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检修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和代步工具。而无论是货物运输的卡车还是载人运输的客运汽车和小型汽车,在运输途中难免会出现损坏的情况,尤其是出现一些影响汽车正常行驶的损坏情况。当汽车损坏的部位已经影响汽车正常驾驶时,一般是采用拖车将损坏车辆拖拉到维修站进行维修。采用拖车将故障车辆拖拉至指定地点维修,一方面要支付高昂的拖车费,另一方面也浪费时间,极大的延长了汽车的故障时间,给汽车使用者带来不便。
针对汽车在行驶途中出现车胎损坏后,补胎时间长和成本高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547887U)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补胎车。该专利所公开的移动式补胎车包括补胎车车辆本体以及固定在补胎车车辆本体上的车厢和设置在所述车厢内部的第一发电机、补胎扒胎机、空压机、第一高压气管和第二高压气管及气动扳手、充气装置;所述第一发电机分别与所述补胎扒胎机和所述空压机电连接;所述空压机通过所述第一高压气管与所述充气装置连通;所述空压机还通过所述第二高压气管与所述气动扳手连通;所述车厢的正后方还设置有后方卷闸门,所述后方卷闸门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车厢的两侧搁置设置有侧方卷闸门,所述侧方卷闸门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电机、所述补胎扒胎机、所述空压机、所述气动扳手、所述充气装置均螺栓连接在车厢内的底板上。虽然该专利公开的移动式补胎车实现了汽车移动补胎,但是至少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维修设备和工件之间没有分离开来,导致车厢内部空间没有得到有效的分配和利用。
2、设置的检修设备均螺栓连接在车厢内的底板上,使得检修设备上方的车厢空间严重浪费。
3、没有起重装置,当需要对质量比较大的工件进行挪动时,严重影响到检修的工作效率。
因此急需一种简单、集约且可进行检修作业的移动设备对无法正常驾驶的故障汽车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检修车,通过对车厢的设计,使得车厢内部空间得到有效分配和利用;通过增加设备架,使得检修设备上方的车厢空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同时也使得各个检修设备之间安装更加合理化且明显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吊臂设计,不仅使得检修车辆可维修范围扩大,还使得车厢内部贴近车厢顶部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检修车至少包括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和一体化检修设备。第一车厢和第二车厢通过车厢板隔开,一体化检修设备固定安装在第一车厢内部。在第二车厢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吊取质量比较大的零件或工件的吊臂。双车厢的设计不仅使得车厢空间得到合理分配,提高车厢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将检修设备和检修工件以及相关配件区分开来,有效避免了检修工件和相关配件与检修设备之间出现混杂放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一体化检修设备至少包含有设备架、第一内燃机、固定在设备架上的空压机、自动离合器以及控制器。其中,第一内燃机固定设置在设备架形成框架内部空间的底端设置的固定块上,且与空压机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自动离合器与空压机上的皮带轮连接为一体,可以通过皮带轮的转速调节第一内燃机与空压机的联动状态。控制器通过与空压机和第一内燃机连接。控制器与空压机连接,并采集空压机内部气压。当空压机内部气压达到工作时气压时,控制器就会调节第一内燃机的油门,使得第一内燃机转速降低,从而使得自动离合器将第一内燃机与空压机的联动状态断开。故当空压机内部气压处于工作时的气压时,第一内燃机处于怠速和空载状态。空压机内部气压减小到设定的最低值时,控制器就会调节第一内燃机的油门,使得第一内燃机转速提高,从而自动离合器就会将第一内燃机和空压机调节为联动状态。故当空压机内部气压处于最低气压时,第一内燃机和空压机就会处于高速、满载状态。当第一内燃机启动时,转速比较缓慢,故能够保证无论空压机内部气压值的大小,第一内燃机都能够在启动时处于空载状态,从而使得第一内燃机启动更加轻松。各检修设备通过固定安装在设备架上,使得设备间的配合更加合理化,尤其是自动离合器与空压机的配合连接,可以及时调整空压机和第一内燃机之间的联动状态,从而提高第一内燃机的工作效率。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空压机上设置有压缩机系统和储气罐,并且压缩机系统和储气罐为分体结构。