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93829发布日期:2020-06-05 21:5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轨道车辆的站台或车辆段上设有充电桩,当轨道车辆需要充电时,需要人工将充电桩上充电枪插入到轨道车辆的充电接口内,由此不仅操作不便、影响充电效率,而且采用人工充电的方式还可能存在触电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系统,所述充电装置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性高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所述充电系统用于对行驶在轨道梁上的轨道车辆进行充电,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受流器,所述受流器设在所述轨道车辆上;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包括放置板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上端与所述放置板相连以驱动所述放置板上下移动;充电轨,所述充电轨设在所述放置板上以跟随所述放置板上下移动,所述充电轨可移动至与所述受流器接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升降平台可以驱动充电轨上下移动以与受流器接触或分离,由此可以使充电系统的充电方式更加简单,使用安全性高,还可以提升充电效率。而且,升降平台驱动充电轨与受流器接触还可以减轻充电轨与受流器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不仅可以减小轨道车辆充电时的工作噪声,还可以延长受流器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上端与所述放置板相连,所述放置板移动时所述伸缩件可在高度方向上伸缩以支撑所述放置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伸缩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臂组,每个所述连接臂组包括第一枢转座、第二枢转座、第一滑动座、第二滑动座、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枢转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板底部,所述第一枢转座和所述第二枢转座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滑动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放置板底部,所述第二滑动座和所述第一滑动座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枢转座可枢转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滑动座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枢转座可枢转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下端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可转动且可滑动地配合;所述第二滑动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上端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滑槽可转动且可滑动地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开闭装置,所述开闭装置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开闭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开闭装置避让所述充电轨的运动路径;在所述开闭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开闭装置阻挡所述充电轨的上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闭装置包括:开闭板和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连接所述开闭板和所述放置板;当所述放置板上下移动时,所述放置板通过所述联动机构带动所述开闭板移动,使得所述开闭装置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开闭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开闭板避让所述充电轨的运动路径,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开闭板阻挡所述充电轨的上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竖向联动单元,所述竖向联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板相连以由所述放置板驱动运动;横向联动单元,所述竖向联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联动单元相连以驱动所述横向联动单元运动,所述横向联动单元与所述开闭板相连并带动所述开闭板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联动单元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设在所述放置板上,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联动单元转动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联动单元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底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联动单元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竖向联动单元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所述安装底座上,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联动单元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竖向联动单元相连以由所述竖向联动单元驱动移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移动件滑动配合,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轨道梁静止;两个转动杆,所述两个转动杆交叉设置且通过枢转轴枢转连接,每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开闭板转动相连,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相对另一个所述开闭板可转动且可滑动地相连;所述移动件与所述两个转动杆相连以改变所述两个转动杆的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闭板为两个,每个所述开闭板上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所述第三滑槽内的所述第三滑块转动相连,所述枢转轴相对所述轨道梁静止。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闭板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开闭板上设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为两个,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转动相连,每个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开闭板转动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容纳箱,所述容纳箱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充电轨均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具有伸出口,所述充电轨适于穿过所述伸出口伸出所述容纳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受流器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适于固定在所述轨道车辆上;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连接轴相对所述支撑架可上下移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连接轴配合;正极受流板和负极受流板,所述正极受流板和所述负极受流板间隔设在所述连接轴的下端。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包括:连接柱;外筒,所述外筒外套于所述连接柱,所述外筒相对于所述连接柱可上下移动,所述弹性件外套于所述连接柱,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外筒相抵。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穿出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且所述连接柱设有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面相抵的止挡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适于固定在所述轨道车辆上;外套管,所述外套管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板间隔设置;多个延伸臂,每个所述延伸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外套管相连,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所述连接轴的下端穿过所述外套管与所述正极受流板和所述负极受流板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外套管中的一个设有止转块,另一个设有与所述止转块相适配的止转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套管与所述连接轴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延伸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减重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受流器还包括: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上端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固定臂的下端向下延伸出间隔设置的第一子臂和第二子臂,所述正极受流板设于所述第一子臂的下端,所述负极受流板设于所述第二子臂的下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臂和所述第二子臂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二减重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受流板与所述第一子臂之间、所述负极受流板与所述第二子臂之间均设有柔性缓冲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受流器为两个,所述充电轨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充电轨分为正极充电轨和负极充电轨;所述充电系统被构造成在所述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和掉头行驶之间切换时,所述正极充电轨适于与两个所述受流器的所述正极受流板切换接触,所述负极充电轨适于与两个所述受流器的所述负极受流板切换接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充电轨和所述负极充电轨均设于轨道梁,所述正极充电轨与所述负极充电轨距离所述轨道梁的中心线的距离不相等。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圈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轨与受流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平台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容纳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平台与开闭装置的配合结构在第一视图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平台与开闭装置的配合结构在第二视图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平台与开闭装置的配合结构在第三视图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升降平台与开闭装置的配合结构的主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升降平台与开闭装置的配合结构的仰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升降平台与开闭装置的配合结构的仰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受流器的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的充电原理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充电系统100,

受流器1,

支撑架11,固定板111,外套管112,止转槽1121,延伸臂113,第一减重槽1131,

连接轴12,连接柱121,止挡部1211,止转块1212,外筒122,

弹性件13,

固定臂14,第一子臂141,第二子臂142,柔性缓冲件143,第二减重槽144,

受流板15,正极受流板151,负极受流板152,导向部153,

升降平台2,

放置板21,

驱动件22,

伸缩件23,

连接臂组231,第一连接臂2311,第一滑块2311a,第二连接臂2312,第二滑块2312a,旋转轴2313,第一枢转座2314,第二枢转座2315,第一滑动座2316,第一滑槽2316a,第二滑动座2317,第二滑槽2317a,

