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防误伤锁的汽车车门锁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455发布日期:2018-10-26 21:0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有防误上锁的汽车车门锁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汽车车门把手,乘坐汽车人员使用靠近车门的手即可操作车门打开,比如汽车左侧的车门,乘坐汽车人员只需使用左手即可拉动车门锁把手将车门开启,而乘坐汽车人员开门前经常没有看后方是否有行人或者骑车人员的习惯,突然开门往往容易致使正在驶近的行人和骑车人员跌倒,非常容易被旁边驶过的汽车造成二次伤害,严重时导致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利用人体工程学设计,需要乘坐汽车人员使用远离车门一侧的手来操作车门锁把手将车门打开,有助于乘坐汽车人员形成观看车后习惯的防误上锁的汽车车门锁把手。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置有防误伤锁的汽车车门锁把手,包括车门锁把手主体,所述车门锁把手主体包括操作把手和用于与车门转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常闭锁和解锁按钮,所述常闭锁设置成能够维持车门锁把手主体与车门的相对闭合状态,所述解锁按钮设置成按动并维持按住状态时能够驱动常闭锁动作解除车门把手主体与车门的相对闭合状态,以使车门把手主体相对车门能够相对转动实现车门解锁。

优选地,所述常闭锁包括锁销、解锁驱动块和压缩弹簧,所述锁销设于连接部设有的滑槽内,所述解锁驱动块固定在锁销上与解锁按钮配合,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锁销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连接部相顶,另一端与解锁驱动块相顶,所述车门上在与锁销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容锁销端部卡入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解锁驱动块上设置有推动斜面,所述解锁按钮上设置有与推动斜面配合的推动销,所述推动斜面设置成在按下解锁按钮时能够由推动销驱动带动锁销脱离卡槽并挤压压缩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人体工程学,乘车人员须用拇指按住解锁按钮时才能拉动操作把手使车门锁把手主体相对车门转动实现正常打开车门,从而迫使乘车人员只能通过远离车门的手来进行开门,用远离车门的手开门的时候,人的身体自然转向,就容易看到从车后方是否有人或车往车门侧行进,从而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门锁把手主体1,所述车门锁把手主体1包括操作把手11和连接部12,连接部12通过转轴8与车门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部12设置有常闭锁和解锁按钮3。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常闭锁包括锁销5、解锁驱动块6和压缩弹簧7,所述锁销5设于连接部12设有的滑槽121内,所述解锁驱动块6固定在锁销5上与解锁按钮3配合,所述解锁驱动块6上设置有推动斜面61,所述解锁按钮3上设置有与推动斜面61配合的推动销4,所述压缩弹簧7套装在锁销6上,所述压缩弹簧7的一端与连接部12的滑槽121的槽底相顶,另一端与解锁驱动块6相顶,所述车门2上在与锁销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容锁销5端部卡入的卡槽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以汽车左侧车门2为例,正常情况下,由于常闭锁的锁销5卡入车门2设有的卡槽21中,乘坐人员使用左手拉动车门锁把手主体1的操作把手11时,车门锁把手主体1无法相对车门2转动,即车门锁把手主体1无法驱动车门锁解锁,车门2无法打开,由于常闭锁设置于车门锁把手主体1的连接部12,乘坐人员左手的拇指无法操作,从而迫使乘车人员只能通过远离车门的右手来进行开门2。

当乘坐人员使用右手操作时,右手的拇指按住解锁按钮3时,解锁按钮3的推动销4对解锁驱动块6的推动斜面61施加作用力迫使解锁驱动块6移动并带动锁销5移动脱离车门2上设有的卡槽21,此时车门锁把手主体1处于解锁状态,在维持拇指按住解锁按钮3的状态的同时,右手的其他四根手指拉动车门锁把手主体1的操作把手11即可驱动车门锁把手主体1相对车门2以转轴8为轴转动实现车门2的解锁,此时车门2能够被打开,当右手撤销对车门锁把手主体1施加的作用力时,压缩弹簧7能够令锁销5自动复位重新卡入车门2上设有的卡槽21,使车门锁把手主体1与车门2重新锁定,安全实用。

由于乘坐人员使用右手操作车门锁把手主体时,乘坐人员的身体会自然转向朝向车门,此时乘坐人员容易看到从车后方是否有人或车往车门侧行进,从而能够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减少事故的发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