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置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2935发布日期:2018-07-27 19:3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顶置空调。



背景技术:

顶置空调广泛用于房车和汽车上,用于给车内的空间调节温度。

顶置空调,一般包括壳体、空调内循环组件和空调外循环组件,壳体的侧壁有进风口,空调外循环组件包括排风扇、外部热交换器和压缩机等,在排风扇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与外部热交换器换热后从排风扇处排出。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排风扇的安装位置以及进风口的设计是没有规律的,一般是排风扇呈竖直放置,竖直放置的排风扇就会造成以下不足:

首先,由于排风扇呈竖直放置,从而排风扇对四周进来的风的排风效果是一致的,若排风扇位于壳体侧壁的进风口的中间,由于排风扇的体积较大,就会造成排风扇占据中心位置处而使得四周空间变窄,从而不方便安装其它零部件;若排风扇偏离中心设置,如图1-2所示,将会造成排风扇周边的进风口5的进风量大小不同,排风扇7靠近壳体边缘的A区的进风量小于排风扇7远离壳体边缘的B区的进风量,若仍采用排风扇7垂直设置的话,就会造成大进风量的B区空气流体与小进风量的A区空气流体挤入排风扇7中,就会在排风扇7进口处形成紊流,从而形成流阻,从而造成排风不顺,影响排风扇7的排风效果,并且噪音较大。

另外,在顶置空调安装时,由于壳体及其壳体内部的部件安装在房车顶板的外部,导风组件和导风面板安装在房车顶板的内部,这样就需要将导风组件穿过房车顶板与外部的部件连接,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先通过伸缩管将导风组件与房车顶板与外部的部连接,之后再固定导风组件,因此导风组件穿过房车顶板与外部的部件连接的装配比较复杂。

再者,顶置空调中位于房车内部的导风面板上一般只有吹向两侧的导流板,而很多情况下,使用者想在中部通风,以获得垂直向下的空调风,因此现有技术难以满足该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之一。

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置空调,该顶置空调结构紧凑,又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减少噪音的产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顶置空调,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分为用于安装空调内循环组件的内循环安装区和用于安装空调外循环组件的外循环安装区,所述壳体上且在外循环安装区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排风口;

空调外循环组件,所述空调外循环组件安装在外循环安装区内,所述空调外循环组件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固定在壳体内且位于排风口位置处,所述排风扇偏离外循环安装区的底部中心点设置,所述排风扇与壳体的内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排风扇的轴线与壳体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风扇具有轴向分割面,所述轴向分割面是指经过排风扇的轴线的平面且该平面与壳体的内底面的交线与排风扇的轴线垂直,位于轴向分割面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大于位于轴向分割面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

空调内循环组件,所述空调内循环组件用以给车内空间换热,所述内循环组件固定在内循环安装区。

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排风扇在空调外循环组件中属于较大的元件,占用空间较大,而采用排风扇偏离外循环安装区的底部中心点设置后,可以避免排风扇占据中心位置处而使得四周空间变窄,从而外循环安装区的底部中心位置和边缘形成较大的空间,方便其它元件合理安装,达到结构紧凑的技术效果;另外,结合“所述排风扇与壳体的内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排风扇的轴线与壳体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风扇具有轴向分割面,所述轴向分割面是指垂直于排风扇的径向截面且经过排风扇的轴线的面,位于轴向分割面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大于位于轴向分割面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这一设置后,可以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并且由于流阻降低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而本申请采用排风扇的轴线与壳体底面呈倾斜设置,此时排风扇不再是对四周的排风效果一致,而是排风扇朝向倾斜的一侧的排风量小于背离倾斜的一侧的排风量,而此时结合“位于轴向分割面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大于位于轴向分割面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这一技术特征后,从而使排风扇排风量小的一端对应进风口的总面积小的一侧,使排风扇排风量大的一端对应进风口的总面积大的一侧,从而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并且由于流阻降低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外循环安装区的底部中心位置和边缘形成较大的空间同时考虑到排风扇的排风特点,既方便其它元件合理安装,达到结构紧凑的技术效果,又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减少噪音的产生。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壳体呈四方形,所述壳体的四周依次具有第一侧边缘、第二侧边缘、第三侧边缘和第四侧边缘,所述进风口包括设在第一侧边缘上的第一风口格栅、设在第二侧边缘上的第二风口格栅和设在第三侧边缘上的第三风口格栅,所述第一风口格栅和第三风口格栅相对设置,所述排风扇的上端朝第一风口格栅方向倾斜,所述排风扇位于第二侧边缘和第四侧边缘上的中心面β-β偏向第一侧边缘的一侧。这样的布置结构后,可以使得外循环安装区内的中间位置具有较大的空间安装其它元器件,方便其它结构布置,使得结构紧凑。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壳体的底部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将第一风口格栅、第二风口格栅和第三风口格栅处进的风导向至排风扇的导风板。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第一风口格栅、第二风口格栅和第三风口格栅处进的风可以更流畅的进入到排风扇处,从而进一步降低在产生排风扇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进一步保证排风扇的顺畅排风效果。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空调内循环组件包括

