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目前,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是直接固定在地面上的,这样当汽车倒车不注意时就会撞到汽车充电桩,从而导致汽车充电桩的损坏,另外,目前的汽车充电桩不便于移动,这样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便于汽车充电桩的移动,从而便于维修和安装。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汽车充电桩不便于移动和易受到撞击而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第一缓冲机构连接有汽车充电桩本体,所述汽车充电桩本体通过第二缓冲机构连接有抵压板,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立板,所述汽车充电桩本体通过第三缓冲机构与立板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底座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开设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多个限位机构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机构,所述活动块与活动板通过调节杆连接,所述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和活动板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焊接在底座内侧壁的多根第一固定杆,所述汽车充电桩本体的底部开设与第一固定杆对应的滑口,所述第一固定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的内侧壁和汽车充电桩本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焊接在抵压板上的插杆,所述汽车充电桩本体上开设与插杆对应的插槽,所述插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汽车充电桩本体和抵压板螺纹连接,所述插杆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插槽的内侧壁开设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缓冲机构包括两个运动块,所述立板上开设与运动块对应的运动槽,所述运动槽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运动块上开设与第二固定杆对应的通口,所述第二固定杆上套接有两根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运动槽的内侧壁和运动块螺纹连接,所述运动块通过支撑杆与汽车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运动块和汽车充电桩本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运动块和汽车充电桩本体上均焊接有与支撑杆对应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内焊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转动套接在第一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焊接有l型把手,所述螺纹杆远离l型把手的一端贯穿底座并与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两端螺纹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活动块上开设与螺纹杆对应的螺纹口,所述螺纹杆上固定套接有转环,所述转环上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环绕开设多个与第一螺栓对应的螺纹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焊接在安装槽的内底部的多根限位杆,所述活动板上开设与限位杆对应的贯穿口,所述限位杆的底部焊接有挡块。
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活动板底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部焊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内焊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转动套接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和活动块的底部均焊接有与调节杆对应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内焊接有第三转轴,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转动套接在第三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焊接在底座底部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螺纹连接有多根第二螺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第一缓冲机构的作用而抵压抵压板,则通过抵压抵压板的作用而减小汽车撞上汽车充电桩本体时导致汽车充电桩本体的损坏,再通过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三缓冲机构的作用防止汽车充电桩本体的撞击后的损坏;
