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3736发布日期:2019-02-26 18:4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使用单个延展金属板料冲压来加强车辆上电动尾门马达所安装的位置。虽然这在许多车辆构型中起作用,但是在一些车辆总体设计中,电动尾门马达的负载点和电动尾门马达与整体主体车身结构的附接点之间具有增大的距离。在强制关闭负载条件下,电动尾门马达上的方向性负载可能非常严重,并且可能需要用于马达的非常刚性的安装部(mount)。使用传统的加强方法可能潜在地导致车辆上的外车顶板的偏转,且因此是不能接受的。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一个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包括第一角撑构件和第二角撑构件。第一角撑构件在车顶纵梁的后端部处紧固至车辆的车顶纵梁的内侧。第一角撑构件具有从车顶纵梁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以用于安装相关联的尾门马达。第二角撑构件在车顶纵梁的后端部处紧固至车顶纵梁的内侧。第二角撑构件具有从车顶纵梁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二角撑尾门安装部分,以用于安装相关联的尾门马达。第二角撑尾门安装部分与第一角撑尾门安装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电动尾门安装系统包括还包括:外部加强构件,其在与所述第一角撑构件和第二角撑构件被紧固至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内侧的位置正对的位置处紧固至所述车顶纵梁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外部加强构件包括:第一凸缘部分,其在与所述第一角撑构件被紧固至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内侧的位置正对的位置处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外侧重叠;和第二凸缘部分,其在与所述第二角撑构件被紧固至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内侧的位置正对的位置处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外侧重叠。

优选地,所述外部加强构件还包括:第一壁,其从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外侧和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大致正交地定向;第二壁,其从所述第二凸缘部分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外侧和所述第二凸缘部分大致正交地定向;和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延伸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大致平行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外侧并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外侧间隔开。

优选地,所述连接壁包括孔口,以暴露限定在所述车顶纵梁中的至少一个气囊安装孔口,以用于邻近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内侧来安装相关联的侧气囊。

优选地,所述电动尾门安装系统还包括:上加强构件,其在所述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和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上沿着所述车顶纵梁的纵向长度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紧固至所述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和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中的每一者。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包括第一角撑上凸缘,所述上加强构件与所述第一角撑上凸缘重叠并紧固至所述第一角撑上凸缘;并且所述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包括第二角撑上凸缘,所述上加强构件与所述第二角撑上凸缘重叠并紧固至所述第二角撑上凸缘。

优选地,所述第一角撑上凸缘限定了夹子孔口,以用于将相关联的线束夹子安装在相对于所述车顶纵梁向内间隔开并且相对于所述车顶纵梁的后终端向前间隔开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二角撑上凸缘下方竖直间隔开的第二角撑下凸缘;所述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角撑下凸缘下方竖直间隔开的第一角撑下凸缘;并且所述第二角撑下凸缘与所述第一角撑下凸缘重叠并紧固至所述第一角撑下凸缘。

优选地,所述车顶纵梁包括相对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内侧成角度地延伸的车顶纵梁上凸缘,所述车顶纵梁上凸缘与所述加强构件的内边缘部分重叠并紧固至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内边缘部分,所述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车顶纵梁的所述内侧以大致正交的方向向内延伸。

优选地,所述加强构件从所述第一角撑构件向后延伸并具有后部,所述后部紧固至所述车顶纵梁终止处的角结构,所述第一角撑构件和所述第二角撑构件沿着所述车顶纵梁相对于所述角结构向前间隔开。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尾门马达的悬臂式马达安装系统包括侧车顶纵梁、第一角撑构件、和第二角撑构件。第一角撑构件固定地紧固至侧车顶纵梁、与侧车顶纵梁的终端相邻并相对于侧车顶纵梁的终端向前间隔开。第二角撑构件固定地紧固至侧车顶纵梁、与侧车顶纵梁的终端相邻并相对于侧车顶纵梁的终端向前间隔开。第二角撑构件在第二角撑位置处紧固至所述侧车顶纵梁,所述第二角撑位置相对于在第一角撑构件被紧固至侧车顶纵梁处的第一角撑位置向后间隔开。第一角撑构件具有从侧车顶纵梁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并且第二角撑构件具有从车顶纵梁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二角撑尾门安装部分。