内罩,所述内罩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内罩与壳体的内底面形成内循环空间,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在内罩内设有内循环风口;内罩的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泡沫等,当然还可以是其它隔热材料。

固定在房车顶板与壳体底部之间的底板,房车顶板具有安装口,所述底板中部具有安装让位口,所述壳体的底部且在内循环风口的周边设有通口,所述底板与壳体底部之间具有空间,所述底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所述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与通口连通;

内部热交换器,所述内部热交换器固定在壳体的内底面,所述内部热交换器位于内循环风口与通口之间;

风机,所述风机与壳体固定连接且位于内循环风口位置处;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安装板和设在安装板中部的导风圈,所述安装板与房车顶板抵紧,所述安装板与壳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循环风口的内侧壁与风机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风圈插接在间隙内,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面与导风圈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所述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与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连通,所述安装板上且在导风圈外周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形成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的流道口;

导风面板,所述导风面板固定在安装板下端。

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巧妙的应用了底板与壳体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安装口的内侧壁面与导风圈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以及内循环风口这样形成一个内循环,从而使得顶置空调的结构紧凑。另外,在顶置空调安装时,由于底板及其以上的部件安装在房车顶板的外部,导风组件和导风面板安装在房车顶板的内部,这样就需要将导风组件穿过房车顶板与外部的部件连接,当采用“内循环风口的内侧壁与风机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导风圈插接在间隙内”后,这样,将导风圈与间隙插接就可以完成房车顶板内外部组件的连接,方便安装或者方便拆卸维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导风圈的内侧和/或外侧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挡水棉,位于导风圈的内的挡水棉与风机的外周面抵紧,位于导风圈的外的挡水棉与内循环风口的内侧壁抵紧。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挡水棉可以避免空调内循环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从该处滴落至房车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导风圈的下端与导风面板的内表面抵紧,所述导风面板上且在导风圈内端设有气体流口,导风面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气体流口大小的调节结构,所述导风面板上且在气体流口的两侧设有导流板。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导流板的作用可以将风机吹出来的风吹向房车的两侧,气体流口处具有调节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气体流口处的风进行大小控制,满足不同需求,提高人的舒适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具有与气体流口相适应的穿口,所述调节板与导风面板滑动连接。所述气体流口与穿口叠合时,气体流口处于打开状态,滑动调节板使所述气体流口与穿口交叉时,从而调节气体流口的大小,方便调节。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气体流口为腰型,所述穿口为腰型。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调节板与导风面板滑动连接是指,所述导风面板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导风面板表面形成滑槽,所述调节板滑动连接在滑槽内。这样,卡扣不仅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起到滑动连接的作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排风扇的轴线与壳体底部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70°~85°。位于轴向分割面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与位于轴向分割面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之比0.55~0.85。在这个范围内,效果更佳。具体的,所述排风扇的轴线与壳体底部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70°或75°或80°或85°等;位于轴向分割面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与位于轴向分割面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的总面积之比为0.55或0.6或0.63或0.65或0.67或0.7或0.75或0.80或0.85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顶置空调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顶置空调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M-M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隐藏上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隐藏上壳体后的分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中风机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中风机位置处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N-N位置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中导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顶置空调中导风面板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1.1、第一侧边缘;1.2、第二侧边缘;1.3、第三侧边缘;1.4、第四侧边缘;2、安装腔;3、内循环安装区;4、外循环安装区;5、进风口; 5.1、第一风口格栅;5.2、第二风口格栅;5.3、第三风口格栅;6、排风口;7、排风扇;8、轴向分割面;9、导风板;10、外部热交换器;11、挡风板;12、挡风件;13、压缩机;14、内罩;15、内循环空间;16、内循环风口;17、房车顶板;18、底板;19、安装口;20、安装让位口;21、通口;22、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3、内部热交换器;24、风机;25、安装板;26、导风圈;27、间隙;28、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29、穿孔;30、导风面板;31、挡水棉;32、气体流口;33、调节板;34、穿口;35、卡扣;36、滑槽;37、沉槽;38、定位凸环;39、集水槽;40、加强筋;41、抵板;42、推块;43、导流板;44、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向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传达他们工作的实质所通常使用的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实用新型概念。然而,这些实用新型概念可体现为许多不同的形式,因而不应视为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更详尽和完整,并且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传达其包括的范围。也应注意这些实施例不相互排斥。来自一个实施例的组件、步骤或元素可假设成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存在或使用。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备选和/或等同实现方式替代所示出和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旨在覆盖本文论述的实施例的任何修改或变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明显可以仅使用所描述的方面中的一些方面来实践备选实施例。本文出于说明的目的,在实施例中描述了特定的数字、材料和配置,然而,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践备选的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可能省略或简化了众所周知的特征,以便不使说明性的实施例难于理解。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3-15,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顶置空调,包括

