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7199发布日期:2018-12-19 05: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飞速发展,汽车作为一种非常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普及。汽车座椅是汽车零部件中主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对汽车座椅而言,不仅要满足驾驶的需求,座椅的安全、舒适、美观等也成为赢取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汽车座椅设计时,为适应不同乘员,满足不同体态、不同体型的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座椅靠背的角度一般可调节,为进一步提升座椅的适应度,部分座椅还增加了旋转调节功能,但目前的汽车座椅旋转装置一般采用滚珠之类的实现旋转功能,采用这种结构形式,随着滚珠的滚动,座椅可能会相对汽车底板发生侧向偏移,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座椅碰撞到车内其他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旋转盘和下底盘,所述下底盘的上表面设有固定盘,所述上旋转盘的下表面设有抱紧盘,所述抱紧盘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盘的下部卡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上部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上旋转盘坐落在所述固定盘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部为可旋转的上旋转盘和抱紧盘,下部为固定不动的下底盘和固定盘,由于固定盘嵌套在抱紧盘内部,使旋转部分和固定部分相互抱紧,上旋转盘旋转时带动抱紧盘一起旋转,抱紧盘由于受到固定盘的限定,不会发生侧向偏移,座椅的过程中在旋转更平稳。

进一步地,

上述固定盘上设有环形的齿圈,所述上旋转盘上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所述齿轮连接有驱动装置。

上述抱紧盘和固定盘均呈圆环状,所述固定盘的内圈上设有所述齿圈,其外圈上套箍有卡紧套,所述抱紧盘内圈向下弯折后再向内弯折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卡紧套的下部卡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上部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上旋转盘坐落在所述卡紧套上。采用此结构上旋转盘和固定盘之间的接触面仅为卡紧套的上表面部分,二者之间的接触面非常小,可以减小相对旋转时的摩擦力。

上述上旋转盘和下底盘之间设有旋转限位机构,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凸块和下限位凸块,所述上旋转盘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所述上限位凸块,所述下底盘的上表面设有一个所述下限位凸块,两个所述上限位凸块随上旋转盘旋转时,分别从所述下限位凸块的两侧与其抵靠。采用此结构,在实际使用时,调节座椅的旋转角度有限,需要对其旋转角度加以限定,防止其过渡旋转。根据需求,设定两个上限位凸块的位置,在上旋转盘顺时针、逆时针转动时,两个上限位凸块分别在预设位置与下限位凸块抵靠,从而限定旋转的终点位置。

上述上旋转盘和下底盘之间设有抗拉固定机构,该抗拉固定机构位于所述抱紧盘的外侧,所述抗拉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旋转盘下表面的上抗拉固定座和安装在所述下底盘上表面的下抗拉固定座,所述上抗拉固定座上设有扣合槽,所述扣合槽的槽口朝外,所述下抗拉固定座呈“z”字形,所述下抗拉固定座的一个横边与下底盘固定连接,所述下抗拉固定座的另一个横边伸入所述扣合槽内。采用此结构即便是抗拉固定机构处于锁定状态,上旋转盘的旋转也不会受影响,此时即可对座椅进行抗拉强度测试。

上述上旋转盘和下底盘之间设有四套所述抗拉固定机构,四套所述抗拉固定机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采用此方案上旋转盘每旋转90°后,抗拉固定机构都处于锁定状态,此位置即为抗拉强度的测试位置,当上旋转盘旋转的角度不是90°的倍数时,下抗拉固定座的横臂不处于对应的扣合槽内,此时抗拉固定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上述下底盘上设有圆形的过线孔,所述下底盘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穿线座,该穿线座上设有走线孔,所述过线孔和走线孔的空心线与所述上旋转盘的旋转中心线重合。采用此方案方便走线。

上述过线孔周围的所述下底盘向上凸起形成圆环形的下支撑台,所述固定盘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支撑台上,所述下限位凸块位于所述下支撑台的外侧;