压缩机系统和储气罐设置为分体结构,使得空压机固定安装更加灵活多样,有利用车厢空间的合理利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储气罐固定设置在设备架外部的顶端上,压缩机系统固定设置在设备架内部的支撑块上。储气罐与压缩机系统通过管件连接。将体积比较大的储气罐设置在设备架外部的顶端上,能够有效地利用车厢内部上方空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车厢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绕管装置和第二绕管装置。连接储气罐和检修工件的气管可以第一绕管装置和第二绕管装置进行收放。通过绕管装置对检修故障车辆的气管的回收和释放,一方面可以使得气管得到有效的整理,节约车厢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不同气管之间出现的缠绕,打结,使得操作员操作起来更加顺畅、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车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使得故障车辆无论是位于检修车辆的左侧还是右侧,均可以方便快速实现对故障车辆的检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侧门设置在第一车厢车辆前行方向的左侧,且第二侧门能够通过沿着车厢壁所在平面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来完成第二侧门的开关。将第二侧门设置为开关均在同一平面内完成的车门,使得检修车第二侧门不会因为左侧空间太小而无法实现开关。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侧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工具箱,且第一工具箱上铰接有第一工具箱门板,第一工具箱门板打开能够放置于地面上并形成一个斜面。使得第一工具箱中的检修工件能够借助第一工具箱门板与地面形成的斜面上下装卸。优选的,第一工具箱客户用来放置单件质量比较大的移动检修工件,例如:千斤顶。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车厢位于车体靠后的一端,且第二车厢上设置有尾门和第二工具箱,其中,第二工具箱位于第二车厢左右两侧且靠近尾门的位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吊臂至少包括连接块和横向臂,其中,连接块固定设置在第二车厢上,横向臂与连接块活动连接,以使横向臂能够绕着连接块水平转动。横向臂以车厢壁代替竖直支撑臂,可以有效节约车厢内部空间,同时横向臂的可转动设计使得车厢上方的空间可得到有效利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移动检修车还包含有设备供电系统,且设备供电系统至少包含有第一发电机、储蓄电池、第二发电机以及第二内燃机,其中,第一发电机固定连接在设备架上,并通过皮带与第一内燃机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发电机与第二内燃机皮带轮连接,以使第二发电机能够为大功率检修设备供电。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储蓄电池通过电缆线与第一发电机、一体化检修设备和吊臂连接,以使出蓄电池能够储存第一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并能够为移动检修车上的一体化设备和吊臂提供电能。通过加装第一发电机,使得第一内燃机处于怠速状态时输出的动能能够被利用,且转化为能够为一体化检修设备和吊臂提供电能,可有效提高第一内燃机输出的动能的利用率。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发电机为移动检修车配备的需要220V电压的检修设备供电,以使能够为大功率检修设备供电正常供电。这里的大功率检修设备可以是:电焊机、扒胎机等可移动检修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检修设备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移动检修车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中1-第一车厢;11-第一工具箱;111-第一工具箱门板;2-第二车厢;21-第二工具箱;3-一体化检修设备;31-设备架;32-第一内燃机;33-空压机;331-压缩机系统;332-储气罐;34-自动离合器;35-控制器;41-第一绕管装置;42-第二绕管装置;5-第一侧门;6-第二侧门;7-吊臂;71-连接块;72-横向臂;73-电机;8-尾门;9-设备供电系统;91-第一发电机;92-储蓄电池;93-第二发电机;94-第二内燃机;10-车头;101-水箱;102-水桶;103-洗手盆;10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使用新型所述“左侧”是指检修车辆先前行驶方向的左侧,也即是驾驶员正常驾驶时的左侧。