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警示方法、装置和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03400发布日期:2019-10-18 22: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警示方法、装置和车辆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警示方法、一种车辆警示装置和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辆的普及,由于车辆引发的各类事故也逐年增多,例如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发动机由于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通过底盘缝隙或车身缝隙进入车内,从而在较为密闭的车内,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在先技术中提供一种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可以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控制车窗和天窗开启,从而可以降低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防止车内人员中毒。然而,若开启车窗和天窗时,车内人员处于睡眠等意识不清的状态,则极易造成财物丢失,并且不利于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警示方法、装置和车辆,以解决车辆内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直接开窗通风,极易造成财物丢失,且不利于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警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选择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选择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包括:

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从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眨眼频率;

根据所述车内人员眨眼频率确定车内人员状态;

选择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模式包括下列之一或任意组合:

语音提示、座椅震动和车联网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选择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包括:

当所述车内人员状态为清醒状态时,进行语音提示警示;

当所述车内人员状态为打盹状态时,对所述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以及语音提示警示;

当所述车内人员状态为睡眠状态时,对所述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进行语音提示警示,以及通过车联网进行远程报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警示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可以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警示装置,以解决车辆内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直接开窗通风,极易造成财物丢失,且不利于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警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警示模块,用于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选择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从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眨眼频率;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内人员眨眼频率确定车内人员状态;

警示子模块,用于选择所述车内人员状态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模式包括下列之一或任意组合:

语音提示、座椅震动和车联网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子模块包括:

第一警示单元,用于当所述车内人员状态为清醒状态时,进行语音提示警示;

第二警示单元,用于当所述车内人员状态为打盹状态时,对所述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以及语音提示警示;

第三警示单元,用于当所述车内人员状态为睡眠状态时,对所述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进行语音提示警示,以及通过车联网进行远程报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车辆警示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且警示模块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车辆内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时直接开窗通风,极易造成财物丢失,且不利于车内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任一种车辆警示装置。

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辆警示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辆警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车辆警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辆警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车辆警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辆警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控制模块,02-发动机,03-一氧化碳传感器,04-摄像模块,05-警示模块,051-语音提示子模块,052-座椅震动子模块,053-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6-定位模块,07-车辆启动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包括车辆警示装置的车辆警示系统,该车辆警示系统可以包括车辆警示装置对应的实体的控制模块01、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和警示模块05。

控制模块01,分别与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和警示模块05连接。控制模块01在接收到发动机02发送的怠速信号时,可以接收一氧化碳传感器03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04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当发动机02处于怠速状态,也即发动机启动后挂空挡,从而使发动机02处于空转状态时,燃料无法充分燃烧而产生的一氧化碳极易进入车内,此时发动机02可以将怠速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01,以指示发动机02的怠速状态。一氧化碳传感器03可以采集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并可以将采集到的一氧化碳浓度发送至控制模块01,摄像模块04可以对车内人员进行拍摄,从而得到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可以将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发送至控制模块01,当控制模块01接收到发动机02发送的怠速信号时,可以接收一氧化碳传感器03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04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其中,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当前车内人员的清醒程度。警示模块05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配置有警示模式的警示子模块,且每个警示子模块中配置的警示模式均不相同,当当前的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控制模块01可以从警示模块05中,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子模块进行警示,也即是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的清醒程度,采用对应的方式进行警示。

当车内人员较为清醒时,可以采用提示的警示模式警示车内人员注意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而不是直接打开车窗,从而能够避免财物丢失,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而当车内人员处于睡眠等意识不清的状态时,则可以采用直接通风、自动拨打急救电话等警示模式,从而能够避免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需要说明的是,车内人员可以包括驾驶位的人员、副驾驶位的人员和后座的人员中的至少一者。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优先拍摄驾驶位的人员,也即驾驶员的状态图像。由于车辆怠速状态下并未行驶,因此车辆的驾驶位也可能没有驾驶员,在驾驶位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则可以拍摄副驾驶人员和/或后座人员的状态图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以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怠速信号时,获取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实施例二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包括车辆警示装置的车辆警示系统,该车辆警示系统可以包括车辆警示装置对应的实体的控制模块01、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警示模块05、定位模块06和车辆启动模块07。

其中,车辆启动模块07具体可以为无钥匙进入启动控制模块,当车内人员按下一键启动按键时,整车可以上电,也即无钥匙进入启动控制模块可以向控制模块01、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警示模块05、定位模块06等功能组件发送电源模式信号,从而激活车辆警示装置。

控制模块01,可以分别与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警示模块05和车辆启动模块07连接。控制模块01在接收到发动机02发送的怠速信号时,可以接收一氧化碳传感器03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04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在实际应用中,车辆的每个功能组件均配置有对应的控制模块,其中有的功能组件可以配置单独的控制模块,有的则可以共用一个控制模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01可以为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警示模块05、空调等功能组件共用的控制模块,当然,也可以为其中一者对应的控制模块,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可以理解的是,当发动机02、一氧化碳传感器03、摄像模块04、警示模块05、空调等功能组件由多个控制模块控制时,在进行警示的过程中,各个控制模块之间将进行必要的交互,并可以由其中一个控制模块在获取到其他控制模块发送的数据之后进行警示。

