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从喷嘴朝待清洗物喷射流体来清洗待清洗物的车辆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存在一种车辆清洗装置,其从设置在车体或保险杠中的开口部分地向外部突出,并且从喷嘴喷射流体以清洗诸如车辆用灯具、摄像机或雷达的待清洗物。
车辆清洗装置的一个示例包括:喷嘴,其设置在远侧并且喷射流体;阀配置部件,其中阀配置在流体的流路中;和安装部件,罩盖安装在该安装部件上,该罩盖设置成开闭保险杠等的开口(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9-83714(jp2009-83714a))。在jp2009-83714a中,阀配置部件被描述为“喷嘴部”,安装部件被描述为“保持器”。
在这种车辆清洗装置中,当流体被供给到流路时,阀操作以开放流路,并且流体朝喷嘴流动并从喷嘴喷射。
技术实现要素:
jp2009-83714a中记载的车辆清洗装置包括阀配置于其中的喷嘴部、联接到喷嘴部且罩盖安装于其上的保持器等。因此,车辆清洗装置的构件数目多。因此,难以减小车辆清洗装置的尺寸。另外,组装各构件所需的工时会增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构件数目并简化其结构的车辆清洗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清洗装置,其包括构造成朝待清洗物喷射流体的喷嘴、构造成覆盖所述喷嘴的至少一部分的罩盖和构造成开闭流体的流路的阀。所述车辆清洗装置还包括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包括所述阀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其中的阀配置部和所述罩盖安装于其上的罩盖安装部。所述罩盖安装部与所述阀配置部一体地形成。
对于上述构型,在保持器中,阀配置于其中的阀配置部和罩盖安装于其上的罩盖安装部一体地形成。
根据上述方面的车辆清洗装置还可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能相对于缸体沿轴向移动并且流体在所述活塞中移动。所述保持器还可包括联接到所述活塞的活塞联接部;并且所述阀配置部和所述活塞联接部可一体地形成。
对于上述构型,不需要用于配置阀的专用部件和联接到活塞的专用部件。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保持器还可包括构造成保持所述喷嘴的喷嘴保持部;所述阀配置部和所述活塞联接部可设置成在轴向上彼此连续;并且所述喷嘴保持部可在与所述轴向不同的方向上从所述阀配置部突出。
对于上述构型,喷嘴保持部突出的方向不同于阀配置部和活塞联接部彼此连续的轴向。
在上述方面中,可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嘴保持部和多个所述喷嘴;并且所述多个喷嘴保持部可从所述阀配置部沿与所述轴向正交的方向朝相对两侧突出。
对于上述构型,由于设置了多个喷嘴,流体能喷射到宽范围。
在上述方面中,所述阀的一部分可配置在所述活塞联接部中。
对于上述构型,阀配置成从阀配置部延伸到活塞联接部(换言之,阀的一部分配置在阀配置部中且阀的另一部分配置在活塞联接部中)。
在上述方面中,可设置空气流通孔,外部空气可经所述空气流通孔被吸入到所述保持器中以使所述阀操作;并且所述空气流通孔可由所述罩盖覆盖。
对于上述构型,朝空气流通孔移动的灰尘和水分能由罩盖阻挡。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由于阀配置于其中的阀配置部和罩盖安装于其上的罩盖安装部一体地形成在保持器中,所以不需要用于安装罩盖的专用部件和用于配置阀的专用部件。因此,能减少构件的数目,并且能简化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要素,并且其中:
图1连同图2至图5一起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清洗装置,并且是车辆清洗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处于保险杠的开口被罩盖闭塞的状态的车辆清洗装置的垂直剖视图;
图3是示出流路被阀闭塞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图4是示出活塞向前移动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阀移动以开放流路的状态的水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车辆清洗装置(参见图1至图5)。注意,以下描述的车辆清洗装置可以宽泛地适用于除了车辆用灯具、摄像机和雷达以外还用于清洗设置在车辆中的部分如车体、车窗和后视镜的车辆清洗装置。
以下描述的车辆清洗装置包括活塞和缸体并且构造成使得活塞相对于缸体移动。在以下说明中,将活塞的移动方向设定为前后方向,并且相应地基于活塞的移动方向来说明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注意,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描述仅是为了方便,在实施本发明时各方向不限于此。
车辆清洗装置1包括保持器2、罩盖3和喷嘴4(参见图1至图3)。
保持器2包括:大致圆筒形的阀配置部5,其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罩盖安装部6,其与阀配置部5的前端连续;活塞联接部7,其与阀配置部5的后端连续;和喷嘴保持部8,其从阀配置部5朝相对两侧突出。
在阀配置部5的内部中在靠近后端的位置处形成有曲面5a。曲面5a沿朝向后侧的方向向内延伸(弯曲)。阀配置部5中的曲面5a的后缘形成为限定了开口5b。在阀配置部5的内部空间中,位于开口5b后方的部分形成为具有恒定直径的插入空间5c。
罩盖安装部6形成为具有大致圆筒状,并且罩盖安装部6的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罩盖安装部6的直径略大于阀配置部5的前端的直径。罩盖安装部6与阀配置部5的前端的外周面连续并从阀配置部5向前突出。阀配置部5和罩盖安装部6一体地形成(换言之,阀配置部5与罩盖安装部6成一体)。
在罩盖安装部6的上端部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安装用接合部。在罩盖安装部6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各者上,设置有朝右侧或左侧突出的定位接合部6b。
活塞联接部7形成为呈大致圆筒形,并且活塞联接部7的轴向沿前后方向延伸。活塞联接部7从阀配置部5的后端向后突出。活塞联接部7与阀配置部5一体地形成。因此,在保持器2中,阀配置部5、罩盖安装部6和活塞联接部7一体地形成。
喷嘴保持部8从阀配置部5的大致后半部分别朝右侧和左侧突出。每个喷嘴保持部8都是与阀配置部5分开形成的部件。然而,喷嘴保持部8可与阀配置部5一体地形成。
喷嘴4分别被保持在喷嘴保持部8的远端处。各喷嘴4可被固定在对应的喷嘴保持部8上,或者可由对应的喷嘴保持部8可旋转地支承。
罩盖3包括罩盖表面部9、遮蔽部10、定位部11和接合部12(参见图2至图4)。罩盖表面部9形成为呈面向大致前后方向的板状。遮蔽部10分别从罩盖表面部9的右端部和左端部附近的位置向后突出。定位部11从罩盖表面部9向后突出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定位。各定位部11位于对应的一个遮蔽部10的内侧。定位部11具有朝后侧以及朝右侧和左侧开口的相应插入切口部11a。接合部12从罩盖表面部9的上端附近的位置向后突出并具有沿上下方向穿过接合部12延伸的接合孔12a。
