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及使用该油箱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2326发布日期:2018-12-21 18:55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油箱及使用该油箱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箱及使用该油箱的车辆。



背景技术:

油箱作为车辆供油系统的重要部分,不仅需要满足车辆行驶里程的要求,还要满足车辆加油时的便捷以及供油时的顺畅。现有技术中的油箱通常为类似长方体,油箱的上端布置有吸油口、回油口、加油口以及油量传感器,吸油口用于向发动机提供燃油,回油口用于将向发动机提供的过量燃油重新导入油箱,油量传感器用于监测油箱内的油量,油箱的下侧面还布置有放油口,燃油油箱的材质通常为金属,金属油箱的箱壁一般较为平整,油箱箱底面积较大且位于同一水平面,这就导致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高低起伏和坑洼不平,燃油液面会发生波动,当燃油比较少时,燃油液面极易发生与吸油管不相接触的现象,进而导致供油中断,特别是车辆进行拐弯时,由于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油箱内燃油会涌向油箱的外侧面,车辆也容易发生供油中断。

授权公告号为CN10277729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容积利用率的燃油箱。上述燃油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吸油装置和回油装置,吸油装置包括吸油接头、吸油软管以及吸油嘴,回油装置包括回油钢管,吸油装置和回油装置之间设置有隔板,箱体的底面包括沿车辆前进方向进行倾斜的斜面。上述燃油箱解决了车辆在爬坡和下坡过程中燃油由于重力作用汇聚在低处而导致的供油中断问题,但是上述燃油箱不能解决当油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进行布置时,油箱由于箱体过长,在车辆转弯时,油箱内的燃油由于离心力而导致的供油中断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油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进行布置且当油箱内燃油较少时,车辆在进行转弯的过程中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导致燃油涌向弯道外侧,进而导致供油中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油箱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油箱包括箱体,箱体上布置有吸油口、回油口以及燃油加注口,所述吸油口上连接有向箱体底部延伸的吸油管,箱体具有用于与车辆宽度方向对应的长度方向,箱体的长度尺寸大于其宽度尺寸及高度尺寸,所述箱体的底部在箱体长度方向上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吸油管对应的吸油区,所述箱体的箱内底面包括沿着箱体长度方向朝向所述吸油区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箱底面设置为具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使得燃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汇聚于斜向下的一端,并且在进行转弯时,斜面能够降低离心力对燃油的影响,使得燃油依然能够汇聚在吸油口的位置,避免了吸油管与燃油分离而导致供油中断的现象。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区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与所述斜面的夹角为钝角。平面避免了油垢的积聚,并且方便清理。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钝角为175°。斜面与平面结构的夹角为175°使得斜面的水平面的倾角为5º,5º能够满足车辆转弯时降低离心力影响的要求,并且5º的角度较为平缓,避免了倾角过大而导致油箱容积减小的情况。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口布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与所述吸油区相对的位置处。方便接入吸油管,吸油管可以直接垂直插入底面凹陷处。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口有两个,分别为主吸油口和辅吸油口。两个吸油口的布置可以充分保证向发动机供油的需求。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回油口布置在与所述斜面相对的箱体顶部位置,回油口与吸油口间隔设定的距离。回油口和吸油口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使得经过回油口流入的燃油在流向倾斜结构的斜向下一侧的过程中空气含量降低。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区对应的箱体底部位置处设有放油口。放油口用于彻底清空油箱内燃油,除去油箱内沉积的杂质。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材质为塑料。塑料的质量较轻,使得油箱更加轻便。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燃油加注口。使得油箱两侧均可以加注燃油,为车辆补充燃油提供了方便。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多个传感器连接盘。为传感器的布置提供了方便。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呼吸阀。呼吸阀能够平衡油箱内部及外部大气压力,同时具有倾倒节流作用,在车辆或油箱倾倒后自动关闭此呼吸阀,防止造成燃油泄漏。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包括箱体,箱体上布置有吸油口、回油口以及燃油加注口,所述吸油口上连接有向箱体底部延伸的吸油管,所述箱体沿着车架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所述箱体的底部在车架宽度方向上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吸油管对应的吸油区,所述箱体的箱内底面包括沿着车架宽度方向朝向所述吸油区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箱沿着车架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并且将油箱箱体的底面设置为具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使得燃油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汇聚于斜向下的一端,并且在进行转弯时,斜面能够降低离心力对燃油的影响,使得燃油依然能够汇聚在吸油口的位置,避免了吸油管与燃油分离而导致供油中断的现象。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区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与所述斜面的夹角为钝角。平面避免了油垢的积聚,并且方便清理。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钝角为175°。斜面与平面结构的夹角为175°使得斜面的水平面的倾角为5º,5º能够满足车辆转弯时降低离心力影响的要求,并且5º的角度较为平缓,避免了倾角过大而导致油箱容积减小的情况。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口布置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与所述吸油区相对的位置处。方便接入吸油管,吸油管可以直接垂直插入底面凹陷处。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口有两个,分别为主吸油口和辅吸油口。两个吸油口的布置可以充分保证向发动机供油的需求。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回油口布置在与所述斜面相对的箱体顶部位置,回油口与吸油口间隔设定的距离。回油口和吸油口之间相隔一定距离,使得经过回油口流入的燃油在流向倾斜结构的斜向下一侧的过程中空气含量降低。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所述吸油区对应的箱体底部位置处设有放油口。放油口用于彻底清空油箱内燃油,除去油箱内沉积的杂质。

