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2011发布日期:2018-10-23 20:5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车辆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监控(monitor)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减少驾驶车辆的驾驶员(driver)的死角,在车辆前门(front door)的上部等安装有侧视镜(side mirror),借此能够映照出车辆的侧方区域。而且,驾驶员通过将侧视镜相对于自身车辆朝向外侧,能够提高对后方及后续车辆的可见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82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若将侧视镜相对于自身车辆而朝向外侧,则会导致侧视镜中映照不出自身车辆的侧面。其结果,难以掌握后续车辆相对于自身车辆的位置,有可能无法安全地进行车道变更等动作。

本发明是有鉴于此种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监控系统,既能确保对后方及后续车辆的可见性,又能掌握后续车辆相对于自身车辆的位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包括:检测部,检测位于自身车辆后侧方的车辆;后侧方摄像部,对所述自身车辆后侧方的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显示部,设在所述自身车辆的内部,显示所述后侧方摄像部所拍摄的图像;以及图像处理部,从由所述后侧方摄像部所拍摄的所述规定角度范围的图像中,提取以所述自身车辆的后方为基准的第1角度范围的第1图像,并使其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车辆时,提取所述第1图像,并从所述规定角度范围的图像中,提取包含以所述后方为基准且比所述第1角度大的第2角度范围的第2图像,并使它们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车辆时,以与所述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使所述第2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第1图像与所述第2图像为同一比例(scale)的图像。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显示部具备显示所述第1图像的第1显示区域、与显示所述第2图像的第2显示区域,所述显示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车辆时,使所述第2显示区域以与所述第1显示区域的显示形态不同的显示形态而显示。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后侧方摄像部配设在安装于所述自身车辆的侧视镜中,所述第1角度是与所述侧视镜同等视角的范围,所述第2角度至少包含所述侧视镜的死角范围。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车辆时,从由所述后侧方摄像部所拍摄的所述规定角度范围的图像中,算出所述车辆相对于所述自身车辆的相对位置,并基于所述算出的所述相对位置来决定所述第2角度。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显示部设于所述自身车辆的中央面板(center panel)。

而且,本发明的一形态是一种车辆监控系统,其中,所述图像处理部使所述后侧方的图像与所述后方的图像以连在一起的方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既能确保后续车辆的可见性,又能掌握后续车辆相对于自身车辆的位置的车辆监控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监控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侧方摄像部11的摄像范围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30的右后侧方不存在后续车辆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30的右后侧方的远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7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监控系统1还具备对车辆30的后方进行摄像的后方摄像部时的显示装置14的配置位置的图。

图9是对本变形例中的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的发明。而且,发明的解决方式并不需要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所有特征组合。另外,附图中,有时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监控系统被搭载于车辆中,从使用后侧方摄像部所拍摄的自身车辆后侧方的广角图像中截取相当于侧视镜的第1图像,并将截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自身车辆内的显示部。而且,车辆监控系统在有后续车辆从邻接车道靠近时,从所述广角图像中截取作为侧视镜死角的范围的第2图像,并将此截取的第2图像以与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显示于显示部。由此,既能确保后续车辆的可见性,又能掌握后续车辆相对于自身车辆的位置。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监控系统。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监控系统1的概略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车辆监控系统1具备检测部10(检测部10-1、10-2)、后侧方摄像部11(后侧方摄像部11-1、11-2)、图像处理部13及显示装置14(显示部141、142)。

后侧方摄像部11(后侧方摄像部11-1、11-2)对车辆30的后侧方的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后侧方摄像部11的摄像范围的图。

