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座椅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8351发布日期:2018-11-30 20:5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幼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儿童座椅和车辆。



背景技术:

儿童座椅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婴幼儿用品,但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儿童座椅大多智能化程度低,且无法有效确保儿童乘坐过程中的舒适度,且缺乏一定的智能性,不能满足不同儿童对座椅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座椅和车辆,能够有效缓解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组和拉力传感器,所述座椅本体上设置有安全带;

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全带,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和所述拉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所述压力传感器组用于检测所述座椅本体上与儿童接触位置处的压力值并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安全带上的压力值并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和拉力传感器发送的检测数据对所述儿童座椅进行调整。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组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头枕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靠背处,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处。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座椅本体上的湿度值和温度值的湿度传感器组和温度传感器组,所述湿度传感器组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组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多个振动传感器,多个所述振动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靠背的两侧以及所述座椅本体靠近地面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拉紧装置,所述拉紧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且该拉紧装置与所述安全带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紧装置用于在所述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所述安全带进行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用于进行视频显示的显示器和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的支架,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儿童座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支架为为包括多个支撑部的可折叠式支架。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用于采集儿童图片的动作识别装置,所述动作识别装置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选择中,所述儿童座椅还包括音频采集器,所述音频采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音频采集器用于获取语音指令并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上述的儿童座椅,所述儿童座椅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座椅和车辆,其中,通过在儿童座椅中设置多种不同的检测器件以检测儿童座椅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儿童座椅的调节,能够有效确保儿童在使用该儿童座椅的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座椅的智能性和人性化,满足不同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座椅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微处理器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座椅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儿童座椅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儿童座椅;11-微处理器;110-存储器;111-存储控制器;112- 处理器;12-压力传感器组;13-拉力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组;15-湿度传感器组;16-显示器;160-支架;161-第一支撑部;162-第二支撑部;163- 第三支撑部;17-音频采集器;18-振动传感器;19-拉紧装置;20-动作识别装置;21-头枕;22-靠背;23-扶手;24-坐垫;25-安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儿童座椅10的结构示意图,该儿童座椅10包括座椅本体、微处理器11、压力传感器组12 和拉力传感器13,所述座椅本体上设置有安全带25。所述微处理器11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2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所述拉力传感器13设置于所述安全带25,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2和所述拉力传感器13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11连接。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儿童座椅10还包括头枕21、靠背22、座椅、底座等,且各部件之间可进行调节,如所述头枕21的倾斜度、高度等,所述靠背22的倾斜度等,实际实施时,所述微处理器11可根据各检测器件检测到的数据对所述头枕21、靠背22、坐垫24、扶手23 等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调节。

具体地,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2用于检测所述座椅本体上与儿童接触位置处的压力值并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11。其中,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2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等,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头枕21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靠背22处,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坐垫24处或扶手23处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是但不限于CYYZ15小巧型压力变送器或者PX309系列压力传感器等。

所述拉力传感器13用于检测所述安全带25上的压力值并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11。所述拉力传感器13可以为多个,且通过多个拉力传感器13 检测所述安全带25上的拉力值能够进一步提高所述安全带25的压力检测精度。可选地,所述拉力传感器13可以是但不限于TJL-1S型拉力传感器、 IDK1CXL-102拉力传感器等。

可选地,实际实施时,所述儿童座椅10还包括用于实现所述安全带25 拉紧或放松的拉紧装置19,所述拉紧装置19与所述微处理器11连接,且该拉紧装置19与所述安全带25的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拉紧装置19可以是但不限于80D1051L拉紧装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微处理器11用于对所述压力传感器组12和所述拉力传感器13发送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例如,将接收到的检测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比对,当检测数据不满足预设需求时,则调用对应的处理策略对所述儿童座椅10进行调整等,如位置、倾斜度以及安全带25的松紧度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微处理器11的方框结构示意图,该微处理器11包括存储器110、存储控制器111以及处理器112。其中,所述存储器110、存储控制器111和处理器112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之间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112 在所述存储控制器111的控制下访问所述存储器110,以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1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器11可以是但不限于i7 6700k微处理器等。实际实施时,所述存储器110可用于存储预设标准数据,所述处理器112用于基于所述存储器110中存储的预设标准数据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对所述儿童座椅10的舒适度进行调节。