“右侧”是指检修车辆先前行驶方向的右侧,也即是驾驶员正常驾驶时的右侧。“顶端”是指远离地面的一端,“底端”是指靠近地面的一端。设备架31内部是指设备架31形成的框架以内的空间,设备架31外部是指设备架31形成的框架以外的空间。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检修车,至少包括有第一车厢1、第二车厢2和一体化检修设备3,其中,第一车厢1和第二车厢2之间通过车厢板隔开,一体化检修设备3固定设置在第一车厢1内部。在第二车厢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吊取质量比较大的零件或工件的吊臂7。优选的,实用新型的车厢板内部采用瓦楞钢,外部采用平板设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检修车的美观性,同时还可以增强车厢板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一体化检修设备3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与第一车厢1内的车厢底板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固定方式,例如:焊接、销钉连接等。优选的,一体化检修设备3与车厢底板之间可以铺垫一层防震垫,例如:橡胶垫、木材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一体化检修设备3在运转过程中对车厢底板的损伤,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设备工作时的噪音。
参照图3,一体化检修设备3包含有设备架31、第一内燃机32、固定在设备架31上的空压机33、自动离合器34和控制器35,其中,第一内燃机32固定设置在设备架31内部的底端,并且与空压机33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自动离合器34与空压机33上皮带轮连接为一体。控制器35分别与第一内燃机32和空压机33连接。自动离合器34通过皮带轮的转速调节第一内燃机32和空压机33的联动状态。当第一内燃机32启动时,皮带轮转速慢,自动离合器34断开第一内燃机32和空压机33的联动关系,使得第一内燃机32处于空载状态,从而使得第一内燃机32的启动更加轻松。控制器35连接空压机33并采集空压机33内部的气压值。控制器35通过空压机33内部的气压值来调节第一内燃机32的转速。当空压机33内部的气压满足工作时气压时,控制器35就会将第一内燃机32的转速调低,从而也会使得自动离合器34将第一内燃机32和空压机33之间的联动连接断开,使得第一内燃机32处于空载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而当空压机33内部的气压低于工作时气压时,控制器35就会将第一内燃机32的转速调高,从而也会使得自动离合器34联动第一内燃机32和空压机33,使得第一内燃机32处于满载状态。优选的,第一内燃机32可以选择14马力且包括有风冷、电启动的电子控制油门第一内燃机。
再次参照图3,空压机33上设置有压缩机系统331和储气罐332,并且压缩机系统331和储气罐332为分体设计。压缩机系统331和储气罐332设置为分体结构,使得空压机33的安装更加灵活,有利于车厢空间的合理利用。
再次参照图3,储气罐332固定设置在设备架31外部的顶端上,压缩机系统331固定设置在设备架31内部的支架上,且与第一内燃机32通过皮带连接。储气罐332与压缩机系统331通过管件连接。优选的,连接储气罐332与压缩机系统331的气压管选择能够承受空压机33最大气压的气管。
再次参照图1和图2,第一车厢1的横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绕管装置41和第二绕管装置42,其中,第一绕管装置41和第二绕管装置42用于检修故障车辆的气管。通过第一绕管装置41和第二绕管装置42对气管的回收和释放,可以实现不通距离位置的检测和维修工作,同时也可以保证不同气管之间有条理的分类,避免出现缠绕、打结现象,节约车厢内部空间。优选的,第一绕管装置41和第二绕管装置42可以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实现与第一车厢1横梁的固定,当然也可以是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优选的,第一绕管装置41和第二绕管装置42上均缠绕有长度为15m的气管。优选的,第一绕管装置41和第二绕管装置42可以设置为电动驱动进行收回和释放检修故障车辆的气管,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的驱动方式,例如:手动驱动的形式。
参照图4和图5,第一车厢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侧门5和第二侧门6。