如图2所示,例如,后侧方摄像部11-1是广角镜头的摄像机(camera),设于车辆30左侧的侧视镜31。并且,后侧方摄像部11-1对车辆30的左后侧方的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例如,后侧方摄像部11-1进行摄像的规定角度范围,具有包含左侧的邻接车道的区域。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后侧方摄像部11-1对包含与侧视镜31同等的视角范围即第1角度范围、和侧视镜31的死角范围即第2角度范围的区域进行摄像。第1角度范围是以车辆30的后方为基准的、例如至30度为止的角度范围。第2角度范围是以第1角度为基准的、例如至30度为止的角度范围。因此,例如,后侧方摄像部11-1对以车辆30的左后方为基准而朝左后侧方至60度为止的角度范围进行摄像。后侧方摄像部11-1将所拍摄的图像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3。此处,所谓以作为第1角度范围的后方为基准的、例如30度的角度范围,是指如下所述的角度范围,即,如图2所示,从自身车辆的侧面开始,以侧视镜31、32为基点,从所述侧面朝向远离自身车辆的方向的侧方展开规定角度(此处为30度)的角度范围。而且,这与在驾驶员视点上,在侧视镜31、32上映照出且驾驶员能够确认的后方及后侧方像同义。

例如,后侧方摄像部11-2是广角镜头的摄像机,设于车辆30右侧的侧视镜32。并且,后侧方摄像部11-2对车辆30的右后侧方的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例如,后侧方摄像部11-2进行摄像的规定角度范围,具有包含右侧的邻接车道的区域。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后侧方摄像部11-2对包含与侧视镜32同等的视角范围即第1角度范围、和侧视镜32的死角范围即第2角度范围的区域进行摄像。例如,后侧方摄像部11-2对以车辆30的右后方为基准而朝右后侧方至60度为止的角度范围进行摄像。后侧方摄像部11-2将所拍摄的图像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3。另外,作为后侧方摄像部11,使用红外线摄像机或高感度摄像机、能够支持暗处或暗夜摄影的摄像机,由此即使在夜晚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影像视场。

检测部10(检测部10-1、10-2)被安装于车辆30的后方,对位于车辆30后侧方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检测部10-1对位于左后侧方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检测部10-2对位于右后侧方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例如,检测部10(检测部10-1、10-2)使用毫米波雷达对位于后侧方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但是,检测部10只要能够对位于车辆30后侧方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即可,检测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检测部10使用利用毫米波雷达来探测后续车辆的盲点探测(Blind Spot Detection,BSD)系统或变道警告(Lane Change Alert,LCA)系统、倒车盲点警示(Rear Cross Traffic Alert,RCTA)等,而且,检测部10也可使用通过图像处理部13来识别自身车辆与由摄像机所拍摄的对象的相对距离的功能等,对位于车辆30后侧方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还可通过激光雷达(1aser radar)来检测后续车辆。所谓位于后侧方的后续车辆,例如是指在左右的邻接车道上,位于第2角度内的后续车辆。即,例如,检测部10-1对位于成为侧视镜31死角的、左侧的第2角度范围内(或进入第2角度范围)的车辆进行探测。检测部10-2对位于成为侧视镜32死角的、右侧的第2角度范围内(或进入第2角度范围)的车辆进行探测。检测部10-1、10-2各自检测到位于车辆30后侧方的后续车辆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后续车辆的检测信号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3。另外,考虑到安全,检测部10也可对在左右的邻接车道中位于第1角度内的后续车辆进行检测,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后续车辆的检测信号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3。即,检测部10也可在后续车辆进入侧视镜32的死角之前检测后续车辆,并将表示检测到所述后续车辆的检测信号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3。

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并且,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1。

但是,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1输出有检测信号时,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至少包含比第1角度大的第2角度范围的第2图像。并且,图像处理部13使所提取的第1图像与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1。此时,例如,图像处理部13以与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而使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1。由此,驾驶员通过确认显示部141,既能确保后续车辆的可见性,又能掌握后续车辆相对于车辆30的位置。此处,所谓比第1角度大的第2角度范围,是指比第1角度范围朝远离自身车辆的方向的侧方展开的角度范围。从驾驶员观察为左侧的第2图像显示在左侧的第1图像的左侧。

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并且,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2。

但是,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2输出有检测信号时,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至少包含比第1角度大的第2角度范围的第2图像。并且,图像处理部13使所提取的第1图像与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2。此时,图像处理部13以与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而使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2。从驾驶员观察为右侧的第2图像显示在右侧的第1图像的右侧。

另外,图像处理部13的各部分既可通过硬件(hardware)来实现,也可通过软件(software)来实现,还可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显示部141是设在车辆30的内部。显示部141显示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显示部142是设在车辆30的内部。显示部142显示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