罩盖3在罩盖安装部6的定位接合部6b分别插入定位部11的插入切口部11a中并且罩盖安装部6的安装用接合部6a与限定接合部12中的接合孔12a的开口边缘接合的状态下安装在罩盖安装部6上。
闭塞阀配置部5的前侧开口的罩帽13安装在罩盖安装部6的内周面上。罩帽13设置有大致圆盘形的闭塞部14,以及从闭塞部14的中心部沿前后方向突出的弹簧支承部15。闭塞部14具有空气流通孔14a,每个空气流通孔14a均沿前后方向穿过闭塞部14延伸。罩帽13在闭塞部14闭塞阀配置部5的前侧开口的状态下安装在保持器2上。
在保持器2中配置有阀16。阀16由诸如橡胶的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形成。阀16是可弹性变形的。阀16除了阀16的后端部之外配置在阀配置部5中,并且阀16的后端部配置在活塞联接部7中。然而,整个阀16可配置在阀配置部5中。
阀16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闭部17;从开闭部17向后突出的突出部18;和从开闭部17的前端部向外突出的凸缘形的被安装部19。开闭部17的后端的外周面形成为挤压面17a,挤压面17a是向后突出的曲面。挤压面17a具有与阀配置部5的曲面5a大致相同的曲率。开闭部17具有向前开口的配置空间17b。突出部18的前缘与挤压面17a的后缘一致,并且突出部18的直径小于开闭部17的最大直径。
阀16以使得被安装部19的外周部在前后方向上被保持在阀配置部5的前端面与罩帽13的闭塞部14之间的方式配置在保持器2中。在阀16中,被安装部19可在开闭部17和突出部18沿前后方向(即,沿轴向)移动的方向上弹性变形。
阀16由驱促弹簧20沿挤压面17a压靠在阀配置部5的曲面5a上的方向驱促。驱促弹簧20例如是压缩螺旋弹簧,并且除了驱促弹簧20的前端部之外被插入阀16的配置空间17b中。罩帽13的弹簧支承部15插入驱促弹簧20中,并且驱促弹簧20的前后两端部分别压靠在罩帽13的闭塞部14和阀16上。
在向前的移动力未施加至阀16的状态下,挤压面17a压靠在曲面5a上,开口5b由开闭部17闭塞,并且整个突出部18插入到插入空间5c中。
在阀16配置在保持器2中的状态下,位于阀16的开闭部17的后方的保持器2的内部空间被设定为第一流路2a,位于阀16的被安装部19的后方且位于第一流路2a的前方的保持器2的内部空间被设定为第二流路2b。
保持器2的活塞联接部7联接到活塞21。活塞21的前端被设置为联接筒部21a。保持器2的活塞联接部7联接到联接筒部21a。
活塞21由缸体22支承,使得活塞21可沿前后方向(即,沿活塞21的轴向)移动(参见图1)。在活塞21中配置有未图示的弹簧部件,例如拉伸螺旋弹簧。该弹簧部件的一个端部由活塞21支承,且其另一端部由缸体22支承。因此,弹簧部件向活塞21施加沿活塞21被拉入缸体22中的方向的驱促力。在未向活塞21的内部供给流体的状态下,活塞21位于移动范围的后端处。
缸体22的后端部被设置为供给管联接部22a。供给管50联接到供给管联接部22a。流体从供给罐供给到供给管50,并且所供给的流体从活塞21的内部空间经由保持器2的第一流路2a和第二流路2b流向喷嘴4。
在车辆清洗装置1中,在罩盖3安装于保持器2的罩盖安装部6上并且活塞21位于相对于缸体22的移动范围的后端处的状态下,罩盖3的罩盖表面部9定位成闭塞形成在保险杠100等中的开口100a(参见图2和图3)。
另外,在罩盖3安装于罩盖安装部6上的状态下,形成于罩帽13中的空气流通孔14a由罩盖表面部9从前方覆盖。在如上所述构成的车辆清洗装置1中,当流体从供给罐经由供给管50供给到活塞21的内部时,流体流向阀16。然后,由于流体的压力,活塞21、保持器2和罩盖3克服弹簧部件的驱促力沿从缸体22突出的方向一体地移动(换言之,活塞21、保持器2和罩盖3一起向前移动)。活塞21移动到移动范围的前端,并且保持器2的喷嘴4位于保险杠100的前方(参见图4)。
