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496发布日期:2019-01-13 16: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设置的第一止回阀(4)、减压阀(5)、脉冲阀(6)、双向止回阀(7)和塞门(8),所述第一止回阀(4)与车辆的主风管(1)连通,所述塞门(8)与车辆的停放制动缸(3)连通,所述停放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活塞阀(9)和电磁阀(10);

所述活塞阀(9)的预控端与车辆的制动管(2)连接,所述活塞阀(9)的入口端与脉冲阀(6)的输入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止回阀(4)的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阀(10)的先导口连通,所述活塞阀(9)的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阀(10)的第一导口连通,所述电磁阀(10)的第二导口与脉冲阀(6)的输出管路连通,所述电磁阀(10)的第三导口与所述双向止回阀(7)的第一输入管路连通;

当车辆处于被救援模式下,救援车辆向被救援车辆的所述制动管(2)导入压缩空气,所述活塞阀(9)的预控端受到制动管(2)中的空气压力,使得所述活塞阀(9)的入口端与出口端连通,且所述电磁阀(10)失电,则电磁阀(10)的第一导口与第三导口连通,进而所述制动管(2)、主风管(1)、第一止回阀(4)、减压阀(5)、活塞阀(9)、电磁阀(10)、双向止回阀(7)、塞门(8)、停放制动缸(3)形成被救援模式下实现远程缓解的空气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管(2)至主风管(1)的管路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止回阀(20)和一个第一节流阀(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车辆处于停放制动缓解模式下,所述制动管(2)向所述活塞阀(9)的预控端提供空气压力,以使所述活塞阀(9)的入口端与出口端连通,且所述电磁阀(10)得电,则电磁阀(10)的第二导口与第三导口连通,进而所述主风管(1)、第一止回阀(4)、减压阀(5)、脉冲阀(6)、电磁阀(10)、双向止回阀(7)、塞门(8)、停放制动缸(3)形成实现停放制动缓解的空气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车辆处于停放制动施加模式下,所述电磁阀(10)得电,则电磁阀(10)的第二导口与第三导口连通,脉冲阀(6)的停放施加电磁铁得电,进而所述停放制动缸(3)、塞门(8)、双向止回阀(7)、电磁阀(10)、脉冲阀(6)的排气孔形成实现停放制动施加的空气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止回阀(7)的第二输入管路还与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连通,当车辆处于常用制动施加模式下,所述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双向止回阀(7)、塞门(8)、停放制动缸(3)形成实现常用制动施加状态下确保停放制动缓解的空气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阀(5)与脉冲阀(6)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二节流阀(11),所述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与双向止回阀(7)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三节流阀(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止回阀(7)与塞门(8)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14)和第一测试接头(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4)与塞门(8)之间的管路上还设有第二测试接头(16)和压力开关(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制动控制装置的第一止回阀(4)与减压阀(5)之间的管路还与车辆的风缸(18)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停放制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放制动控制装置还包括一号口、二号口、三号口、四号口和五号口,所述一号口设置在主风管(1)与第一止回阀(4)之间,所述二号口设置在塞门(8)与停放制动缸(3)之间,所述三号口设置在常用制动压力输入端与双向止回阀(7)之间,所述四号口设置在风缸(18)与第一止回阀(4)之间,五号口设置在制动管(2)与活塞阀(9)之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