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路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0824发布日期:2018-09-08 01:0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线路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是汽车上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汽车上将所有用电器连接起来,给电器件提供电源、地线以及用电器间的信号传输,所以线束在汽车上的装配,特别是线束的固定就特别重要,大多数情况下线束都是固定在金属支架上,所以线束的固定后必须不能和金属支架接触,避免线束和金属支架摩擦产生磨损,而引起车辆故障,严重的可能引起火灾。

参考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线束总成3′通过胶带2′固定在线束支架1′,线束支架1′再通过其上的卡扣固定在金属固定支架上,从而实现对线束总成3′的固定。

现有技术方案中线束总成3′通过l形的线束支架1′进行固定,固定方式单一,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线路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根据固定的管线路数量进行变更结构,通用性较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件以及活动部件,所述活动部件活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上,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底板以及l形板,所述l形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l形板的垂直部分对称设于所述底板上,两个所述l形板的水平部分相向延伸,两个所述l形板的水平部分均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槽;

所述活动部件包括基板以及卡扣,所述卡扣固定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用于与所述开口槽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

如上所述的管线路固定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倾斜部以及第一垂直部,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倾斜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垂直部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部和所述第一倾斜部之间形成第一抵压面。

如上所述的管线路固定装置,其中,优选的是,两个所述l形板的垂直部分均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方槽,所述基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端面向外凸设有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延伸部之间形成有台阶面,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形成于所述延伸部的两侧侧面,所述主体部的两侧侧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方槽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如上所述的管线路固定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部倾斜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的第二端的端面形成第二抵压面,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外壁面上凸设有角形块,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垂直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卡接结构和多个与之匹配的开口槽,活动部件在固定部件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卡接结构固定于开口槽的位置进行变更,固定方式灵活多变,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线束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部件的轴测图;

图3是活动部件的轴测图;

图4是图3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种固定方式的轴测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种固定方式的卡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种固定方式的轴测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种固定方式的卡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利用第一种固定方式固定线束后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利用第二种固定方式固定线束后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部件,101-底板,102-l形板,103-开口槽,104-方槽,105-通槽;

200-活动部件,201-基板,202-卡扣,203-第一倾斜部,204-第一垂直部,205-第一抵压面,206-主体部,207-延伸部,208-台阶面,209-第二倾斜部,210-第二抵压面,211-角形块,212-第二垂直部。

300-线束总成,301-胶带;

1′-线束支架,2′-胶带,3′-线束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线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件100以及活动部件200,所述活动部件200活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100上,其中:

参照图2所示,所述固定部件100包括底板101以及l形板102,所述l形板10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l形板102的垂直部分对称设于所述底板101上,本实施例中,底板101和l形板102一体成型,l形板102成型于所述底板101的相对两侧侧壁上,两个所述l形板102的水平部分相向延伸,l形板102的内壁面与所述底板101的顶壁之间共同形成凸形结构的通槽105,两个所述l形板102的水平部分均沿着l形板10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槽103。

参照图3所示,所述活动部件200包括基板201以及卡扣202,活动部件200通过其上的卡扣202固定在金属固定支架上,所述卡扣202固定于所述基板201上,所述基板201的相对两侧均设有用于与所述开口槽103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接结构。

上述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卡接结构和多个与之匹配的开口槽103,活动部件200在固定部件100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卡接结构固定于开口槽103的位置进行变更,固定方式灵活多变,通用性较强。

进一步地,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包括第一倾斜部203以及第一垂直部204,所述第一倾斜部203的第一端与所述基板201倾斜连接,倾斜角度为锐角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部2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垂直部204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一垂直部20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201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垂直部204和所述第一倾斜部203之间形成第一抵压面205。

本发明的第一种固定方式参照图6所示,将第一卡接结构对准固定部件100上两个开口槽103,向下按压,在按压过程中当活动部件200接触到固定部件100时由于第一倾斜部203的存在,会使两侧的第一卡接结构相对运动,从而使第一抵压面205向内运动,继续向下活动部件200,当第一抵压面205越过l形板102的下平面时,第一卡接结构回到初始状态,实现固定部件100和活动部件200的垂直固定,即本发明所提供的图5结构,活动部件200在固定部件100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开口槽103的位置进行变更,从而实现活动部件200在固定部件100上不同位置的变更。

参照图9所示,采用第一种固定方式时,线束总成300通过胶带301固定在固定部件100上,活动部件200再通过其上的卡扣202固定在金属固定支架上,从而实现对线束总成300的固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种固定方式,具体地,参照图4所示,两个所述l形板102的垂直部分均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方槽104,所述基板201包括主体部206,所述主体部206的端面向外凸设有延伸部207,所述主体部206和所述延伸部207之间形成有台阶面208,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形成于所述延伸部207的两侧侧面,所述主体部206的两侧侧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方槽104形成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结构。

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包括第二倾斜部209,所述第二倾斜部209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部206倾斜连接,倾斜方向为锐角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部209的第二端的端面形成第二抵压面210,所述第二倾斜部209的外壁面上凸设有角形块211,所述第二倾斜部209的内壁面上设有第二垂直部212,所述第一垂直部20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基板201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发明的第二种固定方式参照图8所示,将活动部件200从固定部件100的通槽105一端插入,由于台阶面208的存在,所以在插入的过程中,第一卡接结构不会和固定部件100接触,而第二卡接结构在和固定部件100的接触过程中由于两个第二倾斜部209的存在,第二卡接结构会向内运动,当第二倾斜部209的第二抵压面210越过固定部件100的l形板102上的相对两个方槽104,与两个方槽104的顶面相抵时,第二倾斜部209回到初始位置,同时角形块211在方槽104的底面上部,限制活动部件200继续移动,从而实现固定部件100和活动部件200的水平固定,即本发明所提供的图7结构,活动部件200插入固定部件100的深度可以根据l形板102的一系列方槽104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固定装置不同长度的变化。

参照图10所示,采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线束总成300通过胶带301固定在固定部件100上,活动部件200再通过其上的卡扣202固定在金属固定支架上,从而实现对线束总成300的固定。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