开闭装置24,

开闭板241,第三滑槽2411,

联动机构242,竖向联动单元2421,安装底座24211,第一连接件24212,第二连接件24213,第三连接件24214,横向联动单元2422,移动件24221,第一活动臂24221a,第二活动臂24221b,第三活动臂24221c,固定部24222,转动杆24223,第三滑块24224,枢转轴24225,

滑轨243,

容纳箱25,伸出口25a,

支撑座26,定位凸块261,

底板27,

充电轨3,正极充电轨3a,负极充电轨3b,

转向架200,

轨道梁300,道岔301,环形轨道段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100,该充电系统100可以对行驶在轨道梁300上的轨道车辆进行充电。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100,包括:受流器1、升降平台2和充电轨3。

其中,受流器1可以设在轨道车辆上,升降平台2可以包括放置板21和驱动件22,驱动件22的上端可以与放置板21相连以驱动放置板21上下移动,充电轨3可以设在放置板21上以跟随放置板21上下移动,充电轨3可移动至与受流器1接触。

具体而言,升降平台2可以驱动放置板21上下移动,由此可以带动受流器1上下移动。当充电系统100进行充电时,驱动件22可以驱动放置板21向上移动,放置板21可以带动充电轨3跟随其同步移动,充电轨3可以移动至与受流器1相配合的位置并与受流器1组成电连接,充电轨3可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放置板21向下移动,由此可以带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分离,受流器1与充电轨3之间的电连接回路断开。

可选地,充电系统100可以设在车站内,充电系统100也可以设在专门的停车线内,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选择设置。

例如,充电系统100设在车站内。当轨道车辆进站时,若轨道车辆需要充电,轨道车辆可以将需要充电的信号传递至充电控制系统。当轨道车辆进站停稳后,充电控制系统给驱动件22发送充电信号,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向上移动以与受流器1接触。当轨道车辆的电池电量充满后,轨道车辆可以将充电结束信号传递至充电控制系统,充电控制系统可以给驱动件22发送结束充电信号,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向下移动以与受流器1分离,轨道车辆可以正常运行。当轨道车辆进站时,若轨道车辆无需充电,轨道车辆可以将不需要充电的信号传递至充电控制系统。当轨道车辆进站后,驱动件22可以保持静止,充电轨3不与受流器1接触。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充电系统100可以根据轨道车辆的充电需求控制充电轨3与受流器1接触或分离,从而可以提升轨道车辆的充电自主性,可以防止轨道车辆出现被动充电的现象,可以延长电池和受流器1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采用驱动件22驱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接触,可以减轻充电轨3与受流器1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不仅可以减小轨道车辆充电时的工作噪声,还可以延长受流器1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充电系统100可以用于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轨道车辆上设有与充电轨3电连接的受流器1。轨道梁300的中间设有凹部形成逃生空间以供人员进行逃生,充电系统100可以设在逃生空间的下方。当轨道车辆需要进行充电时,驱动件22可以驱动放置板21带动充电轨3向上移动至逃生空间内。当充电轨3与受流器1完全接触后,驱动件22停止驱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之间形成闭合的充电回路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当轨道车辆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放置板21向下移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分离,充电轨3收纳在轨道系统的逃生空间的下方。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升降平台2可以实现充电轨3的上升和下降。当充电系统100充电时,升降平台2可以带动充电轨3移动至逃生空间内,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升降平台2可以带动充电轨3收纳在逃生空间的下方,由此可以使逃生空间保持通畅,可以防止充电轨3对逃生人员产生二次伤害,从而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使用安全性。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充电需求选择升降平台2的升降,可以避免轨道车辆出现被动充电现象,从而可以延长轨道车辆内的电池的使用寿命。升降平台2自动控制,无需手工参与充电,从而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使用安全性。

在图7-图8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升降平台2上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26,支撑座26由绝缘的smc材料制成。支撑座26的底部与升降平台2相连,支撑座26的顶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261,每个定位凸块261均与支撑座26螺栓连接,两个定位凸块261之间限定出充电轨3的放置空间。充电轨3为两个,两个充电轨3平行设置。当充电轨3与支撑座26装配时,每个充电轨3可以放置在两个支撑座26上,定位凸块261可以止抵在充电轨3的外周壁上,由此可以对充电轨3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充电轨3与升降平台2的配合结构更加简单、牢固,从而还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充电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100,升降平台2可以驱动充电轨3上下移动以与受流器1接触或分离,由此可以使充电系统100的充电方式更加简单,使用安全性高,还可以提升充电效率。而且,升降平台2驱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接触还可以减轻充电轨3与受流器1之间的摩擦和碰撞,不仅可以减小轨道车辆充电时的工作噪声,还可以延长受流器1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22可驱动放置板21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由此可以缩短放置板21的移动位移,可以提升充电效率。当然,驱动件22也可以驱动放置板21沿着倾斜延伸的移动轨迹进行移动,只要能够驱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接触即可。

如图4-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升降平台2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可伸缩的伸缩件23,伸缩件23的上端可以与放置板21相连,当放置板21移动时伸缩件23可以在高度方向(如图4所示的上下方向)上伸缩以支撑放置板21。由此,伸缩件23可以减轻驱动件22的支撑压力,从而可以使驱动件22正常的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伸缩件23还可以包括自锁机构(图未示出),当伸缩件23延伸至设定位置时,自锁机构可以触发以使伸缩件23保持当前位置,自锁机构可以使伸缩件23保持当前的延伸长度,从而可以使伸缩件23牢固地支撑放置板21,可以使充电轨3与受流器1的配合更加牢固。