技术方案8: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材质为塑料。塑料的质量较轻,使得油箱更加轻便。

技术方案9: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燃油加注口。使得油箱两侧均可以加注燃油,为车辆补充燃油提供了方便。

技术方案10: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多个传感器连接盘。为传感器的布置提供了方便。

技术方案11: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的基础上,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呼吸阀。呼吸阀能够平衡油箱内部及外部大气压力,同时具有倾倒节流作用,在车辆或油箱倾倒后自动关闭此呼吸阀,防止造成燃油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的实施例1的油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的实施例1的油箱的剖视图;

图中:1-燃油加注口,2-主吸油口,3-回油口,4-传感器连接盘,5-放油口,6-呼吸阀,7-内部加强结构,8-辅吸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具体实施例1:

车辆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油箱,所述油箱包括箱体,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箱体的材质为塑料,箱体的长度大于箱体的宽度和高度,油箱的长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进行布置,箱体的长度大致等于车身的宽度,油箱的整体形状为底面为直角梯形的直棱柱体,油箱的容积为260L,油箱的顶面处于水平面,油箱的底面包括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5°的斜面以及处于水平的水平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75°,所述水平面构成所述吸油区,油箱沿着车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布置有燃油加注口1,靠近油箱两个燃油加注口1的油箱箱体顶面位置分别布置有两个呼吸阀6,呼吸阀6可以平衡油箱内部及外部大气压力,同时具有倾倒节流作用,在车辆或油箱倾倒后自动关闭此呼吸阀,防止造成燃油泄漏。与吸油区相对的油箱顶面布置有两个吸油口,分别为主吸油口2和辅吸油口8,主吸油口2和辅吸油口8上均连接有吸油管,吸油管垂直插入油箱的吸油区内。与油箱底部斜面相对油箱顶部还布置有回油口3,回油口3上也连接有吸油管,回油口3与吸油口间隔一定距离。油箱的顶部还预留了传感器连接盘4,传感器连接盘4共有3个,传感器连接盘4可用于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或者智能检测设备。油箱底部与吸油区对应的位置还布置有用于放油的放油口5,油箱的侧壁上还布置有用于固定油箱的环状凹槽。箱体的内部还布置有用于加强箱体强度的内部加强结构7。

使用时,将油箱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进行安装,两个燃油加注口1位于车身的两侧,这样安装不仅满足了车辆可以两侧进行加油,而且方便了行李舱的布置,使得行李舱有更大的贮藏空间。当油箱内燃油足够多时,本方案中的油箱与传统矩形油箱效果一致;当燃油消耗液面下降至约25%时,由于油箱的底面为斜面,燃油汇聚至吸油区,从而保证了燃油连续供给。另外在车辆进行转弯时,当油箱较高一侧位于弯道内侧时,汇聚在吸油区的燃油在箱壁的阻挡下,依然汇聚在吸油区,燃油供给不会中断;当油箱较低一侧位于弯道内侧时,由于油箱底面为斜面,斜面的倾角为5°,斜面倾角略大于车辆转弯时的由于离心力使得燃油产生的倾斜角,从而使得燃油依然和吸油区内的吸油管接触,燃油供给不会中断。

在其他实施例中:斜面的倾角可以为一定范围内的角度,不过斜面倾角要大于通常情况下燃油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的倾斜角,通常情况下斜面的倾角不小于5°。

在其他实施例中:油箱的底部为对称梯形或倒三角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油箱的吸油管为软质的吸油管,吸油管的位于油箱内的端部连接有重力球,所述重力球构成所述活动球结构,重力球上设置有与吸油管连通的通孔或凹槽,从而可以保证燃油可以被吸入进吸油管内,重力球可以随油箱内燃油进行移动,从而保证燃油始终与重力球进行接触,进一步避免吸油管与燃油发生脱离的现象。

在其他实施例中:油箱的底部为凹陷的结构,在凹陷结构的边缘位置形成燃油的汇聚处,例如油箱底部为内凹的拱形、棱锥、半圆球体等其他结构,当油箱底部为凹陷的结构时,凹陷结构的边缘位置需要增设吸油口,为避免多吸油口造成吸入空气的影响,增设的吸油口的开关通过离心式、电磁式、空气压力差等控制方式的阀门进行控制,当燃油汇聚至某一个吸油口时,开启相应的控制阀门,其他吸油口处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的实施例:油箱的具体结构与上述车辆中油箱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