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791发布日期:2018-12-05 18:5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



背景技术:

现如今,汽车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便利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了汽车。雨刷器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雨天或者雾天可以洗刷挡风玻璃上的雨水或雾气,能够提高能见度,降低安全隐患。

雨刷器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是汽车上为了防止雨水及其它污物遮挡挡风玻璃影响视线而设计的清理装置,主要用于在下雨天刮除汽车上的雨水。汽车的雨刮系统使用频率较高,在雨雪天气里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雨刷,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要高于其他区域的平均水平,与汽车玻璃棉贴合不够密切,清洁效果差,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同时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维修更换成本较高,而且在安装时雨刷臂容易脱落,顾客对此抱怨也随之增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更换以及能够更加贴合汽车玻璃的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包括:主支架、第一副支架、第二副支架、雨刷器接头、弹性刮片和壳体;

所述主支架上端中部与所述雨刷器接头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副支架为两个,其中部一一对应与所述主支架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副支架靠近主支架的一端设有卡扣;

所述第二副支架为两个,且其中部均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副支架的远离主支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副支架的两端均设有卡扣;

所述壳体一侧开口且开口一侧与所述主支架、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副支架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性刮片卡接在所述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副支架的卡扣上;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支架分为主支架、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幅支架,中主支架和第一副支架、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副支架均活动连接,使得雨刷器多了两个受力点,雨刷的受力点更多,使得雨刷弹性刮片跟玻璃面更贴合,刮刷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副支架均设置为内凹弧形。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上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雨刷器接头适配的凹槽;所述雨刷器接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凹槽两壁上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凹槽两壁上设有两个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雨刷器接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凹槽两壁上的连接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雨刷器接头包括翻盖和固定件;所述翻盖可枢转的卡接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一端开设有用于翻盖与汽车摇摆臂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翻盖相适配;所述固定件中心开设有贯穿孔,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主支架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专用的雨刷器接头,包括翻盖和固定件,并将固定件进行内凹弧线设计,减少雨刷臂在安装时候脱落问题。

进一步,所述弹性刮片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条和刮条,所述安装条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滑槽,所述条形滑槽的一端贯通,一端封堵;所述卡扣滑动连接于所述条形滑槽内,且靠近所述条形滑槽的封堵端的安装条上设置有用于对弹性刮片进行固定的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安装条的两侧面靠近其安装侧的位置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内安装有弹性钢片。

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得弹性刮片更不容易掉落,确保雨刷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壳体位长条形凹槽结构,包括:

主外壳,所述主支架与所述主外壳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

两个第一副壳,两个所述第一副壳内部设有卡爪,其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副支架远离所述主支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两个第二副壳,两个所述第二副壳内部设有卡爪,其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二副支架远离两个所述第一分支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外侧面沿着其长度方向两段弧形导流凹槽,两段弧形导流凹槽沿着长度的中心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壳体上导流凹槽的设计使雨刷器能及时将雨水排出,避免造成存水导致影响雨刷器刮水效果。

进一步,所述主外壳上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主支架的凹槽相适配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第一副壳和第二副壳上均设有通风孔。

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减小由于风的阻力带来的影响及危害。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通过将支架分为主支架、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幅支架,使得雨刷器多了两个受力点,雨刷的受力点更多,使得雨刷弹性刮片跟玻璃面更贴合,刮刷效果更好。设计了专用的雨刷器接头,包括翻盖和固定件,所述翻盖可枢转的卡接于所述件上,并将固定件进行内凹弧线设计,预防了雨刷臂在安装时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的雨刷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主支架;2、第一副支架;3、第二副支架;4、雨刷器接头;5、弹性刮片;6、卡扣;

图2中:41、翻盖;42、固定件;

图3中:7、壳体;71、主外壳;72、第一副壳;73、第二副壳;8、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公开了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包括主支架1、两个第一副支架2、两个第二副支架3、雨刷器接头4、弹性刮片5和外壳7。

主支架1上端中部与雨刷器接头4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

两个第一副支架2,其中部均一一对应与所述主支架1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一副支架2靠近主支架1的一端设有卡扣6;两个第二副支架3,其中部均一一对应第一副支架2的远离主支架的一端铰接;第二副支架3的两端均设有卡扣6;壳体7一侧开口且与主支架1、第一副支架2和第二副支架3可拆卸连接;弹性刮片7卡接在所述第一副支架2和第二副支架3的卡扣6上。

主支架1、第一副支架2和第二副支架3均设置为内凹弧形。

主支架1上端中部开设有与所述雨刷器接头4适配的凹槽;所述雨刷器接头4通过连接件与凹槽两壁上的转动连接。

凹槽两壁上设有两个位置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雨刷器接头4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凹槽两壁上的连接孔转动连接。

弹性刮片5包括一体连接的安装条和刮条,安装条两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条形滑槽,条形滑槽的一端贯通,一端封堵;卡扣6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滑槽内,且靠近条形滑槽的封堵端的安装条上设置有用于对弹性刮片5进行固定的定位槽。

安装条的两侧面靠近其安装侧的位置设置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内安装有弹性钢片。

图2中,所述雨刷器接头4包括翻盖41和固定件42;所述翻盖41可枢转的卡接在所述固定件42上;所述固定件42一端开设有用于翻盖41与汽车摇摆臂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翻盖41相适配;所述固定件42中心开设有贯穿孔,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凹槽两壁上的连接孔转动连接。

图3中,壳体7两侧的外侧面沿着其长度方向对称设有弧形倒流凹槽。壳体7为长条形凹槽结构,包括:

主外壳71,主支架1与主外壳71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

两个第一副壳72,两个第一副壳内部设有卡爪,其一一对应与两个第一副支架2远离主支架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两个第二副壳73,两个第二副壳内部设有卡爪,其一一对应与两个第二副支架3远离两个第一分支架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壳体7的外侧面沿着其长度方向两段弧形导流凹槽,两段弧形导流凹槽沿着长度的中心对称设置。

主外壳71上端中部开设有与主支架1的凹槽相适配的开口。

第一副壳72和第二副壳73上均设有通风孔8。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打开雨刷器接头4的翻盖41,将汽车雨刷臂的U型勾插入固定件42的卡槽内,勾拉到底,然后将翻盖41重新扣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五节新型汽车雨刷器,通过将支架分为主支架、第一副支架和第二幅支架,且三者之间铰接在一起,使得雨刷器多了两个受力点,雨刷的受力点更多,使得雨刷弹性刮片跟玻璃面更贴合,刮刷效果更好。设计了专用的雨刷器接头,包括翻盖和固定件,所述翻盖可枢转的卡接于所述件上,并将固定件进行内凹弧线设计,预防了雨刷臂在安装时脱落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