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0035发布日期:2019-01-29 18:1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乘坐城市公交车出行已经是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与此同时人们对公交车的乘坐舒适性、安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客车行业中,公交车上的扶手,有立柱、横杆以及其他形状的弯杆组成,这些扶手杆相互之间用连接件装配在一起,其中三通结构的连接件使用较多,乘客上车第一眼视野范围内明显,同时根据人机工程校核,部分三通刚好位于乘客手握高度。

目前,安装后的三通壳体上的螺钉及六角盖型螺母有凸出的壳体,而该凸出的壳体不仅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而且凸出的壳体对乘客乘坐车辆时的安全有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及车辆,以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三通壳体的凸出结构而导致三通壳体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现有技术中由于三通壳体上有凸出的壳体而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其中,所述车辆的扶手包括扶手横杆和扶手竖杆,所述扶手三通结构包括:

两个夹片,相互对合连接形成横向通孔和竖向盲孔,所述扶手横杆贯穿于所述横向通孔中,所述扶手竖杆固定于所述竖向盲孔中;

其中,所述两个夹片均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相互对应,其中一所述安装孔构造成使第一固定件穿过其中,另一所述安装孔构造成使第二固定件穿过其中;

其中,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使两个所述夹片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位于所述扶手横杆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间为中空状;

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柱体结构的形状与大小相匹配,以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中空结构中,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端部均具有限位端,两个所述夹片的安装孔内均具有卡接部,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限位端分别卡接与其对应的卡接部处,且分别限于与其对应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限位端均为圆形或矩形盖帽。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夹片形成所述竖向盲孔的内侧壁处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竖向盲孔方向相垂直的定位销,在所述扶手竖杆位于所述竖向盲孔内时通过所述定位销使所述扶手竖杆与所述内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竖杆与所述定位销位置相对应的侧壁处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定位销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通孔实现对所述扶手竖杆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位于所述扶手竖杆顶端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扶手横杆的下方。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形状均为圆形或矩形,或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矩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扶手包括扶手横杆和扶手竖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所述的扶手三通结构,以通过所述扶手三通结构实现与所述扶手横杆和所述扶手竖杆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为:

首先,由于扶手三通结构通过两个夹片对合连接形成用于放置扶手横杆的横向通孔和用于放置扶手竖杆的竖向盲孔,并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穿过与第一、二固定件相对应的安装孔,以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两个夹片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扶手三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在三通结构内部实现固定连接,无需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实现壳体的连接,从而不需要与多个螺钉相连的螺母(螺母外表面具有凸起结构),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扶手三通结构可以解决由于三通壳体的凸出结构而导致三通壳体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的问题。

其次,一般扶手三通的外表面具有凸起结构会对乘客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而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扶手三通结构中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时,它们的限位端分别卡接在与其对应的卡接部处,并且两个限位端均限于与其对应的安装孔内,因此,两个限位端相对扶手三通结构的外表面并未向外凸起,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三通壳体上有凸出的壳体而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再者,位于两个夹片的具有竖向盲孔的内侧壁处分别设置有定位销,因此,在安装扶手竖杆时,可先通过定位销对扶手竖杆进行预定位,从而可以便于扶手竖杆与扶手三通结构的安装。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中扶手三通结构与车辆扶手横杆和扶手竖杆的示意性连接结构图;

图3是图1中扶手三通结构的其中一个夹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1中的扶手三通结构的示意性爆炸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常用的三通结构一般为分体结构,即前后两个铸铝壳体,其中一个壳体上开有三个穿螺钉的安装圆孔,另一壳体上开有三个用于安装六角头六角盖型螺母的六边形沉孔,使用三个穿丝螺钉穿透扶手杆进行紧固。由于该类三通安装后,螺钉及六角盖型螺母有凸出的壳体,该凸出的壳体不仅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而且凸出的壳体对乘客乘坐车辆时的安全产生一定的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扶手三通结构,结合图1至图4进行说明,车辆包括扶手横杆01和扶手竖杆02,本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可包括两个夹片1,相互对合连接形成横向通孔10和竖向盲孔20,扶手横杆01贯穿于横向通孔10中,扶手竖杆02固定于竖向盲孔20中。其中,两个夹片1均可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的位置相互对应,其中一安装孔构造成使第一固定件11穿过其中,另一安装孔构造成使第二固定件12穿过其中。其中,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固定连接,以使两个夹片1固定连接在一起。