壳体1,壳体1具体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所述壳体1具有安装腔2,所述安装腔2分为用于安装空调内循环组件的内循环安装区3和用于安装空调外循环组件的外循环安装区4,所述壳体1上且在外循环安装区4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5,所述壳体 1的顶部设有排风口6;

空调外循环组件,所述空调外循环组件安装在外循环安装区4内,所述空调外循环组件包括排风扇7,所述排风扇7固定在壳体1内且位于排风口6位置处,所述排风扇7偏离外循环安装区4的底部中心点设置,所述排风扇7与壳体1的内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排风扇7 的轴线与壳体1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风扇7具有轴向分割面8,所述轴向分割面8是指经过排风扇7的轴线的平面且该平面与壳体1的内底面的交线与排风扇7的轴线垂直,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大于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为了更好在图中显示,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背离倾斜的一侧为X侧,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朝向倾斜的一侧为Y侧;

空调内循环组件,所述空调内循环组件用以给车内空间换热,所述内循环组件固定在内循环安装区3。

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排风扇7在空调外循环组件中属于较大的元件,占用空间较大,而采用排风扇7偏离外循环安装区4的底部中心点设置后,可以避免排风扇 7占据中心位置处而使得四周空间变窄,从而外循环安装区4的底部中心位置和边缘形成较大的空间,方便其它元件合理安装,达到结构紧凑的技术效果;另外,结合“所述排风扇7 与壳体1的内底面之间具有间隔,排风扇7的轴线与壳体1底面呈倾斜设置;所述排风扇7 具有轴向分割面8,所述轴向分割面8是指垂直于排风扇7的径向截面且经过排风扇7的轴线的面,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大于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这一设置后,可以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7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7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7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并且由于流阻降低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本申请采用排风扇7的轴线与壳体1底面呈倾斜设置,此时排风扇7不再是对四周的排风效果一致,而是排风扇7朝向倾斜的一侧的排风量小于背离倾斜的一侧的排风量,而此时结合“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大于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这一技术特征后,从而使排风扇7排风量小的一端对应进风口5的总面积小的一侧,使排风扇7排风量大的一端对应进风口5的总面积大的一侧,从而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7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7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7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并且由于流阻降低可以减少噪音的产生。避免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在排风扇7进口处形成紊流,从而形成流阻,从而造成排风不顺,影响排风扇7的排风效果,并且噪音较大”这种情况。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外循环安装区4的底部中心位置和边缘形成较大的空间同时考虑到排风扇7的排风特点,既方便其它元件合理安装,达到结构紧凑的技术效果,又有效降低在产生排风扇7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可以保证排风扇7的顺畅排风效果,从而可以使排风扇7实现最佳排风效果,减少噪音的产生。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结合附图3、5、6,所述壳体1呈四方形,所述壳体1的四周依次具有第一侧边缘1.1、第二侧边缘1.2、第三侧边缘1.3 和第四侧边缘1.4,所述进风口5包括设在第一侧边缘1.1上的第一风口格栅5.1、设在第二侧边缘1.2上的第二风口格栅5.2和设在第三侧边缘1.3上的第三风口格栅5.3,所述第一风口格栅5.1和第三风口格栅5.3相对设置,所述排风扇7的上端朝第一风口格栅5.1方向倾斜,所述排风扇7位于第二侧边缘1.2和第四侧边缘1.4上的中心面β-β偏向第一侧边缘1.1的一侧。第四侧边缘1.4上不设置进风口5。这样的布置结构后,可以使得外循环安装区4内的中间位置具有较大的空间安装其它元器件,方便其它结构布置,使得结构紧凑。