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89634发布日期:2019-07-17 05:3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广泛进行着气味传感器部件的开发。例如,作为气味传感器部件,已知有在晶体振荡器的表面设置有吸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膜的qcm(quartzcrystalmicrobalance:石英晶体微天平)传感器。at切割的晶体振荡器由于质量变化而谐振频率变化。qcm传感器通过使at切割的晶体振荡器振动来检测谐振频率的变化量,从而检测成因物质的质量。

另外,还已知有具有分别检测不同的成因物质的质量的多个气味传感器部件的传感器装置。这种传感器装置能够输出多个成因物质各自的质量。信息处理装置收到从这种传感器装置输出的多个成因物质各自的量,并将收到的多个成因物质各自的量的模式图与预先登记的模式图进行比较。由此,信息处理装置能够确定气味的种类。

例如,通过使用这种传感器装置,信息处理装置能够确保不适的气味与舒适的气味,或管理室内的气味,或进行工厂的工序管理,或进行基于体臭或口臭的身体状况管理。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通知空气清洁装置的过滤器的更换时间的技术。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根据污垢感知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进气口盖的开闭的技术。专利文献4中记载有根据车辆中的气味控制车辆中的环境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61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051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4-35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19909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车辆中的空间非常狭窄且密闭。因此,滞留于车辆中的乘客对异味过敏,必须频繁地进行空调的工作控制或打开窗户进行换气。但是,频繁地进行空调的操作或打开窗户的操作对乘客来说负担较大。另外,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刻进行空调的工作停止或关闭窗户,反而存在车辆中的环境变差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较少的负担减少室内的异味的空调系统、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调节室内的空气状态的空调;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元件的传感器装置,其检测所述室内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和控制所述空调的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有:第一获取部,其从所述传感器装置获取在所述室内有人的第一时刻的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第二获取部,其从所述传感器装置获取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的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差量计算部,其计算在所述第一时刻的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与在所述第二时刻的所述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之差;和基于所述差来控制所述空调的工作的指示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较少的负担减少室内的异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车辆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气味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传感器部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气味的判断处理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味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空调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空调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气味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气味控制部的功能结构的图。

图11是表示与控制装置协同工作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表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系统

16室内

18车辆

20控制装置

22空调

24窗户驱动装置

26温度传感器装置

28湿度传感器装置

30气味传感器装置

32空调控制部

34窗户控制部

36气味控制部

38风扇

40传感器部件

48通信部

50控制部

52电池

58支承部

60气体检测元件

62驱动检测电路

72第一获取部

74第一存储部

76第二获取部

78第三获取部

80差量计算部

82模式图存储部

84判断部

86指示部

90室外传感器装置

92第四获取部

94产生源判断部

96异味产生接收部

98学习部

100信息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的图。本实施方式中,空调系统10应用于车辆18。应用于车辆18的空调系统10调节车辆18的内部空间(车内)的空气状态。此外,空调系统10不限于车辆18,也可以应用于能够利用控制装置20调节室内16中的空气状态的其它装置。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的结构的图。

空调系统10具有:控制装置20、空调22、窗户驱动装置24、温度传感器装置26、湿度传感器装置28、气味传感器装置30。

控制装置20为专用或通用的计算机。控制装置20对车辆18所具有的各功能进行电子控制。控制装置20也可以与车辆18之外的其它信息处理装置进行合作来工作。

空调22控制车辆18的内部空间(车内)即室内16中的空气状态。例如,空调22能够使室内16中升温(制热),或使室内16中降温(制冷),从而调节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另外,空调22能够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即,空调22能够将室内16外的空气吸入到室内16中,并将室内16中的空气向外排出。另外,空调22也能够进行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清洁。即,空调22也能够除去室内16中的空气中包含的微小物质(灰尘等)。