如图4-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伸缩件2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臂组231,其中,每个连接臂组231可以包括第一枢转座2314、第二枢转座2315、第一滑动座2316、第二滑动座2317、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第一枢转座2314可以固定设置在放置板21的底部,第一枢转座2314和第二枢转座2315可以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滑动座2317可以固定设置在放置板21底部,第二滑动座2317和第一滑动座2316可以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臂2311的上端可以与第一枢转座2314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可以与第一滑动座2316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可以与第二滑动座2317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312的下端可以与第二枢转座2315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可枢转地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连接臂2311可以与第二连接臂2312枢转连接,当伸缩件23的延伸长度发生改变时,第一连接臂2311与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可以相互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的上端可以相对第一枢转座2314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与第一滑动座2316转动配合的同时还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滑动。第二连接臂2312的下端可以相对第二枢转座2315转动,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可以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转动,第二连接臂2312与第二滑动座2317转动配合的同时还可以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滑动。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伸缩件23的结构设计更加巧妙,可以满足升降平台2的使用需求。

例如,如图5所示,伸缩件23可以包括一对连接臂组231,连接臂组231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通过旋转轴2313枢转相连。当充电系统100充电时,升降平台2向上移动,伸缩件23的延伸长度增大。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相对转动以使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的夹角α减小,第一连接臂2311的上端可以相对第一枢转座2314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与第一滑动座2316转动配合的同时还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向前滑动。第二连接臂2312的下端可以相对第二枢转座2315转动,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可以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转动,第二连接臂2312与第二滑动座2317转动配合的同时还可以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向前滑动。第一连接臂2311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的滑动距离与第二连接臂2312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的滑动距离相同。

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升降平台2向下移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分离,伸缩件23的延伸长度减小。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相对转动以使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的夹角α增大,第一连接臂2311的上端可以相对第一枢转座2314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转动,第一连接臂2311与第一滑动座2316转动配合的同时还可以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向后滑动。第二连接臂2312的下端可以相对第二枢转座2315转动,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可以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转动,第二连接臂2312与第二滑动座2317转动配合的同时还可以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向后滑动。第一连接臂2311相对第一滑动座2316的滑动距离与第二连接臂2312相对第二滑动座2317的滑动距离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座2316上可以设有第一滑槽2316a,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可以设有第一滑块2311a,第一滑块2311a与第一滑槽2316a可转动且可滑动地配合,第二滑动座2317可以设有第二滑槽2317a,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可以设有第二滑块2312a,第二滑块2312a与第二滑槽2317a可转动且可滑动地配合,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第一连接臂2311与第一滑动座2316、第二连接臂2312与第二滑动座2317之间的配合结构更加简单,还可以使伸缩件23的运行更加顺畅。

可选地,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也可以与第一滑块2311a转动相连,第一滑块2311a可以与第一滑槽2316a滑动配合,当伸缩件23的延伸长度发生改变时,第一连接臂2311可以给第一滑块2311a施加推力以使第一滑块2311a在第一滑槽2316a内前后滑动。

可选地,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也可以与第二滑块2312a转动相连,第二滑块2312a可以与第二滑槽2317a滑动配合,当伸缩件23的延伸长度发生改变时,第二连接臂2312可以给第二滑块2312a施加推力以使第二滑块2312a在第二滑槽2317a内前后滑动。

可选地,伸缩件23也可以包括多个连接臂组231,多个连接臂组231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顺序连接,可以根据升降平台2的升降位移大小选择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是,伸缩件23的设计形式并不唯一,只要能够实现升降平台2的上升和下降即可。例如,伸缩件23也可以为弹簧。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伸缩件23可以为两个,两个伸缩件23分布在驱动件22的两侧,两个伸缩件23可以同时起到支撑放置板21的作用,由此可以使升降平台2的结构更加牢固。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升降平台2上也可以设置多个伸缩件23,可以根据升降平台2的结构需求选择设置。

可选地,升降平台2还可以包括底板27,驱动件22和伸缩件23的下端可以与底板27相连。第一滑动座2316和第二枢转座2315可以设在放置板21上。进一步地,第一滑动座2316可以与放置板21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第二枢转座2315也可以与放置板21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第一滑动座2316和第二枢转座2315还可以与放置板21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升降平台2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提升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驱动件22可以为液压驱动缸,液压驱动缸可以将液压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可以沿直线方向往复移动,运行比较平稳,由此可以提升驱动件22的运行平稳性,从而可以确保充电系统100的工作稳定性。可选地,驱动件22也可以为直线电机。

如图7-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升降平台2还可以包括:开闭装置24,开闭装置24可以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开闭装置24处于打开状态时,开闭装置24可以避让充电轨3的运动路径,在开闭装置24处于关闭状态时,开闭装置24可以位于阻挡充电轨3的上升的位置,开闭装置24可以对充电轨3起到防护的作用,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使用安全性。

具体而言,当充电系统100进行充电时,开闭装置24处于打开状态,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上升至充电位置以与受流器1配合。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向下移动,然后开闭装置24可以调节至关闭状态,开闭装置24可以对充电轨3起到防护的作用,可以防止杂物落入到充电轨3上,还可以防止轨道防护人员碰触到充电轨3而引发安全事故。