2、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调节两个活动块的位置,进而通过调节杆调节活动板的上下位置,进而使行走机构与地面接触且通过活动板将底座抬起,则通过行走机构的作用便于人们移动本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缓冲机构、21第一固定杆、22第一弹簧、3汽车充电桩本体、4第二缓冲机构、41插杆、42第二弹簧、5抵压板、6立板、7第三缓冲机构、71运动块、72第二固定杆、73第三弹簧、74支撑杆、8调节机构、81螺纹杆、82l型把手、83转环、84第一螺栓、9活动块、10第一滑块、11限位机构、111限位杆、112挡块、12活动板、13调节杆、14连接机构、141连接板、142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便于移动的防撞汽车充电桩,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通过第一缓冲机构2连接有汽车充电桩本体3,第一缓冲机构2包括焊接在底座1内侧壁的多根第一固定杆21,汽车充电桩本体3的底部开设与第一固定杆21对应的滑口,其中滑口内含有多个滚珠,而滑口的内侧壁有与滚珠对应的第一固定杆2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22,第一弹簧22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的内侧壁和汽车充电桩本体3螺纹连接,这样通过第一缓冲机构2的作用对汽车充电桩本体3进行第一步缓冲。
其中,汽车充电桩本体3通过第二缓冲机构4连接有抵压板5,第二缓冲机构4包括焊接在抵压板5上的插杆41,其中抵压板5远离汽车充电桩本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则通过橡胶层可以起到对抵压板5的保护,从而防止抵压板5的损坏,汽车充电桩本体3上开设与插杆41对应的插槽42,插杆41上套接有第二弹簧42,第二弹簧42的两端分别与汽车充电桩本体3和抵压板5螺纹连接,插杆41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滑块,插槽的内侧壁开设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这样通过第二缓冲机构4和抵压板5的作用避免汽车与汽车充电桩本体3冲击过大导致汽车充电桩本体3的损坏。
其中,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立板6,汽车充电桩本体3通过第三缓冲机构7与立板6连接,第三缓冲机构7包括两个运动块71,立板6上开设与运动块71对应的运动槽,运动槽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固定杆72,运动块71上开设与第二固定杆72对应的通口,第二固定杆72上套接有两根第三弹簧73,第三弹簧73的两端分别与运动槽的内侧壁和运动块71螺纹连接,运动块71通过支撑杆74与汽车充电桩本体3连接,支撑杆74的两端分别与运动块71和汽车充电桩本体3转动连接,这样通过第三缓冲机构7的作用使汽车充电桩本体3起到二次缓冲的效果,运动块71和汽车充电桩本体3上均焊接有与支撑杆74对应的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内焊接有第一转轴,支撑杆74的端部转动套接在第一转轴上,这样便于支撑杆74与运动块71和汽车充电桩本体3转动连接。
其中,底座1的底部开设安装槽,底座1通过调节机构8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活动块9,调节机构8包括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的螺纹杆81,螺纹杆81的一端焊接有l型把手82,螺纹杆81远离l型把手82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螺纹杆81的两端螺纹转动方向相反,活动块9上开设与螺纹杆81对应的螺纹口,螺纹杆81上固定套接有转环83,转环83上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84,底座1的外侧壁环绕开设多个与第一螺栓84对应的螺纹槽,这样通过调节机构8的作用便于带动活动块9的运动。
其中,活动块9的顶部焊接有第一滑块10,安装槽的内底部开设与第一滑块10对应的第一滑槽,安装槽的内底部通过多个限位机构11连接有活动板12,限位机构11包括焊接在安装槽的内底部的多根限位杆111,活动板12上开设与限位杆111对应的贯穿口,限位杆111的底部焊接有挡块112,这样保证活动板12稳定的上下运动。
其中,活动板1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活动板12底部的连接轴,连接轴的底部焊接有u型块,u型块内焊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转动套接有滚轮,这样通过行走机构的作用便于本装置的移动。
其中,活动块9与活动板12通过调节杆13连接,调节杆13的两端分别与活动块9和活动板12转动连接,活动板12的顶部和活动块9的底部均焊接有与调节杆13对应的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内焊接有第三转轴,调节杆13的端部转动套接在第三转轴上,这样便于调节杆13与活动板12和活动块9转动连接,底座1的两侧均连接有连接机构14,连接机构14包括焊接在底座1底部两侧的连接板141,连接板141上螺纹连接有多根第二螺栓142,这样通过连接机构14的作用可以对底座1与地面的稳定,从而保证底座1的固定。
本发明中,通过连接机构14的作用对底座1进行稳定,即通过拧紧第二螺栓142将连接板141与地面进行稳定连接,从而保证底座1的稳定,则当汽车撞击汽车充电桩本体3时,首先会挤压抵压板5,则随着抵压板5的挤压而挤压第二弹簧42,从而避免汽车充电桩本体3的损坏,接着当汽车撞到汽车充电桩本体3后分别通过挤压第一弹簧22和第三弹簧73的作用起到缓冲的效果,从而保证汽车充电桩本体3避免汽车的撞击而损坏。
当本装置需要移动而进行维修和安装时,人们首先可以拧下第二螺栓142,接着人们拧下第一螺栓84,这样便于人们通过l型把手82带动螺纹杆81的转动,进而随着螺纹杆81的转动就会带动两个活动块9相对的运动,从而再通过调节杆13使活动板12向下运动,直至滚轮与地面接触,进而再转动l型把手82就会使活动板12接着向下运动,从而将底座1抬起,此时人们通过拧紧第一螺栓84对螺纹杆81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活动板12的稳定性,进而通过行走机构的作用便于本装置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