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固定装置,以及使用这样的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配备有风挡雨刷器,以确保提供风挡的清洗,并防止干扰驾驶员的环境视野。这些风挡雨刷器通常包括驱动臂,执行成角度往复运动,并包括伸长的雨刷器,所述雨刷器本身承载用弹性材料制造的刮擦片。这些刮片抵靠风挡摩擦并通过将水带出驾驶员的视野而除去水。雨刷器制造为以下形式,在传统版本中,为铰接卡子的形式,所述铰接卡子在多个离散点处保持刮擦片,赋予其弯曲形状,允许其紧密遵从风挡的任何曲率,或在更新近的所谓“扁平刮片”版本中,为半刚性组件的形式,其借助一个或多个弯曲脊状件在刮擦片的整个长度上保持所述刮擦片,所述脊状件使得可以将雨刷器压在风挡上,而不必使用卡子。
在两种情况下,每一个雨刷器的臂都通过其与雨刷器相对的端部联接至用于其旋转驱动的联动系统。
传统地,联动系统包括连杆,所述连杆的每个纵向端部铰接在曲柄上,所述曲柄旋转固定至风挡雨刷器的驱动轴上,更特别地,固定至其臂上。
连杆的每一个纵向端部承载球形接头盒,紧固至曲柄端部的曲柄销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球形接头盒中,所述曲杆的相对端部紧固至风挡雨刷器的驱动轴。每一个驱动轴由轴承引导旋转,所述轴承由固定至车辆本体上的支撑板承载。
这样的联动系统的板,诸如轴承的支撑板,可借助螺钉螺母类型固定至所述本体。
已经提出了对该技术的替代方案。
文献fra12952881描述了一种风挡雨刷器机构,其一个支承件包括滑道元件,所述滑道元件允许风挡雨刷器机构滑动地安装到紧固至车辆本体的支撑元件。支承件沿平行于所述支承件的轴线的方向移位且相对于本体的平面成直角,滑动被执行,直到支承件的和支撑元件的阻挡器件配合在一起并紧固安装件。但是该替代方案不令人满意,因为其是复杂的,且不保证在阻挡器件破损的情况下还良好保持支承件。
文献fra13029476描述了一种风挡雨刷器支承件的固定装置,其通过两个相继的位移而安装在车辆本体上,所述位移分别为平移的和旋转的。沿平行于支承件的轴线的方向的平移位移使得可以将从支承件的板突出的元件接合在本体的空穴中,绕支承件的轴线的旋转位移使得可以相对于本体阻挡板(沿平行于的支承件的轴线的方向)。在旋转行程结束时,钩接或卡扣紧固器件使得可以锁定安装件。然而,该替代方案不令人满意,因为其体积太大而且太重,不同的件由金属制造。此外,前述旋转所需的工作非常大,且难以手动产生。而且,该技术限于一板,其支承件具有一定位置,且其位移相对于该支承件的轴线进行。似乎不能设想的是使用带有具有其他位置的支撑件的板,由于这会进一步不利地影响装置的体积。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用于固定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已有技术的改进,其简单、有效且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板,所述板意图固定到车辆本体;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所述锁定构件由所述板承载或添加至所述板,并意图与所述本体配合以锁定所述板到所述本体上的固定,所述板包括至少一个突出元件或中空元件,当所述板安装并承载在所述本体上时,所述突出元件或中空元件通过接合与所述本体的互补元件在结合平面p中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及其承载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配置为在结合平面p中平移位移,从所述元件接合/脱离接合的第一位置至阻挡的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沿与所述结合平面成直角的方向,所述板从所述本体分离的行程被阻止或被限制,且在于,所述锁定构件是移动的,能够从未锁定位置变形或位移至锁定位置,在所述未锁定位置中,所述板能够在其第一位置和其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反之亦然,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构件配置为与所述本体配合以使所述板在其第二位置中固定不动。
本发明因此提出通过使板在结合平面中平移地位移而确保板相对于本体的阻挡,然后借助构件来确保组件的锁定,所述构件被添加、或变形、或位移,且所述构件阻止板返回至其初始位置。该方案使得可以解决以上所列缺陷和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彼此独立或彼此结合地被采用):
-所述板是支撑板,特别是支承件的支撑板,
-板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在所述板的意图支承在所述本体的接收面上的表面上突出,
-所述板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元件相对于所述板固定,
-所述板的所述至少一个突出元件限定用于一部分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滑动空间,
-所述板包括至少两个突出元件,它们以预定距离彼此间隔开,