显示部141具备显示第1图像的第1显示区域141a、及显示第2图像的第2显示区域141b。显示部142具备显示第1图像的第1显示区域142a、及显示第2图像的第2显示区域142b。另外,显示部141、142既可彼此分离,也可作为一个显示部而构成。

以下,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部142的第1显示区域142a、第2显示区域142b的显示画面,使用图3~图6来进行说明。另外,第1显示区域141a、第2显示区域141b的显示画面与第1显示区域142a、第2显示区域142b的显示画面只是所显示的图像在车辆30的左右不同,而显示内容是同样的。因此,对于第1显示区域141a、第2显示区域141b的显示画面省略说明。

图3是表示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不存在后续车辆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如图3所示,由于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的第1角度或第2角度不存在后续车辆,因此检测部10-2不输出检测信号。因此,显示部142将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的第1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142a。并且,显示部142不在第2显示区域142b中显示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例如,显示部142既可将第2显示区域142b熄灭(blackout),也可使其蓝屏(blue screen),还可具备将后续车辆的存在告知给驾驶员的指示器(indicator)功能,也可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这样,显示部142在侧视镜32的死角不存在后续车辆的情况下,仅在第1显示区域142a中显示与侧视镜32的视角同样的范围。

图4是表示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的远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设为图4所示的后续车辆100位于车辆30的右后侧方的远方,即使车辆30变道至右邻的车道也无安全上的问题。此时,检测部10-2不输出检测信号。与图3同样,显示部142将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的第1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142a。并且,显示部142不在第2显示区域142b中显示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

图5是表示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如图5所示,由于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例如,在第1角度范围内存在后续车辆100),因此检测部10-2检测到所述后续车辆100的存在,并将检测信号输出至图像处理部13。并且,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2获取到检测信号时,提取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的第2图像,并将所提取的第2图像输出至显示部142。由此,显示部142将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的第1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141a,并且在第2显示区域142b中显示第2图像。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42以与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将第2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区域142b。并且,第1图像与第2图像是相同比例的图像。即,显示部142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维持所显示的图像比例而扩大视角。由此,驾驶员能够维持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车辆30的距离感。这样,显示部142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在第1显示区域142a中显示第1图像,并且在第2显示区域142b中显示侧视镜32的死角范围。

图6是表示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时的显示部142的显示画面的图。如图6所示,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且所述后续车辆100进入第2角度范围。因此,检测部10-2继续对图像处理部13输出检测信号。因此,显示部142将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的第1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141a,并且在第2显示区域142b中显示第2图像。即,显示部142在有后续车辆进入以往是驾驶员死角(侧视镜32的死角)的范围内时,在第1显示区域142a中显示第1图像,并且将所述后续车辆100所处的侧视镜32的死角范围的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区域142b。因此,驾驶员通过确认第2显示区域142b,便能够掌握进入侧视镜32的死角的后续车辆100的存在。而且,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42以与包含车辆30的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将第2图像于第2显示区域142b中。由此,既能确保后续车辆100的可见性,又能掌握后续车辆相对于车辆30的位置。

另外,显示部142在来自检测部10-2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停止时,停止第2显示区域142b中的第2图像的显示,使第2显示区域142b熄灭、蓝屏、执行指示器功能或者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由此,削减不需要的第2图像的显示,降低对驾驶员的干扰。所谓来自检测部10-2的检测信号的输出停止时,是指后续车辆100进入检测部10-2的检测范围外时。此处,所谓对驾驶员的干扰,是指对于在第1图像与第2图像上放映出的拍摄图像(拍摄风景),因其变迁的速度差产生的、驾驶员所感到的不协调感。通常,在一个显示区域中放映的图像随着朝向远离车辆的方向的侧方,图像的变迁速度将变快。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7是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另外,作为初始条件,以在车辆30的后侧方不存在后续车辆10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部13获取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步骤S101)。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14(步骤S102)。例如,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1的第1显示区域141a。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2的第1显示区域142a。此时,图像处理部13既可使第2显示区域141b、142b熄灭,也可将其设为蓝屏,还可具备将后续车辆的存在告知给驾驶员的指示器功能,还可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