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将第一风口格栅5.1、第二风口格栅5.2和第三风口格栅5.3处进的风导向至排风扇 7的导风板9。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第一风口格栅5.1、第二风口格栅5.2和第三风口格栅 5.3处进的风可以更流畅的进入到排风扇7处,从而进一步降低在产生排风扇7处产生空气紊流而形成的流阻,进一步保证排风扇7的顺畅排风效果。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结合附图7,所述空调外循环组件还包括外部热交换器10,所述外部热交换器10为U型,所述外部热交换器10与壳体 1底部固定连接,U型的外部热交换器10对应设置在第一风口格栅5.1、第二风口格栅5.2和第三风口格栅5.3的内侧,所述外部热交换器10的两端位置处均具有挡风板11,所述挡风板 11固定在外部热交换器10与壳体1的侧壁之间。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由于外部热交换器 10为U型这样可以更加适应第一风口格栅5.1、第二风口格栅5.2和第三风口格栅5.3的结构特点,可以保证第一风口格栅5.1、第二风口格栅5.2和第三风口格栅5.3处进的风充分与外部热交换器10进行热交换,另外,外部热交换器10的两端位置处均具有挡风板11可以避免风从外部热交换器10的两端溜走,保证外部热交换器10充分换热。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外部热交换器10与壳体 1的顶部之间固定有形状与外部热交换器10相适应的挡风件12,所述挡风件12一端与外部热交换器10抵紧,所述挡风件12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内表面抵紧。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可以避免第一风口格栅5.1、第二风口格栅5.2和第三风口格栅5.3处进的风从外部热交换器10的上端溜走,保证进的风只能从外部热交换器10穿过而与外部热交换器10充分换热。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空调外循环组件还包括所述压缩机13,所述压缩机13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且位于排风扇7朝向第二风口格栅5.2 的一侧,并且所述压缩机13位于排风扇7与外部热交换器10之间。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由于第二风口格栅5.2属于进风口总面积较大的一端,这样,可以对压缩机13进行有效冷却,保证压缩机13使用正常。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压缩机13为圆筒状,所述压缩机13的轴线方向指向第二风口格栅5.2。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圆筒状的压缩机13可以使气流经过时更顺畅,避免风在压缩机13位置处造成较大的紊流,从而保证排风扇7在排风时造成较大噪音。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如图8-12,所述空调内循环组件包括

内罩14,所述内罩14固定在壳体1内,所述内罩14与壳体1的内底面形成内循环空间 15,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在内罩14内设有内循环风口16;

风机24,所述风机24与壳体1固定连接且位于内循环风口16位置处;

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安装板25和设在安装板25中部的导风圈26,所述安装板 25与房车顶板17抵紧,所述安装板25与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循环风口16的内侧壁与风机24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27,所述导风圈26插接在间隙27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空调内循环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房车顶板17与壳体1底部之间的底板18,房车顶板17具有安装口19,所述底板18 中部具有安装让位口20,所述壳体1的底部且在内循环风口16的周边设有通口21,所述底板18与壳体1底部之间具有空间,所述底板18与壳体1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2,所述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2与通口21连通;

内部热交换器23,所述内部热交换器23固定在壳体1的内底面,所述内部热交换器23 位于内循环风口16与通口21之间;

导风面板30,所述导风面板30固定在安装板25下端;

所述安装口19的内侧壁面与导风圈2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28,所述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2与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28连通,所述安装板25上且在导风圈26外周设有穿孔29,所述穿孔29形成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28的流道口。