-所述板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通过出现在所述结合平面p中的贯通开口形成,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添加且配置为接合在所述锁定位置中,在所述板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和所述本体的至少一个第二孔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孔意图当所述板处于其第二位置中时对齐,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配置为采取中间稳定位置,在该中间稳定位置中,其接合在所述板的所述至少一个孔中,但不在所述本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孔中,且允许所述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位移,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配置为沿与所述结合平面p大致成直角的方向位移,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包括可变形凸片,所述可变形凸片与所述板的其余部分由单件形成,
-所述凸片能够从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未锁定位置变形,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凸片大致为自由的,没有受力且通过接合与所述本体的孔配合,在所述未锁定位置中,所述凸片变形并意图在所述结合平面p中承载在所述本体中,
-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绕大致平行于所述结合平面p的轴线旋转移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组件,包括车辆本体和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一个中空元件或突出元件,其与所述板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互补,使得当所述板安装和支承在所述本体上时,所述元件能够通过接合而在所述结合平面p中配合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彼此独立或彼此结合地被采用):
-所述本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是中空的,且包括出现在所述结合平面p中的至少一个贯通开口,
-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为t、l或钥匙孔的大体形状,
-所述至少一个开口包括拓宽的接合部分和变窄的阻挡部分,所述阻挡部分包括两个面对的周边边缘,所述周边边缘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在与所述接合部分相反侧汇聚,
-所述本体包括器件,所述器件配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构件配合且或者通过所述本体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形成,或与所述元件不同。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所述板定位在本体上的步骤,使得所述板在结合平面p中安装并承载在所述本体上,所述元件通过接合而配合在一起,
-所述板以及其承载的所述至少一个元件平移位移的步骤,以及将所述板在其第二位置处相对于所述本体锁定的步骤,所述平移位移在所述结合平面p中,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附图说明
在阅读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给出的并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且本发明的其他细节、特征和优势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机动车辆的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本体部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用于图2的系统的支撑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板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6是用于图2的系统的锁定构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7a至7d是图2的系统的透视示意图,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该系统和使用所述装置的多个步骤;
图8是处于图7d中所示位置的系统的和本体的底视示意图;