图像处理部13判定是否从检测部10获取了检测信号(步骤S103)。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获取了检测信号时,提取所述第1图像,并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第2角度范围的第2图像,并显示于显示装置14(步骤S104)。例如,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1获取了检测信号时,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第2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将第1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141a,并且将第2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区域141b。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2获取了检测信号时,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第2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将第1图像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142a,并且将第2图像显示于第2显示区域142b。另外,图像处理部13在未从检测部10获取检测信号时,执行步骤S102的处理。

图像处理部13判定从检测部10输出的检测信号是否消失(步骤S105)。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输出的检测信号消失时,停止第2图像的显示(步骤S106)。例如,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1输出的检测信号消失时,停止第2显示区域141b中的第2图像的显示,并使第2显示区域141b熄灭、蓝屏、执行指示器功能或者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2输出的检测信号消失时,停止第2显示区域142b中的第2图像的显示,使第2显示区域142b熄灭、蓝屏、执行指示器功能或者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另外,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输出的检测信号未消失时,执行步骤S105的处理。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监控系统1具备:检测部10,检测位于自身车辆后侧方的车辆;后侧方摄像部11,对自身车辆后侧方的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显示部141、142,设在自身车辆的内部,显示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以及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规定角度范围的图像中,提取以自身车辆的后方为基准的第1角度范围的第1图像,并使其显示于显示部141、142。并且,图像处理部13在由检测部10检测到车辆时,提取第1图像,并从规定角度范围的图像中,提取包含以后方为基准且比第1角度大的第2角度范围的第2图像,并使它们显示于显示部141、142。由此,车辆30的驾驶员通过确认显示部141、142,从而既能确保后续车辆100的可见性,又能掌握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自身车辆即车辆30的位置。由此,驾驶员能够安全地实施车道变更等动作。

而且,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4在第1显示区域中显示与侧视镜的视角同等的图像。由此,能够减轻对驾驶员造成的不协调感(例如,以往搭载于侧视镜上的镜子与图像造成的视觉差异或速度(speed)感等)。而且,显示装置14以与第1图像连在一起的方式将第2图像于第2显示区域。由此,由于能够使第1显示区域的第1图像上显示自身车辆,因此驾驶员更容易掌握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自身车辆即车辆30的位置。此处,所谓侧视镜的视角,是指在驾驶员能够确认的侧视镜上放映出的影像的范围,在第1显示区域中,显示与所述侧视镜的视角为同等视角的图像。而且,侧视镜的视角通常多设定为(至少)25度~30度,但这是根据车辆任意设定的。而且,第1及第2显示区域能够如以往的侧视镜那样,任意移动所显示的方向。

