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822发布日期:2019-02-01 20:2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因其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目前已经获得了大规模的推广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续航,所以路边就出现了大量的充电桩。

中国专利201620910803.5公开了汽车充电桩,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充电桩在夜间不容易被发现而导致被车辆碰撞到的问题,而且在充电桩上增加了反光警示层和语音提醒装置,语音提醒装置能让操作者知道电动汽车是否与充电桩连接成功,还具备太阳能充电,非常实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该充电桩强度不高,容易遭受撞击而损坏,容易因下雨导致充电口进水,使得线路烧毁,而且无法转动,无法多辆汽车共同使用,另外,安装及转移十分不便,施工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不便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桩体、连接板和转动杆,所述桩体的上侧焊接有顶盖,且桩体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下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焊接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的下端焊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侧焊接有支撑柱,连接块的侧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侧壁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块,转动杆的下端通过螺丝连接有钉头,桩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桩体的内部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侧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部缠绕有充电线,桩体的侧壁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通过转轴连接有翻转板。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横截面呈矩形,且顶盖的纵截面呈半圆形,顶盖的内部为空腔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杆、压簧和限位杆,且连接板的底端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内壁通过连杆连接有压簧,压簧的下端通过连杆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下端和连接块的上侧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呈倒置的J形结构,且转动杆的一端和连接块通过活动铰链连接,连接杆焊接在转动杆的顶端。

优选的,连接板的下侧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呈弧形,滑块套在连接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内壁下端设置有卡块,且限位杆的上端通过卡块间的间隙延伸至固定杆的内部,限位杆的杆体宽度大于卡块间的间隙。

优选的,采用吸盘替换钉头,所述吸盘的上端开设有通孔,转动杆的下端插接在通孔内,转动杆和吸盘通过螺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顶部设置了半圆形的顶盖,增强了充电桩的结构强度,而且在下雨时,能够将雨水引流向下,避免内部的电线遭受雨淋,减少了充电桩的故障。

2、本实用新型能够转动,而且内部带有充电线,汽车停得稍远也可以充电,而且支持两辆汽车同时使用。

3、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能够安装于泥土地面以及光滑地面,安装及转移迅速,施工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实施例2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顶盖、3转动轴、4连接板、41连接槽、5连接装置、51固定杆、52压簧、53限位杆、6连接块、7支撑柱、8转动杆、81连接杆、82滑块、9钉头、10固定板、11连接轴、12充电线、13翻转板、14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于泥土地面时,将充电桩放置在泥土地面上部,支撑柱7和地面相接触,由于充电桩的重力,压簧52被压缩,限位杆53向固定杆51内部缩进,连接块6和固定杆51的间距变小,连接块6带动转动杆8转动,此时滑块82在连接槽41内部滑动,滑块82向连接槽41的两侧滑动,两转动杆8的下端相互靠近,钉头9刨进地面,使得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中,转移时,将钉头9从土中挖出,将充电桩抬起即可。

实施例二:参照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于光滑地面,如大理石时,采用吸盘14替换实施例一中的钉头9,吸盘14的上端开设有通孔,转动杆8的下端插接在通孔内,转动杆8和吸盘14通过螺丝连接,将充电桩放置在光滑地面上部,支撑柱7和地面相接触,由于充电桩的重力,压簧52被压缩,限位杆53向固定杆51内部缩进,连接块6和固定杆51的间距变小,连接块6带动转动杆8转动,此时滑块82在连接槽41内部滑动,滑块82向连接槽41的两侧滑动,两转动杆8的下端相互靠近,吸盘14吸附在地面上,使得充电桩安装在地面上,转移时,使用铲子等工具将吸盘14撬起,将充电桩抬起即可。

实施例三:参照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时,将汽车停在充电桩旁边,旋转桩体1,找到最佳的充电角度,然后将翻转板13翻开,拉伸充电线12,连接轴11旋转,充电线12从连接轴11上部放出,这样,汽车停得稍远也可以充电,两辆汽车同时充电时,可将两辆汽车分别停在充电桩两侧,由于两个翻转板13分别设置在桩体1两侧,两汽车能够同时充电,互不干扰。

实施例四:参照图1-3,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桩体1顶部设置了半圆形的顶盖2,增强了充电桩的结构强度,在受到撞击时,能够保护桩体1的内部结构,而且在下雨时,顶盖2能够将雨水引流向下,充电线12安装在桩体1内部,避免桩体1内部的充电线12和电子元件遭受雨淋,减少了充电桩的故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