根据另外的方面,一种车辆安装系统包括第一角撑构件和第二角撑构件。第一角撑构件固定地紧固至车辆上的相关联的车顶纵梁。第一角撑构件具有从车顶纵梁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以用于安装相关联的尾门马达。第二角撑构件在与第一角撑构件固定地紧固至相关联的车顶纵梁的位置向后间隔开的位置处固定地紧固至相关联的车顶纵梁。第二角撑构件具有从车顶纵梁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二角撑尾门安装部分,以用于安装相关联的尾门马达。第二角撑尾门安装部分与第一角撑尾门安装部分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从车辆的内部透视视角示出的用于车辆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示意性局部透视图。

图2是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是示出了布置在电动尾门马达上方的马达盖,并且示出了紧固在附近的侧气囊。

图3是类似于图1的局部透视图,但是被放大示出,并且移除了电动尾门马达,以便示出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第一角撑、第二角撑和上部加强构件。

图4是图1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局部透视图,但是是从车辆的外部透视角度示出,以便示出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外部加强构件。

图5是沿图2的线5-5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电动尾门安装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附图是为了说明一个或多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这些实施方案。图1至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12的电动尾门安装系统10。也可称为悬臂式马达安装系统的安装系统10包括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如图所示,第一角撑构件14在车顶纵梁18的后端部18b处或附近紧固至车辆12的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第二角撑构件16同样在车顶纵梁18的后端部18b处或附近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部件(例如,第一和第二角撑构件14、16到车顶纵梁18)的任何紧固都可以通过焊接进行。

第一角撑构件14具有从车顶纵梁18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以用于安装相关联的尾门马达20。同样,第二角撑构件16具有从车顶纵梁18横向向内延伸的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以用于安装尾门马达20。如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与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重叠,以提供尾门马达20的刚性安装部。

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车顶纵梁18是侧车顶纵梁,且车顶纵梁18的后端部18b是车顶纵梁18的终端或端部。因此,第一角撑构件14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与车顶纵梁18的终端18b相邻并相对于其向前间隔开,并且第二角撑构件16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与车顶纵梁18的终端18b相邻并相对于其向前间隔开。如图所示,第二角撑构件16在第二角撑位置22处紧固至车顶纵梁18,所述第二角撑位置相对于第一角撑构件14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第一角撑构件位置24向后间隔开。因此,第一角撑构件14在相对于第二角撑构件16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位置22向前布置的位置24处(即,相对于车辆12和车顶纵梁18的纵向)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

更具体地,第一角撑构件14包括沿着车顶纵梁的内侧18a竖直延伸的第一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4b。同样,第二角撑构件16包括沿着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竖直延伸的第二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6b。如图所示,第一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4b和第二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6b沿着车顶纵梁18的纵向长度彼此间隔开,其中第一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4b在第一角撑位置24处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且第二角撑车顶纵梁部分在第二角撑位置22处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

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包括第一角撑远侧安装部分14c,该第一角撑远侧安装部分与车顶纵梁18横向间隔开并限定用于安装尾门马达20的第一角撑孔口14d。同样,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包括第二角撑远侧安装部分16c,该第二角撑远侧安装部分与车顶纵梁18横向间隔开并限定用于安装尾门马达20的第二角撑孔口16d。第一角撑孔口14d和第二角撑孔口16d彼此对齐,以提供用于尾门马达20的安装孔口14d、16d。如图3中最佳示出的,第二角撑远侧安装部分16c与第一角撑远侧安装部分14c重叠。如图所示,第一角撑孔口14d和第二角撑孔口16d中的每一者的平面安排成大致平行于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并且与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间隔开。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包括第二角撑下凸缘16e,该第二角撑下凸缘与第一角撑尾门安装部分14a的第一角撑下凸缘14e重叠并紧固至第一角撑尾门安装部分的第一角撑下凸缘。如图所示,第二角撑下凸缘16e和第一角撑下凸缘14e相对于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大致正交地定向。

安装系统10还可以包括外加强构件30和上加强构件32。如图4中最佳示出的,外加强构件30(本文中也称为外部加强构件)在与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位置(即,位置22和24处)相对的一个或多个位置34、36处紧固至车顶纵梁18。更具体地,外加强构件30在与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的位置(即,位置22和24处)正对的位置34、36处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具体而言,外加强构件30包括第一凸缘部分30a,该第一凸缘部分在与第一角撑构件14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的位置正对的一个或多个位置34处与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重叠。同样,加强构件30包括第二凸缘部分30b,该第二凸缘部分在与第二角撑构件16紧固至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的位置正对的一个或多个位置36处与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重叠。