所述上旋转盘的中部向下凸起形成上安装台,所述抱紧盘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台上,所述上限位凸块位于所述上安装台的外侧。采用此结构,下底盘上向上凸起的下支撑台,一方面方便定位固定盘的安装位置,另一方面固定盘和下底盘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方便抱紧盘旋转;而上旋转盘上向下凸起的上安装台,则方便定位抱紧盘的安装位置。

上述驱动装置为电机,该电机的机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旋转盘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上旋转盘后固定安装有所述齿轮。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部的旋转部分和下部的固定部分之间,采用嵌套抱紧的结构形式,上旋转盘旋转时带动抱紧盘一起旋转,抱紧盘由于受到固定盘的限定,不会发生侧向偏移,从而使上旋转盘的旋转也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抱紧盘和固定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汽车座椅旋转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旋转盘4和下底盘1,所述下底盘1的上表面设有固定盘3,所述上旋转盘4的下表面设有抱紧盘2,所述抱紧盘2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盘3的下部卡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上部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上旋转盘4坐落在所述固定盘3的上部上,所述固定盘3上设有环形的齿圈5,所述上旋转盘4上设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与齿圈5啮合,所述齿轮6连接有驱动装置7。

所述抱紧盘2和固定盘3均呈圆环状,所述固定盘3的内圈上设有所述齿圈5,其外圈上套箍有卡紧套12,所述卡紧套12由两个半圆环形的塑料套组成,所述塑料套的横截面呈“u”或“c”形,所述塑料套的两个自由臂抱紧在固定盘的外圈上,两个半圆环形的塑料套的对接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抱紧盘2内圈向下弯折后再向内弯折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卡紧套12的下部卡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上部伸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上旋转盘4坐落在所述卡紧套12上。

所述上旋转盘4和下底盘1之间设有旋转限位机构,该旋转限位机构位于所述抱紧盘2的旋转路径的内侧或外侧,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将所述上旋转盘4的旋转角度限制在所需求的范围内,具体地,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凸块8和下限位凸块9,所述上旋转盘4的下表面设有两个所述上限位凸块8,所述下底盘1的上表面设有一个所述下限位凸块9,所述下限位凸块9位于两个所述上限位凸块8随所述上旋转盘1旋转时产生的环形路径向下的正投影上,两个所述上限位凸块8的旋转中心线与所述上旋转盘4的旋转中心线重合,两个所述上限位凸块8随上旋转盘4旋转时,分别从所述下限位凸块9的两侧与其抵靠。

所述上旋转盘4和下底盘1之间还设有四套抗拉固定机构,四套所述抗拉固定机构呈矩形阵列状分布,所述抗拉固定机构位于所述抱紧盘2的外侧,所述抗拉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上旋转盘4下表面的上抗拉固定座10和安装在所述下底盘1上表面的下抗拉固定座11,所述上抗拉固定座10上设有扣合槽10a,所述扣合槽10a的槽口朝外,所述下抗拉固定座11呈“z”字形,所述下抗拉固定座11的一个横边与下底盘1固定连接,所述下抗拉固定座11的另一个横边伸入对应的所述扣合槽10a内。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所述下底盘1上设有圆形的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周围的所述下底盘1向上凸起形成圆环形的下支撑台,所述齿圈5周围的所述固定盘3向下凸起形成对接台,该对接台与所述下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下限位凸块9位于所述下支撑台的外侧,所述下底盘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穿线座13,该穿线座13上设有走线孔14,所述过线孔和走线孔14的空心线与所述上旋转盘4的旋转中心线重合。

所述上旋转盘4的中部向下凸起形成上安装台,所述抱紧盘2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安装台上,所述上限位凸块8位于所述上安装台的外侧。

所述驱动装置7为电机,该电机的机身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旋转盘4的上表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向下穿过所述上旋转盘4后固定安装有所述齿轮6。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