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巧妙的应用了底板18与壳体1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2,安装口19的内侧壁面与导风圈26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28,以及内循环风口16这样形成一个内循环,从而使得顶置空调的结构紧凑。另外,在顶置空调安装时,由于底板18及其以上的部件安装在房车顶板17的外部,导风组件和导风面板30安装在房车顶板17的内部,这样就需要将导风组件穿过房车顶板17与外部的部件连接,当采用“内循环风口16的内侧壁与风机24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27,所述导风圈26插接在间隙27内”后,这样,将导风圈26与间隙27插接就可以完成房车顶板17内外部组件的连接,方便安装或者方便拆卸维修。

当风机24的吹风方向为朝房车内的方向时,上述的结构的空调内循环组件中的风的流动循环为:房车内→第二内循环气体流道28→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2→内部热交换器23→风机24→房车内。当风机24的吹风方向为背离房车内的方向时,则与之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如图12,所述导风圈26的内侧和/或外侧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挡水棉31,导风圈26的内侧和/或外侧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挡水棉31可以理解为:导风圈26的内侧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挡水棉31,或者导风圈26 的外侧的侧壁上环绕设置有挡水棉31,或者导风圈26的内侧和外侧的侧壁上均环绕设置有挡水棉31。位于导风圈26的内的挡水棉31与风机24的外周面抵紧,位于导风圈26的外的挡水棉31与内循环风口16的内侧壁抵紧。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挡水棉31可以避免空调内循环组件产生的冷凝水从该处滴落至房车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如图14、15,所述导风圈26 的下端与导风面板30的内表面抵紧,所述导风面板30上且在导风圈26内端设有气体流口 32,导风面板30上设有用于调节气体流口32大小的调节结构,所述导风面板30上且在气体流口32的两侧设有导流板43。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导流板43的作用可以将风机24吹出来的风吹向房车的两侧,气体流口32处具有调节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气体流口 32处的风进行大小控制,满足不同需求,提高人的舒适性。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板33,所述调节板33上具有与气体流口32相适应的穿口34,所述调节板33与导风面板30滑动连接。所述气体流口32与穿口34叠合时,气体流口32处于打开状态,滑动调节板33使所述气体流口32与穿口34交叉时,从而调节气体流口32的大小,方便调节。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气体流口32为腰型,所述穿口34为腰型。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调节板33与导风面板 30滑动连接是指,所述导风面板30上设有卡扣35,所述卡扣35与导风面板30表面形成滑槽36,所述调节板33滑动连接在滑槽36内。这样,卡扣35不仅起到限位的作用,也起到滑动连接的作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导风面板30上设有沉槽 37,所述调节板33位于沉槽37内。结合这些技术特征后,沉槽37起到避免调节板33调节过位的作用。沉槽37的长度大于调节板33的长度。

所述导风面板30上设有让位穿槽44,所述调节板33上设有推块42,所述推块42穿过让位穿槽44设置。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如图13,所述底板18上且在安装让位口20的外侧设有向下凸起的定位凸环38,所述定位凸环38环绕安装让位口20 设置,所述定位凸环38的内端形成集水槽39。这样,定位凸环38可以起到与房车顶板17 定位的作用,起到方便安装,另外集水槽39可以避免第一内循环气体流道22形成的冷凝水流出而滴落至房车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集水槽39内设有用于连接集水槽39的两个侧壁的加强筋40。这样,可以保证底板18的结构强度。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内部热交换器23为环形。这样,可以保证房车内的空气在内部热交换器23位置处充分热交换,之后从风机24处流出,增加热交换效率。所述内罩14内顶部设有用于将内部热交换器23压紧的抵板41,所述抵板 41的端部与内部热交换器23抵紧。这样,可以保证内罩14的稳定性,避免在运输时偏离安装位置。

优选的,所述排风扇7的轴线与壳体1底部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70°~85°。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与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之比0.55~0.85。在这个范围内,效果更佳。具体的,所述排风扇7的轴线与壳体1底部表面之间的夹角α为70°或75°或80°或85°等;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朝向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与位于轴向分割面8且背离倾斜的一侧的进风口5的总面积之比为0.55或0.6或0.63或0.65或0.67或0.7或0.75或0.80或0.85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顶置空调可以应用在房车上,也可以应用在汽车上,也可以用在板房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对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的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都应属于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