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415发布日期:2019-02-19 19:09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信息、电子、能源、建筑以及国防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目前,电致变色器件最常见之一是具有防眩光功能的电致变色后视镜,通过调节后视镜的镜面颜色达到防眩光的目的,以提高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后视镜仅作为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情况的工具,其功能相对单一,不能满足用户对各种高科技技术体验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解决了后视镜功能单一的问题,扩展了后视镜的功能,满足用户对后视镜多功能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后视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后视镜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导电层背离所述电致变色层的表面,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反射层,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导电层上或所述第二导电层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分界线处设置有刻蚀层,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割为两个相互断开的导电层。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为触控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刻蚀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上,且所述第二导电层接地。

其中,所述刻蚀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上,且所述第二导电层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导电层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设置有减反射膜层。

其中,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贴合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所述反射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背离所述第二导电层的表面设置。

其中,所述反射层背离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背面还设置有保护膜层。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为ITO导电层;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EC液。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后视镜,将电致变色层上下两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一个刻蚀为相互断开的两部分导电层,例如,将第一导电层通过刻蚀层刻蚀为两部分,将对应于第一区域的导电层,也就是对应于设置反射层的区域的导电层通电,第二导电层也通电,那么也就只有后视镜第一区域能够产生电致变色现象;而对应于显示屏所对应的区域,也就是后视镜的第二区域不产生电致变色现象,因为电致变色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显示屏的显示亮度,影响用户观看效果,因此,将两个区域独立控制,可以提高显示屏区域的观看效果;进一步地,当显示屏对应区域的光线强度过亮时,也可以将第一导电层对应区域的导电层通电,避免显示屏由于反光而无法正常观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同时实现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的行车情况,又能够实现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独立调整这两种功能的显示亮度,避免产生眩光问题,扩展了后视镜的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第一区域、2为第二区域、10为第一玻璃基板、20为第一导电层、30为电致变色层、40为第二导电层、50为刻蚀层、60为第二玻璃基板、70为反射层、80为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后视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电致变色后视镜具体可以包括:

依次设置的第一玻璃基板10、第一导电层20、电致变色层30以及第二导电层4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电层20、电致变色层30以及第二导电层40为电致变色器件的基本组件。第一玻璃基板10是封装于最外层的基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不仅限于使用玻璃材质的基板,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明度较好的基板。

另外,对于后视镜中的电致变色器件一般只在后视镜反射光线过强,才需要使用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功能;在后视镜反射的光线强度较弱时,则不需要使用电致变色功能,此时就要求电致变色器件不影响后视镜反射车辆后方画面的功能的使用。那么,电致变色器件就要求也是透明的。一般第一导电层20和第二导电层40均可以采用ITO导电层,电致变色层30可以采用封装于第一导电层20和第二导电层40之间的EC液,当然本实用新型中也并不排除其他材料的电致变色层30和导电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将后视镜划分为两个区域,第一区域1为后视镜区域,第二区域2是显示屏区域,通过这两个区域可以在实现电致变色功能的基础上,还同时实现后视镜功能和显示屏的功能,下面就对实现该功能的结构结合图1做详细介绍。

具体地,在第二导电层40背离电致变色层30的表面,对应于第一区域1设置有反射层70,而对应于第二区域2设置有显示面板80。

并且,第一导电层20或第二导电层40中的一个导电层上设置有刻蚀层50,该刻蚀层50对应于第一区域1和第二区域2的分界线处,将第一导电层20或第二导电层40刻蚀为断开的两部分导电层。

如图1所示,图1中设置刻蚀层50的导电层为第一导电层20。为了方便说明,以第一导电层20为设置有刻蚀层50的导电层,且以图1中左侧部分的第一导电层20为左导电层,右侧部分的第一导电层20为右导电层。

