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9346发布日期:2019-01-29 18:1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箱内设置有蒸发器、暖风机以及空调箱流道,空调箱流道内设置有混合风门,空气经由蒸发器后变为冷空气,冷空气进入汽车空调箱流道后被混合风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冷空气经由冷空气流道进入混合区,另一部分冷空气流向暖风机,被暖风机加热为热空气,热空气经由热空气流道进入混合区,混合区内的热空气和冷空气混合,混合后的空气经由出风口流出。冷空气和热空气混合用以控制汽车空调出风口的温度,以调节车内温度,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但是,现有的带后吹的汽车空调,要设置后吹流道,所以普遍存在体积较大,后吹风量不足,且噪声较大,出风温度不均匀等现象,使得对整车的舒适度有所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小空调箱体积,降低空调箱噪音,提升汽车空调的性能及整车舒适性,还能提高能效、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冷空气流道、热空气流道、后吹脚流道、后吹面流道、中吹面流道、前吹脚流道、侧吹面流道和除霜流道,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隔板、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隔板用于将后吹面流道与后吹脚流道隔开并使两者呈上下布置,所述前吹脚流道相对于隔板与后吹脚流道同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热空气流道的外壁侧,其上设有用于启闭前吹脚流道和后吹脚流道的进风口的吹脚风门,所述第一导流板位于第二导流板与中吹面流道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板的前端设有向第二导流板一侧弯曲的曲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板与中吹面流道之间的间距小于其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投影覆盖中吹面流道的进风口。

进一步,所述吹脚风门为蝶形风门。

进一步,所述中吹面流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三导流板(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流道结构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小空调箱体积,并解决后吹风量不足的问题;还能使出风温度更均匀,且降低了空调箱噪声,有利于提升汽车空调的性能及整车舒适性,还能提高能效、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正面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背面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正面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箱体1、冷空气流道2、热空气流道3、后吹脚流道4、后吹面流道5、中吹面流道6、前吹脚流道7、侧吹面流道8、除霜流道9、隔板10、第一导流板11、第二导流板12、吹脚风门13、第三导流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空调箱流道结构,主要针对壳体内空气导流形式设计,故未将如蒸发器、暖风机、混合风门、除霜风门等零部件画出,本流道结构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冷空气流道2、热空气流道3、后吹脚流道4、后吹面流道5、中吹面流道6、前吹脚流道7、侧吹面流道8和除霜流道9,还包括设置在箱体1上的隔板10、第一导流板11和第二导流板12,该隔板10用于将后吹面流道5与后吹脚流道4隔开并使两者呈上下布置,该前吹脚流道7相对于隔板10与后吹脚流道4同侧相邻设置,该第二导流板12设置在热空气流道3的外壁侧,其上设有用于启闭前吹脚流道7和后吹脚流道4的进风口的吹脚风门13,该吹脚风门为蝶形风门,该第一导流板11位于第二导流板12与中吹面流道6之间,该中吹面流道6的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三导流板14。

使用时,本流道结构在混合风门作用下,其冷空气流道和/或热空气流道分别出来的冷空气与热空气在混合后可排向后吹脚流道、后吹面流道、中吹面流道、前吹脚流道、侧吹面流道和除霜流道,其中,第二导流板及吹脚风门可使混合风进入后吹脚流道和前吹脚流道;而第一导流板可使混合风分流进入后吹面流道和中吹面流道,同时还可阻挡一部分混合风并经第二导流板分流向前吹脚流道和后吹脚流道;而第三导流板可将由第一导流板分流的送风在进入中吹面流道前也可被阻挡流向后吹面流道,以增加后吹面流道风量;同时,第一导流板的前端设有向第二导流板一侧弯曲的曲面,以便于导风,第一导流板与中吹面流道之间的间距小于其与第二导流板之间的间距,以增加后吹面流道的风量,第一导流板的投影覆盖中吹面流道的进风口。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导流板,起到分流、降速降噪的作用,可将部分风分流到后吹面流道、前吹脚流道和后吹脚流道,增加它们的出风口风量,并降低风速及噪声;而通过后吹面流道与后吹脚流道用隔板隔开,并在中吹面流道的进风口设置第三导流板,起到导流及降低风速,进一步增加后吹面流道的出风口风量,并使风速更均匀;还通过在第二导流板上开窗,并设置吹脚风门,来控制前/后吹脚流道,不用增加另外的吹脚流道,有效的减小空调箱的体积。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流道结构在满足风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小空调箱体积,并解决后吹风量不足的问题;还能使出风温度更均匀,且降低了空调箱噪声,有利于提升汽车空调的性能及整车舒适性,还能提高能效、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