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78727发布日期:2020-03-10 10:11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客车及其后保险杠组件。



背景技术:

客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具有机动灵活、载客量大等特点,是解决人们出行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客车由于车身高大,造型挺拔,在高速行驶时(70km/h以上),一半以上的燃油消耗用于克服气动阻力,因此,研究降低客车气动阻力是实现客车节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通常情况下,客车的发动机舱位于客车的后端,发动机舱由两侧的舱体和后方的舱门以及舱门下方的后保险杠合围而成。

而现有技术中减小客车行驶过程中气动阻力的方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739999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该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客车尾部减阻结构,在客车的车体后方设置有在客车高速行驶时可以自行打开的尾部扰流板,尾部扰流板能够伸入客车后方的旋涡产生区内,破坏旋涡产生区的湍流涡,将湍流涡分解为相对小的旋涡,减少了大旋涡造成的湍流损失,降低整车风阻。

通过在客车后方设置尾部扰流板的方式能够起到降低整体风阻的作用,但是机构整体较为复杂,需要较大成本投入,对于安装空间也有较大的需求,同时会影响尾部喷涂。

现有技术中,后置发动机舱的风阻是整车风阻的重要部分,在客车高速行驶时,空气由底盘进入后置发动机舱内,由于后置发动机舱相对密闭,空气无法穿过后置发动机舱而造成后置发动机舱内阻力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后保险杠组件,以减小后置发动机舱内的风阻;还提供使用该后保险杠组件的客车,以降低客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客车用后保险杠组件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用后保险杠组件,包括用于与舱门和舱体合围成后置发动机舱的后保险杠,所述后保险杠上设有用于连通后置发动机舱内外的泄流孔,所述后保险杠上对应于所述泄流孔布置有或泄流孔自身具有用于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向客车尾部负压区域进行导向的导流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后保险杠上开设泄流孔,能够在客车高速行驶时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向后引出,减小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集聚而导致的气压阻力。由于客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在客车尾部形成负压区域,而导流结构可以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该负压区域所在的方向进行导向,增加负压区域的气压值,减小负压拖拽力。在后保险杠上开设泄流孔,虽然外部的灰尘会进入到发动机舱内,但是,由于后保险杠处于后置发动机舱的最低处,灰尘进入后直接落在后置发动机舱的底部,不会对发动机造成过大的灰尘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泄流孔为用于沿客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

将泄流孔设计为沿客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且设置至少两个长孔,能够加大泄流面积,防止气流在后置发动机舱内停留。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固设于后保险杠上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内至外且由下至上倾斜布置。

导流板倾斜布置能够将气流朝负压区域进行导向,加快气流流动,且流至负压区域内的气流也能够增大负压区域的压力,减小客车行驶过程中的负压拖拽力。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根据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导流板的具体倾斜角度,达到最佳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设于所述泄流孔的内侧上端孔沿处。

将导流板设置在后保险杠的内侧,能够保证客车尾部的整体平整度,提高客车尾部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在后保险杠上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泄流孔。

导流板的水平投影能够完全覆盖泄流孔,由客车尾部无法直接看到后置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提高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铰接于后保险杠上的盖板,后保险杠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盖板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盖板在受控摆动的行程上具有封闭所述泄流孔的封闭位,还具有开启所述泄流孔的开启极限位,所述盖板的受控摆动行程为可调整后置发动机舱空气喷出角度的调整行程。

盖板既可开启泄流孔,也可封闭泄流孔,在客车启动时能够起到对后置发动机舱保温的效果,在客车行驶过程中能够起到减小风阻的作用。

进一步地,处于开启极限位的所述盖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根据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盖板的开启极限位置,达到最佳的效果。

本发明客车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客车,包括由舱门、舱体和后保险杠合围而成的后置发动机舱,所述后保险杠上设有连通后置发动机舱内外的泄流孔,所述后保险杠上对应于所述泄流孔布置有或泄流孔自身具有用于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向客车尾部负压区域进行导向的导流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通过在后保险杠上开设泄流孔,能够在客车高速行驶时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向后引出,减小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集聚而导致的气压阻力。由于客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在客车尾部形成负压区域,而导流结构可以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朝该负压区域所在的方向进行导向,增加负压区域的气压值,减小负压拖拽力。在后保险杠上开设泄流孔,虽然外部的灰尘会进入到发动机舱内,但是,由于后保险杠处于后置发动机舱的最低处,灰尘进入后直接落在后置发动机舱的底部,不会对发动机造成过大的灰尘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泄流孔为用于沿客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长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有至少两个。

将泄流孔设计为沿客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且设置至少两个长孔,能够加大泄流面积,防止气流在后置发动机舱内停留。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固设于后保险杠上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由内至外且由下至上倾斜布置。

导流板倾斜布置能够将气流朝负压区域进行导向,加快气流流动,且流至负压区域内的气流也能够增大负压区域的压力,减小客车行驶过程中的负压拖拽力。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根据仿真分析可以得出导流板的具体倾斜角度,达到最佳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设于所述泄流孔的内侧上端孔沿处。

将导流板设置在后保险杠的内侧,能够保证客车尾部的整体平整度,提高客车尾部的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在后保险杠上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泄流孔。

导流板的水平投影能够完全覆盖泄流孔,由客车尾部无法直接看到后置发动机舱内部的结构,提高整体美观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铰接于后保险杠上的盖板,后保险杠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盖板往复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盖板在受控摆动的行程上具有封闭所述泄流孔的封闭位,还具有开启所述泄流孔的开启极限位,所述盖板的受控摆动行程为可调整后置发动机舱空气喷出角度的调整行程。

