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7058发布日期:2019-07-13 10:1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侧部的表面设置有凹状的标记和与凹状的标记邻接的凸部,并规定了凹状的标记与凸部的体积比例。在该充气轮胎中,通过在轮胎硫化成型时使凹部的橡胶向凸部移动,从而避免了标记位置的胎侧部的壁厚变化,抑制了标记位置的胎体层弯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4920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中,在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和轮胎胎侧部的空气阻力方面具有可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胎侧部具有标记的充气轮胎,其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并且能够抑制轮胎的胎侧部的空气阻力。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架设于一对胎圈部之间的环状的胎体层、在轮胎径向内侧端设置有所述一对胎圈部的一方的胎侧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胎侧部的外表面的标记,所述标记具备在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外表面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凹部、以及被所述凹部划定的标记主体,所述标记主体的顶面和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外表面对应的基准面一致,或者位于比所述基准面靠向所述基准面的法线方向内侧。

根据该结构,标记由从胎侧部的外表面凹陷的凹部、和被凹部划定的标记主体构成,因此与标记主体由凹部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另外,包含标记主体的标记整体处于比胎侧部的基准面靠向基准面的法线方向内侧,因此能够降低胎侧部的空气阻力。

也可以是,所述标记主体的所述顶面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所述法线方向的偏移量为所述法线方向的所述胎侧部的尺寸的15%以下。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标记主体的顶面与胎侧部的基准面之间的基准面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规定在适当的范围,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位于标记主体的法线方向内侧的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在标记主体的顶面与胎侧部的基准面之间的基准面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比基准面的法线方向的胎侧部的尺寸的15%大的情况下,位于标记主体的法线方向内侧的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变大。

也可以是,所述凹部具备与所述标记主体的所述顶面连接的第一面、以及与所述胎侧部的所述外表面连接的第二面。

也可以是,所述凹部具备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的第三面。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面在与所述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是直线状,在与所述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为5°以上且30°以下。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与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将凹部的第一面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规定在适当的范围,从而能够确保标记的目视确认性,并且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在凹部的第一面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比上述范围大的情况下,标记主体与凹部的边界不清晰,不能充分地确保标记的目视确认性。另外,在凹部的第一面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比上述范围小的情况下,与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凹部的尺寸大至所需以上,凹部对胎体层的形状有影响的区域变大。

可以是,在与所述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与所述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凹部的最大尺寸为所述法线方向的所述凹部的最大尺寸的2.5倍以上且5倍以下。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与凹部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将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凹部的最大尺寸规定在上述的适当范围(法线方向的凹部的最大尺寸的2.5倍以上且5倍以下),从而能够确保标记的目视确认性,并且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在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凹部的最大尺寸比上述范围大的情况下,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凹部的尺寸大到至所需以上,凹部对胎体层的形状有影响的区域变大。另外,在与基准面的法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凹部的最大尺寸比上述范围小的情况下,凹部的能够目视确认的区域减少,不能充分地确保目视确认性。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标记由从胎侧部的外表面凹陷的凹部、和被凹部划定的标记主体构成,因此与标记主体由凹部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胎体层的局部的弯曲。另外,包含标记主体的标记整体处于比胎侧部的基准面靠向基准面的法线方向内侧,因此能够降低胎侧部的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标记的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主要部位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胎侧部的与图3同样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胎侧部的与图3同样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胎侧部的与图3同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10-胎面部;20-胎侧部;20a-外表面;21-基准面;30-胎圈部;40-胎体层;50-标记;51、51a、51b-凹部;51a-第一面;51b-第二面;51c-第三面;52-标记主体;52a-顶面;tw-轮胎宽度方向;tr-轮胎径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中,在轮胎径向及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别标注附图标记tr及附图标记tw。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充气轮胎1具备胎面部10、胎侧部20、以及一对胎圈部30。胎侧部20一边从胎面部10的轮胎宽度方向tw的两端部向轮胎径向tr内侧弯曲一边延伸。胎圈部30设置于胎侧部20的轮胎径向tr内侧端。另外,在充气轮胎1的内部,环状的胎体层40架设于一对胎圈部30之间。此外,在附图中省略了胎体层40以外的内部结构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的胎侧部20具有在轮胎子午剖面中呈圆弧状的外表面20a。结合图2进行参照,在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设置有标记5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标记50具有与大写字母“t”对应的形状。标记50具备以从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向轮胎宽度方向tw内侧凹陷的方式设置的凹部51、以及被凹部51划定的标记主体52。