图9是类似于图7d的视图,并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变体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另一变体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本体部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12是用于图10的系统的支撑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板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14a至14e是图10的系统的透视示意图,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该系统和使用所述装置的多个步骤;
图15是处于图14e中所示位置的系统的和本体的底视示意图;
图16是类似于图11的视图,且示出本体部件的变体实施例;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的风挡雨刷器促动联动系统的另一变体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本体部件的透视示意图;
图19是用于图17的系统的支撑板的透视示意图;
图20是用于图17的系统的锁定构件的透视示意图;以及
图21a至21c是图17的系统的透视示意图,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该系统和使用所述装置的多个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辆的风挡雨刷器的促动的联动系统10。
系统10通常固定至车辆的本体12,并包括用于支承件的支撑板14,所述支承件用于旋转地引导第一风挡雨刷器(未示出)的驱动轴16。该第一风挡雨刷器一般包括擦拭雨刷器的促动臂,该臂的纵向端部紧固至轴16,其相反纵向端部连接至擦拭雨刷器,所述擦拭雨刷器承载意图擦拭车辆风挡的刮擦片。
轴16还旋转紧固至曲柄18的端部,其另一端部铰接至连接杆20的第一纵向端部20a。
系统10包括用于电齿轮马达23的另一支撑板22,其输出轴24用于驱动第二风挡雨刷器。该第二风挡雨刷器(未示出)类似于上述雨刷器。
输出轴24还旋转紧固至曲柄26的端部,其另一端部铰接至连接杆20的第二纵向端部20b。
在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系统10的板,诸如板14或板22,通过例如螺钉螺母类型的常规固定器件28而固定至本体12。
本发明提出对该技术的改进。
根据图2至8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固定装置30,所述固定装置30包括可在图4和5中看到的特定板32和可在图6中看到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34。装置30意图与本体36或本体部分配合,本体或本体部分也是特定的且在图3中示出。
装置30在此还包括两个构件34,但可包括更少或更多的构件34。
每一个构件34(图6)包括头部38或两个腿部40,所述腿部40大致平行且联接至头部的同一表面,在此为底部表面。
头部38具有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腿部40彼此分开并具有总体细长形状。每一个腿部的纵向端部联接至头部38,且其相对纵向端部是自由的。
腿部40在延伸穿过腿部的平面中可弯曲弹性变形,且与头部38的平面成直角。
腿部40支承弹性卡扣装配凸起42a、42b。每一个腿部40在其底端部处支承第一凸起42a,在距头部38一预定距离d1处且距凸起42a一预定距离d2处支承第二凸起42b,所述距离沿腿部的伸长轴线测得。在此,d2大于d1。
凸起42a、42b大致为一部分圆柱形的形式,例如在所示的例子中为半圆柱形。凸起42a、42b向外取向,也就是说,一个腿部的凸起在与另一腿部相反的侧上取向。换句话说,凸起位于腿部的外部面上。这些外部面以距离d4彼此分开。最后,腿的宽度标示为d3。
构件34例如以塑料材料制造。
本体36包括在此相同的两个孔44或开口。每一个孔44意图接收板32的突出元件以及其中一个构件34的腿部20。
孔44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在所示例子中,它们每一个为大致t的形状,且包括两个部分:拓宽部分44a和变窄部分44b。
每个部分44a、44b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变窄部分44b能够具有大致梯形形状,且其小基部位于与拓宽部分44a相对的那侧。
部分44a设置尺寸为通过接合而与锁定构件34配合。为此,其具有接近距离d3的长度和略大于d4的宽度。因此将理解的是,构件34可接合在孔44中,特别地接合在其拓宽部分44a中,其凸起42a能够通过弹性卡扣装配与该拓宽部分44a的面对的周边边缘配合。
部分44b设置尺寸为通过接合和滑动与板32的突出元件32配合,其在图5中是可见的。
板32包括用于固定到本体36上的基部32a和支撑支承件的臂32b。基部32a为大致平面的,且包括顶面32aa和底面32ab。底面32ab意图被压到本体36的接收面上,顶面意图接收构件34,特别是其头部38。
板32,特别地其基部32a,包括两个用于构件34通过的孔46,每个孔46在此具有总体矩形形式。每个孔46意图与本体的孔44中的一个对齐,且更特别地,与其拓宽部分对齐,以便安装构件34。
每个孔46因此设置尺寸为通过接合与构件34配合,且具有接近距离d3的长度和略大于d4的宽度。因此将理解的是,构件34可接合在孔46中,其凸起42a和42b顺序地能够通过弹性卡扣装配与该孔46的面对的周边边缘46c配合。