此时,外部空气经罩帽13的空气流通孔14a被吸入保持器2中在阀16前方的空间中。由于流体流向阀16,第一通道2a中的压力(内部压力)变成高于大气压。因此,阀16的被安装部19弹性变形,并且阀16克服驱促弹簧20的驱促力向前移动(参见图5)。然后,开闭部17的挤压表面17a离开保持器2的曲面5a移动,因此开口5b开放。流体从第一流路2a流过开口5b和第二流路2b,然后流向喷嘴4。此时,流体沿着阀16的外周部流向喷嘴4。
如上所述,在车辆清洗装置1中,驱促弹簧20设置在阀16的内侧,并且流体在阀16外侧的区域中流动。因此,流体的流动不受驱促弹簧20妨碍,因此可以确保流体的平顺流动。
已流向喷嘴4的流体流入排出空间4a中,并从排出端口4b朝诸如车辆用灯具的待清洗物喷射。因此,待清洗物被喷射的流体清洗。当停止从供给罐供给流体时,保持器2中的内部压力下降,阀16和驱促弹簧20弹性地返回到原始状态,开闭部17的挤压表面17a压靠在保持器2的曲面5a上,并且流体从喷嘴4的喷射停止。然后,由于流体的压力下降,弹簧部件被压缩,活塞21移动到移动范围的后端,亦即,活塞沿活塞21被拉入缸体22中的方向移动,并且罩盖3的罩盖表面部9闭塞形成在保险杠100中的开口100a(参见图2和图3)。
在车辆清洗装置1中,存在流体残留在每个从喷嘴4到阀16的空间中的情形。因此,在寒冷地区等中,例如,当残留流体冻结时,残留流体可能膨胀。当流体膨胀时,每个从喷嘴4到阀16的空间中的压力(即,内部压力)变成高于大气压,阀16克服驱促弹簧20的驱促力向前移动(参见图5),并且开口5b开放。这允许流体流向阀16的后端。
当流体如上所述膨胀时,开口5b开放,从而允许流体流向阀16的后端。因此,施加至阀16和保持器2的各部分中的压力降低,从而不会发生阀16或保持器2的损伤或破损。
当流体解冻并且每个从喷嘴4到阀16的空间中的压力降低时,被安装部19和驱促弹簧20弹性复位至原始状态,并且开闭部17的挤压表面17a返回挤压表面17压靠在保持器2的曲面5上的原始状态(参见图2和图3)。
如已经描述的,车辆清洗装置1包括保持器2。保持器2包括阀16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其中的阀配置部5和罩盖3安装于其上的罩盖安装部6。罩盖安装部6与阀配置部5一体地形成(换言之,罩盖安装部6与阀配置部5成一体)。
因此,由于阀16配置于其中的阀配置部5和罩盖3安装于其上的罩盖安装部6一体地形成在保持器2中,所以不需要用于安装罩盖3的专用部件和用于配置阀16的专用部件。因此,能减少构件的数目,并且能简化结构。
另外,保持器2还包括联接到活塞21的活塞联接部7。阀配置部5和活塞联接部7一体地形成(换言之,阀配置部5与活塞联接部7成一体)。
因此,不需要用于安装罩盖3的专用部件、用于配置阀16的专用部件和联接到活塞21的专用部件。因此,能进一步减少构件的数目,并且能进一步简化结构。
此外,保持器2还包括保持喷嘴4的喷嘴保持部8,阀配置部5和活塞联接部7设置成在轴向(前后方向)上彼此连续,并且喷嘴保持部8从阀配置部5沿与轴向不同的方向突出。
因此,喷嘴保持部8突出的方向不同于阀配置部5和活塞联接部7彼此连续的轴向。因此,能减小车辆清洗装置1在轴向上的尺寸。
此外,设置了多个喷嘴保持部8和多个喷嘴4,并且多个喷嘴保持部8从阀配置部5沿正交于轴向的方向朝相对两侧突出。
因此,由于设置了多个喷嘴4,所以流体能配置到宽范围。因此,能提高车辆清洗装置1的清洗性能,同时能减小车辆清洗装置1在轴向上的尺寸。
在车辆清洗装置1中,阀16的一部分配置在活塞联接部7中。
因此,阀16配置成从阀配置部5延伸到活塞联接部7(换言之,阀16的一部分配置在阀配置部5中且阀16的另一部分配置在活塞联接部7中)。因此,能减小阀配置部5在轴向上的尺寸,从而能进一步减小车辆清洗装置1在轴向上的尺寸。
另外,形成于罩帽13中的空气流通孔14a被罩盖3覆盖。因此,朝空气流通孔14a移动的灰尘和水分可以被罩盖3阻挡,并且能在确保阀16的适当操作状态的同时抑制灰尘和水分向保持器2中的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