应当理解,图3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微处理器11可以具有比图 3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3所示不同的配置。其中,图3 所示的各组件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其组合实现。

所述安全带25用于实现对儿童身体的固定,防止儿童受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25可以是但不限于四点式安全带、三点式安全带或五点式安全带等。其中,当所述安全带25为五点式安全带时,该五点式安全带可固定在所述儿童座椅10的侧面支撑部或所述儿童座椅10的靠背22上,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可选地,根据所述安全带25的类型的不同,所述拉力传感器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且设置位置可根据所述安全带25的类型进行灵活选取。

进一步地,所述儿童座椅10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座椅本体上的湿度值和温度值的湿度传感器组15和温度传感器组14,所述湿度传感器组15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组14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11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

可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组15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组14中可分别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各所述湿度传感器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的不同位置,如靠背22、头枕21、坐垫24等。

根据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提高该儿童座椅10的舒适性,所述儿童座椅 10还包括显示器16、音频采集器17和多个振动传感器18等,所述显示器 16、所述音频采集器17和多个所述振动传感器18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11 连接。

其中,所述显示器16用于对所述微处理器11接收到的各检测数据以及所述儿童座椅10的当前舒适度等进行显示。可选地,所述显示器16可以是但不限于触摸式液晶显示器16,如P2418HT显示器16、AOC E2272PWUT/BS显示器16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儿童座椅1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器16的支架160,所述支架160可以为包括多个支撑部的折叠式支架,如图4所示,该折叠式支架可包括第一支撑部161、第二支撑部162和第三支撑部163,所述第一支撑部16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座椅本体的外侧,所述第二支撑部162 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161的另一端和第三支撑部163转动连接,所述显示器16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撑部163。具体地在实际实施时,可手动或自动调整所述折叠式支架使得该折叠式支架如图4所示以供儿童观看视频动画等,或者如图5所示将该折叠式支架折叠后收纳至所述座椅本体的一侧。

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儿童座椅10还可包括用于获取儿童图片的动作识别装置20,所述动作识别装置20与所述微处理器11连接,且该动作识别装置20设置于所述儿童座椅10。其中,所述动作识别装置20可以是但不限于摄像头等。实际实施时,所述动作识别装置20可设置于所述显示器16,并与该显示器16一体成型。

所述音频采集器17用于进行语音录制或采集语音控制指令等,以使得所述微处理器11根据所述音频采集器17采集到的语音控制指令进行音视频播放或座椅调节等。可选地,所述音频采集器17可以是但不限于YZ-QA901 音频采集器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实际实施时,所述微处理器11可根据所述音频采集器17采集的语音控制指令查找与该语音控制指令对应的控制指令对所述儿童座椅10进行调整,如移动、倾斜以及调整安全带25的松紧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所述述振动传感器18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靠背22的两侧或所述座椅本体靠近地面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儿童座椅10的振动情况并将检测到的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所述微处理器11进行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传感器18可以为多个。其中,所述振动传感器18可以是但不限于AW2T24TEL-4A1振动传感器18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根据实际需求,所述儿童座椅10中还可设置有用于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信息,如音视频信息、预设控制信息等,也可将所述微处理器11接收到的各采集器件采集到的数据上发给终端设备进行统计、分析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地,基于对上述儿童座椅10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上述的儿童座椅10,所述儿童座椅10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内。

可选地,所述儿童座椅10在所述车辆本体内部的具体设置位置等在此不做限制,例如,所述儿童座椅10可通过卡扣、滑轨等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内,也可以是固定于所述车辆本体内等。此外,关于所述儿童座椅10的具体结构等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座椅10和车辆。其中,通过在儿童座椅10中设置多种不同的检测器件以检测儿童座椅10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实现对儿童座椅10的调节,能够有效确保儿童在使用该儿童座椅10的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座椅的智能性和人性化,满足不同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功能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现有程序代码或算法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