窗户驱动装置24使设置于车辆18的窗户进行开闭。例如,窗户驱动装置24能够根据乘客的指示,打开窗户或关闭窗户。

温度传感器装置26测量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温度。然后,温度传感器装置26将表示测量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湿度传感器装置28测量室内16中的空气的湿度。然后,湿度传感器装置28将表示测量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气味传感器装置30包含至少一个检测元件。气味传感器装置30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检测室内16中的空气中包含的、使气味被感觉到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本实施方式中,检测元件检测成因物质的质量作为成因物质的量。也可以取而代之,检测元件检测成因物质的体积或分子量作为成因物质的量。气味传感器装置30将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控制装置20包含空调控制部32、窗户控制部34、气味控制部36。控制装置20例如其内部的处理器执行专用的程序。由此,处理器作为空调控制部32、窗户控制部34和气味控制部36发挥作用。

空调控制部32根据乘客的操作控制空调22的工作。另外,空调控制部32也可以根据由温度传感器装置26所测量的温度和由湿度传感器装置28所测量的湿度控制空调22的工作,以使室内16中的空气成为所指定的温度和湿度。

窗户控制部34根据来自乘客的指示,对窗户驱动装置24赋予控制命令。例如,窗户控制部34将打开窗户的命令赋予窗户驱动装置24,窗户驱动装置24使窗户打开。另外,例如,窗户控制部34将关闭窗户的命令赋予窗户驱动装置24,窗户驱动装置24使窗户关闭。

气味控制部36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气味控制部36基于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具体而言,气味控制部36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种类和强度。然后,气味控制部36基于判断结果调节室内16中的空气状态。例如,气味控制部36向空调控制部32和窗户控制部34发出指示,使空调22工作或使窗户开闭。

图3是表示气味传感器装置30的结构的图。气味传感器装置30为例如以单手可搬运(移动)的程度的大小。例如,气味传感器装置30收纳于一边为数mm~数cm程度的大小的壳体内。

气味传感器装置30具有:风扇38、传感器部件40、通信部48、控制部50、电池52。

风扇38吸入外部的空气,将所吸入的空气向传感器部件40供给。例如,风扇38配置于吸入口与传感器部件40之间,并将吸入口外的空气送出至传感器部件40。此外,气味传感器装置30以吸入口能够吸入室内16中的空气的方式配置在车辆18内。因此,风扇38能够将室内16中的空气吸入并供给至传感器部件40。

传感器部件40包含至少一个上述的检测元件。检测元件检测从风扇38送风的空气中包含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然后,传感器部件40输出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

此外,在传感器部件40包含多个检测元件的情况下,多个检测元件为彼此不同种类的元件。

例如,传感器部件40中包含的任意两个检测元件检测彼此不同种类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例如,第一检测元件检测物质x的量,第二检测元件检测物质y的量。另外,例如,传感器部件40中包含的任意两个检测元件也可以以不同的灵敏度检测相同种类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例如,第一检测元件以第一灵敏度检测物质x的量,第二检测元件以比第一灵敏度低的第二灵敏度检测物质x的量。

另外,例如,传感器部件40中包含的任意两个检测元件也可以检测彼此不同的种类的组合的多个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例如,第一检测元件检测物质x与物质y的合计量,第二检测元件检测物质x与物质z的合计量。另外,例如,传感器部件40中包含的任意两个检测元件也可以以不同的灵敏度检测相同种类的组合的多个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例如,也可以第一检测元件以第一灵敏度检测物质x与物质y的合计量,第二检测元件以比第一灵敏度低的第二灵敏度检测物质x与物质y的合计量。

通信部48将从传感器部件40输出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控制部50对风扇38、传感器部件40和通信部48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例如,控制部50控制风扇38的工作开始时刻和工作结束时刻。

电池52向风扇38、传感器部件40、通信部48和控制部50供给工作电力。此外,气味传感器装置30也可以具有获取车辆18所具有的电源的电力的电力获取部来代替电池52。电力获取部向风扇38、通信部48和控制部50供给工作电力。

图4是表示传感器部件40的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部件40为能够检测空气中包含的微小物质的质量的qcm传感器。此外,传感器部件40不限于qcm传感器,也可以是使用了半导体薄膜的气体传感器等的其它方式的传感器。