盖板既可开启泄流孔,也可封闭泄流孔,在客车启动时能够起到对后置发动机舱保温的效果,在客车行驶过程中能够起到减小风阻的作用。

进一步地,处于开启极限位的所述盖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根据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盖板的开启极限位置,达到最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客车实施例1中后置发动机舱舱门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客车实施例1中后置发动机舱舱门内侧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客车实施例1中后保险杠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后保险杠泄流孔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1-舱门;2-舱门泄流孔;3-盖板;4-驱动机构;5-后保险杠;6-后保险杠泄流孔;7-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客车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客车中的发动机舱为后置式。后置发动机舱由舱体以及尾部的舱门1和位于舱门下方的后保险杠5合围而成。

通过模拟客车高速行驶的状况,能够得出客车在高速行驶时尾部多为负压区域。

为减小客车高速行驶的风阻,使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能够及时排出,减小后置发动机舱内阻。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在后置发动机舱的舱门1上开设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舱门泄流孔2,舱门泄流孔2为沿客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长孔能够增加过流面积,避免气流在客车宽度方向的一侧集聚。其中,舱门泄流孔2一般开在舱门1中部,优选为客车尾部负压较大的地方,最好的位置为舱门尾部压力最低区域处。舱门泄流孔2贯通舱门1并连通后置发动机舱内外。舱门泄流孔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b应在5-10cm之间,两舱门泄流孔2之间的间距c不易过小。

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在舱门1的内侧还铰接有盖板3,盖板3铰接在舱门泄流孔2内侧上端孔沿处。在舱门1的内侧还安装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能够带动盖板3往复摆动,具体地,驱动机构4具体可以为固定在舱门1上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具有两个动力输出轴,两动力输出轴通过改向锥齿轮与盖板3的铰轴传动相连,通过旋转电机能够同时带动两个盖板3开启和关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机构,如驱动机构4可以采用驱动百叶窗下垂和上摆的机构等。当然,每个驱动机构4可以仅驱动一个盖板3转动。

驱动机构4能够驱动盖板3开启舱门泄流孔2,也能够封闭舱门泄流孔2,盖板3达到开启极限状态时,盖板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d为30-60°,优选为60°。

本发明中,将舱门泄流孔2设置在负压区域内,一方面,负压可以引导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顺利流出后置发动机舱;另一方面,由于有气流补充入负压区域内,负压区域的压力升高,降低了对整车的拖拽作用力。

本发明中,在盖板3开启舱门泄流孔2时,盖板能够起到导流的作用而形成了导流结构,引导气流顺畅流出并且以一定的角度与客车尾部的气流混合,避免气流直喷导致与尾部气流过度干涉。

本发明中,盖板的摆动是依靠智能控制。当客车静止时能够关闭盖板3防止灰尘落入后置发动机舱内,在冬季时关闭盖板3可降低后置发动机舱内对流换热强度,提升后置发动机舱内的保温能力,维持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并增强采暖效果。

本发明中各盖板可以单独进行控制,能够兼顾空气阻力与发动机水温需求,比如,在冬季客车启动时,关闭所有盖板3,加快发动机暖机;当发动机暖机完成后,可打开部分盖板3,兼顾水暖性能及整车阻力降低的需求。具体地,可以在车内设置控制器,采集车速、水温、水暖开关等信号,综合分析后输出盖板的摆动角度,由驱动机构4控制开启盖板。

由图4和图5能够看出,为了进一步对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进行引出,在后保险杠5上开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两个后保险杠泄流孔6,后保险杠泄流孔6为沿客车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孔。在后保险杠5的内侧还固定有导流板7,导流板7固定在后保险杠泄流孔6内侧上孔沿处,导流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优选为30°,导流板7由内向外且由下至上倾斜布置。后保险杠泄流孔6能够将后置发动机舱内的气流引出,导流板7能够引导气流向上喷出,喷向客车尾部的负压区域,减小负压拖拽力。而后保险杠泄流孔6的高度e一般在10-15mm。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后保险杠泄流孔6的高度以及后保险杠泄流孔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上述的导流板7或者盖板3的延伸长度均超过对应的泄流孔的竖直高度,在水平方向的投影能够覆盖泄流孔,由外部无法直接看到发动机,增强美观效果。

本实施例中,导流板7构成了对后保险杠泄流孔6进行导流的导流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后保险杠泄流孔6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足够大,也可以不额外设置导流结构,此时,后保险杠泄流孔的长孔内壁构成导流结构。

本发明客车的具体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由于后保险杠设置在舱门的下方,虽然灰尘会由后保险杠泄流孔中进入,但是灰尘会直接落在后置发动机舱的底板上,不会对发动机造成较大的灰尘污染。但是为了进一步避免发动机受灰尘污染,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结构可以设计为可上下摆动的盖板,另外再设置驱动机构对盖板进行驱动,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发动机舱舱门处的各结构,盖板能够封闭后保险杠泄流孔而具有封闭位,还能够开启后保险杠泄流孔而具有开启极限位,处于开启极限位时盖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优选为30°。盖板在两个位置之间的摆动行程为调整行程,能够调整空气喷出的角度。

本发明客车用后保险杠组件的具体实施例,后保险杠组件包括后保险杠,后保险杆上设置有泄流孔,后保险杠组件还包括导流结构,其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致,其内容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