例如,轨道梁300内可以设有用于容纳升降平台2和充电轨3的容纳槽,容纳槽的上方设有开口,开闭装置24可以打开或关闭开口。当充电系统100进行充电时,开闭装置24打开开口,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从容纳槽内伸出。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收纳至容纳槽内,然后开闭装置24可以关闭开口。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开闭装置24可以包括开闭板241和联动机构242,联动机构242可以与开闭板241和放置板21相连,当放置板21上下移动时,放置板21可以通过联动机构242带动开闭板241移动,使得开闭装置24可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在开闭装置24处于打开状态时,开闭板241可以避让充电轨3的运动路径,在开闭装置24处于关闭状态时,开闭板241可以阻挡充电轨3的上升,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开闭装置24的设计形式更加简单。

可选地,开闭装置24可以包括一个开闭板241,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开闭板241朝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当开闭装置24切换至打开状态时,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开闭板241正向移动,开闭板241可以避让充电轨3的运动路径。当开闭装置24切换至关闭状态时,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开闭板241反向移动,开闭板241位于充电轨3的正上方。

可选地,开闭装置24也可以包括两个开闭板241。当开闭装置24切换至打开状态时,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限定出充电轨3的上升空间。当开闭装置24切换至关闭状态时,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两个开闭板241位于充电轨3的正上方。

如图10-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联动机构242可以包括竖向联动单元2421和横向联动单元2422,竖向联动单元2421的一端可以与放置板21相连以由放置板21驱动运动,竖向联动单元2421的另一端可以与横向联动单元2422相连以驱动横向联动单元2422运动,横向联动单元2422可以与开闭板241相连并带动开闭板241移动。

具体而言,当充电系统100进行充电时,驱动件22可以驱动放置板21向上移动,放置板21移动的同时可以驱动竖向联动单元2421运动,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驱动横向联动单元2422移动,由此横向联动单元2422可以带动开闭板241正向移动以避让充电轨3的运动路径。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放置板21向下移动,放置板21移动的同时可以驱动竖向联动单元2421运动,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驱动横向联动单元2422移动,由此横向联动单元2422可以带动开闭板241反向移动以避让充电轨3的运动路径。由此,通过上述设置,放置板21、竖向联动单元2421、横向联动单元2422和开闭板241之间可以实现联动,不仅可以使联动机构242的运行更加顺畅,还可以提升开闭装置24的工作效率。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联动机构242的设计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联动机构242可以带动开闭板241纵向移动以避让充电轨3,联动机构242也可以朝向空间内的其他方向移动,只要能够避让充电轨3和恢复至关闭状态即可,本发明对开闭板241的运动形式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包括:安装底座24211和第一连接件24212,安装底座24211可以设在放置板21上,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一端可以与安装底座24211转动配合,第一连接件24212的另一端可以与横向联动单元2422转动相连。具体而言,当放置板21向上移动时,竖向联动单元2421和横向联动单元2422之间的间距减小,第一连接件24212可以逆时针旋转,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给横向联动单元2422施加拉力,由此可以驱动开闭板241避让充电轨3的运动路径。当放置板21向下移动时,竖向联动单元2421和横向联动单元2422之间的间距增大,第一连接件24212可以顺时针旋转,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给横向联动单元2422施加推力,由此可以驱动开闭板241阻挡充电轨3的上升。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竖向联动单元2421的结构设计形式和操作方式更加简单、可以提升工作效率。

如图7-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包括:安装底座24211、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安装底座24211可以设在放置板21上,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一端可以与安装底座24211转动配合,第一连接件24212的另一端可以与横向联动单元2422相连,第二连接件24213的一端可以与安装底座24211转动配合,第二连接件24213的另一端可以与横向联动单元2422相连。具体而言,当放置板21上下移动时,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可以相对安装底座24211转动,第一连接件24212和/或第二连接件24213在转动时可以给横向联动单元2422施加作用力,作用力可以使横向联动单元2422与开闭板241之间进行联动,从而可以使开闭装置24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灵活切换。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竖向联动单元2421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操作比较方便。

如图7-图8、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竖向联动单元2421还可以包括第三连接件24214,第三连接件2421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安装底座24211上,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可以分别与第三连接件24214转动相连,由此可以使竖向联动单元2421的整体结构更加协调,可以使开闭装置24的运行更加顺畅。例如,第三连接件24214的下端可以与安装底座24211转动相连,第三连接件24214的上端和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的下端通过旋转销相连,第二连接件24213和第三连接件24214可以通过旋转销进行转动。

如图8-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横向联动单元2422可以包括:移动件24221、固定部24222和两个转动杆24223,移动件24221可以与竖向联动单元2421相连以由竖向联动单元2421驱动移动,固定部24222可以与移动件24221滑动配合,固定部24222相对轨道梁300静止,两个转动杆24223可以交叉设置且通过枢转轴24225枢转连接,每个转动杆2422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开闭板241相连,每个转动杆24223的一端可以与其中一个开闭板241转动相连,每个转动杆24223的另一端可以相对另一个开闭板241可转动且可滑动地相连,移动件24221可以与两个转动杆24223相连以改变两个转动杆24223的夹角。