那么,当第一区域1需要使用后视镜的防眩光功能时,可以将左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40均接通电压,使得第二导电层40和左导电层之间形电场,那么第一区域1部分的电致变色层30的颜色就会在第二导电层40和左导电层之间的电场作用下发生改变,进而对第一区域1的后视镜反射的光线强度进行调节;与此同时,由于右导电层未接通电压,因此,第二区域2的电致变色层30的颜色并不会发生变化,那么第二区域2的显示屏仍然可以作为正常的显示屏观看。

同理,当第二区域2也就是显示屏区域上的反射光线较强以致影响到显示屏的正常观看时,也可以将第二区域2的右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40同时接通电压,以使第二区域2的电致变色层30对显示屏的颜色亮度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1对应的是后视镜的区域,人眼观察到的画面是一个由反射光线反射至人眼所形成的画面,而第二区域2对应的是显示屏区域,人眼观测到的画面是由显示面板80内部组件发光而形成的画面,因此,两个区域观看到的画面原理不同,那么对两个区域进行电致变色调节时,需要调节的明暗程度也是不同的。本实用新型中将两个区域的电致变色功能分开控制,使得用户能够更舒适的同时使用后视镜功能和显示屏功能,在扩展后视镜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包括:

显示面板80为触控显示面板80。具体地,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触控第一玻璃基板10对应的第二区域2对触控显示面板80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导电层20和第二导电层40上的电信号对触控显示面板80产生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刻蚀层50设置于第一导电层20上,且第二导电层40接地。

如图1所示,第一导电层20由刻蚀区分割为两部分,而第二导电层40为完整的导电层。而第二导电层40贴合触控显示面板80设置。当第二导电层40接地时,第二导电层40的电压始终为零,既可以在第一导电层20接通一个非零的电压时和第二导电层40之间形成电场,又可以对触控显示面板80起到一个静电屏蔽的作用。

考虑到,本实用新型中也不仅仅可以在第一导电层20上设置刻蚀区,还可以在第二导电层40上设置刻蚀区,因此,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包括:

刻蚀层50设置于第二导电层40上,且第二导电层40对应于第二区域2的导电层接地,那么该区域的导电层也可以相当于触控显示面板80的静电屏蔽层的作用。

第二导电层40对应的第二区域2部分的导电层即是和触控显示面板80相贴合的导电层。结合上一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中只要将和触控面板相贴合的导电层接地即可。

当然,本实用新型中也并不排除单独在第二导电层40和触控显示面板80之间设置一层接地的静电屏蔽层的实施例,对此不在详细赘述。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包括:

第一玻璃基板10背离第一导电层20的表面设置有减反射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玻璃基板10的上表面是和空气交界的界面,那么光线照射到第一玻璃基板10的上表面时,第一玻璃基板10上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也比较强,而第一区域1的反射层70反射的光线和第一玻璃基板10反射的光线往往不重合,会使得用户通过后视镜观看的画面存在重影问题。

在第一玻璃基板10上表面设置减反射膜层后,就能够将第一玻璃基板10上表面的反射光线强度降低至人眼可接收的范围之外,人眼也就只能够接收反射层70所反射的光线。进而消除重影问题。

可选地,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第二玻璃基板60贴合第二导电层40设置,反射层70设置于第二玻璃基板60背离第二导电层40的表面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为了降低反射层70和第一玻璃基板10的反射光线的重影问题,会尽可能的将反射层70和第一玻璃基板10距离减小,使反射层70和第一玻璃基板10反射的光线不重合的程度降低,甚至人眼不可分辨,因此,常规的电致变色后视镜中,往往将反射层70设置在第二导电层40和第二玻璃基板60之间。但是考虑到电致变色层30如果采用EC液等液态电致变色材料,是会对反射层70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蚀,为此,还需要在第二导电层40和反射层70之间设置一定厚度的缓冲层。

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玻璃基板10的表面设置了减反射膜层,也就无需考虑重影问题,因此,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玻璃基板60贴合第二导电层40设置,而反射层70贴合第二玻璃基板60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地包括:

反射层70背离第二玻璃基板60的背面还设置有保护膜层,具体地,可以采用油墨层等作为保护膜层,避免反射层70受环境污染。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致变色后视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