从前向后流动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所述多个第一叶片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且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中至少一个用作散香叶片,所述散香叶片包括箱型结构,所述箱型结构具有用于容纳固体香料的中空腔,并且所述箱型结构朝向前方的部分开设有多个将所述中空腔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型结构包括主体、内盖板和外饰条,所述主体限定所述中空腔,所述内盖板在前方连接于所述主体,以封闭所述中空腔的内端,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内盖板上,所述外饰条在后方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以封闭所述中空腔的外端。

进一步的,所述外饰条包括外饰部和连接部,所述外饰部的外表面为曲面且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平滑过渡,所述连接部构造为卡扣结构,所述主体在所述中空腔中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结构相配合的卡台结构;或者,所述主体在所述中空腔中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连接部构造为与所述卡扣结构相配合的卡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饰部长度方向的两端延伸至分别与所述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齐平,所述长度方向平行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叶片的枢转轴线。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叶片中除所述散香叶片之外的第一叶片定义为普通叶片,所述外饰条的颜色不同于所述普通叶片的颜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固定转轴和第一联动转轴,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杆和第二固定连杆,沿所述第一叶片的枢转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固定连杆位于所述第一叶片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连杆位于另一端,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和所述第二固定连杆枢转地连接,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第一联动连杆,多个所述第一叶片通过所述第一联动转轴与所述第一联动连杆枢转地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第一叶片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转轴,分别位于所述箱型结构长度方向的两侧,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转轴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风道中的多个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的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叶片的枢转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叶片包括第二固定转轴和第二联动转轴,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三固定连杆和第四固定连杆,沿所述第二叶片的枢转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三固定连杆位于所述第二叶片的一端,所述第四固定连杆位于另一端,多个所述第二叶片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转轴与所述第三固定连杆和所述第四固定连杆枢转地连接,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第二联动连杆,多个所述第二叶片通过所述第二联动转轴与所述第二联动连杆枢转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风向调节钮,所述风向调节钮包括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套设在除所述散香叶片外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叶片上,所述第二调节部构造为从所述第一调节部朝向所述第二叶片延伸出的两个平行的杆,所述两个平行的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叶片的两侧,构成驱动所述第二叶片绕所述第二固定转轴转动的拨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公开所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叶片设计为具有箱型结构的散香叶片,因此,可以将固体香料放置在箱型结构中,通过通孔而将香气散发到风道中,当气流在风道中从前向后流动并从出风口吹出时,则会将风道中的香气带出,该香气便随着这种气流均匀且迅速地散发到整个座舱内。因此,设置有这种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的车辆不再需要额外的散香挂件或摆件,从而能够消除因此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提供均匀的散香效果的同时,提高用户的乘用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为了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其中,为了示出第二叶片,未示出壳体;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中的散香叶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中的散香叶片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中的散香叶片的主视图;

图6为沿图5中线A-A剖切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6中线B-B剖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第一叶片,20-中空腔,21-通孔,22-主体,221-卡台结构,23-内盖板,24-外饰条,241-外饰部,242-连接部,25-第一固定转轴,26-第一联动转轴,3-固体香料,4-第二叶片,41-第二固定转轴,42-第二联动转轴,51-第一固定连杆,52-第二固定连杆,53-第三固定连杆,54-第四固定连杆,61-第一联动连杆,62-第二联动连杆,7-风向调节钮,71-第一调节部,72-第二调节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1和多个第一叶片2,所述壳体1设置有固定连接结构,用于与车辆的内饰板连接,并且限定供气流流动的风道和所述风道的出风口,所述气流从前向后流动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所述多个第一叶片2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并且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壳体1,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中至少一个用作散香叶片,所述散香叶片包括箱型结构,所述箱型结构具有用于容纳固体香料3的中空腔20,并且所述箱型结构朝向前方的部分开设有多个将所述中空腔20与外部环境连通的通孔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将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叶片设计为具有箱型结构的散香叶片,因此,可以将固体香料3放置在箱型结构中,通过通孔21而将香气散发到风道中,当气流在风道中从前向后流动并从出风口吹出时,则会将风道中的香气带出,该香气便随着这种气流均匀且迅速地散发到整个座舱内。因此,设置有这种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的车辆不再需要额外的散香挂件或摆件,从而能够消除因此带来的安全隐患。

而且,由于车辆自带散香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品牌定位定制专属的固体香料,从而能够提高品牌辨识度。

