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491发布日期:2019-03-22 19:3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吸能盒。



背景技术:

汽车防撞梁是用于汽车在发生事故时用于减轻碰撞以及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汽车防撞梁通常由主梁、吸能盒组成。吸能盒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物体在发生强烈碰撞时会发生塑性变形,主要表现为完全变形、翘曲变形和褶皱变形三种方式,其中褶皱变形是一种理想的吸能方式。吸能盒作为一种金属薄壁构件,在碰撞时容易发生褶皱变形,这正好满足了车辆在低速碰撞时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损害的目的。但现有的吸能盒通常采用等截面的柱体结构,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容易使得吸能盒弯曲或倒塌,导致轴向变形不稳定,影响到了吸能盒的吸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吸能盒,包括壳体、吸能体、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板外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粘接胶层;所述吸能体设置于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安装于壳体的前、后两端;所述壳体为空心的棱台状,所述壳体的截面尺寸沿壳体轴向由后至前均匀递减。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为空心的正六棱台状壳体,沿壳体轴向均匀设置有平行的溃缩槽。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溃缩槽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溃缩槽之间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能体为设置于壳体内的蜂窝内芯,所述蜂窝内芯的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开口方向平行。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窝内芯由铝合金薄板拼接制成。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蜂窝内芯的空腔内填充有泡沫铝内芯。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胶层为环氧粘接胶层。

蜂窝铝结构是典型的多胞材料,通常用作芯层结构,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特性,被广泛用于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重要工业领域。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蜂窝材料收到轴向压力时,其变形主要有线弹性变形、弹性屈曲和塑性坍塌三种模式。其中塑性坍塌是蜂窝结构能量吸收的最主要因素,而坍缩的力学机制是由于六边形蜂窝体轴向塑性屈曲,孔壁按一定波长渐折叠,而且该波长通常约等于六边形的孔边长。从宏观力学行为看,蜂窝铝受轴向压缩时应力应变曲线具有较长的低应力平台区,是理想的吸能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汽车吸能盒能够防止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吸能盒弯曲或倒塌,发生碰撞变形时能够引导变形方向,保证了吸能盒溃缩变形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吸收碰撞能力,保持乘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吸能体-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粘接胶层-5;溃缩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吸能体2、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上均开有螺栓孔,所述第二连接板4外侧的表面上设置有粘接胶层5;所述吸能体2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分别安装于壳体1的前、后两端;所述壳体1为空心的棱台状,所述壳体1的截面尺寸沿壳体1轴向由后至前均匀递减。

所述壳体1为空心的正六棱台状壳体,沿壳体1轴向均匀设置有平行的溃缩槽6。

所述溃缩槽6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溃缩槽6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吸能体2为设置于壳体内的蜂窝内芯,所述蜂窝内芯的空腔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壳体的开口方向平行。

所述蜂窝内芯由铝合金薄板拼接制成。

所述蜂窝内芯的空腔内填充有泡沫铝内芯。

所述粘接胶层5为环氧粘接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本吸能盒主要由壳体1、吸能体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组成,安装于壳体1内的吸能体2与壳体1一同承担了主要的吸能工作,壳体1上开有环状下凹的溃缩槽6、该溃缩槽6沿壳体1轴向平行设置,在收到碰撞时起到引导溃缩方向的作用。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分别安装于壳体1的两端,第一连接板3用于安装在汽车的纵梁上,第二连接板4用于连接汽车防撞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