摄像模块04可以包括摄像头、存储芯片等摄像相关的器件,并可以设置于后视镜、车顶等便于拍摄车内人员的位置。在实际应用中,摄像模块04除拍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例如后方车辆检测、夜视等功能,也即是车辆可以通过一个摄像模块,实现需要通过拍摄进行的各种功能。相应的,由于摄像模块04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因此摄像模块04可以在车辆上电时立即开启。

警示模式可以包括下列之一或任意组合:语音提示、座椅震动和车联网报警。相应的,警示模块05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和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其中,控制模块01可以向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发送语音提示请求信号,从而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在接收到语音提示请求信号时,可以发出语音提示,从而提醒车内人员当前一氧化碳浓度较高,极易中毒,需采取开窗等措施进行通风。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可以包括一震动电机,并可以设置于驾驶位座椅,或者车内所有座椅之下,控制模块01可以向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发送座椅震动请求信号,从而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在接收到座椅震动请求信号时,可以震动座椅,从而对车内人员进行震动警示。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可以包括车联网主机,控制模块01可以向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发送远程求救信号,从而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在接收到远程求救信号时,可以向外部发送求助信息,例如可以自动拨打急救电话,或者向车辆救助机构自动发送求救信息等等。

当车内人员状态图像指示车内人员处于清醒状态时,控制模块01可以向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发送语音提示请求信号,从而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可以发出语音提示,以提醒车内人员采取开窗通风、关闭发动机等措施。

当车内人员状态图像指示车内人员处于打盹状态时,控制模块01可以向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发送座椅震动请求信号,从而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可以震动座椅,从而叫醒车内人员,控制模块01还可以向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发送语音提示请求信号,从而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可以发出语音提示,进而车内人员被叫醒后可以听到语音提示。

当车内人员状态图像指示车内人员处于睡眠状态时,控制模块01可以向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发送座椅震动请求信号,从而座椅震动子模块052可以震动座椅,从而叫醒车内人员,控制模块01还可以向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发送语音提示请求信号,从而语音提示子模块051可以发出语音提示,当震动或发出语音之后的预设时长内仍未检测到一氧化碳浓度降低,或者仍未检测到车内人员处于清醒状态,则可以确定车内人员已经中毒而无法苏醒,从而控制模块01可以向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发送远程求救信号,从而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可以向外部发送求助信息。

车辆警示装置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的清醒程度,采用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当车内人员较为清醒时,可以采用语音和/或震动等警示方式警示车内人员注意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而不是直接打开车窗,从而能够避免财物丢失,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而当车内人员处于睡眠等意识不清的状态时,则可以采用直接通风、自动拨打急救电话等警示方式,从而能够避免车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定位模块06可以为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并可以与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连接,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在接收到控制模块01发送的远程求救信号时,可以向定位模块06发送位置请求信号,相应的,定位模块06可以用于在接收到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发送的位置请求信号时,向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发送车辆位置信息,从而车联网报警子模块053在向外部发送求助信息时,可以同时上报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以便于缩短救助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可以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怠速信号时,获取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实施例三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警示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警示系统,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车辆上电后,当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可以将怠速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以指示发动机的怠速状态。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怠速信号时,可以激活一氧化碳传感器,使其采集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一氧化碳浓度发送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接收到一氧化碳浓度的数据。摄像模块在车辆上电时即可开启,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怠速信号时,还可以控制摄像模块开始进行拍摄,并生成图片进行存储,也即是生成并存储车内人员状态图像,进而摄像模块可以将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发送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接收到表征车内人员状态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步骤302: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控制模块可以将当前的一氧化碳浓度和预设浓度进行比较,当当前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控制模块可以从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状态,也即确定车内人员当前处于清醒状态、打盹状态还是睡眠状态,进而控制模块可以从警示模块包括的配置有不同警示模式的各个警示子模块中,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子模块进行警示,也即是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的清醒程度,采用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而不是无论车内人员是否清醒,均直接打开车窗或天窗进行通风,从而能够避免财物丢失,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可以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并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实施例四

参照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车辆警示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警示系统,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和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车辆通过车辆启动模块上电后,控制模块可以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怠速信号时,也即是在发动机怠速开始产生一氧化碳时,激活一氧化碳传感器,使其采集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一氧化碳浓度发送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接收到一氧化碳浓度,同时,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怠速信号时,还可以控制摄像模块开始拍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进而摄像模块可以将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发送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接收到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例如,车辆通过车辆启动模块上电,且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此时可以将怠速信号发送至控制模块,进而控制模块可以激活一氧化碳传感器,使其采集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传感器可以将采集到的一氧化碳浓度c发送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接收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c。摄像模块在车辆上电时即可开启,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怠速信号时,还可以控制摄像模块开始拍摄驾驶员状态图像,进而摄像模块可以将驾驶员状态图像p发送至控制模块,从而控制模块可以接收到驾驶员状态图像p。