板32具有一定厚度,且可在边缘46c处包括变薄部分,以允许构件34的弹性卡扣装配。因此,边缘46c的厚度e(其可能变薄了)优选地小于或等于距离d1。
每个构件34意图通过双弹性卡扣装配与板32和本体36配合。在构件处于板上的一中间但是稳定的位置,例如装置的运送的或预安装的位置,构件34接合在板的孔46中,使得板的变薄部分46c位于构件的腿部的凸起42a、42b之间。该中间位置不妨碍板的操纵和其在本体上的安装,特别是如果凸起42a设计为被容置在变薄边缘46c下方创建的、在板的底面32ab那侧的退回部中。在该情况下,凸起42a不妨碍将板压在本体的接收面上。
一旦板32的和本体的孔44、46对齐,构件34可被压入板的孔46和本体44的孔更多,使得凸起42b卡扣装配在变薄边缘46c下方,其他凸起42a卡扣装配在本体下方。上述距离d2因此特别是本体在其孔44处的厚度的函数。
如上所述,板32包括突出元件48,在此为两个,它们意图通过接合和滑动与本体36的孔44配合。
元件48在板的底面32ab上突出。它们位于距彼此有预定距离处,大致等于孔46之间的距离,且布置在这些孔46附近、位于同一侧。
每个突出元件48具有大体蘑菇形状,且包括茎部48a和冠部48b。茎部48a在板的底面32ab和冠部48b之间延伸。茎部48a相对于冠部48b变薄,且相对于面32ab大致以直角延伸。
冠部48b因此比茎部宽,且与底面32ab一起限定围绕茎部的空间,本体36可在该空间中滑动。在该空间侧,冠部48b具有顶表面,该顶表面拱起以在上述滑动期间张紧所述本体。冠部48b和面32ab之间的距离d5因此特别是本体的厚度的函数,特别是在孔44附近的本体的厚度。
冠部48b具有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且具有的长度略小于孔44的拓宽部分44a的长度、大于该孔的变窄部分44b的长度。冠部具有的宽度略小于拓宽部分的宽度。
茎部48a还具有大体平行六面体形状,且具有的宽度略小于变窄部分44b的长度,以能够通过滑动接合在该部分44b中。
此外,每个元件48和最靠近的孔46之间的距离是同一孔44的部分44a、44b的两个平行且面对的周边边缘之间的距离的函数,使得,当元件的茎部48a被容置在孔44的变窄部分44b中时,该孔的拓宽部分44a可与本体的相应孔44对齐。
板32通过使板以两个平移阶段位移、然后通过将构件34加到板的和本体的孔46、44中而固定至本体36。
板32首先布置在本体上方,与其平行,以使得突出元件48与孔的拓宽部分44a对齐(图7a)。板然后沿一方向朝向本体平移地位移(箭头f1),所述方向与基部32a的平面成直角,直到其底面32ab承载在本体的接收面上(图7b)。p则被限定为板和本体的结合平面,穿过上述面。在该平移期间,突出元件48接合在孔44的拓宽部分中。
板然后沿一方向在结合平面p中平移地位移(箭头f2),使得其突出元件48(特别地其茎部48a)滑动到孔的部分44b中。如上所述,该部分44b可具有梯形形状,使得在茎部远离部分44a移动时位移变得更加困难,这确保(通过摩擦力)板相对于本体的第一紧固。本体的周边边缘——绕部分44b延伸——则被容置在限定在蘑菇结构的冠部48b和板的底面32ab之间的前述空间中。在该位置,部分44a与板的孔46对齐。
构件34则安装在孔44、46中。为此,它们布置在板上方,使得它们的腿部40朝向孔46取向,且准备好接合在其中。它们然后平移地位移,直到它们的凸起卡扣装配在变薄边缘46c下方。平移继续,直到凸起42b卡扣装配在变薄边缘46c下方,且凸起42a卡扣装配在本体下方(箭头f3——图7c)。板随后被锁定,这是由于阻止其在结合平面p中位移,且突出元件阻止板相对于本体沿与结合平面成直角的方向的任何位移(图8)。
作为变体,且如上所述,在将板带得更靠近本体之前,构件34可预安装在板的孔46中,如图7a至7d中所示的。
在图9所示的变体中,两个构件34是连续的且由单件形成,所述单件具有把手类型的抓握器件,所述抓握器件意图在构件卡扣装配在本体下方之后搁置在板32的顶面上。
根据图10至15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固定装置130,所述固定装置130包括可在图12和13中看到且装备有至少一个锁定构件134的特定板132。装置130意图与本体136或本体部分配合,本体或本体部分也是特定的且在图11中示出。
本体136包括在此相同的两个孔144或开口。每个孔144意图接收板132的突出元件。
孔144彼此相距一预定距离。在所示例子中,它们每一个为大致钥匙孔的形状,且包括两个部分:拓宽部分144a和变窄部分144b。
部分144a具有大致圆形形状。部分144b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其与部分144a相对的周边边缘为凹圆形。
作为变体且如图16中所示的,孔可具有不同形状,例如带有灯泡轮廓。拓宽部分则会通过一部分梯形形状来联接至变窄部分,所述梯形形状的侧边缘在变窄部分侧汇聚。这使得可以在板的安装期间更好地保持板。
部分144a设置尺寸为通过接合而与板132的突出元件配合。部分144b设置尺寸为通过接合和滑动与该突出元件配合。
本体包括另一孔145或另一开口,其远离孔144且在此布置在它们之间。在所示例子中,该孔145具有大体矩形形状。孔144和145在同一虚线上对齐。
板132包括用于固定到本体136上的基部132a和支撑支承件的臂132b。基部132a为大致平面的,且包括顶面132aa和底面132ab。底面132ab意图被压在本体136的接收面上。
装置130在此包括单个构件134,但可包括更多构件134。