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部件40具有:支承部58、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驱动检测电路62。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各自被安装在支承部58。

气体检测元件60为检测元件的一例。图3的例子中,传感器部件40具有不同种类的6个气体检测元件60-a~60-f。例如,6个气体检测元件60-a~60-f各自检测不同种类的引起气味的物质。

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各自包括:通过压电效应能够振动地被切割了的晶体振荡器、设置于晶体振荡器的两侧的平面的两个电极、设置于晶体振荡器的平面的至少一者的吸附膜。

晶体振荡器的侧面的一部分可振动地保持于支承部58。两个电极从驱动检测电路62被施加交流电压。吸附膜吸附周围的空气中包含的特定的成因物质。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各自包含吸附彼此不同的物质的吸附膜。具体而言,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各自包含吸附成为气味传感器装置30的检测对象的成因物质的吸附膜。

这种气体检测元件60在两个电极被施加谐振频率的交流电压时,晶体振荡器由于压电效应而振动。晶体振荡器的基本谐振频率根据质量和黏弹性决定。因此,在成因物质吸附于吸附膜而质量变化了的情况下,气体检测元件60对应于吸附的质量的变化,而基本谐振频率发生变化。

驱动检测电路62在风扇38送风时,对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各自施加交流电压,检测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各自的基本谐振频率的变化。由此,驱动检测电路62能够按至少一个气体检测元件60的每一个分别检测由于风扇38的送风而提供的空气中所包含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质量。驱动检测电路62将检测值提供给通信部48。

图5是用于说明气味的判断处理的图。

控制装置20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例如,图5的例子中,控制装置20获取表示气体检测元件60-a、气体检测元件60-b、气体检测元件60-c、气体检测元件60-d、气体检测元件60-e和气体检测元件60-f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

另外,控制装置20储存有表现检测值的基准模式图,该检测值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规定种类的气味的在空气中所含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例如,图5的例子中,控制装置20储存有基准模式图,该基准模式图表现检测到了老人味、霉味和汗味各自的情况下的气体检测元件60-a~60-f各自的检测值。

控制装置20将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所获取的信号中包含的、表现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检测模式图,和表现产生了预先存储的规定种类的气味的情况下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基准模式图进行匹配。然后,控制装置20在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所获取的检测模式图与基准模式图进行匹配时,判断为提供给气味传感器装置30的空气的气味为规定种类的气味。控制装置20也可以针对多个种类的气味存储基准模式图,并判断一个检测模式图与哪一气味的基准模式图相匹配。例如,图5的例子中,控制装置20判断为提供给气味传感器装置30的空气的气味为霉味。

另外,控制装置20也可以对于各个种类的气味,通过进行匹配来判断气味的强度。例如,控制装置20也可以按照气味的每个种类且按照气味的每一强度存储基准模式图,并将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所获取的检测模式图与预先所存储的气味的每个种类且气味的每一强度的基准模式图进行匹配。

另外,控制装置20也可以以在用户感知到产生了规定种类的气味时所得到的检测模式图为示范数据(teachingdata),并通过学习处理更新预先所存储的基准模式图。控制装置20也可以从服务器等定期地获取按多个气味的每个种类和气味的每一强度的基准模式图,并更新所存储的基准模式图。

控制装置20也可以代替这样的模式图匹配,而通过其它的方法判断气味的种类和强度。例如,控制装置20也可以使用神经网络等的技术判断气味的种类和气味的强度。

此外,图5的例子中表示气味传感器装置30输出6种气体检测元件60-a~60-f的检测值的例子。但是,气味传感器装置30也可以输出比6种少的数量、或比6种多的数量的检测元件的检测值。另外,图5的例子中表示判断老人味、霉味和汗味的例子。但是,控制装置20也可以判断这些气味以外的气味。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气味传感器装置30也可以输出1个检测元件的检测值。