具体而言,当开闭装置24需要调节至打开状态或关闭状态时,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给移动件24221施加作用力,移动件24221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移动。固定部24222可以对移动件24221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确保移动件24221沿设定的轨迹往复移动。例如,开闭板241为两个并与横向联动单元2422相连。当放置板21向上移动时,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给移动件24221施加推力,移动件24221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运动以限定出充电轨3的上升空间。当放置板21向下移动时,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给移动件24221施加拉力,移动件24221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运动以切换至关闭状态。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横向联动单元2422的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操作比较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移动件24221可以包括第一活动臂24221a、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第一活动臂24221a可以在开闭板241的长度方向(如图1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活动臂24221a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相连,第一活动臂24221a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第一端转动相连。第二活动臂24221b的第二端与其中一个开闭板241转动相连,第三活动臂24221c的第二端与另一个开闭板241转动相连。当放置板21向上移动时,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之间的夹角增大,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拉着第一活动臂24221a向前移动,第一活动臂24221a移动的同时可以给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施加拉力。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可以相对第一活动臂24221a转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以避让充电轨3的运行轨迹。当放置板21向下移动时,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推着第一活动臂24221a向后移动,第一活动臂24221a移动的同时可以给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施加推力,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相对第一活动臂24221a转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之间的夹角增大,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可以驱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至充电轨3的正上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开闭装置24包括竖向联动单元2421和横向联动单元2422。竖向联动单元2421可以包括:安装底座24211、第一连接件24212、第二连接件24213和第三连接件24214,安装底座24211可以设在放置板21上,第三连接件2421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安装底座24211上,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可以分别与第三连接件24214的第二端转动相连。横向联动单元2422包括:移动件24221、固定部24222和两个转动件,第二连接件24213的上端与固定部24222相连,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与移动件24221枢转相连,固定部24222与放置板21保持相对静止。

移动件24221可以包括第一活动臂24221a、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第一活动臂24221a在开闭板241的长度方向(如图1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活动臂24221a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相连,第一活动臂24221a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第一端转动相连。两个转动杆24223交叉设置且两个转动杆24223转动配合。每个转动杆24223的一端可以与其中一个开闭板241转动相连,每个转动杆24223的另一端可以相对另一个开闭板241可转动且可滑动,移动件24221可以与两个转动杆24223相连以改变两个转动杆24223的夹角β。

当放置板21向上移动时,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之间的夹角增大,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拉着第一活动臂24221a向前移动,第一活动臂24221a移动的同时可以给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施加拉力,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相对第一活动臂24221a转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之间的夹角减小。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拉力的作用下,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相对转动且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的夹角β增大,由此可以拉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限定出充电轨3的上升空间。当放置板21向下移动时,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推着第一活动臂24221a向后移动,第一活动臂24221a移动的同时可以给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施加推力。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相对第一活动臂24221a转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之间的夹角减小。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推力的作用下,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相对转动且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的夹角β减小,由此可以拉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开闭板241可以位于充电轨3的正上方。

可选地,开闭板241可以为两个,每个开闭板241上均设有其长度方向(如图11所示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2411,每个第三滑槽2411内可以设有与两个间隔分布且与第三滑槽2411滑动配合第三滑块24224。两个转动杆24223交叉设置,每个转动杆24223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三滑块24224转动相连。其中一个第三滑块24224位于左侧的开闭板241上的第三滑槽2411内,另一个第三滑块24224位于右侧的开闭板241上的第三滑槽2411内。当移动件24221给两个转动杆24223施加作用力后,两个转动杆24223可以相对彼此转动,由此可以带动对应的第三滑块24224在第三滑槽2411内滑动,枢转轴24225可以相对轨道梁300静止,由此,第三滑块24224滑动的同时也可以相对转动杆24223转动,转动杆24223可以给开闭板241施加拉力或推力,从而可以使开闭板241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开闭板241可以为两个,至少一个开闭板241上可以设有在其长度方向(如图12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滑槽2411,第三滑槽2411内可以设有与第三滑槽2411滑动配合的第三滑块24224,第三滑块24224可以为两个,每个转动杆24223的其中一端可以与第三滑块24224转动相连,每个转动杆24223的另一端可以与对应的开闭板241转动相连,由此可以使开闭装置24的设计形式更加简单,装配更加方便。

例如,如图12所示,开闭板241可以为两个并在左右方向上顺序分布,每个开闭板241上均设有一个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滑槽2411,每个第三滑槽2411内分别设有一个与第三滑槽2411滑动配合第三滑块24224。两个转动杆24223交叉设置,其中一个转动杆24223的一端与左侧的开闭板241转动相连、另一端与右侧的开闭板241上的第三滑槽2411内的第三滑块24224转动相连,另一个转动杆24223的一端与右侧的开闭板241转动相连、另一端与左侧的开闭板241上的第三滑槽2411内的第三滑块24224转动相连。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开闭装置24的设计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开闭装置24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或气缸驱动的方式驱动开闭板241移动。例如,开闭装置24可以包括两个直线电机,每个直线电机与对应的开闭板241相连以驱动开闭板241移动。当充电系统100需要充电时,两个直线电机可以驱动对应的开闭板24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两个直线电机可以驱动对应的开闭板241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24222上可以设有滑动空间,移动件24221可以穿设在滑动空间内且与固定部24222移动配合,由此可以使固定部24222与移动件24221的配合结构更加紧凑,可以减小开闭装置24占用的装配空间。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移动件24221与固定部24222之间的装配方式不仅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固定部24222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滑动槽,移动件24221的一部分可以伸入到滑动槽内并可以相对滑动槽滑动。再例如,移动件24221也可以不与固定部24222相连,移动件24221可以相对固定部24222移动。

如图8-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开闭装置24还可以包括沿横向(如图8所示的左右方向)延伸的滑轨243,开闭板241可以与滑轨243滑动配合,由此可以使开闭板241的运动更加顺畅。可选地,可以在开闭板241上设置第一滚动体,可以在滑轨243上设置与第一滚动体滚动配合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滚动体,由此,当开闭板241运动时,第一滚动体可以与多个第二滚动体滚动配合,从而可以减小开闭板241的运行阻力,从而可以减轻联动机构242的工作负荷。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升降平台2还可以包括容纳箱25,容纳箱25内可以设有容纳空间,驱动件22和充电轨3均可以设在容纳空间内,容纳空间的顶部可以具有伸出口25a,充电轨3适于穿过伸出口25a伸出容纳箱25,容纳箱25可以对充电轨3起到密封的作用,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使用安全性。

