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中侧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的安装结构是为了将车灯固定在车身上,车灯的安装要做到易安装,装在车上后不易晃动,以前的灯具是超声波的,灯壳和灯罩的外边缘有一个高度差,此高度差能使安装座卡进去,造成灯具不脱落,灯具改为灌胶形式后,此高度差没有了,安装支架两侧伸不进去,造成灯具的脱落,亟待改进。
因此,发明一种车辆中侧灯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中侧灯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中侧灯安装结构,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内部设置有灯管,所述灯管一端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一侧设置有接线柱,所述电路板上套接有灯壳,所述灯壳表面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压板,所述第一压板表面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杆底部设置有第二压板,所述活动杆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滑块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压板表面设置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和滑槽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设置在第一压板表面,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活动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拉手设置于第一压板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压板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第二压板,当通过第一压板对灯罩进行固定时,通过拉手将第二压板提起,当第一压板卡住灯罩时,放下拉手,第一弹簧挤压活动杆,活动杆挤压第二压板,对灯罩进行二次固定,有利于提高灯罩安装时的稳定性,减少灯罩松动的几率,通过设置固定板,当活动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活动杆容易与第一压板摩擦,设置有固定板以后,活动杆在上下运动过程中,滑块在滑槽内运动,连接杆能够阻止活动杆与第一压板摩擦,有利于提高第一压板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第一压板设置在灯罩外侧,在灌胶时,不用担心第一压板不能对灯罩起固定作用,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灯罩、2灯管、3电路板、4接线柱、5灯壳、6安装支架、7第一压板、8空腔、9活动杆、10第一弹簧、11第二压板、12滑槽、13滑块、14连接杆、15固定板、16第二弹簧、17拉手、1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车辆中侧灯安装结构,包括灯罩1,所述灯罩1内部设置有灯管2,所述灯管2一端设置有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3一侧设置有接线柱4,所述电路板3上套接有灯壳5,所述灯壳5表面设置有安装支架6,对灯壳5进行安装固定,所述安装支架6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压板7,对灯罩1进行固定,所述第一压板7表面设置有空腔8,所述空腔8内部设置有活动杆9,所述活动杆9顶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0,所述活动杆9底部设置有第二压板11,所述活动杆9表面设置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部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一侧设置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一端设置有固定板15,所述滑块13一端设置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压板11表面设置有拉手17,方便提起第二压板11。
所述接线柱4和滑槽12的数量均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弹簧10与第一压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11设置在第一压板7表面,所述固定板15与第一压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设置在滑槽12内部,所述第二弹簧16一端与活动杆9固定连接,所述拉手17设置于第一压板7一侧,所述第二压板11表面设置有凸起18,所述凸起18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增大与灯罩1之间的摩擦,提高稳定性。
本实用工作原理:安装时,将灯壳5与安装支架6固定,通过拉手17将第一压板7提起,通过第一压板7压住灯罩1,当第一压板7卡住灯罩1时,放下拉手17,第一弹簧10挤压活动杆9,活动杆9挤压第二压板11,对灯罩1进行二次固定,当活动杆9上下运动的过程中,活动杆9容易与第一压板7摩擦,设置有固定板15以后,活动杆9在上下运动过程中,滑块13在滑槽12内运动,连接杆14能够阻止活动杆9与第一压板7摩擦,有利于提高第一压板7的使用寿命,第一压板7设置在灯罩1外侧,在灌胶时,不用担心第一压板7不能对灯罩1起固定作用,提高了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