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89669发布日期:2019-03-02 00:51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门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



背景技术:

市场上存在部分车型后侧门下部门分缝直接分在轮缘处(如图1所示),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门分缝位置直接面向车轮运动面,虽然有轮罩饰板,但是在行驶过程中随车轮惯性带起的泥水、砂石将对门内板及内部其他零件造成一定冲击,导致门内板生锈、门洞大量积灰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此处需要设计轮缘密封条;

2.门槛饰板区域也会受到来自车轮及地面弹起的砂石冲击,并且有灰尘及噪音从此区域可传递至车内,会导致门槛区域钣金受损、门洞积灰、nvh下降客户感知下降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设计门槛密封条。

目前行业中轮缘密封条及门槛密封条同时存在的车型有以下几种设计方式:

(1)方案1:轮缘密封条及门槛密封条同时装配在后侧门上(如图2)。

方案1分析:此方案车型应用最多,感知最佳,人机较优,但其存在一定问题:轮缘密封条及门槛密封条分别装配,中间有一定装配间隙,存在密封--漏灰问题和nvh--噪声增大问题。

(2)方案2:两密封条同时装配在侧围上(如图3)。

方案2分析:开门可见两密封条,感知差,裤腿位置易沾灰,人机差。

(3)方案3:轮缘密封条装配在门上,门槛密封条装配在侧围上。

方案3分析:开门可见门槛密封条,感知差,轮缘密封条及门槛密封条配合间隙大于方案1及方案2,漏灰及nvh问题较严重。

(4)方案4:门槛密封条装配在门上,轮缘密封条装配在侧围上;

方案4分析:开门可见轮缘密封条,感知差,两密封条配合间隙大于方案1及方案2,漏灰及nvh问题较严重,市场无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通过1件密封条实现了原来2件密封条的功能结构,实现后侧门下半段无缝全面密封,感知效果佳,人机体验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所述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设在门槛饰板与门内板之间,包括侧立设置的轮罩密封段、水平设置的门槛密封段,以及连接轮罩密封段、门槛密封段并均匀过渡的接角;

其中,所述轮罩密封段包括“o”型管和“y”形管,“y”形管的底部与“o”型管表面结合,所述“o”型管通过紧固件装配至门内板,所述“y”形管的两个尖点分别与侧围、门内板过盈配合形成密封;

所述门槛密封段包括“l”型边和“u”形管,“u”形管的两个开口与“l”型边的第一端结合形成密封圈,所述“l”型边的第一端通过紧固件装配至门槛饰板,第二端与门内板的包边区域过盈配合形成密封,所述“u”形管的弧形面与侧围形成过盈配合,所述轮罩密封段、门槛密封段和接角均为柔性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o”型管、“l”型边均由密实胶形成,所述“y”形管、“u”形管均由发泡胶形成泡管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o”型管和密封圈内部预先装入紧固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为卡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角为密实胶或海绵胶形成的泡管结构,并且通过高度渐变从而适应密封间隙的大小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件密封条实现了2件密封条的功能结构;

2、轮罩密封条与门槛密封条均装配在门侧,感知效果佳;

3、可以实现后侧门下半段无缝全面封有效防止灰尘从密封缝隙中进入后侧门门槛区域,优于目前市场车型门槛密封条、轮罩密封条断开式结构;

4、适应不同密封间隙,使侧围可以有更加光顺的型面,提升感知;

5、依靠结构隐藏卡扣,整件密封条不外漏卡扣,感知提升;

6、有效遮盖了门与门槛缝隙,感知提升;

7、节省总装装配节拍;

8、节省物流空间,提高物流效率,节省总装线旁空间;

9、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门分缝与车轮之间的关系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方案1的图片。

图3是背景技术中方案2的图片。

图4是本发明中的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轮罩密封段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中门槛密封段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中接角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中轮罩密封段、门槛密封段与接角的连接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1-门槛饰板,2-门内板,3-卡扣,4-门分缝,5-轮罩饰板,10-轮罩密封段,20-门槛密封段,30-接角,101-“o”型管,102-“y”形管,201-“l”型边,202-“u”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4-8所示的一种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所述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设在门槛饰板1与门内板2之间,所述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包括侧立设置的轮罩密封段10、水平设置的门槛密封段20,以及连接轮罩密封段10、门槛密封段20并均匀过渡的接角30,所述轮罩密封段10、门槛密封段20和接角30均为柔性材料,从而使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各段更好地将产生变形,形成密封结构。

其中,如图5所示,所述轮罩密封段10包括由密实胶形成的“o”型管101和发泡胶形成“y”形管102,“y”形管102的底部与“o”型管101表面结合。所述“o”型管101通过内部预先装入的卡扣3与门内板2装配,所述“y”形管102的两个尖点分别与侧围(图5中未示出)、门内板2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阻挡车轮掀起的砂石。轮罩密封段10通过设计了密实胶腔体,可隐藏装配卡扣,轮罩密封段不外漏卡扣,感知提升。

如图6所示,所述门槛密封段20包括由密实胶形成的“l”型边201和发泡胶形成的“u”形管202,“u”形管202的两个开口与“l”型边201的第一端结合形成密封圈,所述“l”型边201的第一端通过在密封圈内部预先装入的卡扣3与门槛饰板1装配,第二端与门内板2的包边区域过盈配合形成密封,遮盖门内板与门槛饰板之间的缝隙;所述“u”形管202的弧形面与侧围(图6中未示出)形成过盈配合,阻挡底部进入车内的砂石。门槛密封段20通过设计了密封圈,可隐藏装配卡扣,门槛密封段不外漏卡扣,感知提升。

如图7、8所示,所述接角30为密实胶或海绵胶形成的泡管结构,并且通过高度渐变从而弥补轮罩与门槛区域密封间隙不均匀的问题(相差8mm)。接角可做变截面(接角是通过注塑工艺成型的,可以适应不同的边界条件),适应不同密封间隙,可以形成均匀的密封过盈量,使得侧围可以有更加光顺的型面,提升感知。

如图8所示,汽车轮罩门槛密封条可以实现后侧门下半段全面封,有效防止灰尘从密封缝隙中进入后侧门门槛区域,此外门槛密封段和接角能有效遮盖了门与门槛缝隙,提升感知。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轮罩门槛密封条可以解决行业中目前存在的门槛密封条、轮罩密封条装配在侧围上外观不佳、密封条之间有间隙不能完全密封、密封条外漏卡扣等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