每个构件134(图12和13)包括柱(snug)134a,其由柔性凸片134b承载。凸片134b具有大体细长形状,其一个纵向端部联接至板132的其余部分,其相对端部是自由的且承载柱134a。
凸片134b和柱134a与板的其余部分形成为单件,凸片在其四个边的三个上由周边定界且通过形成在板的基部中的槽定界,大致在其中间(图12)。
当凸片处于无应力自由状态下时,柱134a在板的底面132ab上突出(图13)。凸片在一平面中可柔性变形,该平面与基部成直角且包含凸片134b的伸长轴线。
柱134a适于通过弹性卡扣装配与本体的孔145配合。
板132且特别地其基部132a包括突出元件148,在此为两个,它们意图通过接合和滑动与本体136的孔144配合。
元件148在板的底面132ab上突出。它们位于距彼此一预定距离处,所述预定距离大致等于孔144之间的距离。
每个突出元件148具有大体蘑菇形状,且包括茎部148a和冠部148b。茎部148a在板的底面132ab和冠部148b之间延伸。茎部148a相对于冠部148b变薄,且相对于面132ab大致以直角延伸。
冠部148b因此比茎部宽,且与底面132ab一起限定围绕茎部的空间,本体136可在该空间中滑动。冠部148b和面132ab之间的距离d5因此特别是本体的厚度的函数,特别是在孔144附近的本体的厚度。
冠部148b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且具有的直径略小于孔144的拓宽部分144a的直径、大于该孔的变窄部分144b的宽度。
茎部148a也具有大体圆柱形形状,且具有的直径略小于变窄部分144b的宽度,以能够通过滑动接合在该部分144b中。
板132通过使板以两个平移阶段位移、直到柱134a卡扣装配到孔145中而固定至本体36。
板132首先布置在本体上方,与其平行,以使得突出元件148与孔的拓宽部分144a对齐(图14a)。板然后沿一方向朝向本体平移地位移,所述方向与基部132a的平面成直角,直到其底面132ab承载在本体的接收面上(箭头f1)。p则被限定为板和本体的结合平面,穿过上述面。在该平移期间,突出元件148接合在孔144的拓宽部分中。一旦实现支承,柱134a承载在板的顶面132aa上,凸片134柔性变形(箭头f4)。
板然后沿一方向在结合平面p中平移地位移,使得其突出元件148(特别地其茎部148a)滑动到孔的部分144b中(箭头f2——图14b和14c)。本体的周边边缘——绕部分144b延伸——则被容置在限定在蘑菇结构的冠部148b和板的底面132ab之间的前述空间中。
在该位置中,柱134a卡扣装配到本体的孔145中(箭头f5——图14d和14e)。板随后被锁定,这是由于阻止其在结合平面p中位移,且突出元件148阻止板相对于本体沿与结合平面成直角的方向的任何位移(图15)。
根据图17至21c中所示的另一实施例,本发明提出一种固定装置230,所述固定装置230包括特定板232,该板可在图19中被看到且配备有可在图20中看到的至少一个锁定构件234。装置230意图与本体236或本体部分配合,本体或本体部分也是特定的且在图18中示出。
本体236包含通过切割和折叠所述本体236所获得的两个凸片244。凸片大体为l形的,且大致相对于本体的平面以直角延伸。它们在本体136的接收面上突出,也就是说,意图接收板132的面。
每个凸片244包括两个直线部分,其中一个244a以相对于上述接收面成直角延伸,另一个244b平行于该面且距该面一距离h。凸片244距彼此一预定距离。
板232包括用于固定到本体236上的基部232a和支撑支承件的臂232b。基部232a为大致平面的,且包括顶面232aa和底面232ab。底面232ab意图被压在本体236的接收面上。
基部232a包括两个孔246或开口,其意图通过接合和滑动与本体的凸片244配合。每个孔46为大体l形的,且包括两个部分。每个孔的第一部分246a具有细长直线形式,且构造为在板232朝向本体沿与本体平面大致成直角的方向平移期间允许凸片244(特别是其部分244b)穿过。每个孔的第二部分246b具有细长直线形式,且构造为在板232在本体和板的结合平面中平移期间允许凸片244(特别是其部分244a)穿过。
装置230在此还包括两个构件134,但可包括更少或更多的构件134。
每个构件234(图20)为大体l形的,且包括两个分支234a、234b,其联接区域绕横向轴线c铰接。轴线c由圆柱形茎部(未示出)限定,所述圆柱形茎部穿过构件234的孔且接合在设置在板的孔246中的具有互补形式的空穴中。
每个构件234的分支234a可配置为能够被手动操纵和位移,用于构件234绕轴线c枢转。构件的另一分支234b可变薄且配置为通过弹性或塑性变形来与凸片244的部分244b配合。
板232通过使板以两个平移阶段位移(如上所述)、然后通过使构件34枢转直到板232相对于本体236锁定而固定至本体236。
板232首先布置在本体上方,与其平行,以使得其孔246与本体的凸片244对齐(图21a)。板然后沿一方向朝向本体平移地位移(箭头f1),所述方向与基部232a的平面成直角,直到其底面232ab承载在本体的接收面上(图21b)。p则被限定为板和本体的结合平面,穿过上述面。在该平移期间,凸片244接合在孔246的部分246a中。板然后沿一方向在结合平面p中平移地位移,使得凸片244(特别地它们的部分244a)在孔的部分234b中滑动。构件234然后绕它们相应的轴线c旋转地位移,使得它们的分支234b插入在凸片的部分244b和板的基部的顶面232aa之间,如在图21c中可见的(箭头f6)。板然后锁定到本体。
装置可包括各种数量的固定构件。该数量例如取决于构件的标识尺寸和在操作中其意图经受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