在此,控制装置20在室内16有人的第一时刻,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检测指示。气味传感器装置3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指示,使用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来检测在第一时刻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然后,气味传感器装置30将表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另外,控制装置20在第一时刻后的第二时刻,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检测指示。例如,控制装置20在第一时刻之后、每隔规定期间,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检测指示。气味传感器装置30根据接收到的检测指示,使用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检测在第二时刻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然后,气味传感器装置30将表示在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味控制部36的功能结构的图。气味控制部36具有:第一获取部72、第一存储部74、第二获取部76、第三获取部78、差量计算部80、模式图存储部82、判断部84、指示部86。

第一获取部72在第一时刻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检测指示。然后,第一获取部72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第一时刻是人(乘客)存在于室内16中的任意时刻。第一时刻优选为室内16中的人未感知到异味的时刻。例如,第一时刻是使用钥匙起动车辆18的时刻,或握住方向盘的时刻。另外,在车辆18中设置有表示空调没有异常的旨意的按钮等的情况下,第一时刻也可以是乘客按下这样的按钮的时刻。

第一存储部74存储由第一获取部72获取的信号中包含的、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

第二获取部76在第一时刻之后的第二时刻,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检测指示。然后,第二获取部76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在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例如,第二时刻也可以是第一时刻之后的、每隔规定期间(例如,每隔数十秒或每隔数分钟等)的时刻。此外,第一获取部72和第二获取部76也可以利用共同的硬件实现,也可以利用不同的硬件实现。

第三获取部78对温度传感器装置26赋予检测指示。然后,第三获取部78从温度传感器装置26获取表示室内16的空气的温度的信号。另外,第三获取部78对湿度传感器装置28赋予检测指示。然后,第三获取部78从湿度传感器装置28获取表示室内16的空气的湿度的信号。

差量计算部80每当第二获取部76获取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时、即在每个第二时刻时,计算出差量模式图。例如,差量计算部80在第一时刻之后的每个规定期间,计算出差量模式图。具体而言,差量计算部80从第一存储部74读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然后,差量计算部80计算出表示第一模式图与第二模式图的差的差量模式图,该第一模式图表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该第二模式图表示在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

例如,差量计算部80通过从第二模式图减去第一模式图,计算出差量模式图。例如,差量计算部80从表示第二模式图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值、减去表示第一模式图中包含的对应检测元件的检测值的值。这样算出的差量模式图表示在从第一时刻到第二时刻之间变化了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差量计算部80向判断部84赋予所算出的差量模式图。

模式图存储部82按照多个种类的气味和气味的每一强度附带1个以上的基准模式图来存储。基准模式图表示在赋予了对应的气味的空气的情况下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更具体而言,基准模式图表示在产生了对应的种类的气味和对应的气味强度的情况下,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输出的检测值。例如,模式图存储部82存储基准模式图,该基准模式图表示检测到规定强度的老人味、规定强度的霉味和规定强度的汗味各自的情况下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此外,模式图存储部82不限于这样种类的气味,也可以存储其它的气味的模式图。

判断部84进行差量模式图与存储于模式图存储部82的多个基准模式图之间的匹配。然后,判断部84在差量模式图与某个基准模式图匹配时,判断为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为某个种类和强度的气味。更具体而言,判断部84选择一个或多个基准模式图中的、与差量模式图一致或成为规定范围内的某个基准模式图。然后,判断部84判断为是与所选择的基准模式图对应的种类和强度的气味。

此外,所谓模式图匹配(模式匹配)的情况不仅包含两个模式图完全一致的情况,而且包含以规定误差以下一致的情况、或选择多个基准模式图中最接近的基准模式图的情况等。另外,判断部84不限于这样的模式图匹配,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判断气味的种类和气味的强度。例如,判断部84也可以使用神经网络等判断与差量模式图匹配的气味的种类和气味的强度。

指示部86从判断部84接收判断结果。然后,指示部86在所判断的气味的强度比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对空调控制部32赋予命令,利用空调22对室内16中的空气开始换气或清洁。

在该情况下,指示部86在某个特定种类的气味的强度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始换气或清洁。另外,指示部86在两个以上种类中的任意一种气味的强度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始换气或清洁。另外,指示部86在两个以上种类中的特定的多个气味的强度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开始换气或清洁。另外,第一阈值也可以按照气味的每个种类而不同。

