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轴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9239发布日期:2018-06-15 22:07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半轴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半轴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阻尼器(damper)是安装在车辆全浮式半轴,用于平衡整车或汽车某部分出现抖动或轰鸣声而采取的措施。

现有技术中,前置前驱轿车通常在右半轴上安装阻尼器。阻尼器的重量和频率一旦确定,安装后只能在轴向移动,但是受到空间的影响,其并不能在轴杆上任意移动。由于车辆的情况不一,很有可能阻尼器的重量较轻或者频率不符,使整车在减震等NVH方面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这种常用结构却无法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减震效果的半轴组件和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半轴组件,包括具有半轴固定端和半轴移动端的半轴本体,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半轴固定端和所述半轴移动端之间的第一阻尼器,所述半轴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半轴本体上的第二阻尼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阻尼器为由形状相同的两个半圆环形结构对接形成的环形,所述两个半圆环形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半轴本体的外径相匹配,并可在对接处通过第二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半轴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卡箍。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半轴本体上的第三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位于所述第一阻尼器和第三阻尼器之间,且三者相互抵靠。

可选地,所述第一阻尼器、第二阻尼器和第三阻尼器的外径相等。

可选地,所述第三阻尼器形成为内径与所述半轴本体的外径相匹配的环形,所述第三阻尼器可通过第三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半轴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三阻尼器包括金属外壳和填充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橡胶。

可选地,所述第一阻尼器形成为内径与所述半轴本体的外径相匹配的环形,所述第一阻尼器可通过第一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半轴本体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各自包括金属外壳和填充于所述金属外壳内的橡胶。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半轴组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车辆中的已有阻尼器不能满足整车的减震要求时,本公开可根据需要在半轴本体上加装额外的阻尼器,显著提高阻尼器整体的减震效果和适配性,满足整车性能。本公开的半轴组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半轴结构的情况下满足车辆对于不同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方面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半轴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半轴组件中的第二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半轴组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阻尼器 2 第二阻尼器

3 第三阻尼器 4 第一固定件

5 第二固定件 6 第三固定件

7 半轴固定端 8 半轴移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针对结构本身的轮廓而言的。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半轴组件,参考图1,该半轴组件包括具有半轴固定端7和半轴移动端8的半轴本体,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半轴固定端7和半轴移动端8之间的第一阻尼器1,该半轴组件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半轴本体上的第二阻尼器2。

本公开中,第一阻尼器1为现有车辆中所采用的常规阻尼器,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往往无法始终满足整车的减震要求,容易出现车身抖动或发出轰鸣声等现象。在以上情况发生时,通过在半轴本体上加装第二阻尼器,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阻尼器的适配性,从而显著提高阻尼器整体的减震效果,满足对整车性能的要求。

本公开的半轴组件尤其适用于前置前驱车辆中。其中,半轴的含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例如可以为全浮式半轴。

为了达到理想的减震效果,第一阻尼器1可以形成为内径与半轴本体的外径相匹配的环形,其外径及轴向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第一阻尼器1的固定方式为现有的任意方式,一般地,第一阻尼器1可通过第一固定件4固定于半轴本体上。第一固定件4可以为常规的用于固定阻尼器的构件,例如可以为卡箍。

出于在需要情况下改善阻尼器减震效果的目的,第二阻尼器2设置为可拆卸地安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阻尼器2同样为安装在半轴固定端7和半轴移动端8之间。本公开对第二阻尼器2的安装位置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为抵靠着第一阻尼器1安装,也可以为与第一阻尼器1间隔地安装,在实际操作时,可沿轴向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第一阻尼器1的位置,直到达到最优的减震效果再将其进行固定。

为了实现可拆卸的目的,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阻尼器2可以为由形状相同的两个半圆环形结构对接形成的环形,如图2所示。该两个半圆环形结构的内径与半轴本体的外径相匹配,其外径及轴向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且,该两个半圆环形结构可在对接处通过第二固定件5固定安装于半轴本体上。第二固定件5可以为常规的用于固定阻尼器的构件,例如可以为卡箍。这样,将上述两个半圆环形结构环绕在半轴本体的适当位置处,并通过卡箍在对接处夹紧,即可方便地将原有阻尼器的重量加大,达到减震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半轴组件中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半轴本体上的第三阻尼器3,如图3所示。将原有的一个可移动的阻尼器增加为两个,可更加灵活地根据实际条件调整两个可移动的阻尼器在半轴本体上的位置,并使其与可拆卸的第二阻尼器相配合,最大化地实现阻尼器整体的适配性和减震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阻尼器1和第二阻尼器3是在半轴组件的生产过程中即完成安装的,而第二阻尼器2是在上述两个阻尼器依然无法适配导致车辆发生抖动或发出轰鸣声等现象时再进行安装的。这时,第二阻尼器2可位于第一阻尼器1和第三阻尼器3之间,且三者相互抵靠。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最优的减震效果,第一阻尼器1、第二阻尼器2和第三阻尼器3的外径相等。这样,当三个阻尼器相抵靠时,可形成一个重量大且重量分布均匀的阻尼器整体,从而获得显著的减震效果。

根据本公开,第三阻尼器3可以形成为内径与半轴本体的外径相匹配的环形。与第一阻尼器1类似的,第三阻尼器3可通过第三固定件6固定于半轴本体上。第三固定件6例如可以为卡箍。

根据本公开,第一阻尼器1、第二阻尼器2的第三阻尼器3均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例如,第一阻尼器1、第二阻尼器2的第三阻尼器3可以各自包括形成为前述形状的金属外壳和填充于金属外壳内的橡胶。本公开对金属外壳和橡胶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的限制,其均可为车辆中使用的常见种类,例如不锈钢外壳、丁基橡胶等,在实际生产时可根据不同车辆的减震要求进行选择。

本公开的半轴组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半轴结构的情况下满足车辆对于不同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方面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高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半轴组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