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9972发布日期:2018-12-25 20:0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流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新能源车主对充电桩的需求种类繁多。随着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引导,市场上的电动汽车比例不断在增加中,车主对充电设施的普及率非常重视,在外需要公共充电设备,在家需要私人充电设备。而市面上的充电设备体积一般都比较大,这对于私人安装形成了很大的障碍。车辆的充电桩内部都是整体式,不能方便充电桩的安装和维修,同时因充电接口裸露在外,容易造成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程度高,方便安装同时能够保证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将充电接口隐藏起来的交流充电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柜体,设在充电桩柜体内的多个隔板将充电桩柜体内从上到下分为多个安装腔,所述的安装腔内安装有用于固定安装充电桩元器件的充电模块箱,所述的充电模块箱包括壳体和固定在壳体内用于安装充电桩元器件的安装板,所述的充电模块箱与隔板通过绝缘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充电桩柜体的下部套设有下保护罩,且该下保护罩与充电桩柜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充电桩柜体的上部套设有上保护罩,该上保护罩内侧的顶部与固定设在充电桩柜体顶部设有的电缸固定连接。

所述的充电模块箱内设有微型断路器、主控板、电表,所述的充电桩柜体上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的微型断路器的一端接线端子与输送的交流电源电连接连接,另一端接线端子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的主控板的与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的电表电连接在主控板与充电接口之间,所述的主控板与微型断路器之间还电连接有开关电源,所述的充电桩柜体固定设有面板钥匙,该面板钥匙与所述的主控板电连接。

所述的主控板与微型断路器之间还接有防雷断路器。

所述的充电桩柜体上还设有CC/CP信号触点,该CC/CP信号触点位于充电接口的侧边,所述的CC/CP信号触点与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的下保护罩的上端设有台阶,所述的台阶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上保护罩的内径。

所述的台阶上套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充电桩柜体内的充电箱采用模块化安装,方便整个充电桩的安装和维修,同时在充电桩柜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通过电缸控制上保护罩下落能够与下保护罩进行对接,进而将整个充电桩保护起来,避免充电桩上的控制屏和充电接口裸露在外,造成损坏,和发生漏电,人为触电的不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桩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模块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内部元器件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微型断路器的输入输出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板与电表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充电桩柜体;2.隔板;3.安装腔;4.充电模块箱;5.绝缘螺钉; 6.下保护罩;7.上保护罩;8.电缸;9.台阶;10.触控面板;11.密封圈; 101.充电接口;102.CC/CP信号触点;103.面板钥匙;401.壳体;402.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交流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柜体1,设在充电桩柜体1内的多个隔板2将充电桩柜体1内从上到下分为多个安装腔3,所述的安装腔3内安装有用于固定安装充电桩元器件的充电模块箱4,所述的充电模块箱4包括壳体401和固定在壳体401内用于安装充电桩元器件的安装板402,所述的充电模块箱4与隔板2通过绝缘螺钉5固定连接;所述的充电桩柜体1采用多个隔板2对其进行等分,能够保证等分的安装腔3 能够独立安装充电模块箱4,整个充电桩都是由多个充电模块箱4组成,采用模块化布局。使得桩体功能区布局合理,简洁大方,充电桩的性能及安全性可靠,同时充电桩安装方便,也为后期维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而在连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之间产生电磁干扰或者短路的情况,整个隔板2 和充电桩柜体1内都采用了绝缘和隔磁处理,该隔板2是通过插入在充电桩柜体1内的插槽中,在充电桩柜体内设有多个上下等距离的插槽,可以根据充电模块箱的大小来对隔板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充电桩柜体1和充电模块箱4的背部都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通风孔,进一步的为了加快散热在充电桩柜体的背部可镶嵌设有风机来加快散热;