另外,例如,指示部86在利用空调22进行室内16中的空气的换气或清洁的情况下,也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装置26的测量结果,利用空调22一边使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温度成为一定温度一边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或清洁。另外,例如,在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或清洁的情况下,指示部86基于湿度传感器装置28的测量结果,利用空调22一边使室内16中的空气的湿度成为一定湿度一边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或清洁。

另外,在利用空调22开始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或清洁之后,指示部86在所判断的气味的强度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使利用空调22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的换气或清洁停止。第二阈值比例如第一阈值低预定值以上。由此,能够消除在阈值的左右频繁地反复进行换气或清洁的开始和停止。另外,第二阈值也可以与第一阈值相同,也可以比第一阈值高。

另外,例如,指示部86也可以代替空调22进行的室内16中的空气的换气,而对窗户控制部34赋予命令来打开窗户,由此,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另外,在打开窗户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情况下,指示部86基于温度传感器装置26的测量结果,利用空调22使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温度成为一定。另外,例如,在打开窗户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情况下,指示部86也可以基于湿度传感器装置28的测量结果,利用空调22使室内16中的空气的湿度成为一定。然后,打开窗户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之后,指示部86在所判断的气味的强度低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对窗户控制部34赋予命令来关闭窗户,由此,结束室内16中的空气的换气。

图7是表示空调控制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控制装置20执行图7所示的从步骤s11到步骤s25的处理。

首先,步骤s11中,控制装置20判断是否为第一时刻。在不是第一时刻的情况下(s11的否),控制装置20使处理在步骤s11待机。在是第一时刻的情况下(s11的是),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中,控制装置20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指示,检测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然后,控制装置20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接着,在步骤s13中,控制装置20存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

接着,在步骤s14中,控制装置20判断是否为第二时刻。第二时刻是从第一时刻起每隔规定期间的时刻。例如,第二时刻也可以是第一时刻之后,例如每隔数十秒或每隔数分钟等的时刻。

在不是第二时刻的情况下(s14的否),控制装置20使处理在步骤s14待机。在是第二时刻的情况下(s14的是),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进入步骤s15。

步骤s15中,控制装置20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指示,检测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然后,控制装置20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在该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

接着,在步骤s16中,控制装置20计算出表示第一模式图与第二模式图之差的差量模式图,该第一模式图表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该第二模式图表示在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例如,控制装置20从第二模式图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减去第一模式图包含的对应检测元件的检测值,由此,计算出差量模式图。

接着,在步骤s17中,控制装置20进行差量模式图与预先存储的多个基准模式图之间的匹配。然后,控制装置20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种类和气味的强度。

接着,在步骤s18中,控制装置20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强度是否比第一阈值大。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可以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规定种类的气味的强度是否比第一阈值大。在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强度为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s18的否),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返回步骤s14。在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强度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s18的是),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进入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控制装置20对空调控制部32赋予命令,开始利用空调22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或清洁。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可以通过对窗户控制部34赋予命令来打开窗户,由此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另外,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可以基于温度传感器装置26的测量结果,利用空调22使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温度成为一定。另外,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0也可以基于湿度传感器装置28的测量结果,利用空调22使室内16中的空气的湿度成为一定。

接着,在步骤s20中,控制装置20判断是否为第二时刻。在不是第二时刻的情况下(s20的否),控制装置20使处理在步骤s20待机。在是第二时刻的情况下(s20的是),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进入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控制装置20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指示,检测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然后,控制装置20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在该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

接着,在步骤s22中,控制装置20计算出表示第一模式图与第二模式图之差的差量模式图,该第一模式图表示在第一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该第二模式图表示在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

接着,在步骤s23中,控制装置20进行差量模式图与预先存储的多个基准模式图之间的匹配。然后,控制装置20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种类和气味的强度。

接着,在步骤s24中,控制装置20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强度是否低于第二阈值。在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强度为第二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24的否),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返回步骤s20。在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的强度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s24的是),控制装置20使处理进入步骤s25。