此外,外加强构件30包括从第一凸缘部分30a延伸且相对于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和第一凸缘部分30a大致正交地定向的第一壁30c,以及从第二凸缘部分30b延伸且相对于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和第二凸缘部分30b大致正交地定向的第二壁30d。此外,外加强构件30包括在第一壁30c与第二壁30d之间延伸的连接壁30e。连接壁30e大致平行于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并且与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间隔开。

上加强构件32沿着第一角撑构件和第二角撑构件的上凸缘14f、16f与第一角撑构件14的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和第二角撑构件16的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重叠并紧固至第一角撑构件的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和第二角撑构件的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更具体地,上加强构件32可以紧固至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和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中的每一者,并且具体地紧固至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和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各自的上凸缘14f、16f,所述上凸缘沿着车顶纵梁18的纵向长度彼此间隔开。更具体地说,第一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4a包括第一角撑上凸缘14f,加强构件32与所述第一角撑上凸缘重叠并紧固至所述第一角撑上凸缘(即,形成上加强构件32紧固至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的第一位置)。同样,第二角撑尾门马达安装部分16a包括第二角撑上凸缘16f,加强构件32与所述第二角撑上凸缘重叠并紧固至所述第二角撑上凸缘16f(即,形成上加强构件32紧固至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的第二位置)。

第一角撑上凸缘14f限定了夹子孔口42,以用于将相关联的线束夹子44安装在相对于车顶纵梁18向内间隔开并且相对于车顶纵梁18的后终端18b向前间隔开的位置46处。线束夹子承载线束48,如图2中最佳示出的。如图所示,第一角撑下凸缘14e在第一角撑下凸缘14e的下方被竖直间隔开。同样地,第二角撑下凸缘16e在第二角撑上凸缘16f的下方被竖直间隔开。如上所述,第二角撑下凸缘16e与第一角撑下凸缘14e重叠并紧固至所述第一角撑下凸缘,以提供安装车辆尾门马达20的加强结构。

车顶纵梁18包括相对于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和外侧18c)成角度地延伸的车顶纵梁上凸缘18d。车顶纵梁上凸缘18d与加强构件32的内边缘部分32a重叠并紧固至所述加强构件的内边缘部分。加强构件32相对于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沿大致正交的方向向内延伸。加强构件32还从第一角撑构件14向后延伸,并具有后部32b,所述后部紧固至在车顶纵梁18终止处的角结构50(图3)。如图所示,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沿着车顶纵梁18相对于角结构50向前间隔开。

安装系统10可以另外包括用于容纳相关联的侧气囊52的特征(如图2所示)。具体地,如图1和图3中最佳示出的,车顶纵梁18可以包括或限定一个或多个(即,至少一个)限定在其中的气囊安装孔口54,以用于将侧气囊52安装到车顶纵梁18。一个或多个气囊孔口54布置在第一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4b与第二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6b之间并与这两者间隔开。因此,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且特别是第一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4b和第二角撑车顶纵梁部分16b为尾门马达20的安装提供了必要的刚性,同时也使得安装实现接近在限定在车顶纵梁18中的气囊孔口54可行。此外,外加强构件30的连接壁30e可以包括孔口或凹部30f,以在车顶纵梁18的外侧18c上暴露出限定在车顶纵梁18中的气囊孔口54,以用于邻近车顶纵梁18的内侧18a安装侧气囊52。特别地,安装系统10为侧气囊52提供间隙,包括侧气囊支架(未示出)和用于安置紧固件的工具(未示出)的适当间隙,以将侧气囊52经由侧气囊支架安置到车顶纵梁18。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和理解的,安装系统10的部件(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包括第一角撑构件、第二角撑构件16、外加强构件30和上加强构件32)可以通过焊接彼此固定地紧固和/或固定地紧固至车顶纵梁18。另外,马达盖56(如图2和5所示)可以诸如通过焊接固定地连接在尾门马达20和安装系统10的上方。如图5中最佳示出的,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且特别是其中限定有孔口14d、16d的远侧安装部分14c、16c为尾门马达20的球头螺栓58提供刚性安装部。通过第一角撑构件14和第二角撑构件16之间的重叠以及通过由加强构件30、32提供的加强,安装系统10为尾门马达20提供了合适的刚性安装部。

应该理解的是,各种上述公开的和其他各种特征和功能或其替代方案或变体,可以按期望组合成许多其他不同的系统或应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随后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当前未预见或未预料到的替换、修改、变化或改进,这些替换、修改、变化或改进也意在被所附权利要求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