所述的充电桩柜体1的下部套设有下保护罩6,且该下保护罩6与充电桩柜体1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充电桩柜体1的上部套设有上保护罩7,该上保护罩7内侧的顶部与固定设在充电桩柜体1顶部设有的电缸8固定连接。所述的下保护罩6不能够进行上下移动,在固定的方式时可以与充电桩柜体1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连接或者与充电桩柜体1为一体,所述的上保护罩7能够在充电桩柜体1上进行上下移动,在上移的过程中能够将充电桩柜体1的中部裸露出来,进而能够对充电桩柜体上设有的触控面板进行控制,裸露出的充电接口101能够进行与汽车的充电器进行对接进行充电,上保护罩7的上下移动完全是通过电缸8的伸缩来进行控制。

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充电桩柜体内的充电箱采用模块化安装,方便整个充电桩的安装和维修,同时在充电桩柜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通过电缸控制上保护罩下落能够与下保护罩进行对接,进而将整个充电桩保护起来,避免充电桩上的控制屏和充电接口裸露在外,造成损坏,和发生漏电,人为触电的不安全事故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保证整个充电桩可以防尘,防雨淋,所述的下保护罩 6的上端设有台阶9,所述的台阶9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上保护罩7的内径。所述的台阶9上套设有密封圈11,该台阶9与上保护罩7和密封圈之间的配合能够保证其密封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图5和图6所述的充电模块箱4内设有微型断路器、主控板、电表,所述的充电桩柜体1上设有充电接口101,所述的微型断路器的一端接线端子与输送的交流电源电连接连接,另一端接线端子与主控板电连接,所述的主控板的与充电接口101电连接,所述的电表电连接在主控板与充电接口101之间,所述的主控板与微型断路器之间还电连接有开关电源,所述的充电桩柜体1固定设有面板钥匙103,该面板钥匙103与所述的主控板电连接。

所述的主控板与微型断路器之间还接有防雷断路器。

所述的充电桩柜体1上还设有CC/CP信号触点102,该CC/CP信号触点 102位于充电接口101的侧边,所述的CC/CP信号触点102与控制板电连接。

如图7所示单相交流220V电接入微型断路器QF下端的接线端子,输入PE线直接与机柜PE铜排连接,交流输入经微型断路器QF保护后进入到主控板,经过主控板后进入电能表,再进入到充电接口。用户通过面板钥匙103KEY控制,该面板钥匙103的磁卡感应端位于触控面板旁,可以使充电桩进入待机模式等待充电枪连接充电。主控板通过CC/CP信号触点102 判断充电枪和车辆是否连接正常,如果连接无误,主控板发出指令控制微型继电器吸合,充电桩开始给电动汽车充电。同时,电能表测量充电电量,并将充电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主控板。充电桩配备交流C级接防雷器断路器SPD,为系统提供额定20KA(最大泄放电流40KA)的交流防雷,本产品充电机最大输出功率40KW。

如图5所示主控板是充电桩的核心单元。充电桩与车的连接确认、急停按钮、电能表串口通讯、继电器控制都是由控制板协调完成。主控板上集成了PIC芯片,是整个充电桩的指挥部,数据采集、控制命令下发、安全防护皆由监控板完成。主控板功能模块包含:主芯片及外围辅助电路、电源、急停按钮、充电枪连接确认、电表通讯、继电器控制、启停钥匙等。

如图6所述的微型断路器,型号为C40。微型断路器是充电桩的总电源输入开关,可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防止人身财产的损失。

如图7所示电能表的型号为DDS5558,起到的作用是记录用户用电量信息,同时也为系统提供充电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电能表串联在主供电回路中,电表和控制板之间通过串口通讯交换数据。具体的是所述的电表的显示状态在触控面板上进行显示。

所述的电缸与主控板进行电连接,主控板控制电缸的升降,具体的是当车靠近充电桩时,设在充电桩上的距离检测模块能够感知充电车辆的距离,进而传送给主控板,主控板控制电缸进行伸长,进而打开充电桩的触控面板和充电接口。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