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897发布日期:2019-02-10 23:33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靠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靠背。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客户越来越注重汽车舒适性的体验,而有些座椅因为整车布置及发动机更改产生了客户可感知的抖动,尤其是在某种特殊的激励下抖动尤其明显。为了改善客户感知,减少座椅振动尤为重要。

现有产品座椅减振方式主要是通过更改座垫骨架结构或连接部分核心元件,改变工作量较大,对座椅性能有切实影响,实验周期长,尤其是坐垫骨架形式的更改,对车身及座椅固定点的性能都有较大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善客户对座椅抖动感知的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座椅靠背,包括靠背骨架,在所述靠背骨架的背侧设置有吸振阻尼元件;

所述吸振阻尼元件包括质量块和用于容纳所述质量块的盒体;

所述盒体紧固在所述靠背骨架上,所述质量块通过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盒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振阻尼元件位于所述靠背骨架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具有容纳腔的盒体主体和盖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上的端盖;

所述质量块容纳在所述容纳腔内,并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振动;所述质量块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盒体主体连接;

所述端盖与所述盒体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主体紧固在所述靠背骨架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盒体主体上设置有定位通孔;

在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定位通孔配合的定位片;

所述定位片插入所述定位通孔。

进一步地,在所述盒体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侧部通孔,在所述质量块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弹性连接件穿过所述侧部通孔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连接件为橡胶连接柱或硅胶连接柱。

进一步地,在所述端盖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容纳腔内的端盖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和所述端盖翻边分别与所述端盖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靠背骨架的背侧设置有支撑支架,在所述靠背骨架的背侧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支撑支架的上方;

在所述盒体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盒体主体上连接片,在所述盒体主体的下侧设置有盒体主体下连接片;

所述盒体主体上连接片与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盒体主体下连接片与所述支撑支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主体下连接片和所述盒体主体上连接片分别与所述盒体主体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靠背骨架的背侧设置质量块,质量块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在盒体上。从而在座椅振动时,靠背骨架上的振动通过弹性连接件传递至质量块,质量块开始振动吸收座椅上的振动,以减小座椅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的立体图;

图2为靠背骨架与吸振阻尼元件连接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吸振阻尼元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座椅靠背,包括靠背骨架1,在靠背骨架1的背侧设置有吸振阻尼元件2。

吸振阻尼元件2包括质量块21和用于容纳质量块21的盒体22。

盒体22紧固在靠背骨架1上,质量块21通过弹性连接件23与盒体22连接。

弹性连接件23为柔性的连接件,其可以支撑质量块21,并可以将靠背骨架1的振动传递至质量块21。

质量块21在盒体22中振动,从而吸收座椅靠背的振动,以减小座椅的振动。

质量块21可以为任意具有质量的块状物,例如金属块、木块或橡胶块。

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座椅靠背,通过在背后设置吸振阻尼元件2,而无需改变座椅的结构,就可以改善客户对座椅抖动感知,其结构简单,吸振效果好,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较佳地,吸振阻尼元件2位于靠背骨架1的上部,可以更好地吸收座椅靠背的振动,提高吸振效果。

较佳地,如图2-3所示,盒体22包括具有容纳腔220的盒体主体221和盖在容纳腔220的开口上的端盖222。

质量块21容纳在容纳腔220内,并能够在容纳腔220内振动。

质量块21通过弹性连接件23与盒体主体221连接。

端盖222与盒体主体221可拆卸连接,盒体主体221紧固在靠背骨架1上。

盒体主体221具有容纳腔220,质量块21安装在容纳腔220内,并可以在容纳腔220里面振动。端盖222盖在容纳腔220的开口上,端盖222与盒体主体221可拆卸连接,盒体主体221与靠背骨架1紧固连接在一起。质量块21与盒体主体221通过弹性连接件23连接。

从而,在座椅振动时,振动通过弹性连接件23传递至质量块21,质量块21在容纳腔220内振动,实现吸振。

可以通过调节弹性连接件23的材料来改变其振动频率,进而满足吸振要求。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盒体主体221上设置有定位通孔2211。在端盖222上设置有用于与定位通孔2211配合的定位片2221。定位片2221插入定位通孔2211,实现定位,利于将端盖222组装在盒体主体221上。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盒体主体221的两侧设置有侧部通孔2214,在质量块21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211。

弹性连接件23穿过侧部通孔2214并固定连接在连接孔211内。

组装时,将弹性连接件23的一端穿过侧部通孔2214并嵌入在连接孔211内,弹性连接件23的另一端位于侧部通孔2214的外侧,从而实现侧部通孔2214的连接。通过侧部通孔2214支撑质量块21,并传递振动。

优选地,弹性连接件23为橡胶连接柱或硅胶连接柱,振动传递性能好,其能够满足支撑质量块的要求。

较佳地,如图3所示,在端盖222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能够插入容纳腔220内的端盖翻边2222,提高了端盖222与盒体主体221组装的便利性及组装后的牢固程度。

较佳地,定位片2221和端盖翻边2222分别与端盖222一体成型,提高了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方便制造成型。

较佳地,如图1-3所示,在靠背骨架1的背侧设置有支撑支架11,在靠背骨架1的背侧还设置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位于支撑支架11的上方。

在盒体主体221的上侧设置有盒体主体上连接片2212,在盒体主体221的下侧设置有盒体主体下连接片2213。

盒体主体上连接片2212与连接板12可拆卸连接,盒体主体下连接片2213与支撑支架11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提高了组装的便利性,并方便更换不同的质量块。

具体可通过螺栓或螺钉连接。

较佳地,盒体主体下连接片2213和盒体主体上连接片2212分别与盒体主体221一体成型,提高了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且方便制造成型。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