而且,如上所述,显示装置14将第1图像与第2图像显示为相同比例的图像。即,显示部142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100的情况下,维持所显示的图像的比例而扩大视角。由此,驾驶员即使在第2显示区域中显示有第2图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第1显示区域的第1图像上显示自身车辆,进而,能够使第1显示区域的第1图像与第2显示区域的第2图像中放映出的图像的比例尺或远近感不变。因此,能够消除所显示的图像的歪曲或不协调感而维持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车辆30的距离感。而且,当使一个显示区域中显示扩大了视角的图像时,所显示的被摄物将变小,但在本发明中,在第1显示区域与第2显示区域中具备多个显示区域,因此能够将第1图像与第2图像设为相同的比例。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当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不存在后续车辆时,显示装置14仅在第1显示区域中显示第1图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显示装置14只要能够通过使第2显示区域的亮度或彩度充分低于第1显示区域以降低对驾驶员的干扰,则也可在第2显示区域中显示第2图像。而且,通过具备可供驾驶员任意选择第2显示区域的显示的开启-关闭(ON-OFF)的开关等,也可在第2显示区域中始终显示第2图像。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4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获取了检测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使第2显示区域闪烁。由此,驾驶员能够掌握有后续车辆从邻接车道接近的情况。而且,在车辆监控系统1中,也可还具备发声部,当在车辆30的右后侧方存在后续车辆(获取了检测信号)时,通过输出警告声或语音,来对驾驶员告知后续车辆的接近。而且,也可通过将第2图像显示为放大图像,从而使后续车辆放大显示。而且,也可通过将后续车辆的存在告知给驾驶员的指示器功能,来使指示灯等闪烁。即,显示装置14也可通过使第2显示区域以与第1显示区域的显示形态不同的显示形态进行显示,从而对驾驶员告知后续车辆的接近,其显示形态不受限定。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13在由检测部10检测到后续车辆100时,也可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规定角度范围的图像中,算出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车辆30的相对位置。并且,图像处理部13。也可基于所算出的相对位置来决定第2角度范围。而且,也可使用通过图像处理部13对车辆30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后续车辆100的相对位置(相对距离)进行识别并算出的功能等,来检测位于车辆30后侧方的后续车辆100。即,也可由后侧方摄像部11与图像处理部13来承担检测部10的功能。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13也可根据后续车辆100的相对速度来决定第2角度范围。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在车辆监控系统1中进一步设置使第2显示区域中显示第2图像的开关。由此,用户能够在所期望的时机(timing)确认第2角度的图像。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13也可在车辆30的转向(steering)转动了规定的角度以上时,使第2显示区域中显示第2图像。所谓车辆30的转向转动了规定的角度以上时,是指由驾驶员将车辆30变道至邻接车道时。由此,驾驶员在将车辆30变道至邻接车道时,能够一边确认第2显示区域中显示的第2图像,一边更安全地使车辆30进行变道。而且,也可在探测到方向指示机的运行的情况下、或者探测到方向指示机的运行与转向动作这两者的情况等下,使第2显示区域中显示第2图像。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显示装置14设于车辆30的中央面板。由此,能够在车辆30的行驶中确认侧视镜31、32的死角,而不会损害驾驶员的前方视场。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车辆监控系统1也可还具备对车辆30的后方进行摄像的后方摄像部。图8是表示车辆监控系统1还具备对车辆30的后方进行摄像的后方摄像部时的显示装置14的配置位置的图。

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14被设于车辆30的中央面板。并且,显示装置14基于图像处理部13的控制,以连在一起的方式显示由后侧方摄像部11-1、11-2与后方摄像部所拍摄的图像。例如,显示装置14使将后侧方摄像部11-1、11-2所拍摄的图像与后方摄像部所拍摄的图像合成所得的全景(panorama)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14。通过像这样将显示从车辆30的后方直至后侧方的侧视镜31、32的死角为止的图像的显示装置14配置于中央面板,从而能够使间接视场信息集中于中央面板,能够减轻驾驶员的头部摆动或视线移动造成的负担。而且,除了中央面板以外,也可将显示装置14配置于仪表板(meter panel)。进而,只要不会损害驾驶员的前方视场,则也可另行设置监控器来作为显示装置14,还可将第1显示区域及第2显示区域设为后视镜(back mirror),还可设为前挡玻璃(front glass),还可设为抬头显示器(head up display)等。通过设为这些部分,能够进一步减少驾驶员的视线移动,而不会损害前方的视场。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13也可在后侧方摄像部11-1、11-2或后方摄像部所拍摄的图像中,对后续车辆(包含四轮、二轮、自行车)进行标记(marking),由此来对驾驶员告知后续车辆的接近。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第1图像与第2图像既可有一部分区域重复,也可为独立的区域。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在侧视镜中配设后侧方摄像部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也可配设在车身的内外。即,只要能够相对于自身车辆而显示第1图像及第2图像即后侧方即可,因此后侧方摄像部的设置位置并无限定。而且,相对于自身车辆,侧视镜的有无不受限定。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为:第1图像在必要时始终显示于第1显示区域,第2图像根据状况而选择性地显示于第2显示区域。所谓显示第1图像时,是指驾驶员乘坐在车辆中时、或探测到供乘员进入的车门的开闭时、或车辆的点火开关(igmtion)被开启(ON)时等。而且,也可从探测到驾驶员自车辆中下车或乘员下车、点火开关的关闭(OFF)等后开始启动计时器(timer),在规定时间后停止对显示部的输出。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广角镜头的摄像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直接显示由能够拍摄必要角度的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而且,作为后侧方摄像部的摄像机的数量并无限定,既可由一个摄像机对包含第1角度与第2角度的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也可使用两个以上的摄像机来对规定角度范围进行摄像。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在第1显示区域中显示与侧视镜的视角同等的图像,但此处不论侧视镜的有无。即,即使为未搭载侧视镜的车辆,第1显示区域所显示的视角也能够设想假设搭载侧视镜的情况而设定同等的视角。而且,在第1显示区域及第2显示区域中,其视角能够任意地设定。因此,在第1显示区域与第2显示区域中,能够使所显示的视角不同。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部13根据后续车辆100的相对速度来使第1图像及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14。例如,图像处理部13也可在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自身车辆的相对速度达到设定值时,将第1图像及第2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14。由此,在后续车辆停止的情况下、或者后续车的速度慢而不会妨碍自身车辆安全变道的情况下,不显示第2图像。由此,能够防止不需要的第2图像,降低对驾驶员的干扰。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后续车辆100相对于自身车辆的相对速度的获取方法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所述相对速度既可基于车辆与由摄像机所拍摄的对象的相对距离来决定,也可使用公知的技术来决定。以下,将使用后续车辆100的相对速度的、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流程作为变形例来进行说明。图9是对本变形例中的图像处理部13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的图。另外,作为初始条件,以车辆30的后侧方不存在后续车辆100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部13获取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步骤S201)。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装置14(步骤S202)。例如,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1的第1显示区域141a。图像处理部13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与第1角度范围对应的图像即第1图像。然后,图像处理部13使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2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的第1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42的第1显示区域142a。此时,图像处理部13既可将第2显示区域141b、142b熄灭,也可使其蓝屏,还可具备将后续车辆的存在告知给驾驶员的指示器功能,还可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