例如,容纳箱25可以设在轨道梁300的逃生通道的下方。当轨道车辆进行充电时,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向上移动并通过伸出口25a伸出容纳箱25,充电轨3可以在逃生通道内与受流器1接触。当轨道车辆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收纳至容纳箱25内,由此可以使逃生通道保持通畅,可以防止充电轨3对逃生人员在逃生时带来二次伤害。

当然,在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轨道梁300内设置逃生空间,容纳箱25可以设在逃生空间的下方,逃生空间的顶部敞开设置也可以形成伸出口25a。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充电系统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

可选地,可以在容纳箱25内设置开闭装置24,驱动件22、充电轨3和开闭装置24均设在容纳箱25内。其中,容纳箱25的内周壁上可以设有滑轨243,开闭板241可以与滑轨243滑动配合。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开闭板241移动,由此可以实现伸出口25a的打开或关闭。例如,当充电系统100进行充电时,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开闭板241正向移动,开闭板241可以打开伸出口25a,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向上移动并穿过伸出口25a伸出容纳箱25,充电轨3可以与受流器1组成充电回路。当充电系统100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可以驱动充电轨3向下移动并穿过伸出口25a进入到容纳箱25内,联动机构242可以驱动开闭板241反向移动以使开闭板241关闭伸出口25a。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升升降平台2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杂物进入容纳箱25内而出现安全事故,从而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受流器1可以包括支撑架11、连接轴12、弹性件13、正极受流板151和负极受流板152。其中,支撑架11适于固定在轨道车辆上,连接轴12可以设在支撑架11上且述连接轴12相对支撑架11可上下移动,弹性件13可以分别与支撑架11和连接轴12配合,正极受流板151和负极受流板152可以间隔设在连接轴12的下端。

具体而言,当受流板15受到上下方向的冲击时,连接轴12可以带动正极受流板151和负极受流板152沿上下方向移动,并挤压弹性件13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将受流板15受到的冲击转化为弹性件13的弹性势能,由此可以缓冲吸收受流板15受到的冲击,降低了受流板15的撞击噪声,并保护了受流板15,延长了受流板15的使用寿命。而且,在弹性件13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弹性件13可以驱动连接轴12带动受流板15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受流板15与充电轨3的配合更加稳定、可靠,进而提高了充电系统100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轴12可以包括连接柱121和外筒122。其中,外筒122可以外套于连接柱121,如图14所示,外筒122由下向上外套于连接柱121。外筒122相对于连接柱121可上下移动。由此,当外筒122相对于连接柱121上下移动时,可以带动受流板15上下移动,以缓冲、吸收受流板15受到的冲击。

如图14所示,弹性件13可以外套于连接柱121,弹性件13的一端与支撑架11相抵,弹性件13的另一端与外筒122相抵。需要说明的是,当受流板15与充电轨3接触时,充电轨3可以对受流板15产生向上的作用力,推动受流板15向上运动。受流板15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推动外筒122挤压弹性件13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将受流板15受到的冲击力转化为弹性件13的弹性势能。而且,在弹性件1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件13可以朝向充电轨3的方向推动受流板15,从而可以提高受流板15与充电轨3配合的可靠性。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连接柱121可以穿出支撑架11的上端面,且连接柱121可以设有与支撑架11的上端面相抵的止挡部1211。其中,止挡部1211可以为螺栓,连接柱121的上端穿出支撑架11的上端面后可以与螺栓螺纹连接。由此,通过设置止挡部1211,可以避免连接柱121与支撑架11脱离。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1可以包括:固定板111、外套管112和多个延伸臂113。其中,固定板111可以固定在轨道车辆上,外套管112设在固定板111的下方且与固定板111间隔设置。每个延伸臂11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固定板111和外套管112相连,连接轴12的上端可以与固定板111相连,连接轴12的下端可以穿过外套管112与正极受流板151和负极受流板152相连。由此,可以提高受流器1的结构稳定性。

具体而言,固定板11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或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200上,延伸臂113可以起到固定和连接外套管112的作用,外套管112套设在连接轴12上,外套管112可以对连接轴12起到导向的作用,可以防止连接轴12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左右摆动,从而可以使受流板15与充电轨3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可选地,固定板111、多个延伸臂113和外套管112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件,由此不仅可以提升受流器1的装配效率,还可以使受流器1的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连接轴12和外套管112中的一个设有止转块1212,另一个设有与止转块1212相适配的止转槽1121。如图14所示,可以在连接柱121上设置止转块1212,在外套管112上设置止转槽1121。止转块1212可以设于连接柱121的外周壁上,止转块1212沿上下方向延伸。相应地,止转槽1121设于外套管112的内周壁上,止转槽1121沿上下方向延伸。止转块1212在止转槽1121内可沿上下方向移动。由此,可以避免连接柱12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外套管112发生转动,从而可以提高受流板15与充电轨3配合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止转槽1121可以沿上下方向贯通外套管112。止转槽1121也可以向下贯通外套管112,止转槽1121的上端封闭。由此,可以利用止转槽1121限定连接柱121的上下移动位移。例如,当连接柱121向上移动至预定距离后,止转块1212与止转槽1121的上方的端壁相抵,以限制连接柱121的进一步移动。可以理解的是,止转块1212也可以设在外套管112的内周壁,在连接轴12的外周壁上设置与止转块1212相适配的止转槽11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11还可以包括内套筒(图中未示出),内套筒位于外套管112与连接轴1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外套管112与连接轴12之间设置内套筒,可以提高外套管112与连接轴12之间配合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可选地,内套筒可以为柔性件。内套筒采用柔性件,可以提高外套管112与连接轴12之间配合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而且,柔性件的内套筒可以缓冲、吸收连接轴12与外套筒之间的冲击,有效避免了连接轴12与外套管112之间发生碰撞损坏,而且内套筒还可以减小连接轴12与外套管112之间的摩擦,从而延长了支撑架11的使用寿命。