再次参照图5,第二侧门6设置在第一车厢1车辆前行方向的左侧,且能够通过沿着车厢壁所在平面上下移动或左右移动来完成第二侧门6的开关。优选的,第二侧门6可以设置为竖直上下运动的卷闸门形式,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沿着第一车厢1左侧车厢板平面运动的其他形式的门,例如:沿着左侧车厢壁左右滑动开关的滑动门。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第一侧门5可以设置为普通门形式。因为沿着车厢壁滑动开关形式门成本高,出于经济成本考虑,优选的第一侧门5可以设置为普通门形式的门。当然经济成本允许的情况下,第一侧门5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二车门相同形式的门。
再次参照图5和图7,第二侧门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工具箱11,且第一工具箱上铰接有第一工具箱门板111,第一工具箱门板111打开能够放置于地面上并形成一个斜面。使得第一工具箱中的检修工件能够借助第一工具箱门板与地面形成的斜面上下装卸。
参照图5和图7,第二车厢2位于车体靠后的一端,且第二车厢2上设置有尾门8和第二工具箱21,其中,第二工具箱21位于第二车厢2左右两侧且靠近尾门8的位置。优选的,尾门8可以选择一般形式的双开形式的平开门,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辆制造成本。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的门,例如:卷闸门、上下翻转形式的门。
参照图2和图6,吊臂7至少包括连接块71和横向臂72,其中,连接块71固定设置在第二车厢2上,横向臂72与连接块71活动连接,以使横向臂72能够绕着连接块71水平转动。。优选的,连接块71和横向臂72均设置有通孔,通过轴分别穿过连接块71和横向臂72上的孔后固定,实现连接块71和横向臂72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连接,例如:连接块71是竖直固定在第二车厢2上的轴,横向臂72上设置有与连接块71匹配的通孔,使得横向臂72上的通孔可以嵌套在连接块71上,以使横向臂72与连接块71可转动的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横向臂72上设置有电机和线圈,使得吊臂7可以通过电机实现相关物品的吊取。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控制装置,例如:滑轮组和手动装置之间配合连接,实现相关物品的吊取。
再次参照图4,移动检修车还包含有设备供电系统9,并且设备供电系统9至少包含有第一发电机91、储蓄电池92、第二发电机93以及第二内燃机94,其中,第一发电机91固定连接在设备架31上,并通过皮带与第一内燃机32进行传动连接。储蓄电池92通过电缆线与第一发电机91、一体化检修设备3和吊臂7连接以使出蓄电池92能够储存第一发电机91所产生的电能,并能够为移动检修车上的一体化设备3和吊臂7提供电能。通过加装第一发电机91,使得第一内燃机32处于怠速状态时输出的动能能够被利用,且转化为能够为一体化检修设备3和吊臂7提供电能,可有效提高第一内燃机32输出的动能的利用率。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一发电机91可选用以第一内燃机32为动力,输出电压为14V,输出功率为1000W的硅整流第一发电机,在第一内燃机32正常工作时,硅整流第一发电机一方面要向一体化检修设备3、吊臂7以及其他相关用电设备供电,另一方面,还将多余的电能向储蓄电池92充电,以保证储蓄电池92总是处在充满电的状态。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发电机93与第二内燃机94皮带轮连接,以使第二发电机93能够为大功率检修设备供电。优选的,第二发电机93选择输出电压为220V,以便适用于更多的检修设备。优选的,所述移动检修车可以配备大功率检修设备,例如:电焊机、扒胎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仅对改进的部分进行说明。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检修车还配备有供水系统,供水系统至少包含有水箱101、洗手盆103、水桶102。优选的,水箱10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车厢1内部。优选的,水箱101底部设置有水管,且在水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104能够实现对水箱中存水进行取用。优选的,在水箱101的下方设置有洗手盆103,一方面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废水的回收利用。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水桶102与车厢之间设置为可移动且方便拆卸的连接,例如:挂接、卡接、套接。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检修车还可以选配其他相关设备,例如:射灯、水桶、清洁布支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两个实施示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