图像处理部13判定是否从检测部10获取了检测信号(步骤S203)。图像处理部13在未从检测部10获取检测信号时,执行步骤S202的处理。

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获取了检测信号时,判定后续车相对于自身车辆的相对速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图像处理部13在后续车相对于自身车辆的相对速度达到设定值时,提取所述第1图像,且从由后侧方摄像部11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第2角度范围的第2图像,并显示于显示装置14(步骤S205)。另一方面,图像处理部13在后续车相对于自身车辆的相对速度未达到设定值时,不显示第2图像,或者停止第2图像的显示。

图像处理部13判定从检测部10输出的检测信号是否消失(步骤S206)。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输出的检测信号消失时,停止第2图像的显示(步骤S207)。例如,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1输出的检测信号消失时,停止第2显示区域141b中的第2图像的显示,使第2显示区域141b熄灭、蓝屏、执行指示器功能、或者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2输出的检测信号消失时,停止第2显示区域142b中的第2图像的显示,使第2显示区域142b熄灭、蓝屏、执行指示器功能、或者显示道路交通信息等引导信息。另外,图像处理部13在从检测部10输出的检测信号未消失时,执行步骤S206的处理。

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部13也可由计算机(computer)来实现。此时,也可将用于实现此功能的程序(program)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执行此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而实现。另外,此处所述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含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及周边设备等硬件者。而且,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flexible disk)、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等便携式介质、内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hard disk)等存储装置。进而,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包含如经由互联网(Intemet)等网络(network)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来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那样,短期、动态地保持程序的部件,以及如此时成为服务器(server)或客户端(client)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将程序保持固定时间的部件。而且,所述程序既可为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也可为能够进一步通过与已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前述功能的程序,还可为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而实现的程序。

以上,参照附图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也包含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的设计等。

应留意的是,对于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所示的装置、系统、程序及方法中的动作、流程、步骤及阶段等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只要未特别明示为“之前”、“先”等,而且,不将前处理的输出用于后处理,则能够以任意的顺序来实现。关于权利要求、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而使用“首先,”、“接下来,”等进行了说明,也并非意味着必须以此顺序来实施。

符号的说明

1:车辆监控系统

10:检测部

11:后侧方摄像部

13:图像处理部

14:显示装置

30:车辆

31、32:侧视镜

100:后续车辆

141、142:显示部

141a、142a:第1显示区域

141b、142b:第2显示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