如图1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延伸臂113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减重槽1131。也就是说,可以在其中一个延伸臂113上设置第一减重槽1131,也可以在每个延伸臂113上同时设置第一减重槽1131,第一减重槽1131可以沿延伸臂113的厚度方向贯穿延伸臂113。由此,可以节省支撑架11的材料用量,降低支撑架11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小支撑架11的整体重量。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受流器1还可以包括:固定臂14,固定臂14的上端可以与连接轴12连接,固定臂14的下端可以向下延伸出间隔设置的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正极受流板151可以设于第一子臂141的下端,负极受流板152可以设于第二子臂142的下端。由此,便于正极受流板151和负极受流板152的固定连接。

其中,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可以设置为弧形臂,由此,可以使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的受力分散均匀,提高了固定臂14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二减重槽144。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一子臂141上设置第二减重槽144,也可以在第二子臂142上设置第二减重槽144,当然还可以在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上均设置第二减重槽144。

如图13所示,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上均设有第二减重槽144,第二减重槽144沿厚度方向贯穿对应的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通过在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上设置第二减重槽144,可以节省受流器1的材料用量,降低受流器1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小受流器1的整体重量。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受流板151与第一子臂141之间、负极受流板152与第二子臂142之间均设有柔性缓冲件143。需要说明的是,当受流器1受到上下方向上的冲击时,柔性缓冲件143可以缓冲、吸收正极受流板151与第一子臂141之间、负极受流板152与第二子臂142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有效保护了受流器1,提高了受流器1的使用寿命。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正极受流板151和负极受流板152的两端的均设有导向部153,导向部153的厚度沿正极受流板151或负极受流板152的两端向中间的方向逐渐增大。如图14所示,受流板15被构造为中间厚、两端薄的形状。由此,当受流板15与充电轨3接触时,导向部153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便于受流板15与对应的导向轨之间的接触配合。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受流器1可以为两个,充电轨3可以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两个充电轨3分为正极充电轨3a和负极充电轨3b。充电系统100被构造成在轨道车辆正向行驶和掉头行驶之间切换时,正极充电轨3a与两个受流器1的正极受流板151切换接触,负极充电轨3b适于与两个受流器1的负极受流板152切换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6所示,受地形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轨道梁300需要设置图16中所示的类似“灯泡线”的路段,轨道车辆可以在行驶至轨道梁300的“灯泡线”路段时进行掉头。如图16所示,轨道车辆可以沿正向行驶(图16中箭头a1所示的方向)。当轨道车辆进行掉头时,轨道车辆由道岔301进入环形轨道段302,轨道车辆经环形轨道段302绕行一周后由正向行驶(即图16中所示的箭头a1所示的方向)转换为反向行驶(即图16中所示的箭头a2所示的方向)。

当轨道车辆沿正向行驶切换至反向行驶时,正极充电轨3a适于与两个受流器1的正极受流板151切换接触,负极充电轨3b适于与两个受流器1的负极受流板152切换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的“正极充电轨3a适于与两个受流器1的正极受流板151切换接触,负极充电轨3b适于与两个受流器1的负极受流板152切换接触”中的“适于”可以理解为,正极充电轨3a与正极受流板151、负极充电轨3b与负极受流板152可以具有配合和脱离的状态。当需要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时,正极充电轨3a与正极受流板151、负极充电轨3b与负极受流板152处于接触的配合状态。当不需要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时,正极充电轨3a与正极受流板151、负极充电轨3b与负极受流板152处于未接触的脱离状态。

例如,充电系统100可以设于车站或充电点等充电区处,当需要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时,轨道车辆驶入充电区处,正极充电轨3a与正极受流板151接触配合,负极充电轨3b与负极受流板152接触配合,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当轨道车辆驶出充电区时,正极充电轨3a与正极受流板151脱离,负极充电轨3b与负极受流板152脱离,以断开对轨道车辆的充电。当然,充电系统100也可以沿轨道梁300的长度方向全程设置。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充电轨3a和负极充电轨3b均设于轨道梁300,正极充电轨3a与负极充电轨3b距离轨道梁300的中心线的距离不相等。由此,当轨道车辆正向行驶至充电区时,正极充电轨3a与两个受流器1中的一个的正极受流板151接触,负极充电轨3b与两个受流器1中的一个的负极受流板152接触。当轨道车辆掉头反向行驶至充电区时,正极充电轨3a与两个受流器1中的另一个的正极受流板151接触,负极充电轨3b与两个受流器1中的另一个的负极受流板152切换接触,以实现轨道车辆的换向充电效果。

下面参考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100,该充电系统100可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充电。值得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3、图1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系统100,包括:受流器1、升降平台2和充电轨3。

如图13-图14所示,每个受流器1均包括:支撑架11、连接轴12、弹性件13、固定臂14和受流板15。连接轴12包括连接柱121和外筒122,外筒122从连接柱121的下端外套于连接柱121上。弹性件13为弹簧并套设在连接柱121上,弹性件13的顶端止抵在支撑架11上,弹性件13的底端止抵在外筒122的顶部。