本实施方式的凹部51以对“t”文字进行镶边的方式设置,由此,标记主体52划定成显示“t”文字。例如,在图3所示的剖面中,凹部51具有设置于胎侧部20的轮胎径向tr的不同的两处的凹部51a、51b。此外,该剖面是与凹部51a、51b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轮胎子午剖面。本实施方式的凹部51a、51b具备与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连接的第一面51a、和与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连接的第二面51b。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面51a与第二面51b连续地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凹部51a、51b的第一面51a在轮胎子午剖面中是沿着轮胎宽度方向tw延伸的直线状。在轮胎子午剖面中,凹部51a、51b的第一面51a与通过基准点p的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n所成的角度θ设定在5°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基准点p是标记主体52与凹部51a、凹部51b的边界点。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凹部51a、51b的第二面51b在轮胎子午剖面中是圆弧状。

与法线方向n正交的方向的凹部51a、51b的最大尺寸l设定在法线方向n的凹部51a、51b的最大尺寸w的2.5倍以上且5倍以下的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的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是和与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对应的基准面21一致的曲面。

基准面21是未设置标记50的情况下的表示胎侧部20的外表面的假想的曲面,圆滑地连接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

根据该结构,标记50由从胎侧部20的外表面20a凹陷的凹部51、和被凹部51划定的标记主体52构成,因此与标记主体52由凹部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胎体层40的局部的弯曲。另外,包含标记主体52的标记50整体处于比胎侧部20的基准面21靠向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n的内侧,因此能够降低胎侧部20的空气阻力。

通过在与凹部51a、51b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将凹部51a、51b的第一面51a与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n所成的角度θ规定在上述适当的范围(5°以上且30°以下),从而能够确保标记50的目视确认性,并且能够抑制胎体层40的局部的弯曲。在凹部51a、51b的第一面51a与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n所成的角度θ比上述范围大的情况下,标记主体52与凹部51a、51b的边界不清晰,不能充分地确保标记50的目视确认性。另外,在凹部51a、51b的第一面51a与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n所成的角度θ比上述范围小的情况下,与法线方向n正交的方向的凹部51a、凹部51b的尺寸大至所需以上,凹部51a、51b对胎体层40的形状有影响的区域变大。

另外,通过将与法线方向n正交的方向的凹部51a、51b的最大尺寸l规定在上述适当的范围(法线方向n的凹部51a、51b的最大尺寸w的2.5倍以上且5倍以下),而能够确保标记50的目视确认性,并且能够抑制胎体层40的局部的弯曲。在与法线方向n正交的方向的凹部51a、51b的最大尺寸l比上述范围大的情况下,与法线方向n正交的方向的凹部51a、51b的尺寸大至所需以上,凹部51a、51b对胎体层40的形状有影响的区域变大。另外,在与法线方向n正交的方向的凹部51a、51b的最大尺寸l比上述范围小的情况下,凹部51a、51b的能够目视确认的区域减少,不能充分地确保目视确认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轮胎子午剖面中显现的凹部51a、51b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凹部51的其它部分也具有在与凹部51延伸的方向正交的剖面中与凹部51a、51b同样的结构。例如,在图2中,凹部51具有在沿着图中线c的剖面中与凹部51a、51b同样的结构。

在以下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到第四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乃至同样的要素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而且,在这些实施方式中,除了特别提到的点之外,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4,本实施方式的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配置于比胎侧部20的基准面21靠向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内侧。另外,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在轮胎子午剖面中相对于胎侧部20的基准面21实质上平行。另外,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与胎侧部20的基准面21之间的基准面21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d设定在胎侧部20的法线方向的尺寸ws的15%以下的范围内。胎侧部20的法线方向的尺寸ws是胎侧部20的轮胎宽度方向tw最外侧点ps的胎侧部20的法线方向的尺寸。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与胎侧部20的基准面21之间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d规定在适当的范围(胎侧部20的法线方向的尺寸ws的15%以下),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位于标记主体52的法线方向内侧的胎体层40的局部的弯曲。在标记主体52的顶面52a与胎侧部20的基准面21之间的法线方向的偏移量d比胎侧部20的法线方向的尺寸ws的15%大的情况下,位于标记主体52的法线方向内侧的胎体层40的局部的弯曲变大。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5,本实施方式的凹部51a、51b的第二面51b在轮胎子午剖面中是直线状。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6,本实施方式的凹部51a、51b具备连接第一面51a与第二面51b的第三面51c。第三面51c在轮胎子午剖面中是直线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

例如,也可以在胎侧部20设置有锯齿状突起。

标记50可以是文字、图形、或者记号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例如,标记50所表示的文字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大写字母“t”。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