接着,在步骤s25中,控制装置20对空调控制部32赋予命令,停止利用空调22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的换气或清洁。在通过打开窗户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对窗户控制部34赋予命令来关闭窗户。

然后,控制装置20结束步骤s25的处理时,使处理返回步骤s14。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进行了说明。这样的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实现例如以下所述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在气味从第一时刻(未产生异味的时刻)的气味的强度变强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使空调22工作或打开窗户,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或清洁。这样的空调系统10能够不由乘客操作空调22或不操作窗户,就能够减少室内16中的异味。由此,根据空调系统10,能够以较少的负担减少室内16中的异味。

(第一变形例)

接着,对第一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进行说明。第一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具有与参照图1~图7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10大致相同的功能和结构,因此,对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除了不同点之外,省略详细的说明。第二变形例以后也一样。

图8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的结构的图。第一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具有多个气味传感器装置30。多个气味传感器装置30为彼此相同的结构。多个气味传感器装置30各自也可以配置于室内16中的彼此不同的场所。多个气味传感器装置30各自将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第一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还具有室外传感器装置90。室外传感器装置90安装于用于从室内16之外(车辆18的外部)吸入空气的管道等。

室外传感器装置90检测包含于室内16之外的空气中的、引起气味的物质的量。室外传感器装置90为与气味传感器装置30相同的结构。室外传感器装置90将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20。

图9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气味控制部36的功能结构的图。第一变形例的气味控制部36还具有第四获取部92和产生源判断部94。

第四获取部92在第二时刻对室外传感器装置90赋予检测指示。然后,第四获取部92从室外传感器装置90获取表示在第二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

产生源判断部94确定气味的产生源是处于室内16还是室内16之外。具体而言,产生源判断部94比较第二模式图与第三模式图,该第二模式图表示在第二时刻的气味传感器装置30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该第三模式图表示在第二时刻的室外传感器装置90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产生源判断部94在第二模式图与第三模式图一致的情况下(在差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气味的产生源处于室内16之外。产生源判断部94在第二模式图与第三模式图不一致的情况下(在差比预先设定的值大的情况下),判断为气味的产生源处于室内16之中。

第一变形例中,指示部86根据气味的产生源,变更室内16中的空气的换气和清洁的方法。具体而言,在气味产生源为室内16之外的情况下,指示部86不将室内16之外的空气吸入,而利用空调22对室内16的空气进行清洁。

在气味的产生源处于室内16中的情况下,指示部86将室内16之外的空气吸入来对室内16中的空气进行换气。在该情况下,指示部86也可以利用空调22进行换气,也可以通过打开窗户进行换气。另外,在该情况下,指示部86还也可以利用空调22一边使室内16中的温度成为一定的温度一边进行换气。

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装置20在气味的产生源为室内16之外的情况下,不进行换气,而进行室内16中的空气的清洁,因此,能够高效地减少室内16中的异味。

另外,第一变形例的第二获取部76从多个气味传感器装置30各自,获取表示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第二获取部76根据这些信号,将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平均化而输出。

另外,第二获取部76也可以将例如输出与平均值相差规定值以上的值的气味传感器装置30判断为故障。然后,第二获取部76可以将判断为故障的气味传感器装置30除外,再次计算出平均值。由此,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装置20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室内16中的异味。

另外,气味控制部36也可以使多个气味传感器装置30的每一个分别进行空气的清洁和换气。在该情况下,气味控制部36确定气味的强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气味传感器装置30的位置,打开对应位置的窗户进行换气。这样的第一变形例的控制装置20能够对产生异味的场所的空气进行换气。

(第二变形例)

接着,对第二变形例的空调系统10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气味控制部36的功能结构的图。图11是表示第二变形例中、与控制装置20协同工作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表示例的图。

第二变形例的气味控制部36还具有异味产生接收部96和学习部98。

异味产生接收部96接收在第一时刻之后、使用者感知到了室内16中产生了规定种类的气味的异味产生时刻。进而,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还接收气味的强度。