由于扶手三通结构通过两个夹片1对合连接形成用于放置扶手横杆的横向通孔10和用于放置扶手竖杆的竖向盲孔20,并使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分别穿过与第一、二固定件相对应的安装孔13,以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两个夹片1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设置,本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在三通结构内部实现固定连接,无需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实现壳体的连接,从而不需要与多个螺钉相连的螺母(螺母外表面具有凸起结构,使得螺钉暴露而造成视觉不美观),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可以解决由于三通壳体的凸出结构而导致三通壳体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进行说明,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均位于扶手横杆01的下方。或者说,穿过其中一安装孔的第一固定件11和穿过另一安装孔的第二固定件12均位于扶手横杆01的下方。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均可为柱体结构,第二固定件12的中间可以为中空状。其中,第二固定件12的中空结构121与第一固定件11的柱体结构的形状与大小相匹配,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固定件11贯穿第二固定件的中空结构121中,并与第二固定件12固定连接。可见,本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在三通结构内部实现固定连接,可以减少螺钉的数量,增加沉孔的设计。从而可以解决由于三通壳体的凸出结构而导致三通壳体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的问题。

在上述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端部均具有限位端,两个夹片的安装孔13内均具有卡接部15,以在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连接时,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的限位端分别卡接与其对应的卡接部15处,且分别限于与其对应的安装孔13内。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件11端部的限位端111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盖帽。第二固定件的限位端122也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盖帽。

不难发现,一般扶手三通的外表面具有凸起结构会对乘客带来安全隐患,而由于本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中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连接时,它们的限位端分别卡接在与其对应的卡接部15处,并且两个限位端均限于与其对应的安装孔13内,因此,两个限位端相对扶手三通结构的外表面并未向外凸起,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三通壳体上有凸出的壳体而给乘客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4所示,两个夹片1形成竖向盲孔20的内侧壁处分别可设置有与竖向盲孔20方向相垂直的定位销14,以在扶手竖杆02位于竖向盲孔20内时通过定位销14使扶手竖杆与夹片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此,在安装扶手竖杆时,可先通过定位销14对扶手竖杆02进行预定位,从而可以便于扶手竖杆02与扶手三通结构的现场安装。

在上述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扶手竖杆02与定位销14位置相对应的侧壁处设置有两个通孔(图中未示出),以使两个定位销14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通孔021实现对扶手竖杆02的固定。

在上述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1可以为螺钉,则第二固定件12可相当于第一固定件11的螺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与车辆的扶手横杆和扶手竖杆的连接固定,可只需要一个螺钉(第一固定件11)和一个螺帽(第二固定件12)进行连接固定即可,而无需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进行固定,从而可以降低扶手三通结构的装配时间以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固定于安装孔13内的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均可位于扶手竖杆02顶端的上方,且位于扶手横杆01的下方。此外,两个安装孔13的形状均可以为圆形或矩形,或两个安装孔的形状分别为圆形和矩形。也就是说,两个安装孔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结合图2和图4进行说明,车辆具有扶手,扶手可包括扶手横杆01和扶手竖杆02,车辆还可包括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扶手三通结构,以通过扶手三通结构实现与扶手横杆和扶手竖杆的连接。如此,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在三通结构内部固定连接,以实现扶手三通结构与扶手横杆和扶手竖杆的连接,无需现有技术中通过多个螺钉实现壳体的连接,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三通壳体的凸出结构而导致三通壳体不符合车内内装件不漏钉的审美观念的问题。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