步骤402: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从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眨眼频率。

车内人员眨眼频率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清醒状态,也即车内人员当前处于清醒、打盹还是睡眠的状态。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各有差异,所以仅依靠设置浓度阈值,很难判断一氧化碳浓度超过浓度阈值时车内人员的状态,若是阈值设置偏高,则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可能已经中毒昏厥,若是阈值设置偏低,则车窗或天窗开启时,车内人员并无任何不良反应,从而将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因此,车内人员的状态不同,应采取不同的警示方式,以避免对车内人员造成困扰和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车内人员状态可以通过车内人员眨眼频率表征,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参数表征,例如车内人员眼球面积等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从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眨眼频率的步骤可以通过疲劳检测算法,或者其他检测方式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同样不作具体限定。

例如,控制模块可以确定车内当前的一氧化碳浓度c大于预设浓度c0,此时,控制模块可以从驾驶员状态图像p中确定驾驶员眨眼频率为fw。

步骤403:根据车内人员眨眼频率确定车内人员状态。

通常,车内人员眨眼频率较高时,可以说明车内人员当前处于比较清醒的状态;车内人员眨眼频率较低时,可以说明车内人员当前处于犯困的打盹状态;车内人员眨眼频率为零时,可以说明车内人员当前处于睡眠状态。因此,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眨眼频率,确定当前车内人员的状态。

例如,控制模块可以确定驾驶员眨眼频率fw对应的驾驶员状态为打盹状态。

步骤404: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控制模块可以从警示模块包括的配置有不同警示模式的各个警示子模块中,选择当前车内人员状态对应的警示子模块进行警示,也即是可以根据车内人员的清醒程度,采用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具体的,警示模式可以包括下列之一或任意组合:语音提示、座椅震动和车联网报警。相应的,警示模块可以包括语音提示子模块、座椅震动子模块和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当车内人员状态为清醒状态时,可以进行语音提示警示,也即控制模块可以静止语音提示子模块播放语音提示;当车内人员状态为打盹状态时,可以对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以及语音提示警示,也即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座椅震动子模块进行震动,以及控制语音提示字模块播放语音提示;当车内人员状态为睡眠状态时,可以对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进行语音提示警示,以及通过车联网进行远程报警,也即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座椅震动字模块进行震动,控制语音提示子模块播放语音提示,以及控制车联网报警子模块进行远程报警。

其中,当控制模块控制车联网报警子模块进行远程报警时,可以首先向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发送远程求救信号,然后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在接收到远程求救信号时,可以向定位模块发送位置请求信号,定位模块在接收到位置请求信号时,可以向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反馈车辆位置信息,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在接收到车辆位置信息时,可以向外部发送携带有车辆位置信息的求助信息,例如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可以向预设服务器发送求助消息,或者自动拨打预设号码,该预设号码可以为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对应的特定号码,并且车联网报警子模块在向外部发送求助信息的同时,可以上报车辆当前所处的位置,以便于缩短救助时间,使车内人员尽快得到救治。

另外,由于车内人员出于遮光需要,在睡眠休息时可能会用衣物遮盖面部,或者在驾驶时可能佩戴墨镜等等,从而可能导致控制模块无法从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眨眼频率,此时,为了确保车内人员安全,避免耽误车内人员的救治时间,控制模块在无法确定出车内人员眨眼频率时,可以直接认定车内人员处于睡眠状态,从而进行震动警示、语音提示警示、以及远程报警。

例如,控制模块可以在驾驶员状态为打盹状态时,通过座椅震动子模块对驾驶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以及通过语音提示子模块对驾驶员进行语音提示警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在接收到发动机发送的怠速信号时,可以获取一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一氧化碳浓度和摄像模块拍摄的车内人员状态图像,进而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从语音提示子模块、座椅震动子模块和车联网报警子模块中,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子模块中配置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实施例五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警示装置500的结构框图,该车辆警示装置500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501,用于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

警示模块502,用于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参照图5,警示模块502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5021,用于当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从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中确定车内人员眨眼频率;

第二确定子模块5022,用于根据车内人员眨眼频率确定车内人员状态;

警示子模块5023,用于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

进一步的,警示模式包括下列之一或任意组合:

语音提示、座椅震动和车联网报警。

进一步的,参照图5,警示子模块5023包括:

第一警示单元50231,用于当车内人员状态为清醒状态时,进行语音提示警示;

第二警示单元50232,用于当车内人员状态为打盹状态时,对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以及语音提示警示;

第三警示单元50233,用于当车内人员状态为睡眠状态时,对车内人员的座椅进行震动警示,进行语音提示警示,以及通过车联网进行远程报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且警示模块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任一种车辆警示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发动机的怠速信号时,可以获取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及车内人员状态图像,且在一氧化碳浓度大于预设浓度时,可以选择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对应的警示模式进行警示。车内人员状态图像可以表征车内人员的状态,进而对于车内人员不同的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警示,从而能够避免因直接开窗通风造成的财物丢失,并且可以保护车内人员人身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