固定臂14形成为叉形,固定臂14的上端与外筒122螺栓连接,固定臂14的下端设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子臂141和第二子臂142。正极受流板151连接于第二子臂142,负极受流板152连接于第一子臂141。第一子臂141与负极受流板152之间、第二子臂142与正极受流板151之间均设有柔性缓冲件143。

支撑架11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板111、外套管112和多个延伸臂113,固定板1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轨道车辆的转向架200上,外套管112外套在外筒122上,延伸臂113连接在外套管112和固定板111之间。连接柱121的上端设有止挡部1211,止挡部1211止抵在固定板111的上表面上以防止连接柱121与固定板111分离。

如图4-图11所示,升降平台2包括:放置板21、驱动件22、两个可伸缩的伸缩件23、容纳箱25和开闭装置24。其中,放置板21、驱动件22、伸缩件23和开闭装置24可以收纳在容纳箱25内,容纳箱255设在轨道系统的逃生通道内。

容纳箱25内设有容纳空间,容纳箱25的顶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伸出口25a。如图8所示,充电轨3为两个并平行设置。升降平台2上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座26,支撑座26的底部与升降平台2相连,支撑座26的顶部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凸块261,每个定位凸块261均与支撑座26螺栓连接,两个定位凸块261之间限定出充电轨3的放置空间。当充电轨3与支撑座26装配时,充电轨3可以放置在两个支撑座26上,定位凸块261可以止抵在充电轨3的外周壁上,由此可以对充电轨3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

驱动件22为液压驱动缸,驱动件22和两个伸缩件23的上端均与放置板21的底壁相连,驱动件22和两个伸缩件23的下端均与底板27相连,两个伸缩件23分布在驱动件22的两侧。每个伸缩件23包括一对连接臂组231,每个连接臂组231可以包括第一枢转座2314、第二枢转座2315、第一滑动座2316、第二滑动座2317、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第一枢转座2314可以固定设置在放置板21的底部,第一枢转座2314和第二枢转座2315可以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滑动座2317可以固定设置在放置板21底部,第二滑动座2317和第一滑动座2316可以在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第一连接臂2311的上端可以与第一枢转座2314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接臂2311的下端可以与第一滑动座2316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312的上端可以与第二滑动座2317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连接,第二连接臂2312的下端可以与第二枢转座2315可枢转地连接,第一连接臂2311和第二连接臂2312之间可枢转地连接。

开闭装置24包括竖向联动单元2421和横向联动单元2422。竖向联动单元2421包括:安装底座24211、第一连接件24212、第二连接件24213和第三连接件24214,安装底座24211可以设在放置板21上,第三连接件24214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设在安装底座24211上,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可以分别与第三连接件24214转动相连。横向联动单元2422包括:移动件24221、固定部24222和两个转动件,第二连接件24213的上端与固定部24222枢转相连,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与移动件24221相连,固定部24222固定在容纳箱25的内周壁上。

移动件24221包括第一活动臂24221a、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第一活动臂24221a在开闭板241的长度方向(如图11所示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一活动臂24221a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相连,第一活动臂24221a的另一端同时与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第一端转动相连。两个转动杆24223交叉设置且两个转动杆24223转动配合,每个转动杆24223的一端可以与其中一个开闭板241转动相连,每个转动杆24223的另一端可以相对另一个开闭板241可转动且可滑动,移动件24221可以与两个转动杆24223相连以改变两个转动杆24223的夹角。

如图15所示,正极充电轨3a位于轨道梁300的中心轴线的左侧,负极充电轨3b位于轨道梁300的中心轴线的右侧,正极充电轨3a与轨道梁300的中心轴线的间距为d1,负极充电轨3b与轨道梁300的中心轴线的间距为d2,d1<d2。两个受流器1位于轨道梁300的中心轴线的左右两侧,两个受流器1与轨道梁300的中心轴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具体而言,当轨道车辆需要充电时,驱动件22驱动放置板21向上移动,由此可以带动充电轨3向上移动。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之间的夹角增大,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拉着第一活动臂24221a向前移动,第一活动臂24221a移动的同时可以给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施加拉力,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相对第一活动臂24221a转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之间的夹角减小。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拉力的作用下,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相对转动且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的夹角β增大,由此可以拉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移动,由此可以打开容纳箱25上的伸出口25a。

随着充电轨3的不断上升,充电轨3可以与受流器1接触,弹性件13逐渐被压缩,弹性件13可以给连接轴12施加向下的反作用力。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其中一个受流器1上的正极受流板151与正极充电轨3a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另一个受流器1上的负极受流板152与负极充电轨3b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可以提升充电系统100的充电稳定性。

当轨道车辆充电完成后,驱动件22驱动放置板21向下移动,由此可以带动充电轨3向下移动,充电轨3与受流器1分离。随着充电轨3的向下移动,第一连接件24212和第二连接件24213之间的夹角减小,第一连接件24212的上端可以推着第一活动臂24221a向后移动,第一活动臂24221a移动的同时可以给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施加推力。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相对第一活动臂24221a转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之间的夹角减小。在第二活动臂24221b和第三活动臂24221c的推力的作用下,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相对转动且两个转动杆24223之间的夹角β减小,由此可以拉动两个开闭板241朝向远离靠近的方向移动。当驱动件22、放置板21和充电轨3全部收纳至容纳箱25时,两个开闭板241恰好关闭容纳箱25上的伸出口25a。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