异味产生接收部96例如图11所示那样、接收对于与控制装置20协同工作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规定操作的时刻。图11的例子中,异味产生接收部96能够检测出使用者感知到老人味的时刻、和感知到霉味的时刻。

另外,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用向信息处理装置100的输入以外的方法,接收异味产生时刻。例如,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将乘客按压设置于车辆18的座席等的按钮的时刻作为异味产生时刻来接收。另外,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从由车载摄像机等拍摄的图像根据乘客的脸判断应力的程度,接收异味产生时刻。另外,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识别乘客的声音,将产生了“臭”的时刻作为异味产生时刻来接收。

另外,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将例如乘客进行了空气的换气或空气的清洁的操作的时刻作为异味产生时刻来检测。另外,例如异味产生接收部96也可以将例如乘客打开窗户的时刻作为异味产生时刻来检测,也可以将乘客利用空调22进行空气的换气或清洁操作的时刻作为异味产生时刻来检测。

第二变形例中,第二获取部76在异味产生接收部96检测到异味产生时刻时,对气味传感器装置30赋予指示,并检测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然后,第二获取部76从气味传感器装置30获取表示在异味产生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信号。

第二变形例中,差量计算部80计算出表示第一模式图与表示在异味产生时刻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的异味模式图之差的差量异味模式图。例如,差量计算部80通过从异味模式图减去第一模式图,计算出差量异味模式图。例如,差量计算部80从异味模式图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减去第一模式图中包含的对应检测元件的检测值。这样计算出的差量异味模式图表示与从第一时刻到异味产生时刻之间的气味的变化量对应的、至少一个检测元件各自的检测值。在第二变形例中,差量计算部80对学习部98赋予所算出的差量异味模式图。

学习部98用差量异味模式图修正存储于模式图存储部82的基准模式图。例如,学习部98以差量异味模式图为示范数据,训练存储于模式图存储部82的基准模式图。另外,在模式图存储部82中存储有多个种类的气味和气味的强度的基准模式图的情况下,用差量异味模式图修正与由异味产生接收部96所接收的气味的种类和气味的强度对应的基准模式图。

这样的第二变形例的控制装置20能够将基准模式图修正成适于环境的数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判断室内16中的空气的气味。

(控制装置20的硬件结构)

图12是表示控制装置20的硬件结构的图。控制装置20作为一例,通过与通常的计算机同样的硬件结构来实现。控制装置20包括: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201、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205、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206、存储装置207、通信装置208、总线209。各部通过总线209连接。

cpu201以ram206的规定区域为工作区域,通过与预先存储于rom205或存储装置207的各种程序的协作执行各种处理,并总体地控制构成控制装置20的各部的工作。另外,cpu201通过与预先存储于rom205或存储装置207的程序的协作,使通信装置208等进行工作。

rom205以不能改写的方式存储用于控制装置20的控制的程序和各种设定信息等。ram206是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易失性存储介质。ram206作为cpu201的工作区域发挥作用。

存储装置207是闪存存储器等的基于半导体的存储介质、可磁性或光学性地记录的存储介质等的可改写的记录装置。存储装置207存储用于控制装置20的控制的程序。另外,存储装置207作为第一存储部74和模式图存储部82发挥作用。

通信装置208与气味传感器装置30、温度传感器装置26、湿度传感器装置28、空调22和窗户驱动装置24等进行数据的接收发送。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中执行的程序储存于例如连接于因特网等的网络的计算机上,通过经由网络进行下载而提供。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中执行的程序也可以预先装入可移动的存储介质等来提供。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0中执行的程序成为包含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第三获取模块、差量计算模块、判断模块、指示模块的模块结构。cpu201(处理器)从存储介质等读出这样的程序,将上述各模块载入ram206(主存储装置)。然后,cpu201(处理器)通过执行这样的程序,作为第一获取部72、第二获取部76、第三获取部78、差量计算部80、判断部84和指示部86发挥作用。此外,第一获取部72、第二获取部76、第三获取部78、差量计算部80、判断部84和指示部86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利用硬件构成。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所提示的方式,意图不在于限定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