其中,散香叶片中的箱型结构不仅能为固体香料3提供放置空间,而且还能够增大散香叶片的强度和刚度。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箱型结构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构造。参考图3至图7中所示,所述箱型结构可以包括主体22、内盖板23和外饰条24,所述主体22限定所述中空腔20,所述内盖板23在前方连接于所述主体22,以封闭所述中空腔20的内端,所述通孔21开设在所述内盖板23上,所述外饰条24在后方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体22,以封闭所述中空腔20的外端。通过拆卸外饰条24的方式,可以更换中空腔20中的固体香料3,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其中,参考图4和图7中所示,所述外饰条24可以包括外饰部241和连接部242,为了保证散香叶片表面曲线流畅性,所述外饰部241的外表面为曲面且与所述主体22的外表面可以平滑过渡,具体参考图7中所示。而为了便于外饰条24的拆装,所述连接部242可以构造为卡扣结构,所述主体22在所述中空腔20中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结构相配合的卡台结构221,卡扣结构和卡台结构221可以设置有多组,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卡扣结构和卡台结构(未示出)设置有三组,沿外饰条24的长度方向,分别位于两端和中间;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卡扣结构和卡台结构221设置有四组,沿外饰条24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中间设置有两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只设置有两组卡扣结构和卡台结构,分别位于外饰条24长度方向的两端。或者,在本公开提供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22在所述中空腔20中设置有卡扣结构,而所述连接部242构造为与所述卡扣结构相配合的卡台结构。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固体香料3的取放,固体香料3可以具有其它非图中所示的条形块形状,例如,可以是颗粒状或方块状、锥体等其它任意形状。

另外,考虑到外观美观性,所述外饰部241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延伸至分别与所述主体22长度方向的两端齐平,即:在长度方向上将主体22全部遮盖住。其中,所述长度方向平行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叶片2的枢转轴线。

另外,为了满足客户个性化装饰效果,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中除所述散香叶片之外的第一叶片2定义为普通叶片,可以将所述外饰条24的颜色设计为不同于所述普通叶片的颜色。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散香叶片与普通叶片可以交错布置。当然,在本公开提供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叶片可以均为散香叶片,或者第一叶片可以均为散香叶片。散香叶片在第一叶片中的数量以及与普通叶片的排列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设置,对此,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第一叶片2相对于壳体1的枢转连接,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叶片2可以包括第一固定转轴25和第一联动转轴26,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一固定连杆51和第二固定连杆52,沿所述第一叶片2的枢转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一固定连杆51位于所述第一叶片2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连杆52位于另一端,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通过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5与所述第一固定连杆51和所述第二固定连杆52枢转地连接。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第一联动连杆61,多个所述第一叶片2通过所述第一联动转轴26与所述第一联动连杆61枢转地连接。

其中,第一固定连杆51和第二固定连杆52可以通过卡接结构与壳体1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为了避让固体香料3的取放路径,每个第一叶片具有两个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5,分别位于所述箱型结构长度方向的两侧,至少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转轴25由金属材料制成一方面,能够减少转轴的直径,进而减小在第一固定连杆上开设的转轴孔;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叶片的安装强度。

此外,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风道中的多个第二叶片4,所述第二叶片4的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一叶片2的枢转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叶片4包括第二固定转轴41和第二联动转轴42,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壳体1可拆卸地连接的第三固定连杆53和第四固定连杆54,沿所述第二叶片4的枢转轴线的方向,所述第三固定连杆53位于所述第二叶片4的一端,所述第四固定连杆54位于另一端,多个所述第二叶片4通过所述第二固定转轴41与所述第三固定连杆53和所述第四固定连杆54枢转地连接,所述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包括第二联动连杆62,多个所述第二叶片4通过所述第二联动转轴42与所述第二联动连杆62枢转地连接。

其中,第一叶片2的枢转轴线可以沿车辆的横向方向设置,通过驱动第一叶片2绕第一固定转轴25转动、多个第一叶片2之间通过第一联动连杆61实现联动,能够上下调整风向(所述气流的吹向)。对应的,第二叶片4的枢转轴线则可以大致沿车辆的垂向/纵向布置,通过驱动第二叶片4绕第二固定转轴41转动、多个第二叶片4之间通过第二联动连杆62实现联动,能够左右/前后续调整风向。

其中,为了便于调整风向,参考图1中所示,所述空调出风口结构还可以包括风向调节钮7,具体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风向调节钮7包括第一调节部71和第二调节部71,所述第一调节部71套设在除所述散香叶片外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叶片2上,所述第二调节部71构造为从所述第一调节部71朝向所述第二叶片4延伸出的两个平行的杆,所述两个平行的杆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叶片4的两侧,构成驱动所述第二叶片4绕所述第二固定转轴41转动的拨叉。

通过第一调节部71可以驱动第一叶片2绕第一固定转轴25转动,通过改变第一调节部71在第以叶片2上的位置可以驱动第二叶片4绕第二固定转轴41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上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在上述的车辆空调出风口结构中,车辆的内饰板可以为仪表板、中空箱壳体、B柱饰板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